十二月,端木帝力排众议,下旨以工代赈。要求开凿帝京到江城的运河、江城到岚城的运河、瀚海城到平城的运河以及平城到岚城的运河。若运河全部修通,端木国境内河道可通各处,且这运河也可以用于防旱。 但是朝廷一片反对之声,反对不是出于公心,而是为了一己之私。丞相等人心知,这运河修了确实利大于弊,但是这运河的疏通对雅城、扬城毫无益处,甚至让两城的商贸更加依赖岚城,因为岚城才是交通枢纽。 而且帝京与江城的河道一通,鲁城和北城对帝京威胁就要小的多,毕竟皇家随时可以退去江城,所以必须阻止这运河兴修之事。 因为百官以丞相为首,丞相一力阻止,导致端木帝这以工代赈的圣旨发不下去。端木帝就是个弥勒佛都被能被这群混账给气成战斗佛,眼下是生死存亡的时刻,他们惦记的却只有自己的利益,这天下百姓的命,在他们眼里怕还抵不上一座城池的权利。 远在平城的小王爷也是无奈了,还不等他修书去骂人,就先收到了长公主的信。原来这丞相为了阻止这运河修建一事,到处去散播谣言,说是什么因为皇帝无德,上天才降下这般劫难。若是皇帝仅为一己之私大兴土木,必将降下更严重的灾难。 小王爷看完,气的直骂人,什么玩意儿,他们在忙活着灾前准备的时候,丞相等人忙着倒卖粮食赚黑心钱。现在他们开始赈灾了,丞相等人又开始出来捣乱,合着死的不是你们,就可以这样黑白颠倒吗? 喝了两口凉茶,压下心里的火,小王爷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论舆论战,他恐怕可以算丞相等人的祖宗了。立刻传令下去,让千里行将这太玄门现世、端木帝赈灾的种种都宣传起来,务必要将这“天佑”之名狠狠扣在端木帝头上。 老天看重的天子,你敢说他无德,那是老天无眼还是老天也无德?封建有封建的好处,就是人好忽悠,任谁都大不过老天。 这是民间的舆论战,光这样还不行,小王爷准备上奏一封,不能让丞相这些人耽误了他们的计划。 小王爷擅长什么,当然是算账啊。小王爷的生意遍布大江南北,他最知道商品、运输成本了。于是他又搞了一个表格,以粮食为例,陆运要几天,期间损耗有多少;河道运输要几天,期间损耗又少。 总结下来一句话,走河道,时间少了一半多,损耗更是少了七成。这叫为一己之私?再说这天灾,有谁比太玄门更具有发言权,他师傅一鼎道长刚好在帝京。就由一鼎道长亲自去给这群贪污腐化、营私舞弊、以权谋私的官员打脸。 确实有还有天灾,但是可不是因为兴修运河,这运河修了才能救下更多的人命。 长公主收到小王爷的信后,心里一下踏实了。“父皇,待一鼎道长出现,这些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端木帝深以为然,“多亏了小元宝。” “父皇,可否许他一半的码头运营权。”长公主顺势提出这奖赏,她并不觉得这赏赐多重,但是这大概是唯一能让他心动的了。 “只要一半的码头运营权吗?” “除了这,儿臣也想不到有什么能给他的了。”这天下赚银子的本事有谁能比得过他,码头运营权分给他一半,朝廷还能跟着多赚点税收。 端木帝想了想,也确实如此,以后这端木国的所有码头的一半都归属于小王爷,另一半是官家修建驿站、出租的。这个分配方法还是小王爷提出来的,诚然垄断是最好的竞争壁垒,但是垄断久了,等以后的皇帝心理不爽的时候,可能就是他们赫连一族遭难的时候了。 因为平城的情况的更特殊一些,小王爷提早就开始宣扬这大旱之后必有大涝的事儿了,百姓对于他的话很信服,这大概就是滤镜的好处。所以小王爷直接开始修平城到瀚海城的河道了,为什么先修这段,因为更容易啊,而且这上游的水源只要没有枯竭,多少都能流下来些。 旱灾中看见水,还看不见希望吗?当然小王爷肯定不会承认,他只是不想再走陆地回瀚海城,实在是太颠了。 一鼎道长现身,朝廷中的官员也开始摇摆了,虽说都是丞相一派的,但是这逆天而为,怕是要遭天谴吧?一鼎道长不屑与人争辩,只是仙风道骨的站在朝堂上,告诉端木帝,“陛下,贫道近来观星,这星象预示旱灾至少还会持续一年;虽说因为朝廷对北蛮动武,躲掉了一场煞劫,但是北蛮之患依旧存在。” “道长,次劫可有解法?贫道的关门弟子已将河道之法悉数呈予陛下。此法虽然不是万无一失,但是却是如今年唯一可行的法子。” 有着太玄门的光环、小王爷的数据分析,丞相等人也无法再自圆其说。就这样,轰轰烈烈的运河基建大业拉开了帷幕。后人通过史书,才知道这关着东西、南北的运河竟然是在大旱的年份开始修建,也幸亏修了这运河,让大旱之后的暴雨没能再造成巨大的伤害。 小王爷十岁的生日,是一个人在平城度过的,甚至要不是因为收到了父母、姐姐还有长公主的礼物,他都忘记了今天是他的生日。 在太玄门的光环加持下,朝廷最终通过了兴修河道的计划,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丞相他们都不会真的放弃阻碍这事儿了。大司马刘世贤隔日就上奏,说国库空虚,因为旱灾今年免了各地的税收,因此国库无力再支持这河道修建的支出。 坐在龙椅上的端木帝,看着下面这群官员丑恶的嘴脸,心里冷笑“是国库不丰,还是你们丰了自己”,一个平城城主的贪污的财务就有那么多,那这些位高权重的高官呢,要是能把他们全抄了,就算再免税三年,这国库都能支撑。 好在关于这银钱的问题,小王爷和长公主早就拟了个章程。之前不提,为的就是现在。端木帝想到远在平城的小元宝,他这乳名起的还真是恰如其分,没有他这兴修河道一事还真成不了。 小王爷给出的计策是以工代赈,而且他个人捐赠大量的菜籽油,加了油的吃食能增加果腹感,变相的减少粮食的消耗。小王爷可不是傻子,他要把家底一次性搬出来,先不说能不能够不够,就说能不能被灾民吃到肚子里都是个问题。 而长公主则是补充了“义捐”的法子,但凡功勋、富商都能参与,这河道工程分了若干段,每一段都会立一个功名碑,捐赠的头名还能获得该段工程的命名权。比起随时能得到的银子,这名声可是千金难换的,甚至可以说这样的机会也许只此一次。 你说你家附近的河道,就叫“王大河员外河渠”,你是不是就可以青史留名了,这可是光宗耀祖的美名,谁家不想要?不仅如此,朝廷还会对捐赠前十的人家赐下功名牌匾,这可都是皇帝的墨宝,拿来当个传家宝,没问题吧? 各地的储备粮加上这些捐赠的粮食,怎么样都够个一年半载的了。不是吃饱喝足的一年半载,是能勉力支撑活下去的一年半载。 当端木帝宣布了这一套的财政措施以后,刘世贤等人都青着脸沉默了。皇帝这是略过他们,直接直接下令,不仅如此,这些政令还都是相当有效的政令。 有功就该奖赏,端木帝赐小王爷嘉兴侯,虽说小王爷是铁板钉钉的下一任瀚海王,但是这侯爵可是他凭自己挣得,这侯爵可传三代。假设小王爷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可以继承瀚海王的王爵,另一个不就可以继承这嘉兴侯侯爵之位了吗。 对于长公主,端木帝直接奖励了两万的亲兵名额,寻常公主的亲兵不过两千人,但是长公主终究是不一样的,不是哪个公主都能参政的。 收到皇帝嘉奖的小王爷,内心疯狂吐槽,给我免税不好吗,谁稀罕这种虚头巴脑的爵位。端木帝也知道,但是国库亏空的让帝王犯愁,免税那是免不了一点的。
第22章 小王爷和清河师兄这几个月都快熬秃了头,“师兄,这淤泥肥总算是成了。” 清河也是松了一口气,其实不止他俩,还有好几个师兄弟,这淤泥肥的大致原理不复杂,但是这石灰的比例就很不好掌握了。石灰加的太少,杀虫效果不够,真把这淤泥肥放到庄稼地里,那就是嚯嚯庄稼地了。 石灰太多,又容易影响肥性,他们师兄弟一直在测这合适的调配比例,还请了药门的朋友来,总算是确定了合适的比例。 “稍微休息一下,我们把这淤泥肥制作工艺的图文版给写出来,你赶紧去休息吧。”小王爷再有本事,身子骨也还是个孩子,可不能把他给累坏了。 小王爷知道师兄的好意,不过他也确实太累了,看看他们这些日子的成果,他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在河道清淤挖出来的淤泥中加入适当比例的石灰杀虫,在静止一段时间后用作肥料加到地里。 小王爷有时候乐观地想,也许这是天意让他们休养生息吧,等风调雨顺以后,一定能大丰收。 这土地一年年种,没有足够的肥料就只会越种越贫瘠,有的地方那土地甚至两年才能一种。借着这次机会,赶紧给土地补补肥才是正事。这淤泥肥,以后虽说也能有,但是量不会这么多,毕竟淤泥沉积也是需要时间的。 小王爷又上奏了,河道之计利在千秋,一为预防旱灾后的洪涝,二为获得淤泥肥增肥土地,三为河道畅通,商道兴旺。然后小王爷详详细细地写了这个淤泥肥要怎么制作,怎么用,这不可不是他乱说,早在他有这想法的时候,他已经着手让瀚海城的庄子里先试验了,效果很不错的。 所以这奏折上的数据都是有据可依的,再说这天下谁人不知瀚海小王爷造的油饼肥能让亩产增厚接近一倍。他说有用的肥料,那必然有用,不求增厚亩产一倍,哪怕多个两三成都是巨大的收益。 这报名参加劳役的人,不仅管饭,还可以提前免费获得淤泥肥,这下本来有些犹豫的人都不犹豫了。没错,这次征收劳役,不是强制摊派的,是自愿报名。用小王爷的话说,自愿比强制更有效率。比起强征劳役,给丞相他们借口再去污蔑天子,不如让老百姓自愿参与。 家是自己的家,肥是肥自家田,然后官府额外管饭,在这种时候,任谁都应该明白参加这劳役更有活下去的希望。别指望官府、富商免费供吃供喝,这可是天灾的年景。更何况小王爷说的管饭,可不是给一碗清澈见底的稀粥,那可都是加了菜籽油或者腊肉的饭,不说三餐餐餐吃饱,但是一天能吃饱一顿都是多少人渴求的。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61 首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