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静默了片刻后,直接将桌上的冰盏摔了个粉碎。 魏府的下人皆是心头一跳。 丫鬟小心翼翼地抬头,只看见魏青染冷笑了两声,显然是被这施元夕气得够呛。 魏青染没想到,时隔三年,施元夕的能耐如何不知,这胆子倒是见涨。 她做事自来无所顾忌,也不在乎施元夕是什么样的想法。 今日施元夕不论如何反驳,她也照样能压得她喘不上气。 可魏青染怎么都没想到,这施元夕竟是半点都没把她放在眼里,直接就冲着谢郁维去。 她看得分明,施元夕明明瞧见了她,也很容易就能猜到叶滨是她的手笔。 然而她的警告也好,恶意也罢,都未对施元夕造成影响,对方甚至不以为意地将她最在意的事,直接公之于众。 魏青染在京中,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 偏偏她还发作不了半点。 因为对方压根没提及到她,她现在插进去算什么? 算她自以为是吗? 那边,徐京何目光落在了她的身上。 他身侧的官员们反应过来,都在说施元夕莽撞和胡闹。 徐京何的感受,却与他们完全相反。 她恰恰是有所思虑,才会在这等场合直接说明。 他微顿了瞬,随后轻颔首道:“知道了。” 没再追问她其他,也没说她不该如此。 身侧的官员闻言,皆是一静。 施元夕就跟个没事人一样回到了施府。 她今日开口前,特地将施雨烟支开了。 她行事有自己的想法,但对上谢郁维,施家的人必然不可能站在她这边。 施元夕猜的也没错。 因为代考舞弊案,国子监将暂缓入学,给了所有学子三天假。 她回来后睡了个好觉。 等到午后吃过饭,施雨烟就气势汹汹地冲到了她屋里,开口就问:“你昨天发的什么疯!?” “你知道现在外边的人都怎么说你吗?说你被谢大人退婚后,一直都怀恨在心,才会说出那样的话来,施元夕,你是真的一点都不要自己的名声了吗?” 施雨烟快被她气疯了,抬头一看,她还在那气定神闲地喝着汤。 施元夕放下汤勺,用手帕擦了擦嘴,问道:“大伯母怎么没来?” 这等大事,不该萧氏出面来警告她吗? 施雨烟噎了下:“我娘忙着呢,你当谁都跟你似的,每隔几日就能闯出点祸事来?” 施元夕抬眸,与张妈妈对视了眼,眼中划过一抹了然。 萧氏这段时间安静得反常,施元夕忙着国子监的事,也没太注意,只让张妈妈注意些大房的动静。 府中的下人都被萧氏治理过,他们耳目闭塞,很难打听到消息。 张妈妈也没有着急,只这几日跟府中门房的媳妇走得近了些。 从对方的口中得知,说是萧氏昨日有贵客上门。 这时间也是巧妙,昨日正好是施元夕去了国子监,不在府中时。 再多的,对方便不肯再说了。 张妈妈没有追问,而是等着天擦黑时,让一个小丫鬟去了前院取饭,听小丫鬟说前边的院子里安静了下来,她就绕到了后边的胡同里侯着。 在那侯了一刻钟,才看到一辆马车从施府内离开。 胡同位置较偏,张妈妈看不清楚来人。 原本是不该知晓对方身份的,可当初施元夕第二次定下婚约时,裴济西没少出入施府。 所以张妈妈一眼就认出了那马车上的镇北侯府徽记。 等施元夕从国子监内回来后,便将这事告知了她。 “……大夫人为何要背着您,去和那镇北侯府来往?”张妈妈不解。 施元夕披散着乌发,坐在了床榻上,脚还在木桶里泡着,她神色冷淡地道:“自是在给我寻一个好婆家了。” 从越州离开时,施元夕心中就隐隐有些猜测。 她们主仆三人在越州住的宅院,年久失修,算不得多安全。 可三年来,却一直都没出过事。 这事,若说是她们运气好,也说得过去。 可若细究的话,怕就没那么简单了。 三年无事,应当是有人在暗中保护。 京城施府的人对她不管不问,自不可能做出这样的安排。 那余下的,便只有她那几位前未婚夫了。 姜浩不可能,他一是已经成婚,行事没那么方便,二便是他本人是个浪荡子,府中的权都掌不了,如何能伸手到越州来。 那就只能在裴济西和谢郁维之中。 很明显,萧氏也发现了这一点。 她当初将施元夕送到越州去,就是让施元夕在那边自生自灭的,越州宅院什么条件,应当没人比她更清楚。 所以她在施元夕离开后,应该又派人去越州查探了。 看她如今的表现,此人多半是裴济西。 裴济西是武将,手下能用之人众多。 张妈妈一惊,想到了镇北侯府的情形,便道:“大夫人不是不想让您做妾吗?” 施元夕纠正她:“是不想让我给姜浩做妾。” 给其他人,尤其是目前的朝中新贵,萧氏还是很乐意的。 只是她没想到,她都‘疯’三年了,裴济西竟还没死心? 也正是有这桩事在,哪怕她闯了祸,今日萧氏也没有直接过来问罪,而是让施雨烟来探她的口风。 果然,施雨烟见她不语,便皱眉道:“昨日你所说的事都是真的?” “谢大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施元夕扫了她一眼:“他怎么想的,我怎么知道?” 施雨烟没忍住:“你不知道,就敢这么贸然行事?” 那可是谢郁维啊,连她父亲都不敢招惹的朝中权臣! “慌什么。” 施雨烟见她油盐不进,怕继续待在这里被她气死,怒气冲冲地离开了。 可到底跟朝中之事扯上关系,施家的人从上到下都格外焦灼。 托他们的福,施元夕知晓了这几日朝上的所有动静。 代考舞弊案牵涉到了谢郁维后,大理寺办案的速度变得极快。 仅两日,便查清楚了所有的证据,还一并牵出了条大鱼。 便是此番事件的主导者,礼部的员外郎殷成。 殷成入狱后,将所有的事情全部招供,连涉及的赃款都给吐了出来。 整个审案的流程,可谓是又快又顺利。 殷成提供的供词里,从头到尾都没涉及到谢郁维,当然,也没有涉及到他人。 国子监一共被处理了四人,包括了两个学正和两个助学博士。 除此外,便是御史台出了道折子,弹劾了谢郁维。 可弹劾的内容也格外有趣,说是谢郁维管教不严,纵容下人纵马过街,险些伤了人。 施元夕在这件事情里,是连名字都未被提及,也就是纵马伤人的那个人罢了。 倒是她从前和谢郁维的婚事又被人提了起来。 她的名声在京里又响亮了几分,有说她旧情难却的,有说她恶意报复的,总归什么都有。 没出现在朝堂,却以其他形式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施元夕却并不在乎。 这个指控,本身就不具备什么太大的意义,她说的话全是猜测,没一句证据。 但这事态的发展,却让她得到了非常多的情报。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谢、魏两家确实已不是联合的关系,甚至还隐隐对立。 谢郁维那天出现在那边,就是故意的。 那日便是她没有站出来说,也会有人提及。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以为他参与其中。 以此为由头,实际上却是为更快铲除魏家的人。 国子监代考舞弊案的背后之人,其实以她目前知晓的内容来说,确实不能确定是谁。 可这几日透出的过多消息,已经让施元夕明确了目前朝中的两大派别。 谢、魏两家各自为政,谢家占据中书省,魏家有垂帘听政的太后和魏阁老。 乍一看,就是两方鼎立。 既是如此的话,那谢郁维对付的人,必然就是魏家。 先帝一死,京中局势确实复杂。 如今离先帝驾崩已经过了一年,局面还是如此混乱。 且许多事情不只是表面那么简单,除谢、魏两大世家外,明显还有第三方,甚至第四方。 比如……国子监的那个徐京何。 而她想要夺权,似乎就只能在几方势力中选择一个。 一个是害她声名尽毁的魏家,另一个,则是她的前未婚夫。 还有个不知深浅的徐京何。 施元夕将所有理清的脉络一一写在了纸上,在纵横交错的图纸上,画上了一个巨大的叉。 她歪在了身后的椅子上,漫不经心的点着面前的宣纸。 嗯,非得要从中作出选择的话…… 她一个都不想选,眼前的这些,全都不是她的路。
第14章 还要退学吗 天色渐暗,落日的最后一抹余晖自天边划过。 施元夕转过头,看着天边被染红的天,静默了许久。 在暮色消融前一刻,她终是提起了笔,在那张无比混乱的宣纸上,圈起了一个名字。 …… 国子监上学日。 一早,施元夕就换上了行装,领着乐书出了施府。 今日施雨烟还是没有等她一起,她仍旧是一个人去的国子监。 马车抵达国子监时,那边已经格外热闹了。 施元夕拎起裙角,缓步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她一出现,喧闹的人群便立时安静了三分。 离她较近的几个学子,皆是神色怪异。 “这便是那位施家三小姐吧?” “……她怎么还能跟个没事人似的?” 代考舞弊案在朝中是已经结案了,可对于国子监的影响不小。 尤其是施元夕那日最后说的话,三日的时间,已经在所有学子中传开。 人人都道是施元夕胆大妄为,甚至还有人断言,她会先避开这几日的风头。 她站出来指摘的,可是当朝权臣。 哪知她竟是这般模样。 “气色红润,神色坦荡。”有人抚掌轻笑:“别说,咱们这位甲等院的新学子,可真是个妙人。” 他身侧的人闻言,不置可否,目光也落在施元夕的身上。 “她还真的要入甲等院啊?我还以为那个入学考试只是个名头,她还是会在女学子那边学习呢。”边上有人迟疑道。 “当然。”先头说话的人朗声道:“入学名次已经公示,又有代考舞弊案,眼下闹得京里百姓都知道了,她入甲等院,是最为理所应当的。” 至于能在甲等院内留多久,那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同他们站在一块的,都是甲等院学子,听到了路星奕的话后,神色都有了变化。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07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