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那时的她只是急于求证什么。 武皇在见到李令月之后,并没有像往日一样,将她抱在怀中,而是对着她身边伺候的人大发雷霆。 “朕与先帝信任你们,才将太平公主托付给你们。你们就由着公主这样到处乱跑吗?” 尽管她与长子已势同水火,但她不愿让天真而懵懂的小女儿,过早接触这些斗争,这也是一种对小女儿的变相保护。 那次之后,李令月身边的人都挨了罚,李令月也被嘱咐了一声“近期不可随意外出”,而后被武皇身边的人客客气气地“请”回了宫中。 年幼的李令月露出了与年龄不相符的深沉,独自在书房呆了很久。 那是她第一次意识到,她穿的,并非正史大唐,而是一个平行世界,又兴许,她穿的,是一本以大唐为背景的小说。 那也是她第一次意识到,若她只在武皇面前当个乖巧可爱的小女儿,那么一旦遇到大事,武皇便只会视她为寻常孩童,用强硬的方式来保护她,不会考虑她的想法,不会过问她的意见,甚至连她的知情权都会一并剥夺。 阿娘是她的母亲,更是如今的女皇,野心勃勃,剑指天下。 与名正言顺继位的阿耶不同,阿娘想要坐稳这皇位,将反对她的声音尽数压下,需要更残忍的手段,更狠的心。 李令月想躺平,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做个无忧无虑的小公主,可真的做得到吗? 风雨飘摇之中,又有谁能独善其身? 李令月透过窗棂望入那片沉寂的暗夜,似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李治离世的次年,武皇正式更改国号为武周,此举在朝中又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武皇虽参政多年,在朝堂之中到底根基不够深厚,没有足够多的死忠党。许多大臣愿意听从大唐皇后武氏的差遣,却不愿意见到武皇将国号给改掉。 最终,武皇不得不后退一步,仍旧立李弘为太子,言明待李弘继位之时,重新将武周国号改回李唐。 此举总算是安抚住了一批大臣,武皇与朝中大臣之间,暂时达成了平衡。 然而,谁都知晓,这平衡极为脆弱,随时都有可能被打破。 李弘当了李唐的太子,又当武周的太子,如今,他的地位不可谓不尴尬。 武皇铁血的手腕与强硬的做派,同样令崇尚儒道的李弘很是不满。 近几日,守在门外的宫人总能听到武皇与太子之间爆发的激烈争吵。 他们已学会装聋作哑了。 在这宫里头,若不知何时该明白,何时该糊涂,是活不长久的。 对于这些,李令月只做不知。 她年龄太小,身边儿又没有自己的得用之人,便是想做什么,也十分受限。 如今,李令月给自己定下的计划便是好生读书,加深对大唐的了解;好生完成系统任务,以便赚取奖励,最后一条,讨武皇欢心。 这最后一条,是李令月做惯了的。 李弘总是与武皇针锋相对,其余几个皇子在武皇面前又一副畏畏缩缩的样子,权利让母子离了心。在这等情况下,能够在武皇面前撒娇卖痴的李令月,无疑是武皇最贴心的小女儿。 处理政务之余,武皇也习惯了拿小女儿来解压。 只是,武皇万万没有想到,自家小女儿带给自己的惊喜,还远远不止于此。 当李令月拉着武皇的手,将武皇带到她死皮赖脸要来的一块菜地时,武皇面上带着无奈的笑容:“这便是你近日神神秘秘捣鼓之物?朕倒要看看,什么样的好东西,能让朕的令月如此宝贝。” “阿娘,你莫要小瞧了这物事,此物名为‘红薯’,亩产量极高。听闻阿娘正为某地干旱而发愁,它可解阿娘之忧。” 李令月一边说着这话,一边冲一旁的宫人使了个眼色。 当这方寸之地的红薯尽数被挖出后,武皇看着眼前堆得跟小山一样的红薯,面上露出了震惊之色。 “此物,你是从何处得来的?” 自然是系统给的。 然而,当着武皇的面,李令月却不会这样说。 她只道自己做了个梦,梦里有个看不清面孔的人,将这红薯种子塞入了她的手中,说她会需要用到此物。她听得云里雾里的,醒来之后,却发现,这种子果然在她手中。 这等玄乎之事,武皇听得将信将疑。 莫非,令月遇到了神仙? 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别的解释。否则,这样高产且又从未见过的作物种子,如何会被令月一个小儿寻到? “如今想来,哪里是我需要这种子?分明是那人知道阿娘需要这种子,才特意借我之手,将这种子赠予阿娘。” 听到这里,武皇缓缓吐出了一口浊气。 罢了,无论如何,此事对她没有坏处。 倘若令月当真见到了神仙,便说明武周有神仙庇佑,倘若令月见到的不是神仙,终归也拿到了高产粮种。 有此物在,今年大旱之地,便可少死许多人了。 而武皇,可趁机将民心尽握于手,并宣扬天命在她! 自从知晓李令月很可能受神仙眷顾之后,武皇待李令月的态度,便有了些许不同。 过去武皇固然疼爱李令月,但她对李令月说的话,做的事,只当是小孩子的异想天开,并不如何重视。 如今,武皇的目光时不时便落在李令月的身上。 当李令月开始展露出这个时代所没有的知识时,武皇愈发笃定有仙人在梦中为李令月授课。 让武皇惊奇的是,自己的小女儿居然如此聪慧,困扰自己许久的难题,有时竟轻轻松松就被李令月解决了。 不过,神仙似乎也并非什么都教,当李令月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便会气哼哼地对武皇道:“阿娘不要偷懒!什么都让我来想,还要阿娘作甚!” 武皇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如今,长子李弘与她离心,其余几个儿子都畏她如虎,也唯有李令月,敢对她这样说话。 不过,她很受用就是了。 与需要提防的儿子不同,令月不会成为她的阻力,只会成为她的助力。 武皇将对其余几个子女的感情,尽数投在了李令月的身上。 她时常抱着李令月直呼“吾家麒麟女”,又常对左右之人说“令月类朕”。 宫中人人皆知,太平公主最得武皇欢心。在武皇盛怒之时,唯有太平公主稚声稚气的劝慰,能够浇熄武皇心中的怒火。 如今,武皇愈发喜欢将李令月带在身边。 待在武皇身边的时间多了,李令月自然也会撞见武皇训子的情形。 某次,武皇再度与太子李弘结束了一场争吵,她望着李弘离去的背影,目光中闪过一丝森冷之光。 她的心中,再一次浮现出了“废太子”的想法。 随着权柄渐渐被武皇掌握于手,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不需要一个处处跟自己唱反调的继承人。 之所以暂时没有动李弘,一是为了稳住朝中心向李唐的大臣,二是她还没有考虑好,废了李弘,她该立何人为储。 李弘虽然让武皇堵心,可她另外的几个儿子,也让她不甚满意。 若废了李弘,再抬起来一个处处与她作对的,倒不如暂且让李弘在太子之位上待着的好。 心思在几个儿子身上转了一圈,武皇又开始思考起侄子武承嗣与武三思说的话。 “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 在武皇登基之后,被武皇提拔的侄子们同样生出了勃勃野心。 毋庸置疑,与儿子相比,只能仰仗武皇的侄子,更能与武皇一条心。 只是,武皇心知,侄子们的才干还不如她的儿子。她想要弹压朝中反对她的声音,都如此吃力,武承嗣与武三思,难道能做得比她更好? 这时,一旁小女儿的声音打断了武皇的沉思。 时年八岁的李令月抬起头,睁着黑白分明的双眸对武皇道:“阿娘,既然您对兄长不满,您看我如何?” 武皇闻言,一双丹凤眼凌厉地扫向了李令月。 那是李令月第一次真正被武皇看在眼中,不是作为宠爱的小女儿,而是作为一名子嗣。 面对武皇审视的目光,她的儿子们总是战战兢兢,她的小女儿却凛然不惧:“既然女子也可称帝,那为何我不可?” 武皇绛唇微抿,似笑非笑道:“你只看到了朕为帝的风光,又何曾看到朕遇到的重重阻碍?” 李令月却道:“我是阿娘的女儿,阿娘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 武皇看着眼前幼女莹润如玉的小脸,与她坚定的眼神,恍惚间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那时的她,比李令月更想出人头地。 “你让朕想想。” 李令月点了点头:“好,我给阿娘时间,阿娘莫要让我等太久。” 武皇看着李令月离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之中。 在继承人方面,武皇曾考虑过她的儿子,考虑过她的侄子,却唯独不曾考虑过她的小女儿。 与政见不合的儿子们相比,与隔了一层的侄子们相比,李令月与武皇的关系更为更为亲密。 令月虽年幼,但聪颖非常。她既有运道,又有野心。既如此,给她一个机会又何妨? 一旬之后,一个对李令月推崇备至的小宫女,被武皇送到了李令月身边。 李令月为她赐名“明霏”。
第002章 明霏的出现就像是一个标志。自此之后,武皇默许李令月栽培心腹。 有时,武皇甚至还会亲自为李令月示范该如何做,才能最大限度拉拢人心,让人为己所用。 这是武皇的儿子们未曾享受过的待遇。 过去,身为武后的她对儿子们要求严格,如今,身为武皇的她又视儿子们为威胁。 武皇的几个儿子别说得到自家阿娘手把手的教导了,他们甚至连武皇一个笑脸都得不到。 唯独在心爱的小女儿面前,武皇总是有着无限的耐心。 武皇明白,若是将儿子培养出来了,他们会与她夺权,而李令月不会。 同为女子,注定无法得到朝臣们支持的李令月,会成为武皇最坚实的盟友。 武皇自坐上这皇位便知,她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路。令月的存在让她知道,她在这条路上并不孤单。 可惜,李令月虽天资聪颖,却对权谋之道不甚热衷。 与平衡朝堂相比,她似乎更热衷于上阵杀敌。 这一点,在李令月十岁之后,变得尤为明显。 自李令月展露武学上的天分后,武皇便将曾跟随李世民征伐天下的一名老将,请来做李令月的武师傅。 这老将对武皇上位一事很是看不过眼,性子又暴躁,起初,他并不愿遵循武皇的意愿,前来教导李令月。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4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