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要好好读书。” 他揉了揉小乖重孙的头,让他去玩,而后平静地对家下吩咐:“替老夫沐浴更衣。” 谢辛夷洗沐一新,静处室中,窗门紧阖。如此过去一日,傍晚时屋中没有点灯,管家奇怪,大着胆子敲门入室。 借着最后一缕乌霞的光,管家看清屋梁上垂吊的影子,一下跌到槛上,失声大喊: “来人,快来人!老祖宗……殁了!” 天边闷雷滚响。 · 谢澜安不喜欢雨天。好在这场雨,适合送葬。 原氏父子在门口伏低做小了一日,谢澜安估计着乌衣巷中其他家族该看在眼里的都看见了,京中该传出的议论也都传遍了,这才开口,让他们别在这碍她的眼。 原家父子如蒙大赫,前脚刚走,孔子巷的丧报就来了。 三房和谢策院子里都惊动起来,灯烛乱晃晃映着,万分意外地询问五叔公何病而逝。 谢澜安坐在未点灯的室宇,听着檐下雨声,敲指附和韵律。 不记得是哪一年,她曾飘到某个忘了地名的郡县,见到一伙躲避战火逃难的流民。 其中有一对爷孙,爷爷始终把骨瘦如柴的小孙女藏在身后。在这些难民连续几日刨不着草根充饥后,那个小女童,终于被四五个饿得眼冒凶光的汉子抢去,他们身后,是一口煮沸了脏污井水的大锅。 然后那个当爷爷的就疯了。 今日尊荣体面的士族老祖在金粉浮华的安逸中吃人,明日贫苦无依的百姓,在守不住的江土上被人吃。 眉宇英气的女郎在黑暗中目光锐利,很轻地呢喃:“这般世道怎么对。” · 春雷殷殷,雨如酥。小长干里的一片民户街坊,斜雨倒灌小巷,洇湿地皮。 白颂这么晚冒雨来找楚清鸢,自然带来了一个大消息,拍开门后伞都来不及收,“清鸢,听说了吗,谢府放出招贤榜要招门客呢!” 不同于白颂的狡敏钻营,楚清鸢平日喜欢闭门研究学问,没有他消息灵通。听说此事,楚清鸢着实愣了片刻。 回神后,他追问招纳门客的是谢府名义,还是以谢澜安自己的名义。 “你可问到点子上了,就是那谢郎君——诶不,是谢娘子为自己择选门客,你道怪不怪?”白颂进了屋,将嘀嘀嗒嗒的雨伞戳在墙角,抖搂着袖子,“你去不去?” 楚清鸢俊眉轻沉。 如果谢澜安还是以前的谢澜安,他遇上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自然一丝犹豫都不会有。 可自从春日宴之后,京中对谢澜安女扮男装的议论甚嚣尘上,她在此时公然纳士,时机选得古怪,就好像……在故意挑衅江南士林一样。 那个女郎可以凭着自己姓谢胡作非为,他却是一无所有走在悬空绳索上搏前程的人,不能踏错一步。 “不去。” 白颂遗憾地啊了声,“我还想去试试呢,虽然我比你老兄差了八条街不止,但去见识一番世家风采也好啊,那可是乌衣巷谢家啊。” “我不会去,劝你也不要去。”楚清鸢踅身坐回案前,拾起自己未读完的半卷书。 烛灯下他侧颜清寒,薄唇如柳,宛如一个永远不会意气用事的人。 “那人身份尴尬,如不出意外,谢氏宗老很快会责问拘管她,她自己前途尚且未卜。你我这等寒门末流,寻个出身不易,警惕是非沾身,变成终身之辱。” 他镇静的语气听不出半分异样,白颂也没察觉青年扣着书帙的指节微微发紧,大喇喇地说: “好啊,不去就不去吧,反正你眼光一向长远。不过亏我来的路上还胡想,谢娘子这道招贤榜,会不会单是对你一个人抛出的青眼,毕竟那日,她只同你说了话……” 楚清鸢眸光蓦地一深。 白颂歪打正着,说中了他埋在心底不敢深想的那个猜测。 玄武湖边的那双清绝眼眸,他越想忘越忘不掉,此刻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浮现在他脑海,那点点漆光,分明只注视他一人而已。 清俊自持的青年,心跳渐次失序。 楚清鸢读圣贤书,从不信天上掉馅饼的美梦,但他也从不怀疑自己的学识才具,否则眼高于顶的丹阳郡公,何以力邀他入府幕。 ——所以,万一,是真的呢? · 金陵谢氏上百户,这一夜除了谢澜安,大概没几人能在谢家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中睡得好的。翌晨雨过天晴,谢澜安要出门。 将及影壁,却被谢知秋迎头拦住了。 “你对老祖宗做了什么!” 谢知秋双眼熬得腥红,显然一夜未睡。他昨晚听说五叔死于自缢,自尽的那条白绫还是谢澜安送的,一身白毛汗当场就下来了。 此刻看着谢澜安,他眼神里还带有隐隐的恐惧。 自古士人自缢,何其屈辱,五叔前天走的时候还好好的,她到底逼人做了什么? 谢澜安一身天雪白的束腰广裳在晨风中流动,清冷不近人。 今日未劳烦五娘,她还是穿这种系束简易的衣裳更习惯。 “上一个与我这样说话的人……”谢澜安伸手向天一指,好心提醒,“三叔且留神些吧。” 谢知秋猛地打个寒噤。 说没有忌惮是假的,可他又实在不甘就这么将家主的位置拱手让人,眼中逼出一丝狠戾:“你便不怕悠悠众口,不怕你二叔回来找你算账!” “三叔与其操这份闲心,不妨多关心一下自家事。那个巷子叫——” “回主子,”允霜上前接口,“是言偃里蓁叶巷西首第二户。” 这下子谢知秋眼神真的变了。 那是他安置外室的宅院,除了他和他的心腹无人知道。 想谁谁来,他身边的詹事常恭这时匆匆绕过影壁,看见谢澜安时脚步一滞,随即对谢知秋附耳:“老爷,蓁叶巷的宅子里空了,秋小娘子主仆都不知何处去了……” “你做了什么!”谢知秋骤然扭头,难掩惊异。 “你以为你拿捏得住老夫,不过一个女人——” “怀了身孕的女人,三叔纵使不看重,也要念一念自己的骨血吧。”谢澜安没了耐心,摆摆手往出走,“要不我去回禀三婶母一声?” 谢知秋闻言险些心弦崩断,她怎么连秋娘有孕都知道!他自己得知此事也尚不足十日! 与此同时,谢知秋所居的院落,一个婢子正颔首与袁氏道:“我们女郎让奴婢转告夫人,倘若是三老爷掌了谢家,三老爷的雅致夫人您一向最清楚,到时春风得意,纳妾蓄妓,还能有个消停?对夫人您又有何好处?” 三房夫人袁泠君生有一双吊梢凤目,细若柔荑的手搭在女使手背上,听着这番话,不置一词。 这小婢口齿伶俐,面相也讨喜,抿着酒窝按主子教的话接着道:“退一步说,若说您帮三房掌家,是为了给小郎君将来铺路,可是咱们谢府的嫡庶之见又不重,从来一视同仁地培养子弟。三老爷正当壮年,真叫他再鼓捣出几个儿子,将来这家业——” “住口。”袁泠君闭目打断她的话,暗暗运气。 她好端端的袁家千金嫁过来,想过的便是一心一意的日子,最忌讳夫君身边有莺莺燕燕。那五娘子是怎么来的,她岂会忘了? 袁泠君不得不承认,这番话话糙理不糙,她先前一心想帮扶夫君做这个谢氏郎主,确实想浅了。 老话说得好,夫妻两个,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她膝下只有阿演一个儿子,三郎却还在壮年。 再者,此前谢澜安女扮男装的事,确实惊到了袁泠君,但还没等她去西院那边瞧大伯嫂的笑话,就听得谢家五叔的噩事。 可见谢澜安绝不是个好惹的。 妇人明知谢澜安的这番话有算计,但思来想去,对她的利益并无妨碍。 她于是对女使吩咐:“去,将三老爷叫回来,我有事相商。” 府宅门口,谢知秋正丢了魂似的目视谢澜安出府登车,不知她把秋娘藏到哪去了,进退失据间,忽听屋里人请他回房,心中便一惊。 竖子还当真告诉了夫人不成?! 全金陵都知道,谢府三夫人向有妒名。谢知秋惧内,也非秘事。 下一刻,却见谢演从随墙门那边奔来,白着脸道:“阿父,坏了……” “又怎么了!”谢知秋不详预感罩头。 “方才义兴周家的人登门,说孩儿与周娘子订下的亲事不合宜……”谢演哭丧着脸,“他们要退亲。”
第7章 谢澜安并不清楚她出府后三房父子的对话,这谢周两家的亲事,还真不关她的事。 她这几日做的部署,从羁縻府兵,到清查账本整理证据,再到循着前世记忆接走三叔放在心肝上的秋娘,都意在敲山震虎。 五叔公也好,三叔也罢,先把族中最硬的骨头敲碎了,余下的便成不了大气候。 至于是不是周家自己觉得谢氏如今是多事之秋,不堪良配,那就不关她事了。 谢澜安要去的地方是落星墟。落星墟东临鸡笼山,上有断崖,在城西十里。车过闹市,街衢中有识得谢府车驾的,少不了指点议论。 惊才绝艳的谢氏家主由男变女,受伤的原氏子不讼谢家,反跪乌衣巷,已成为如今金陵城的两大奇闻。 谢澜安在车内安坐如山,闭目养神,听玄白汇报这两日京中的流言。 有名不见经传的太学生情绪激昂,针对她从前的雅号“妙绝时人”,将部首抹去半边,变成“女色时人”,音即女色事人; 也有闻名遐迩的名士感慨,“天地无知,使谢公无子,遂令小女逆道,翣如沐猴。” 隔着车厢门,玄白声音越来越小,最后义愤填膺地说:“都是些混账行子的话,主子千万别放在心上。” “无甚可放心上的。” 谢澜安闭目把玩折扇,上辈子连骂她不如铜雀台上妓的话都听过,这些骂不到点子上的酸词,小打小闹了。 明知主子不会把这点鞋底沾的泥水放在眼里,辕座上的允霜还是紧绷着脸,说:“那些人的名字我都记住了。” 车中女子笑意动人。 · 落星墟的那处断崖还在。 不知是否春气和暖的缘故,此地还没有六年后孤峭萧瑟,远看草色葱郁,花木扶疏,薰风拂来满人衣,竟有小许怡人景致。 谢澜安负手敲着扇子,行到山崖绝壁处,向下俯瞰。 刀削般的岩崖尽头,是深不见底的渊涧。 不远处的玄白和允霜不明白主子来此何意,一直留意着主子的动作,生怕她离崖边太近,一个不小心跌下去。 忽然谢澜安的身形矮了下去,玄白的惊呼卡在喉咙口,却见主子只是蹲下去,轻轻抚摩一块石头。 那块石头上沾过何羡的血。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13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