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霞将竹筒递给大花,说道:“谢谢你们,辛苦了,我已经喝过了,现在到你们了。” 大花没有接过竹筒,轻轻地推了一下,说道:“娘,你多喝点,我们在烧水的时候喝了,剩下的你喝。” 明霞笑着摇头,说道:“我也喝了,你们也别忘记喝水了,不要推让,咱们家有什么好东西,都一起分好吗?” 大花大概听明白明霞的意思,这才接过竹筒,也像明霞那样,小口喝了几口,又传递给妹妹二花。 二花开始喝水的时候,大花又把脑袋栽进竹篓里,闷闷地声音从竹篓的缝隙中传出来。 “娘,刚才我拿丹丹果跟二伯奶奶换了一包地瓜米,她又送了我几个白地瓜,你尝尝看。”大花脑袋冒出来的时候,手里捧着四个比普通苹果还小一点,灰白色的表面沾着一些黄泥土,与前天晚上吃的山药疙瘩有几分相似的东西。 白地瓜? 明霞知道这是什么了。 白地瓜也是一种食用根茎的植物。 它又称凉薯,甜薯,味道清甜,肉质脆嫩,比起当成主粮的番薯,白地瓜主要被当成水果生吃。 它的口感,在明霞看来,跟荸荠,也就是马蹄有几分接近,但它个头大,肉质厚,吃起来更过瘾。 它的表皮有一定的纹理,不需要用刀子切割,只要用手就能慢慢撕开。 在明霞生活的时代,白地瓜口感爽脆,吃多了油腻的烧烤火锅,吃着特别清凉降火。 不过,同一种食物,在不同的时代里,受欢迎的程度就不太相同了。 虽然在明霞看来,作为食用根块的植物,白地瓜淀粉含量也很丰富,也意味着碳水化合物充足。 但铁屋村的村民不知哪儿流传的说法,说白地瓜吃多了,要把身上的油都刮走,损伤人,种得不多,吃得人也少。 而且白地瓜易老,一旦老了,口感变得很差,只能拿去喂猪了,所以在铁屋村,这并不属于受欢迎的食物。 明霞劳动了一天,真的饿了。 她才不管村子里的传言,只用营养学的观点判断,白地瓜洁白爽脆的肉里,可满满全是碳水化合物,维生素。 大花看到明霞高兴地找出镰刀,给地瓜剥皮,也跟着抿着嘴笑了起来。 小姑娘照顾妹妹习惯了,看到三花喝完水,顺手就将竹筒接过来,端端正正放在竹篓里,还拿了其他东西垫着,怕弄倒了。 虽然凉薯的味道不错,又有一定的维生素和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但明霞知道,它性质偏寒凉,她们这样营养不良,体质虚弱的人,最好不要在空腹的时候,食用过量,否则容易损伤肠胃。 其实,这也是铁屋村村民一直觉得白地瓜伤身的原因。 个头不大的凉薯,剥掉粗糙的外皮之后,肉质洁白细腻。明霞将其一分为四份,每个人都能尝一小块。 这么小一块凉薯能够给明霞提供的能量实在不多。 但明小丫的身体,似乎早就习惯饥饿和疲劳,明霞坐在地上略微休息了一阵,准备起来下山去。 她不敢休息太久。 她小时候,老人常常告诉她一个小窍门,无论是走远路,还是干活的时候,无论多么累,都不要休息太久。 稍微缓缓,就要马上起来继续往前走,否则休息的时间越长,腿脚就越沉,越走不了路了。 “走吧,今天的任务我们家完成了,我带你们去村里,昨天你们二伯公答应帮我们问问,能不能先借点粮食,挨过我们现在的难关。” 明霞拎起竹背篓,然后将地上一小堆被拔掉的野草抱起来,放进竹背篓里。 这些野草,是她们今天清理杂草的时候,单独挑拣出来。 没有什么珍贵的植物,都是种子随风长,野外日常经常能见到的品种。 有些是可食用的野菜,有些是能能治疗点伤风热感小毛病的草药,还有一些是牲畜爱吃的品种。 她们这样一穷二白的家境,真真是连野草也舍不得浪费。 明霞领着三位小朋友,刚刚走了一段路路,就看到山路上,老会计明发云一手拿着水烟袋,另一只手背在身后,老神在在地走了过来。 大约是因为明发云的老伴,也就是大花她们口中的二伯奶奶,平日里非常关照大花姐妹三人,大花看到明发云走过来,立刻带着二花和三花,小跑着过去问好。 因为在山上,所以明发云并没有点火抽烟,而是将空空的水烟袋放在嘴边碰了一下,说道:“地里的活,忙完了吗?” “都忙完了。”明霞回答之后,正想着怎么向明发云询问借粮的事情。 不过,没等明霞开口询问,明发云就主动说道:“等会儿,你跟我一起去大队仓库里取粮食,先领两个月的量吧。”
第22章 口粮的大问题 ◎ 原来还有大坑等着她们呢!◎ 明发云一承诺,明霞可算心里踏实点了。 昨天这位老会计说的时候,只提到回去跟生产大队的队长讨论讨论,并没有给她一个明确的答案。 现在讨论的结果下来了,明霞终于能松了一口气。 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虽然说从生产大队能借来的粮食,也就是陈年的干地瓜米,口感和品质都不佳,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是活命的粮食。 “二伯,”明霞诚心诚意地感谢说道,“这粮食,就是我跟大花她们的救命粮。” 她低头认真地对大花三姐妹说道:“大花,二花,三花,你们要记住,在你们亲爹亲爷爷奶奶一粒米不给,把咱们赶出来的时候,在你们姥姥姥爷亲舅舅看都没有看咱们一眼的时候,在咱们快饿死的时候,给我们帮助的人,这叫做救命之恩,以后绝不能忘记。” 明发云的山羊胡子挺高兴地翘了起来,他听到明小丫教导女儿的话,觉得她虽然跟游白山家那糟老婆子长大,但心眼却没跟着坏了,还是个知恩图报的。 明发云为人厚道仁义,但到了这个年龄,见惯了人心复杂,心中通透。 他不怕在别人困境中,搭把手帮个忙,就怕碰到个眼盲心黑,忘恩负义,升米恩斗米仇的家伙。 明小丫这番话,恩怨分明,倒是让老会计高看这位远方侄女一眼。 “行吧,”老会计是心里藏得住事儿的人,“我还有几块田没巡看,你们在这等着。” 说完,明发云继续将一只手背在身后,就像上辈子明霞在公园看到的遛鸟大爷一样,悠悠哉哉地顺着梯田旁边的小山道散步。 明发云不是在散步。 他是在统计工分。 身为村里的记账记录工分的老会计,并不是会点算数题,会写两笔字那么简单。 特别是生产队集体管理的体制下,会计还需要配合生产大队队长,分粮分钱,分肉分票,还有最重要的是,合理的计算每个人的工分。 这里最难做到的,就是合理二字。 每一个工分,是生产大队村民的命根,关系这一年能不能吃饱饭,能分到多少肉,能分到几尺布,几斤棉花,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由不得村民不分分计较。 别说一天多算一个工分,少算一个工分不重要,那一年三百多天算下来,累积起来的数字,可是很有分量的。 铁屋村人口不多,但就这样一个不起眼的村落,干活的人之中,必然也有偷工减料,变着法子偷懒,也有勤勤恳恳,踏踏实实。 若是在统计的过程中,不能做到公正合理,而又赏罚分明,那整个大队的生产建设,都会受到波及和影响。 在实行集体大队生产的第一年,铁屋村没有经验,完全按照镇政府下达的通知,一板一眼按出工算工分。 等到年底,分前钱粮肉票的时候,发现居然那些偷工的懒汉,到手的东西,也没比勤快的人家少太多。 这结果一出来,村子里的老辈和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这样不行了。 按这样安排下去,以后谁还愿意出工多干活? 全村人糊里糊涂地糊弄,懒到最后,这地里能有产出吗? 地里出不了粮,这是要饿死人的。 大约因为铁屋村地处山林,每一分田地都是祖辈一个锄头一个锄头在山上开垦出来,粮食出产不易,所以村民对粮食的收成,可谓是斤斤计较。 常见书中描述华国南方山区的农民,是精耕细作的典型。可是,在人均耕地数量很少的地区,如果种植时再不精细点,那每年所产的粮食,都养不活家里人了。 很快,趁着农闲,铁屋村有话语权的人集中在晒谷场,一条一条定下了铁屋村如今计算工分的办法。 以村镇政府发到村里的文件为基础,增加了许多符合铁屋村基本情况的规定。保证了工分统计过程中的公平合理,又能够调动大多数人劳动的积极性。 但如此计算,麻烦也是真麻烦。 因此,铁屋村统计工分的过程中,是需要严格的人工监管和审查。 这种管理制度下,就需要负责登记统计的人,在铁屋村内,有较大的威信,受到大家共同认同的人。 明发云就是铁屋村最适合的人。 明霞看着这位老头子,腿脚麻利沿着田垄旁的山路快步疾走,一路没停歇地爬上山顶,又用比爬上更快的速度,走下山路。 明小丫虽然与他有亲戚关系,但从对他畏惧的很,能避则避,不敢接触。 因此,明霞从明小丫的记忆里,也找不到更多关于这位老会计的信息,但他平日行事,公允正直,倒是大家公认。 明发云向明霞走过来,比先前多了几分肯定,他点点头,水烟枪的一头指了指分派给明小丫的任务地瓜田,说道:“你这田的草,倒是拔得细致,尽心齐整,我算你六个工分。” 同样是拔草的工作,有些人做个表面,光拔那些扎根松软的小草,对付某些扎根很深的野草,不愿意费心挖根,草草拔掉地表上的叶子,就当作完成任务。 这样除草,速度虽快,但斩草不除根,生命力顽强的野草,保留着发达的根系,依然会继续与农作物抢夺养分和水,还是会影响地里的产量。 看到哪个人的任务田里,这种情况多了,明发云就会记下来,等村里开大会的时候,一个一个点名批评。 明霞做事一贯小心仔细,并不会给工作留下烂摊子。 她不仅把地瓜田里的大棵杂草连根挖起来,还把根上的泥土抖落干净,按照分类,摆放成一堆, 明发云声音刚刚落下,明霞正准备说些什么,没想到脑子里的提示音,再次响了起来。 “叮咚!获得劳动奖励一工分!” 一个出乎明霞预料的工分入账,真是意外之喜,又让她看到了一个新的获取劳动值的途径。 原来除了劳动时间的奖励,劳动完成度好,也是能够额外获得工分奖励的。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14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