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遂只觉稀奇。 这又不是什么好纸,怎能卖出这般高价? 这就说来话长了。 前朝边贸曾经兴盛过一段时日,那时往来边关,行走的商队络绎不绝,很是繁荣过一阵子。 可随着前朝没落,战乱开始,边贸也暂停了。 等到大齐立国,平定天下,这百来年时光,也只够安安稳稳解决内患的,并没有大规模重启边贸。 除了几个边境重镇,还有些小规模的边贸交易,大部分地方,都处于无货可卖的境地。 但这并不表示就没有需求啊! 被前朝养出消费习惯的人们,更加迫切的需要南来的物资。 于是,少数还肯去边境的商队,总是特别受到追捧。 但专门卖纸的,唯有许家。 因为其他商队大半贩的都是茶盐布匹这些,少有商人肯带价钱昂贵的宣纸过来。便有,也是买来自用的。 " "
第287章 利来(二) 因为宣纸本就价格昂贵,加上长途贩运,能买得起的人,就更少了。 但少,并不表示没有需求啊。 有时想传个书信,实在找不到纸,或者价钱太昂贵了,甚至只能用绢布木片代替。 如今成安竹纸的横空出世,很好的填补了这一空白。 因为制作竹纸的匠人和方子,最早是从成安公主府流传出来。所以如今有好些人已经习惯把竹纸,称作成安纸了。 成安公主的大名因此流传后世,被万人传颂,倒是连她自己也想不到的。 如今许遂觉得这些竹纸卖出了天价,但那些买的人却不这么看。 虽说贩到边关的竹纸,比在京城时贵得多,但还是比宣纸便宜了太多太多。 同样的价钱,只能买一两张宣纸,却可以买一大沓竹纸,谁不乐意? 是以在秦家商队行走过的一些边关,许多大齐读书人,都苦苦哀求下次一定多带些竹纸来。 宣纸虽好,可实在用不起,许多人平时练字都只能用沙盘,实在是苦不堪言。 许观海说着,也笑了起来,“……秦老爹倒是好心,他带的那些竹纸,一张没舍得卖给商贩,全卖给读书人了。所以他这队才利润最薄。” 许遂忙道,“那也应该!都是读书人,很该相互照应才是。下回宁肯不赚那些商人的钱,你也多分些货给他。” 到底是书香名门熏陶大的,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许观海笑道,“他连订单都接回来了,我能不给么?那些读书人怕他不肯再来,硬是把订金都给付了。我若不给货他,就他那般老实人,就算是倒贴钱,也要买纸给人送去的。” “那宁肯旁处停一停,也要先匀给他。让大齐多几个读书人,总是好的。” “我也是这般想的。回头得赶紧给卫家去信,问问那边明年还有多少纸出来。不行宁肯南方少卖些,咱们依价收过来就是。” 许遂想想,“要不,家里打发个人,亲自去南边走一趟吧。也拜访下卫家人,显得尊重。” 好啊。 那叫谁去呢? 许遂忸怩了半天,“你看,你侄儿如何?” 许松? 话即出口,许遂索性直说了,“这孩子成天闹着要事做,不肯上学。可他这样的,我也不敢放出去啊。” 许松不比许樵,许樵还有点真材实学,进了太学院也不露怯。 许松就一纨绔,吃喝玩乐样样拿手,就是不务正业。 既受不得气,嘴上还没个把门的,随随便便就能得罪人。 把他放进官场,纯属招祸呢。 让他去打理家业吧,他连账都算不清。 属于人家开价四文钱一个,他能还价十文钱俩的。 但如果是卫家,让他去交际应酬一下,倒是不怕。在礼节规矩这一块,许家孩子还是很能拿得出手的。 到时再派几个老成的管事跟着,别瞎说话得罪人就好。 许观海忍笑点头,“我觉可行,大伯娘能同意么?” 许遂松了口气,“你同意就好,那头我去说。” 若是邹大太太不同意,许松能把她耳朵磨破。 且经过三皇子一事,许遂如今也看开了些。 自家虽就一个独苗苗,但真要出事,谁护得住? 不如让他出去走走,受些挫折辛苦,才知道珍惜。否则这般养在家里,岂不废物点心一个? 回头就娶了颜真,也太丢脸了。 当下议定,许遂倒又抽出几张银票给了许观海。 “原就没打算赚这么多,如今有这些入公账就够了。余下给二丫头一些,谢她出的好主意。剩下你拿一些,再分些给秦家人和伙计们。就快过年了,他们都出了大力,也该回去过个好年了。 哎,咱家庄子上刚送了年货来。那些猪牛羊只怕秦家人这大半年都快吃腻了,一会儿我叫人送筐活鱼来。” 许观海笑着道谢,又涎着脸问,“那大伯不如把四弟送的葡萄酒,也匀我两坛子?” 许遂笑骂,“长津给了我,难道就没给你吗?少来!我这儿祭祀宴客还不够分呢,你倒好意思打我的秋风?去吧!” 许观海笑着走了。 可回头许遂还是打发人送了一筐鲜鱼,两坛汾酒,并一口袋榛子核桃、杏仁瓜子这些干货,并一口袋各色糖果蜜饯来。 来人笑道,“大老爷说,葡萄酒实在是不够分。这两坛子汾酒,也是旁人送大老爷的好酒了,官家宴客都是极体面的,叫秦爷也别嫌弃。” 秦老爹连忙推辞,“这拿一样都太过了,如何给这么多?” 来人客气道,“大老爷说,你这一年不在家,家里也都辛苦了。给孩子们吃着甜甜嘴,拿去走亲访友也是体面。回头还叫秦爷过年也带着家里人来府上拜个年吃酒,别不好意思。” 许观海扔出一锭银子,径直发话,“既如此,你干脆叫几个人,把这些和行李先给送到秦家去。带话说他爷俩给我留下吃饭了,我还好些话问他们呢。” 来人接了银子谢了赏,笑呵呵走了。 秦老爹和秦二郎只得留下。 他俩身携巨款,搁身上总不踏实,回了京城,连家都没回,就先赶到许家来了。如今交了账,才算一身轻松。 方才许观海去跟许遂回话,他俩已经跟秦姨娘见过了。 当初秦姨娘和许云槿给的银子,不仅还了,还赚了不少。给她们娘俩,也带了些小礼物。 但今儿许云槿和家里孩子们都跟着许惜颜,去公主府学礼仪规矩去了,等到晚上才能回来。 原还以为见不着了,可如今许观海既把他们留下吃饭,说不定就能见到了。 秦姨娘喜滋滋去交待厨房,准备饭菜。 等她走了,有件事,秦老爹其实挺想跟许观海说的,又不大好意思。 许观海主动问起他们一路境况,秦老爹就先说起正事。 他们这回之所以走了大半年,是因为去的地方多。 因秦老爹明年就不去了,所以这次便带着儿孙,几乎把整条北线都跑了一圈,最远都到了那个著名的鹅儿堡。 就是柏昭,镇守的地方。 说到这儿,秦老爹突然想了起来,“哎,那位郭参军,叫我们带的信呢?” " "
第288章 来信(一) 好在重要东西都放在随身包袱里,不曾给方才下人送回秦家去,秦二郎忙去解开,“在这!” 信封上,写的却是给升平郡主。 秦二郎道,“我们去到鹅儿堡时,柏校尉正好带兵巡边去了,没十天半个月回不来。留守的郭参军怕府上惦记,就去柏校尉房中帮着拿了封信,说是柏校尉早写好的,托我们带来了。” 郭? 又派到鹅儿堡,怕是大皇子母舅家的人吧? 许观海将信收下,也不拆开,只等着女儿回来再看,继续听秦家父子说起边关之事。 要说旁的倒没有什么,这几年大齐腹地动荡,边境倒是无甚战事。只有一件事,让秦老爹这样的老兵,实在不吐不快。 “……要说历来士兵们囤边,闲暇时种地放羊,本是常事,但总不好因此耽误了操练吧?此回去到边关,见有些将领竟将士兵当作自家佃农,划了田地令其耕种放牧,要是完不成交粮任务,还得克扣军饷,这就太过分了。” 许观海听得一愣。 此事可大可小,可不是闹着玩的。 秦老爹犹豫一时,从怀里掏了又掏,取出暗藏在里衣里头,带着体温的一封按了几十个血手印的匿名信。 这是他们在途经济州一处边境时,经一个买纸的读书人介绍,两个什长趁夜悄悄送来的。 肯给秦老爹,无非信他也曾是军人的缘故。 信中就是揭发当地将领,克扣俸禄,逼迫他们种田放牧之事。 有些人实在完不成,只得蒙了面去边境偷抢那些北境牧民的牛羊,甚至侵占大齐百姓田地,偷盗自家百姓牛羊。 影响十分恶劣,却也是迫于无奈。 这几个什长实在是干不了这种事,就想求秦老爹带信回京告状。 许观海一惊,“这种越级上告,是要被追责的。驻守济州的定北侯,就不管的么?” 秦老爹苦笑,“之前有人告过,结果被带去济州府城之后,音信全无。后有人瞧见,其中一个告发者,说是被调到了别处,实则是戴上镣铐,跟发配边境的重犯一道服苦役去了。 所以这些士兵也怕了,不敢具名落款,但盖上这些血手印,却是真的。若朝廷真想彻查此事,他们都愿意站出来作证。” 许观海懂了。 可此事实在事关重大,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秦二郎忍不住又道,“我们当时又去济州设的边贸处转了转,发现那里的商贩,十停里倒有五六停,竟是军人假扮。至于剩下的那些,也是他们安排的百姓!想来——” “二郎!”秦老爹将他打断,对许观海道,“此事也就是我们怀疑,并无实证。或许定北侯高大将军也是被人蒙蔽了。” 哼!这回却是秦二郎又把他爹打断,“那济州城里最豪奢的就是将军府了,盖得比我们进城时,瞧见的那什么新端王府还气派!这能是被蒙蔽?” 秦老爹叹道,“要说将领吸兵血,抽些粮饷,原也是常事,哪个不曾遭遇过?但象这般,就太过了。那日来的一个什长,流着眼泪说,他们当中有些人,都三年没拿到一粒粮食了,家里全靠爹娘妻儿做工养活。原本当兵打仗,图的就是个养妻活儿,如今这些都做不到,又不让他们退伍还乡,难道眼睁睁看一家老小饿死么?” 许观海听得心中鬼火直冒。 他虽是个读书人,却也有着一腔热血。 高家,实在太可恶了! “你们放心,此事——”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20 首页 上一页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