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重就轻地一通蒙混,可是让谢景流哭笑不得:“你还委屈上了,等会到家了,看你怎么向外祖母交代。” 虞幼窈脸儿一垮,一脸哀怨地看着三表哥。 谢景流向来受不了这样的表情,语气一缓:“不是说脚扭了吗?伤得严不严重?” 虞幼窈连忙道:“没伤到骨头,姑姑擅长推拿,休养了几天,已经没事了,”一边说着,她一边从裙子里露了前面的鞋面,裙子恰到好处地挡住抹袜:“已经可以下地走路了,再养几天,就尽好了。” 脚消肿之后,就没再包扎严实。 鞋子也是寻常穿的,想来是真没事了,谢景流松了一口气:“没事就好,一会儿祖母问起来,就说你坐在车驾里,没叫山匪冲撞,见沿路风光不错,也不急着赶路,这一路游山玩水不慎扭伤了脚。” 鞍山一带的情形,家中的男人多半能猜到一些,只为免祖母担心,就一直避重就轻了说,有他从旁遮掩,也能混蒙过关。 虞幼窈顿时欢呼一声:“三表哥,你真好。” 平常跟个小大人似的,有求于人的时候,倒是比谁都能撒娇卖乖,谢景流眼中不觉透了笑意:“下次可别再说,我欺负你。” 虞幼窈眨了眨眼睛,一脸无辜的表情,好像在说:你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呢? 谢景流忍俊不禁:“走吧,太祖父他们还在家里等着呢。” 谢景流安排了小厮,提前回府报信,自己打了马,跟着郡主的鸾驾一起。 郡主的鸾驾四马四轮,宝盖华幢,珠光宝气。 镇守在连城的幽军有一千多人之众,前头左右各两排,一排二十五人,拢共一百精骑开路。 骑兵战士穿着棉甲,高坐马背,腰间左右各佩了一长一短两刀,一手握着马缰,一手按住腰间刀柄,蓄势待发,随时冲锋。 身下的战马矫健彪悍,马蹄轻轻抬起,重重砸下,发出“哒哒”声响,总能叫人心跳一紧。 车驾左右各设两队精骑。 车驾后方,紧跟着一百身穿铁片重甲的战士。 单这一身重甲,就重达六十多斤,他们身后背着一把重刀,这把重刀,就是曾经在唐朝威名赫赫的陌刀,重达二、三十斤。 这是周厉王曾经在战场上,克敌制胜的陌刀队。 堪称史上,最为残暴血腥的重甲兵。 当时的幽军缺乏物资,与狄人作战,犹为艰难,战马耗损得不到补给,无法冲锋,就只能用步兵冲锋,可步兵如何能和彪悍的狄人铁骑相抗? 难免伤亡过重。 周厉王在无奈之下,建立了陌刀队。 挑选了一千百精兵戴重甲,佩陌刀,练陌刀阵,后来陌刀队成,甫与狄人一战,一刀能连人带马砍翻在地,人马俱碎。 实现了步兵冲锋。 但陌刀对战士的要求极高,单身上的铠甲,并武器加起来,就有一百多斤重,挥砍陌刀,需要势如千钧,力拔山河之气力,鲜少有人能负强重冲锋,完成冲杀。 陌刀的锻造工艺也很复杂,一把刀需要花费两三年才能完成。 因狄人善骑,陌刀是克制骑兵的利器,所以幽军的兵晌里就有陌刀,但因产量少,每年也不过二十来把。 陌刀使用难度大,对战士的素质要求实在太大,能使用的战士不多。 起初在战场上,并没有发挥太大作用。 渐渐,就搁至在兵晌库里。 直到周厉王练了陌刀队,这一千陌刀手才重现了陌刀的威名。 所以,陌刀队也是军队的杀手锏。 除了这一百陌刀手之外,后面还有近千轻棉甲步兵。 浩浩荡荡一行人整齐划一,所到之处,百姓无不退避一射之地,跪地恭迎。
第853章 问吉礼 虞幼窈有些无所适从,她虽然封了郡主,也乘了鸾驾出行,但并无仪仗,百姓并不需要跪地恭迎,只需退避以免冲撞即可。 骑马跟在车驾旁的谢景流笑了:“辽东三省由来苦寒,百姓可耕种的作物有限,获得的粮食也有限,物资贬乏,加之士绅当道,百姓们时常衣不裹身,食不饱腹。” “襄平是番薯的第一批受益者,人人开荒种番薯,番薯已然成为他们的主粮,武穆王府更是不遗余力地宣扬你的功德,你活菩萨的名声,最早就是从襄平城传出,襄平甚至有百姓为你建生祠,铸塑像,每日供奉。” 虞幼窈倏然想到,她种植番薯的初衷是:安得绿藤满田间,世无饥荒,天下百姓俱欢颜。 襄平城做到了。 等番薯在整个大周朝推广成功,会有更多百姓,不会再挨饿了。 襄平古城很大,虞幼窈打开了车窗,沿路林立着大小商铺,路边还有各种小摊,街上不时有官府衙役巡逻,往来百姓衣着破旧,却还算整洁,一个个精神也不错,边民长得高壮,嗓门也重,街上不算繁华,却也有呈现了喧嚣之象。 大街上男男女女神色坦荡,自由行走,毫无任何避讳。 便有年轻貌美的女子走在街上,叫男子不老实地盯着瞧,也不见任何局促,甚至还理直气壮地瞪回去,有些还泼辣地骂回去,通常惹来男子好一通嘻笑,甚至是吹轻佻地一声口哨,旁人见了,也都是善意地哄堂一笑,不含带任何恶意。 虞幼窈不觉抿了嘴,轻笑。 襄平古城是辽东首县,车驾在城中又走了一个时辰,这才缓缓停下。 谢景流翻身下马:“到家了。” 春晓和夏桃率先下了马车,一左右地打起了帷幕,许姑姑跟着下来,虞幼窈这才出了车厢,踩着脚凳子,被许姑姑扶下了马车。 襄平气候比较湿冷,已经到了三月,天气乍暖还寒,还有些刺人。 许姑姑接过婆子递来的一顶及腰斗篷,帮虞幼窈系上。 虞幼窈一抬头,就看到了面前的高门大户,正门前三阶踏跺台阶往上,左右两旁各两根木柱,大门漆以青铜色,显得古朴低调,门上挂了“谢府”牌匾。 这会儿,谢府一大家子都等在门口翘首以待。 外祖父,外祖母。 大舅谢巡、二舅谢辽、三舅谢迢。 大舅母姚氏、二舅母林氏、三舅母郑氏。 大表哥谢行洲、二表哥谢临渊、四表哥谢砚清、五表哥谢云泽。 见虞幼窈下了马车,谢老太太高兴不已,连忙喊道:“快把火盆端过来,跨过火盆,也好袪一袪晦气。” 连忙就有婆子嚷嚷道:“火盆这就来了。” 火盆摆在大门口,谢老太太连忙道:“儿孙举步跨火烟,晦气自去福又吉;家业兴旺人不恼,阖家和睦万事兴。” 虞幼窈拎起了裙摆,抬起腿跨过了火盆,进了门里。 谢老太太笑眯了眼睛,连忙拿起柳枝,沾了柚皮水,洒扫了她的全身,问她:“净不净?” 这是问吉礼,由长辈做来趋邪、避凶,袪晦,虞幼窈连忙道:“净!” 谢老太太笑容一深,又问:“吉不吉?” 虞幼窈又道:“吉!” 谢老爷子连忙道:“老太爷还在正厅等着,快去给他老人家请安。” 虞幼窈在几个表哥的簇拥之下,去了正厅。 其间谢老太太见虞幼窈走路有异,连忙问怎么回事。 虞幼窈就用与三表哥通好的说辞,解释了一遍。 谢景流从旁帮腔,谢老太太也没怀疑,就是心疼外孙女儿,拉着外孙女儿的手,仔细问了脚上的伤。 到了正厅,虞幼窈恭恭敬敬地谢老太爷磕了一个头。 谢老太爷连忙道:“快起来,快起来,你扭伤了脚,还没尽好,可得小心一些,咱们家也不在意这些虚礼。” 谢老太太上前扶起了虞幼窈:“你二舅和三舅腊月就到了襄平,借着武穆王的关照,在襄平城买了这一处相邻的两座三进宅院,谢府三房住这边,左边留给你住,你跟前的几房人一早就将院子安置妥了。” 虞幼窈的陪房,都先行来了襄平。 “三进的宅子,三房人住得开吗?”谢府在泉州,可是建了一座宅群,每一房人都住了三进的院子。 襄平城也不是没有更大的宅子,只是碍于尊卑礼法,普通百姓家的宅院不能超过三进,他们又是初来乍到,现成的宅子,也不是尽如人意,拿了钱也未必能买得着合适的。 一进院子,就是一个独立的四合庭院,正房上下两层,加东西两面偏房,还另设了大大小小的偏院。 谢府不纳妾,家里没那么多庶子庶女,一房就那么几个人,住一进院子,肯定是绰绰有余。 只是有了泉州谢宅对比在前,就难免有了落差。 谢老太太也想到了泉州的宅子,有些伤感:“够住,够住,辽东一带地方人稀,不像泉州寸土是金,宅院占地很大,内里的格局也显得宽阔,房间多,院子也多,一进的院子,都能比得上泉州的二进院子那么大。” 北境天高皇帝远,宅地也不贵,住宅的规制不能逾越,就在占地上、家中的格局,小院的数量上钻空子。 宅子是武穆王帮忙挑得,可他们家也是瞧中了这处宅子内里大,每一进院子有大半亩(460平米),一家人住着宽松,这才买下来的。 王氏也笑道:“我们家后头有一座不小的山头,买宅子的时候顺带了一起买,等我们家在襄平安顿下来了,就将山头堆平了,再建几座宅院,我们初来乍到,开头的日子,肯定不是尽如人意,好在一家子都齐齐整整地,这比什么都强,后头的日子,肯定是越过越好。” 家里都是一人住一进院子,唯独她独住了一间大宅,虞幼窈总觉得不适合。 林氏拉着她的手:“你除了是我们家的姑娘,还是朝廷亲封的韶懿郡主,就是五进大院也住得,也是一时寻不到更适合的宅子,才安排你住了旁的院子,等我们家安顿下来了,就将旁边的院子扩建。”
第854章 虞园 虞幼窈到了襄平之后,理应住进武穆王府,以策万全,只是谢府一家人,都不想和虞幼窈分开。 虞幼窈如今的身份,也不适合他们同住一个屋檐下。 武穆王安排了两座相邻的宅子,也是折中的办法。 虞幼窈也不想和谢府分开,她和谢府相处,不像在虞府与祖母撒娇那样。 可真正的家人,其实也不需要去费心讨好,彼此互相关心、尊重,照顾着彼此的心情,自然而然就是密不可分的一家人。 郑氏温声道:“这一路车马,也是辛苦,便先回去休息,晚上一家人吃一顿团圆饭,也算是为你接风洗尘了。” 虞幼窈有孝在身,家里也不好办宴。 两座宅子建在一处山头上,中间有一条穿山游廊,宛如一条“绿带”,将两处宅子一分为二,宛如双鱼。 穿山游廊处古木扶疏,奇石耸立,形态千奇,石上野蔓丛生,不知名的野花。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617 首页 上一页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