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宗慎寻了钱庄背后的东家,将内库的一批东西,抵卖给钱庄,以此等手段,从钱庄调取了一大批银子。 乱世金银,盛世古董。 钱庄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但虞宗慎亲自出马,面子还是要给的,否则一个【殆误军机】帽子扣下来,便是钱庄背后手眼通天,还能通到哪儿去?! 眼下虞宗慎就是“天”。 皇上私库里的东西,确实是价值连城,钱庄并不吃亏,钱庄背后的商帮,一个个富得流油,对这种出自宫中的稀罕物,肯定是感兴趣的。 加之钱庄和朝廷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倘若北狄和梁王,任何一个打进了京兆,首当其冲的就是钱庄,这些有钱有银之地,钱庄比谁都希望,武穆王能打退狄人。 如此,uu看书也算皆大欢喜。 钱庄背后的东家,禁不住感慨:“这位虞首辅,果真是个人物,这搞钱的手段都玩成了花样,不愧是开了海禁的男人。” 抛开这一点不提,他夺情回朝后,凭一己之力,就稳住了朝堂纲纪,否则这大周朝,还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子。 边城大雪下下停停,折腾了十来日,终于停了。 这时,伐梁大军已经抵达湖北。 与此同时,梁王亲自带兵,破襄阳要塞,镇守襄阳的虎威大将军,自觉无颜面对朝廷刎颈而亡。 其麾下一员小将,在众将士的掩护下,拼死杀出重围,带着虎威将军临死前的一封血书,上呈朝廷。 虎威将军字字泣血,对两军交战的诸多细节,两方的兵力、装备、粮草等进行了分析,剥析出了梁贼的弱点,道明梁贼筹谋多时,其下战士,皆是训练多年的死士,让朝廷小心防范,向朝廷示警。 除此之后,虎威将军就伐梁大军,与梁军各方面进行对比,得出一个结论,梁贼孤注一掷,不计生死,永乐侯不可抗矣,请朝廷另派勇武之将,坐镇伐梁大军。 虎威大将军还在信中,推荐了得用的武将。 之后道明:“此几位武将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牵制梁贼足矣,待武穆王平定边防,回护京兆,梁贼不足为惧。”
第1026章 殆误军机 最后,虎威将军愤而怒斥,一腔悲愤,几乎透纸而出:“伐梁大军殆误军机,襄阳驻军利用地形优势,不与梁贼正面交锋,与梁贼周旋,只等伐梁大军提前抵达襄阳,里应外合之下,就能对梁贼形成兵力压制下的合围之势。” ――何愁梁贼不除?! ――如今,援军不至,是天不佑我,亦是我不如梁贼之故,更是永乐侯殆误军机之祸。 ――然,臣死不足惜,恳请朝廷严惩永乐侯。 ――否,大周朝危矣。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虎威大将军写下这封血书时,已经心存了死志,抛开了生前所有顾忌,向朝廷示警。 字字泣血,令满朝上下皆是震惊失语。 伐梁大军九月就从热河开拔,快则月余就能抵达湖北,慢则两个月,就算爬也能在十一月份抵达湖北襄阳,与虎威大将军会合。 之所以造成了这一局面,是永乐候一路招兵埋马,征集粮草,走走停停之故。 便连惯来嚣张的徐国公,也不敢开言了。 威虎将军的血书,就是永乐候殆误军机的铁证,加之伐梁大军开拔之后,一路招摇过市,也是否认不了的。 襄阳城的兵力只有七万人,加上衙门、守城等,实际兵力不足十万,远不如梁军,虎威将军能坚持这么久,战至一兵一卒,实乃悲壮。 虞宗慎冷笑道:“永乐侯这一路招兵埋马,甚是招摇,真是好大的阵仗,想要靠伐梁大军的声威,以及兵力上的优势,震慑梁贼,打击梁贼的军心士气,一来梁贼怯了胆,伐梁大军的胜算多一份,二来梁贼若是畏于伐梁大军声威如天,主动退兵,也能避免正面交锋。” 这种作法,也无可厚非。 但是永乐侯却忽略了,梁贼打进了湖北之后,湖北多地区都被梁贼把持,襄阳驻军的消息传不出来,便是能传出来,也有殆误,甚至是造假的可能。 永乐侯身为伐梁主将,从襄阳的传来的军机都要经过他手,梁贼都打到了襄阳,虎威将军孤军奋战,永乐侯在哪里? 他竟然一直没有察觉有问题? 虎威将军一个殆误军情,还真是没有冤枉他。 内阁紧急议事,虞宗慎目光盯紧了徐国公:“两军在湖北交汇,势必会有一战,临战换将,此乃兵家大忌,便有劳徐国公亲自前往湖北,坐镇伐梁大军。” 永乐侯虽然失误,但眼下不是追究此事的时机。 “永乐侯是徐国公举荐,也是徐国公麾下一员将领,此番失误,徐国公也需给朝廷一个交代才是,否则又该如何,向驻守襄阳的十数万忠魂交代?又如何向朝中那些,忠于朝廷的武将们交代?此番是将功折罪。” “梁贼来势汹汹,并且占据了襄阳要塞,对京兆形成了退可守,进可攻的大势,京兆危矣,徐国公受皇恩浩荡,正值危亡之季,还请徐国公宝刀出匣,护大周社稷。” “此一战,不需正面抗敌,只行牵制之事,据虎威将军言,此次襄阳一战,乃梁王亲自率主力,与之相抗,襄阳驻军虽然大败,却也重创了梁军,梁贼损兵折将,已然伤了元气,想来会轻举妄动。” 虞宗慎开了口,朝中看不惯徐国公的诸多文臣们, 也一齐劝说徐国公。 甚至连一些忠心的武将,也觉得由徐国公坐镇湖北,是最好的人选。 一时之间,徐国公成了众矢之的。 徐国公闭紧了嘴,没有轻易应下。 虞宗慎也不勉强,只道:“明儿,我就进宫面见皇上,请皇上下谕,还请徐国公尽早决断。” 徐国公再也忍不住了:“谁不知道皇上病重,这谕是谁的谕?是你虞宗慎效仿曹魏,挟天子,而令诸侯……” 虞宗慎笑了:“徐国公还请慎言,这没有证据的话,可不行乱说,”他一扫文渊阁内众臣,将他们闪烁的目光,晦涩的眼神看在眼里:“待平定了梁贼之祸,边防稳定之际,我自会还政于朝,辞官离朝。” 淡淡的一句话,更是将徐国公推往了风头浪尖之上。 虞首辅以“还政于朝,辞官离朝”逼迫徐国公,徐国公若是不应,就是置国之大义,置社稷兴而不顾,天下悠悠众口之下,他无所遁形。 然而,徐国公还在负隅顽抗。 虞宗慎又道:“徐国公若不肯走这一趟,便请交出兵权,内阁会另行选定得用的武将前往湖北。” 仅一句话,就断了徐国公的退路。 三皇子失德一事,能轻拿轻放,也是因他手中掌有兵权,若是将兵权交出来,以虞宗慎的心性,肯定是要拿,三皇子和徐贵妃开刀,届时徐国公府就毁于一旦,倘若不去湖北,uu看书兵权肯定是保不住的。 徐国公已经没了退路。 与此同时,继朝廷在全国各地,颁发了辅战文书后,朝廷筹备的第一批军需,也送往了北境,随同一起的,还有户部给事中、兵部给事中,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等十余官员,以及早前为虞幼窈颁发加封懿旨的李公公,是朱公公的亲信,也是宫中的耳目。 第一批军需,包括两千套棉甲,二千柄斩马刀,一千五百张弓箭,五车药材,一百五十匹战马,及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 不算多,却聊胜于无。 负责押运军需的李将军,是镇国侯麾下的一员将军,也是身经百战。 “因为军情紧急,军需来不及赶制,这已经是军需所最后一批存货,朝廷另外挪用了一批,各地替换下来的兵甲,虽然陈旧破损,但拆解补甲,倒还使得,考虑到辽东苦寒,连连大雪,兵部筹集了两千斤棉花,还有八万匹棉麻布,交由武穆王自己赶紧棉衣,供战士御寒。” 感受到了朝廷的诚意,殷怀玺也说不出半个不满:“便有劳李将军。” 李将军不禁松了一口气,语气也真诚了一些:“东西是少了些,朝廷还在想办法筹备,第二批军需,大约十日后,会送往辽东,军中缺什么物资,还请武穆王知会一声,我回去向朝廷递折子,看看给不能重点筹办一些。”
第1027章 战鼓如雷 殷怀玺道:“这两年来,狄人频繁滋扰边城,小规模的战役几乎没有停过,战士们的战甲耗损严重,但也勉强堪用,只是药材这方面,还请李将军多费心一些。” “辽东一带天气寒湿,战士受伤之后,伤口恢复缓慢,若不能妥善治疗,伤口会严重溃烂,很多战士受伤稍重一些,几乎丧失了战斗力,也有许多战士因此而丧命。” “据探子回报,自我军首战告捷之后,北狄又有增兵,约不下二十万之数,我军正处于新旧兵交替之际,真正能上战场的只有二十万之数,一兵一卒都损失不起。” 李将军也是出身行伍,对武穆王所说的情况,也是感同身受:“武穆王请放心,此番情形,李某一定会一五一十地上奏朝廷。” 殷怀玺自是感激不尽。 李将军一行人除了护送军需,也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军中的情况。 见将士们精神饱满,并没有因为明威将军战死而消沉,浑身上下都透着战意,由此可见,殷怀玺的领兵之能,不由暗暗吃惊。 又见战士们或几十人,或上百人组成了各种阵形,进行应变演练,竟是某种奇特的军阵。 李将军连忙问:“这是何种军阵?” 殷怀玺也没瞒着:“是八卦阵,从一本古籍上窥得了一星半点,便在军中试验了一番,此阵善守善攻,在大规模战役中作用很大,能减少伤亡。” 李将军惊叹连连:“早前与北狄首战,歼敌三万余人,就是用了此阵?” 那一战,除了明威将军战死这一缺憾,也称得上是惊才绝艳了,歼敌三万余人,俘虏了一千多狄军,我军只阵亡不到三千人,伤一万余人。 消息传进京里后,朝中有不少大臣都感慨,虎父无犬子,武穆王有高祖遗风。 殷怀玺颔首。 李将军顿时大感兴趣,与殷怀玺请教八卦阵。 八卦阵太过复杂,殷怀玺研究了两三年,也才堪堪能摆出了一些门道,也是近来军中来了不少道家高人,受道家高人指点,八卦阵也渐渐得到了优化,阵形不似之前死板,越显得变化莫测,灵活机动。 李将军问时,他也直言不讳,将八卦阵里几个威力不错,相对简单易操作的阵形教给了李将军。 “哈哈哈,”李将军自觉受益匪浅,拍着殷怀玺的肩膀,大笑:“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大周朝出了一位不世将才呐。” 殷怀玺一脸谦逊道:“原也是辽东苦寒,边防战事频发,战士们伤亡太大,便也搜刮脑肠地想了法子减少伤亡,这才钻研了军阵,若论身经百战,经验之丰富,小子尚有诸多不足之处,否则明威将军也不会,”说到这儿,他神色有些黯然:“还请李将军多指点一二。”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617 首页 上一页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