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太师问道:“皇上的意思是,让他们别回来了?” 不回来,当然不可能。 黄太师又道:“先前皇太后问老臣,对之后状况有什么应对想法,说实话,老臣也没有特别两全其美的办法。 如今看来,等他们回京之后,皇上该赏的还是得赏。 我们得了西州,西凉几年内都不会有动作,南蜀又是墙头草,西凉不动,他们不会单独来进犯。 也就是说,我们大周在之后的几年、甚至十几年里,无外敌之忧。 既然不用打仗,那永宁侯就该安养晚年。 林小子年轻,另寻个官职。 就都还在皇上眼皮子底下吧。” 皇上思考着黄太师的话,没有做声。 黄太师也不急,继续絮絮叨叨地唠。 他的目的不在于说服皇上,而是让皇上稳一稳,毕竟,邓国师死了,黄太师也不知道秦、林两家藏了什么后手,还得等他们先出招,他这里才能顺着把戏唱下去。 许是他唠唠叨叨的那些,勉强还有些道理。 皇上没有提出意见,只让他退出去。 等黄太师一走,皇上再看了一遍永宁侯的折子,恼得仍在了地上。 糟心玩意儿! 甭管黄太师怎么劝他,糟心就是糟心。 捏着鼻子忍了,还是糟心。 等黄太师回到千步廊时,雨眼看着要停了。 地上有积水,也走不快。 他压着步子慢慢走,有关切的上来扶他一段,与他议论折子。 黄太师轻哼了声:“姓董的,嘴巴挺快。” “董大人也是关心永宁侯。”那人忙替董侍郎解释。 黄太师又哼了声,心里嘀咕着,要不是董侍郎嘴快,才不给他看呢! 说起来,林繁那儿到底有什么后手呢? 这些时日,他也没少琢磨,却始终想不出来。 很期待,也很好奇。 让他这么个老头子,夜里都睡不踏实了! 翌日,没有落雨。 金銮殿上,却是雷声阵阵。 大军班师回朝的消息自是要通知各方,但如何处理秦、林两家的问题也再一次被摆了出来。 不说兵部据理力争,几位老御史更是长篇大论,只恨不能把古今这种奸佞陷害忠臣、最终带来无可挽回的结果的车辙子印满大殿地砖,来警示皇上。 黄太师和范太保交换了個眼神。 不得不说,老御史们尽力了。 甚至,有一位姓谷的御史,就差直白地把“皇上把所有的错甩给那邓国师,反正奸佞已经死了,死后给皇上做个贡献,皇上顺着这梯子赶紧下来,等永宁侯他们回京后,我们这些人继续从中劝和,一人退一步,往后太太平平吧!”给喊出来了。 黄太师悄悄看了眼皇上,暗暗摇头。 都说以史为镜,却不是人人都愿意照镜子的。 老太师很清楚,皇上最不耐烦听的就是这些。 尤其是,摆“前车之鉴”,但前头的车那是被人推着的板车,后面跟着是两匹骏马拉的马车,它们根本就不一样。 皇上岂会有耐心听,又岂能听得进去? 龙椅上的人,终是烦了,出声问道:“大军走到哪儿了?” 董侍郎站出来,答道:“算算路程,应是过了祁阳府,明日应能进入官州,再有小一旬……” “哦,”皇上应了声,“那不如这样,哪位爱卿快马前去迎接?你们说得再多,也不及他们自己说的,你们谁去当面听听他们的说辞,再来报朕?” 黄太师眉头微蹙。 董侍郎道:“臣去,臣请去!”
第363章 好久不见,谢大人 日头偏西时,安北侯与冯仲带领着回朝的兵士,刚刚离开官州地界。 自那日从祁阳出发后,大军日夜赶路。 祁阳府离京师,还有不少路程,但比起飞门关,那可近了太多了。 依着计划,他们要尽快抵达京畿,然后再调整速度。 而调整的依据,就看永宁侯什么时候发难了。 想来,祁阳城中,把颜氏一门犯事的证据整理成册,也需要些时间。 而此刻的官州府衙,知府谢羽刚刚断完一桩案子。 一位通判跑过来,低声与他道:“今日依旧没有下落。” 谢羽颔首,道了声辛苦。 他对这个答案,没有丝毫意外。 那日,长公主带他们去了山上破庙,喊着要把四散而逃的人都抓出来,而后,人就回祁阳城去了。 难题留给了谢羽。 天南海北的,又过去了这么多天,谢羽去哪儿把人抓回来? 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这一点,谢羽很清楚,同时,他想,长公主也一定很清楚。 平阳长公主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没有见识的女子,她带过兵、打过仗,什么能做到、什么不可能做到,心里有都数。 偏长公主就是这么要求了…… 倒也不一定是为难他们官州府,而是,长公主不愿意回京而已。 至于不回去的理由,谢羽有一些猜测,估摸着与那道造反圣旨有关系。 事关朝堂稳固,可他谢羽人微言轻,轮不到他去长公主、或是皇上跟前高谈阔论,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的事。 找人,继续找,长公主之后问起来,也算有交代。 通判还有话要与谢羽说,突然间,外头一小吏快步跑着过来。 “大人,”小吏的手上拿着厚厚一封信,“外头有人送来,说请大人过目。” 通判不赞同道:“什么东西都能直接递给大人?” 小吏道:“那人奉上了大人的名刺,小的想,应是与大人相识的某位大人、遣人送来的。” 谢羽闻言,接了过去。 翻了翻那名刺,果真是他的。 这名刺保存得很仔细,没有污迹,没有折痕,他递出去时是什么模样,回到他手里时,几乎还是什么模样。 “会是谁呢……”谢羽嘀咕着,走回书房里。 拆开火漆,里头纸张一并取出来,他估摸着得有十几张。 到底是什么人,给他写这么长的信,还这么神神秘秘地送来? 按说,既是有他的名刺在,请衙门外小吏引见,他也一定不会拒绝见的。 有什么要紧事,当面再提一提,不比这书信合适? 待展开来,一看那第一张纸上写的内容,谢羽倏地瞪大了眼睛。 这…… 他顾不上细想,一张接着一张,匆匆都扫了一遍。 这竟然是祁阳府矿采的资料,那些老矿,再过去的十几年里,出产多少,变化如何,用工状况,上报多少,瞒报多少,全在上头。 如果说这些还能胡编乱造,后头还有他闻所未闻的新矿,具体的位置在哪里,出产如何…… 这些年,颜氏串通祁阳官府,竟然弄出了这么大的差额!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 是谁,把这些信息,送到了他这里? 对方的目的又是什么? 一个身影,出现在了谢羽的脑海里。 平阳长公主。 长公主不肯回京,坚持住在祁阳城里,这才是她真正的目的? 那她想借此做些什么? 又为什么要找上他? 谢羽赶紧把信纸又都塞回信封里,急匆匆地出去寻那递信的小吏:“先前是谁送来的?人还在外头吗?” “那人戴着斗笠,沿很宽,看不清面容,听声音很是年轻,可能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东西给小的之后,他就走了,”小吏说着,顿了顿,回忆道,“是了,他还问了路,说是要去鼎香楼买份糕点,却不知道怎么走,小的指给他了。” 谢羽二话不说,急急就往鼎香楼跑。 鼎香楼是他们城中做点心数一数二的铺子,此刻,生意兴隆。 小二见了谢羽,忙上来请安:“大人,上头给您留了雅间。” 谢羽一愣,刚想说自己没有订过,转念一想,明白过来,由小二引着上了楼。 雅间里没有其他人。 谢羽坐下来,抿了一盏茶,定了定心神。 不多时,外头有人敲门。 谢羽起身开门,迎面见一戴着斗笠之人,他侧身让了让。 那人进来,去了斗笠,与他一抱拳,道:“好久不见,谢大人。” 谢羽定睛一看,叹道:“是您?” 眼前的人,正是定国公林繁。 作为林宣的得意门生,谢羽很早就认得林繁了。 他外放做官,甚少回京,又因林宣过世,他与林繁自然也少了很多往来的机会,只逢年过节,他依旧会像定国公府送份年礼。 那张名刺,也不知道是之前哪一年随着礼物送过去的。 可谢羽依旧对林繁印象很深。 前几年他回京述职,林繁正是御前侍卫,两人打过照面。 见到长大后的林繁,谢羽还想着,恩师地下有知,见独子成长,应是十分欣慰。 再后来,他听说林繁去了赤衣卫,年初时,听说他出征对阵西凉,奇袭成功的消息传到官州时,谢羽都忍不住多饮了两盏酒。 可是,再往后,都是让人很揪心的消息了。 定国公府反叛。 谢羽其实不信,只是圣旨如此写,他也只能设卡查问。 长公主的言之凿凿,在当时就更让人疑惑了,尤其是,大军接连大胜。 而现在,谢羽握紧了手中的信,能揣度长公主的意图,但又无法窥视全貌。 他干脆问道:“您亲自送信,是有什么想做的吗?” 林繁笑了笑,请谢羽坐下:“谢大人孤身过来,十分有勇气。” “哪里的话,”闻言,谢羽也笑了起来,“不过是有自知之明而已,能掌握祁阳这么多内情的人,真想要害我,根本不用那么麻烦,我就是一书生,半点功夫都不会。” “但您有天下数一数二的笔头功夫,”林繁道,“父亲曾说过,谢大人的文章,笔锋凌厉、字字珠玑。” 谢羽谦虚地摆了摆手。 林繁说了来意:“我想请大人做一篇文章。”
第364章 我没有退路 临街的窗户关着。 雅间里,一时陷入了沉默之中,以至于,外头街上百姓们的熙熙攘攘声音,一点一滴传了起来。 吆喝叫卖声,很是热闹。 谢羽极其认真地,看着林繁的眼睛。 林繁没有回避他的注视,很是坦荡。 倏地,谢羽回想起了一些往事。 庆元四年,赴京赶考的他,当时的年纪比现在的林繁还小几岁,一身的书生意气。 今朝科举不似前朝。 前朝交卷不糊名,批阅的考官能看到考生名姓,因此,所有人必须打起精神,在开考之前,尽量给自己博取些才名,让考官们熟悉自己的名字。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73 首页 上一页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