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小小的丁勇康认真点了头。 他知道蒲盛宏就是蒲先生。蒲先生身为帝师, 名气极大。能当皇帝老师的先生很多,但多是朝堂重臣,唯有蒲先生不同。 至于钟如霜这个名字, 他倒是没有听过, 只能在心里暗暗记下。 容宁和人约定好,很快继续去听那些江南的将士统计和汇报。她走在前头,丁勇康跟在后面。对于丁勇康而言,他心中依旧是难过的,可那种战胜的喜悦一阵阵蔓延上来, 根本压不住。 太高兴了。 丁勇康的脚步雀跃起来。他战胜了丢人、证明了自己。他向所有人都展露出来,他的阵法是有用的!没有人可以再轻视他! 容宁察觉到丁勇康的轻快脚步,很快放下心来。 为将者注定不能太将伤怀挂在身上。要是收不起悲痛,若有后续战争, 则很容易顾此失彼。他们要顾及活着的人。活着的人更多。 江南的士兵们也是又悲痛又高兴。他们悲痛于战场的残酷, 高兴于他们终于没有彻底落下面子。虽然他们是以多胜少, 死了不少人, 但他们是赢了! 他们彻底剿灭了这一群令人愤恨的凶徒, 可以护住余下的百姓! “要我说, 打仗这种事情还是要看我们。我们当初就是没准备。” “可不是。我们一个能打十个!” 他们很快红着眼眶吹嘘起自己杀了多少个人。 军医治的兵, 严重的可能扛不过。不严重的好了之后也很容易无法再留在军中。好在军中会拨一部分钱给他们。 容宁带着丁勇康看这些, 一点点和人说着:“行军打仗永远不是只有冲锋陷阵那么一点事。战后的繁琐也一并要在意。他们有些受了伤,回家没法种地, 得给他们想谋生的法子。兵部一向来对此事放在心上,但这么多年政令下达总有疏忽。容家能做的有限,你以后也要放在心上。” 丁勇康细心听着。 兵法书上很少有会说这些。兵法书上多教的是如何练兵如何打仗, 有些也会讲利用各种兵器地形,甚至神神叨叨不可信又忍不住要提一嘴的迷信。 容宁开口:“有的人为何会变成细作?是因为对方给的好处多。外人都知道给人以利益才能挖人, 我们在内要是什么都缺可不行。云南以及北塞就是如此。江南富裕,则是要防细作便攻心为上。让兵知道他们该做好什么。” 丁勇康听得认真。 容宁能教的尽量教。 教到后来,军中休整差不多,容宁折返。 江南之前的战败太过难看,如今战胜也不敢太过张扬。他们没有人敢向帝王邀功,一群人庆幸着保住了自己的位置,见到旁人都压不住笑意。 当然,此时松了口气的总领军蔡将军已经有了个外号,叫“蔡五千”。丁勇康身为小丁将军,在打完仗后很快一样有了个外号,叫“丁一千”。前者是嘲讽,后者是荣耀。 秦少劼看到战损,多看了一眼丁勇康的练兵效果。区区一个多月,丁勇康带出来的士兵比别的将士带出来的士兵死亡的人数少。 丁勇康的一千人冲在最前面,最早对上八百外寇。 这就代表着两种可能,一是这批士兵都是肯吃苦能打仗很勇猛,二是丁勇康的眼光和指挥统军本事好。 两个可能都是好事。 往后是可期。 “该罚要罚,该奖要奖。”秦少劼见容宁回来,朝着人招招手,“丁勇康年幼,这次来是临危受命。奖多一些。但他已经是四品,不太能轻易升迁,先奖一些银钱粮食,再赐一把剑。” 这对于没钱的丁勇康来说,是最实际的东西。 容宁走过去:“江南的将士呢?” 秦少劼:“按小捷算。杀敌者按照每小队嘉奖。他们如今是分了十一人一小队对吧?” 容宁:“是。” 秦少劼应声:“嗯,那就这么奖。” …… 丁勇康领了容将军的命令,每天都去兵部几人面前露脸。 军中的奖励下放下来,给江南的军多是以银钱和米粮嘉奖为主。唯有丁勇康被馈赠了一把宝剑,名下兵还被帝王亲赞“江南勇士”。 本该是快乐的丁勇康,不算特别快乐。 他小小年纪,陷入了一点愁苦。 要怎么才能够让这些大人和自己讲那么以前的事情? 詹大人一边处理兵部的事,一边带丁勇康。他不介意带丁勇康。别人讨厌带孩子,多是讨厌自己怎么教都教不会。但一旦教一个只要教很快就会的孩童,那满足劲别说,格外让人飘飘欲仙。 太舒畅了。 詹大人见丁勇康愁眉苦脸的,笑着问:“怎么了?是军中要招水兵的事苦恼到你了?这事蔡将军更需要操心。再者水师练兵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阵法上也与步兵作战不同。我回头给你找几本书。” 丁勇康摇头:“不是。” 詹大人好奇:“哦?那是什么事情能让你这表情?” 丁勇康绞尽脑汁,说出口:“我想知道兵部的大家以前念书时是怎么样的。” 詹大人恍然大悟:“哦,你在愁科举。” 武举和文举截然不同。武举大多是走的军路,升上去也是指挥使,其后是将军之位。当然一旦少了打仗的事,晋升是相当困难。只有极为罕见的个别,会弃武从文,转而当文臣。 这极个别的例子,多要帝王赏识,又要吏部和内阁同意。 文举走的是仕途为主。科举中举之后入翰林,三年后出翰林去各种适合的地方任职。有些实在是人才,三年不到就能被破格提拔。 现在的丁勇康才八岁。 詹大人实话实话:“我八岁还在被我先生打板子。” 他想起过往好笑说着:“稍有天资,年少轻狂,后来考科举的时候才发现有天资的人太多。尤其是春闱殿试左右见到的学子。什么过目不忘的、什么出口成章的,还有人书都出了不知道多少本。” 丁勇康问:“先生在京中朋友很多么?” 詹大人自鸣得意:“那是多。每一届科举,很多人到后头都能互相认识,通过他们又能认识朝廷中其他人。有的是老乡当然也就认识了。” 京城官员总共才多少人,基本上都能一个串一个。 “我好像没有什么认识的同龄人。”丁勇康又问,“冯大人和徐大人在京城那么多年,一定认识的人比先生更多吧?” 詹大人莞尔:“不一定。徐大人是兵部尚书,本就不该与群臣多私教。他成婚多年子嗣环绕。这把年纪已经很少会出去和好友一块儿吃喝玩乐了。哪里忙得过来。至于冯大人……” “冯大人是一个很守旧的人。认定的事情也会较为固执。这些年好友就那么几个,来往也都是那么些人。” 丁勇康:“那其他郎中呢?” 詹大人又把其他郎中的交友情况一一说了。有的是极为能交友,比詹大人他自己更夸张。这人在军中的熟络程度堪比容宁容将军。 有的人则是格外埋头苦干,每天不干活的时候就回家。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孤臣。 詹大人以过来人教育丁勇康:“人各有性子,往后也会有自己生活。不用太在意。” 丁勇康根本不在意。他只是为了套话完成容将军的任务。 小丁将军稍稍有点心虚,但还是努力和自己先生说着:“我听说陛下的先生是蒲先生。那像蒲先生这样博学知名又不需要在意朝堂上的人,是不是会有很多好友?” 詹大人听到这话,只以为丁勇康想要做一个博学的人,这样就能拥有很多朋友。 他眼神一软:“博学之人,天下人都是他的朋友。” 丁勇康:“……”不是很想听这种话。 詹大人并没有感觉到丁勇康的这点无奈,而是继续笑了笑:“只要你成就足够,那些人都会围上来。但你要记得,你成就不够时围上来的那些,更适合做朋友。” “嗯。”丁勇康知道。 八岁的小丁将军继续苦恼:好像什么都没问出来。该怎么换个说法继续套话呢? 詹大人倒是举起了例子:“蒲先生也有过低落的时刻。当初和他交好的人还是有不少。其中有还是皇子的先帝。” 丁勇康诧异:“蒲先生有低落的时刻?” 身为好友众多的詹大人,当然消息灵通。他说着过往:“这天下真正一帆风顺的人,拢总才几个?” “你年纪小,这些事本来不该和你说。你就当听听。蒲先生当年师从庞太师,庞太师出了一些事,当然没什么人会乐意和蒲先生明面上多结交。你应该都不知道庞太师是谁。” 丁勇康确实不知道。 詹大人是将丁勇康当自己学生,又因丁勇康年幼也没什么人可以说这种私密,才会说出这种前尘过往。换成是旁人,他绝不会多说一个字。 丁勇康问:“还有谁和蒲先生明面上结交着?” 詹大人卡顿。 他也不知道啊。那时候他才几岁?他和丁勇康差不多年纪,好像比丁勇康还小。 丁勇康见自家先生答不出,直摇头:“先生,你也有不知道的事啊。” 詹大人:“……我回头就去帮你问。”他必须要知道。
第121章 兵部右侍郎詹德业, 认识的人很多,能问的人不少。 大家都在避暑山庄中,他不好明着去打听帝师的事, 旁敲侧击, 先从帝王的师兄开始打听。一打听,三位师兄前些日子跟着蒲先生去了京城,现在也不知道回没回各地。 至于蒲先生,估摸着在京郊呢。听说京郊五道皇庄的互助会让他越来越感兴趣,这些日子彻底沉迷在其中, 每天起床就去互助会,到晚上才回家。 官员们知道当官的待遇非同一般,多感慨蒲先生有才却淡薄名利。他的学生一个比一个出息。 说着他们又说起现在的年轻人是各个年少有为。詹德业同样算得上年轻,但对比起才成婚的帝王和皇后, 免不了说:“陛下才是真正的俊才。想来是继承先帝遗风。更不用说, 陛下师从蒲先生, 蒲先生当年也是年少成名。” 他再度说蒲先生, 话题自然引到了蒲先生年轻时候。众人为官多年, 知道当年庞太师的事。这发生没过百年, 稍年长一些必然会知道。 他们平日里说话都有分寸, 不怎么提庞太师, 极为委婉说起当时的京城情况:“当年是惊才艳艳。每当科考的大年,京城里各种诗会赏花会, 他只要出现必然能得头筹。” “对对对。我记得。早年还有他师姐钟如霜。以及他认识的几个好友。他们站在一起啊,望过去真是赏心悦目。” 在才学的加成下,再怎么普通的容貌也能够让人禁不住用仰慕的眼神望着。 “都有谁?”詹德业感兴趣, “能和蒲先生相提并论,肯定不是等闲之人啊。现在一定在京中都很有名望!”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15 首页 上一页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