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政心里不悦,正要怒斥时,一道清丽身影从门外越进。秉政定睛一看,手上一松,茶盏跌落在案桌上。 “臣,见过帝姬。” 秉政自案桌后绕到桌前,低首行礼。 秉政心中回想着近些日子自己的行为举止,没有什么出格的事啊。难道是因为自己收了宜州知州的孝敬和百府知府的春礼?还是因为自己前几日随手给新得小妾的兄弟安排了无品阶的杂役官职事?可这些事平常的很,算不得什么大事啊。 那帝姬怎么好端端的皇宫内院不待,往他这兵部跑? 秉政还记得赵清毓南征回朝的那一日,不由分说当廷砍了御史大夫王进沧。那可是从二品,与自己同一品阶,说砍就砍啊。 秉政一深想,心里就发虚。毕竟明颐帝姬不按常理出牌,谁知道她今日要演哪一出。 难不成帝姬今日过来,是来砍了自己的? 秉政心中惶惶,两股战战,腿一软,差些跪倒在地。 “秉大人……” “咚”的一声,秉政跪倒在地,埋首两袖之间。 “臣在。” 秉政卑微的态度让赵清毓一时摸不着头脑,可是她今日目标不是秉政,便没有在意。 “秉大人,我有一个想法。” 想法?什么想法?要砍人吗? “臣愚钝,不知帝姬有何想法?” 赵清毓看着依旧跪在的秉政,眼神莫名,“秉大人,你先起身。” 似乎,自己没招惹麻烦? 赵清毓的客气,让秉政心里有了些底气,便听从赵清毓的话,起身站在一旁。 “武举的事,去岁便交给兵部,今日我无事,便去校场查看了一番。” 武举? 秉政转着脑瓜子回想了一番,武举这事他交给底下人了,自己好像也没什么问题啊。 难道是校场哪个不长眼的龟儿子得罪了帝姬,所以让她找自个撒气?秉政恶狠狠想着,等他查到是哪个王八蛋干的好事,他定让他尝尝兵部的好招待。 现在最重要的是态度,要让帝姬知道他秉政是大恒最忠诚的人。 只是还没等秉政表忠心,赵清毓便自己提起话头。 “我发现,校场上不识字的人不少。” “是臣失职,竟让这些莽夫浑水摸鱼。”秉政急忙说道,“臣立刻让人去校场,将这些人驱逐。” 赵清毓眉头微皱,她怎么有种驴头不对马嘴,鸡同鸭讲的感觉。 “秉大人误会了。”赵清毓无奈的说道,“我不是让你们驱逐不识字的人。那些人手脚功夫不错,若是放在战场,定能保家卫国。只是即便双拳能敌四手,那六手、八手呢?” “六手?八手?”秉政喃喃,“我大恒人多,可以有十手、百手……” 如今的兵部尚书秉政,虽识文断字,可并没什么御下、管理之才。提拔为兵部尚书,靠的是前些年在战场上挣得的军功。 他本就不是什么聪明人,这些年官居兵部尚书,自是有人捧臭脚,更是不思进取,在官场上混日子。赵清毓说得如此委婉,秉政哪里懂得赵清毓的意思。 办置武学堂,赵清毓当然可以明说,可她却更想通过她的提点,让朝廷大员们自个思索。 毕竟她只有一个,而大恒有千千万万的人,她并不能事事躬亲。 而且若办置武学堂,这事终究还是要交到兵部手上。 只可惜,秉政让她失望了。 “秉大人,你将兵部其他人叫过来,说本帝姬有要事相商。” 秉政不知赵清毓意欲何为,但仍乖乖的领命召集其他官员。 兵部有品阶的官员齐聚秉政的议事厅,施礼后便听从赵清毓的吩咐,沿着议事厅两侧坐定。 赵清毓便将同秉政的说的一席话又重复了一遍,便让诸官发表自己的见解。 议事厅中,兵部官员各抒已见,有些人想法同赵清毓想法擦边而过,不得要点。有些人奇闻异谈,不着边调。有些人甚至大放厥词,借着帝姬面前露脸的机会,鼓吹着自己。 赵清毓心中不免失望,可仍旧不死心,便又提示了一句。 “各位大人皆知,文官科考,哪个不是寒窗苦读,满腹经纶。可是,武官却不尽相同,他们也许大字不识一个,却在某一场战役,杀敌英勇,便加官进爵,晋升三品、甚至一品大员,可是他们可能只会杀人,大恒如今需要良将卫国,可勇士不是良将……” 秉政瞟了眼赵清毓,他怎么感觉有被内涵到。 “武官能力参差不齐,与文官差距颇大,诸卿,可知何故?” 答案都送到跟前了,若是再无人能懂,赵清毓觉得兵部可以大换血了。 “小臣有一拙见。” 坐在末端一人站起身,朝着赵清毓施了个礼。 “说说。” “小臣以为,文武之别,在于文官自幼苦读良书,夫子教导,幼已定志,奋发向上,方才榜上有名。武官若非像忠烈侯府有以武传家的渊源,其他可能像帝姬所言一般,多为勇猛却无识之人,能谓精兵,不可谓良将。” “那卿以为,如何改之?” “良师在侧,教之,育之。” “以何为师?” 以何为师?库部郎中钟申声音不由噎在喉咙。 师,必然为大能者。文韬武略,缺一不可。 如今能称得上文韬武略的,都镇守在边境。防线之上,没有谁能轻举妄动。 可若无大能者教之,与民间武馆又有何异? 赵清毓见钟申答不上来,梗着脖子红着脸站在席位末端。 “卿觉得,窦老将军如何?” 作者有话要说: 兵部尚书是我私设,哈哈哈哈
第29章 “窦老将军久经沙场,阅历丰富。若能为师,定能为大恒培养精英。”钟申说道。 “那卿以为,这师立于何地?这生何处而招?” “这……”钟申心有迟疑,犹豫一息后道,“可仿私塾教学。” 赵清毓摇了摇头,“文人科考,千年积累,人之所向。可武学不同,世人眼中,武人粗鲁野蛮,屈于文人之下。并不为世人所逐,如此生源何来,便初有立志为师之人,经久下去,终不能成。” 校场之上,赵清毓脑海里初有武将培养的方案。 在京都设立汇武堂,从大恒境内,招揽四面八方的有天赋之人,加之培养。可刚刚考虑一番,她起初构想有太多不可操作性。 就如同她自己所说的一般,百姓愿意举一家之力培养一个学子,不过是寄希望有朝一日高中,从此改变门庭。 所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而致力于武学,在百姓眼中,可能与玩物丧志别无二样,如此。他们如何愿意不远千里,赴京学习。 所以指望设立汇武堂,培养良将不可行。 仿私塾教学,亦不可行,理由与汇武堂不尽相同。 如此,便要想法子,让老百姓愿意像培养文人一般,培养武人。 “秉大人,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等事宜,故此,这武学子培养的事本帝姬交由你们兵部决策,三日后,希望兵部能给我一个完美答案。”赵清毓说道,“还有武举一事,你诏令下去,谋略一关安排代执笔者,为不识字得武举子执笔。” “是。” 赵清毓给兵部留下一堆烂摊子,又风风火火的往窦府策马而去。 武人培养,说到底,不过钱财问题。 若是只要学武,便能每月领取月银,自然能吸引大批适龄学子。只是,王朝不是聚宝盆,而一味地投钱,只会让稚子学武一事,成为无底洞,千万两钱财都填不满。 赵清毓心里有些模糊的想法,她一时把握不好,不如去窦府问问窦应德。 “老臣有失远迎,还望帝姬恕罪。” 窦应德下朝后,便揪着窦啸去国子监,一出门,就同赶来的赵清毓撞个正着。 “窦老将军无须多礼。”赵清毓赶忙将窦应德扶起,一眼瞥过窦应德身侧的窦啸,“阿啸今日又没去国子监?” 不同于其他老百姓家,读书要交束脩。,也不同皇子皇女们,有大儒京卫统领教导。皇室宗亲、贵族名门的孩子,若无特别情况,便入读国子监。 窦啸、窦芷以及霍二舅家两个双胞胎表弟自小就入读国子监。 窦啸讪讪一笑,“今个有事,便不去了。” 赵清毓一看便知窦啸又逃学了,不过这事自有窦应德管教,她便没有多说,毕竟今日来窦府是有要事相商。 “窦老将军,我有事想同你讨教讨教。” “帝姬有什么想知道的,您说,老臣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窦啸一看换题转开,没有自己什么事了,又好奇赵清毓口中的事是何事,便出言道:“爷爷,让毓姐姐站在大门口商讨事情于礼不合,要不咱们进府再说。” 窦应德如何不知窦啸那点小心思,只是如今事有缓急,他没那功夫找窦啸的麻烦。 “帝姬,请。” 赵清毓迈进窦府,窦应德紧随其后,窦啸见没人在意他,便厚着脸皮跟在后面。 “窦将军,您觉得这事如何?” 赵清毓将刚刚在兵部商讨未定的事又复述一遍,又添加了几点自己新的想法。 “不若用重利。”窦应德说道。 如今大恒扬文抑武,武官不受世家权贵待见,武官即便品阶与文官相同,但是武官总是被文官压了一头。虽然景元帝继位以来,自己推崇武官,可是千百年的差别累积,哪里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 如今招稚子学武,唯有重利。贫者赐银,富者赐权。如此,方可解眼前之困。 权利相授,终不是长久之计。 “他们能被大恒重利相诱,他日,居于高位同样也能被宵小、诸夷重利相诱,如此,不可。”赵清毓摇摇头。 “可战场搏命,武官可欺,这些种种,老百姓只会避得远远的,哪里会愿意弃笔从武呢?” 窦啸见两人一脸愁容,半天没讨论个结果出来,不觉心里发痒,小声嘀咕:“把学武和学文绑一块不就行了。” 赵清毓抬眼望着,“阿啸刚刚说什么?” 窦应德也瞧了过来,窦啸转开脸,壮着胆子说道:“我是说,就是让学文和学武绑在一起。” 赵清毓耳目一新,来了兴趣,“阿啸仔细说说。” 窦啸眼前一亮,自己随口一说被毓姐姐认可了? 窦啸不顾窦应德的眼神警告,凑到赵清毓身边,语气轻快的说道:“就像是爷爷压着我学文一般。毓姐姐,你是知道的,我只喜欢习武,不喜欢摇头晃脑的读书,可不读书我爷爷不肯啊。所以我爷爷便给我立了规矩,三日去国子监,换两日学武。国子监月考得了甲等,便可请休两日,这两日我读书习武,他不管。若是月考乙等,便罚我一个月不可碰刀戟。如此,我不得不上进,不得不读书。”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62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