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却要面对这等诽谤,若此人在他大唐,必诛凌迟之刑! 此时的李二,整个人已经僵在了原地,那一句几代人努力建设的大唐盛世给毁于一旦,让他切实体会到了乔姑娘讲解大明战神之时,明皇那痛苦难当的心情。 是了,乔姑娘之前说过,大宋的转折点是靖康之耻,大唐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 他一直都想要问问这安史之乱究竟是怎么回事,可碍于乔姑娘正在讲解英雄典故,他亦不好相问。 可如今,听到了他后世子孙毁誉参半的评价,他哪里还不明白,这所谓的盛世夭折,可能就是在于一场足以撼动天下安危的暴乱。 莫不是,安史之乱便在此时吗? 李二心中暗暗期盼,可千万不要让他一语成谶! 万朝之中一片寂静,哪怕是后世王朝知道此间所发生的典故,却也不好过多评价,无他,因为不只是大唐拥有着盛大浩劫,他们的王朝也有。 在大宋的靖康之耻,大明的土木堡之役,大清的甲午海战都已大白于直播间之时,万朝中的众人对于这即将要说明的安史之乱,也没有了调侃的心思。 唯一值得他们调侃一两句的,也只有那一段巧娶豪夺的不伦之恋,以及那一首歌颂这段爱情的诗词曲赋! 乔安的声音继续传来:“从开元盛世到天宝之乱,大家认为,大唐盛世的繁华是从何时开始走向衰落的呢?在哪位大佬知道吗?答对有奖励哦!” 乔安这句话自然是问大唐后世的王朝诸君。 朱棣沉吟片刻,随即回道:“朕以为,大唐的衰落是从军事制度的崩溃而开始。” “唐初之时,大唐为府兵制,可到唐朝中期,府兵制已然不足以支撑整个国家的武备,百姓负担过重,逃役者甚多。” “由此大唐从府兵制转向募兵制,这虽然只是军事制度的转换,却也为大唐埋下了危机。” 这里说的府兵制,就是平日里以种地为主,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战时从军打仗,且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的军事制度。 到了大唐后期,天下安定,这些人没有了军功的补偿,田产方面也因为土地兼并,而导致日子过得极为艰难。 久而久之,负担过重,无论百姓还是士兵,都无法再继续承担这份沉重,从而导致了逃役与兵制的崩溃,无法再进行延续。 而大唐的募兵制,便属于脱产士兵,类似于是为了拿军饷才参军的士兵,单不说他们的战斗力如何,可这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只对给自己发工资的人忠诚。 再加上当时由于内轻外重的客观现象,募兵制最早得以在边镇推行,而由于节度使掌握着边镇财权,这些士兵其实就相当于节度使的私兵。 募兵制改革之后,边镇军有近五十万,分属不同节度使调用,可朝廷的中央军尚不足十万之数。 这就导致了当安史之乱爆发之时,朝廷没有足够的力量给予扑灭,结果战争持续时间过长,生生拖垮了一个盛世王朝。 万朝中的众人听到朱棣的话纷纷陷入沉思,乔安对于朱棣的话给予肯定:“永乐陛下一语中的,大唐军事制度的崩溃与转换,确实是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 大宋赵匡胤:朕就是观大唐后期的骚操作太多,导致蕃镇割据,才会想要将兵权收归国有。 大明朱棣:大唐是防外过重,防内不足,大宋是防内过重,防外不足,各有利弊,各有千秋。 大宋赵匡胤:…….. 赵匡胤的脸上闪过一抹沉重之色,这话他还真没法反驳! 乔安的声音继续传来:“永乐陛下刚才所说的军事制度崩溃,是大唐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 大宋赵祯:朕知道,朕知道。 乔安:赵官家请讲! 赵祯清了清嗓音,按下了直播间的评论键,当即回道:“除却大唐军事制度的崩溃,当然还有玄宗皇帝晚年施政错误,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隐患!” 大唐李隆基:…….. 李隆基气得面色通红,略显苍白的面容之上,两撇小胡子一颤一颤,显示了他此刻的心情并不平静。 乔姑娘这是什么意思? 他这是在调动万朝中的所有人在针对他的江山执政吗? 他有什么错? 他在上位之后力挽狂澜,将整个大唐从武周后期的政变动乱之中给成功拉了回来,拨回正轨,又亲自执政,将整个大唐送向辉煌鼎盛。 对于大唐,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群人凭什么如此评价于他? 想到刚刚那个后世明皇评价他大唐军事制度崩溃转换,李隆基只想要吐出一口国粹,你行你来,府兵制崩溃,他已经及时做出调整,你们还想要怎么样? 募兵制还在实验之中,只在边防实行。 若非是为了保家卫国,他何至于会如此革新,这不是还没想到新的方法吗?
第294章 谁叫安史 一个个的,就知道责问! 还有,安史之乱是什么? 谁敢在他的大唐里搞暴乱? 李隆基现在已经气得脑子一团浆糊,厉声喝道:“力士,去查,在我大唐,谁叫安史?” 高力士垂首称是,随即招呼几个小太监赶紧来殿中收拾一番。 他刚刚退出宫殿之外,正准备去查询这大唐哪里有姓安史之人,随即便看到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正跟在一个小太监身后,前来宣政殿面见圣驾。 他正欲上前招呼几句,陛下如今正在气头之上,谁也不见,可随即他看清来人相貌,整个人顿时僵在原地! 一个名字从他的心里涌了上来,高力士内心有些激动和颤抖,他是不知道谁叫安史,但他知道谁姓安! 高力士笑容满面地迎了上去,随即道:“安大人前来可有要事?陛下如今忙于政事,恐一时无法接见!” 安?山憨憨一笑,“陛下在忙,俺就不去打扰了,俺得了些奇珍,想要献给干娘,不知干娘可忙否?” “额,这个….”高力士有心想要留住此人,虽然他不清楚为什么,但他觉得,此人和那什么安史之乱一定有关系,万一陛下要问,他也好交差。 当下便笑着回道:“贵妃娘娘正在殿中休息,暂不方便,不如安大人随在下去偏殿稍等片刻!” 安?山狐疑地望向高力士,以往这位陛下面前的大伴可没有对他如此客气挽留过。 如今,这是为何? 高力士仍是微笑回应,安?山看不出这其中有何缘由,但也不想就此得罪陛下身边的近臣,当即便回道:“如此,便麻烦高伴伴了。” “不麻烦!不麻烦!”高力士笑着将人引入偏殿之中休息,又派了小太监守门,特意嘱咐要好好照顾安大人,稍后陛下接见,不容有失。 小太监得了重任,连忙称是。 安?山更是狐疑。 以往他进宫,可没这个待遇,他们这群汉人,自诩高贵,虽然表面上敬着他,可背地里却没少嘲笑他。 安?山有些不安,可又说不出来是为什么。 高力士安顿好安?山,当即回了宫殿之中。 宣政殿之内,李隆基仍在观看直播,咬着牙看那个后世王朝名叫大宋赵祯的还在分析他的开元盛世,是怎么走向衰落的。 评论区之中仍在继续: 大宋赵祯:大唐的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可以说是个标志性事件,这个事,完全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施政之误。 大宋赵祯:朕曾与众卿家商讨过大唐衰败之因,发现这大唐历来有使用胡将的习惯,但却严厉杜绝胡人将领独领兵权,可这唐玄宗却能采用宰相李林甫之言,开放了胡人限制,使得胡将得以独掌大权。 范仲淹:官家所言极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文彦博:胡人掌权,势必会威胁我汉人江山,这大唐之衰落,只能说是自取其祸。 种世横:官家方才说了,这是那什么文官李林甫的建议,若不是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弄权多事,大唐又岂会有此大祸? 曹帏:就是就是,这都是文臣弄权才导致的武将之祸! 大宋赵构:奸臣当道,这亦是玄宗皇帝自取其祸! 大明朱棣:你是怎么有脸说出这句话来的?秦桧之奸,与这大唐李林甫不相上下! 大宋赵构:…….. 大宋赵祯:这大唐朝堂之中,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之流为相,同样亦是这玄宗皇帝的施政之误,李林甫把持朝政,排除异已,而杨国忠上台之后,循私误国、妒贤忌能,整个朝堂之上乌烟瘴气,朝纲败坏,这皆是大唐自取之祸! 大唐李隆基:…….. 奸臣当道! 胡将掌权! 李隆基只觉得一道晴天霹雳径直劈在了自己身上。 这,这怎么可能呢? 大唐王朝能有今天的繁荣,李林甫功不可没,改革税制、修订唐律,还有林林总总,大大小小多样改革,均有其手笔相助,这样一个肱骨之臣,怎么可能会是奸臣? 杨国忠亦是如此。 虽说是贵妃的哥哥,可其本身的才华比起朝中重臣亦不遑多让,若非是国忠一心为他效力,他这个天子库藏也不会如此丰厚。 可如今这直播间中后世之人却纷纷指责此二人为奸臣! 还有胡将掌权。 未曾想这胡人掌权危害竟如此之大。 李隆基眸子深沉,不知在想些什么,高力士上前小心翼翼道:“陛下,您方才所问的安史之乱,老奴有一言不知是否当讲?” “怎么?查到那个名叫安史的人了?” 高力士提着胆子,上前回道:“老奴虽不知这安史是何人?但老奴想,这安史有没有可能是两个人?比如这个安…..” 高力士点到为止,可李隆基已然明白了。 胡将,姓安。 那不就是刚刚被贵妃认为干儿子的河东节度使安?山? 李隆基瞳孔微缩,显然他并不愿意相信安?山会是在原定历史轨迹中造成他大唐动乱的主谋。 在他的认知里,谁都有可能。 可唯独这个安?山不可能! 原因无他! 这孩子实在是太憨厚了! 这段时间,这孩子给他和玉环添了不少欢乐,还多次向他表示忠诚之心,再加上玉环已经认他作为干儿子,也就等同于他李隆基的义子。 这样一个赤胆忠心之人,怎么可能会是乱臣贼子呢? 李隆基眼神飘忽,他还是不想相信,那个可爱壮实的胖子,会是一个口蜜腹剑之人。 但直觉又告诉他,似乎那直播间之中所代指的胡将,就是此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李隆基还在思索,直播间之中传来乔安的声音:“永乐陛下和赵官家说得都很正确,每人一把现代军刀,以示奖励!”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89 首页 上一页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