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成为第一世家的原因,不是周家历史有多么的悠久,而是周家人代代掌权,现在新皇体内还有一半周家的血,这才是周家强盛的关键! 迁都怎么了?丢一些地产和房屋,难道他上官文不是首辅了? 只要他是首辅一日,凭长孙家那位大理寺少卿,还有几个名存实亡的公卿,长孙家永远比不上上官家。 “陛下,臣觉得迁都值得,古今迁都,无不是为定天下黎民百姓之心,若能拥有越国,我大庄就能拥有一个巨大的粮仓,配合农学院那些学子研究出的高产粮种,大庄再也不会有人饿死了!” 天下无饿殍,这是多么宏大的一个愿望!现在大庄有可能实现这个目标,将圣人的请愿变为现实,多么震撼人心的事情啊,怎么能不去做呢? 沈灼灼见大多数丞相都开始深思,之前严词反对的人,现在都闭上了嘴,面露一丝赞同之色,便知道他们心里都有了选择。 她站出来,为这团火添了一把柴,“陛下,上官大人说的极是,天下无饿殍的目标若真的能实现,陛下将会成为千古未有的帝皇!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的评判标准,就是看皇帝对天下的影响有多大,统一六国的始皇帝,他开创了真正的大一统国家,更让此后两千余年的封建王朝,皆写秦字,皆遵秦法,大秦灭了,可大秦永远会刻在这片土地上。 攻打匈奴,塑造民族脊梁的汉武帝,他纵使有再多的不是,也依旧算得上是千古一帝,因为有他的反击,才有了汉人这个民族魂魄的诞生! 所以如果谢秋莳真的能彻底消除饥饿,叫大庄人人吃得上饭,送大庄入千秋盛世,那她也会是千古一帝。 是古往今来,第一个做到如此成就的女帝! 沈灼灼的话,让谢秋莳心中不禁升起豪情万丈,她与沈灼灼对视,眼中的光愈发明亮,她低声呢喃了那四个字。 “千古一帝……” 其余大臣脸上红了一片,他们在听到这四个字的时候,同样激动非常,若是他们跟了一个能被称作千古一帝的君主,那他们的名字,将会永远闪烁在历史长河中! 那是多大的尊荣啊! 他们不禁行礼高呼:“陛下万岁!” 千古一帝的臣子,他们当定了! 画了个大饼,成功让皇帝和臣子都激动起来的沈灼灼,非常高兴,迁都的事情,稳了。 看来农学院很快就能拥有新的实验基地,一年三熟不说,越国还有许多高产粮种,一定能带来许多惊喜,彻底解决百姓饭碗的问题。 第122章 过继 对于迁都的事情, 如今就算暂且定下,也没办法马上就开始行动。 就如同之前在朝会上的大臣们所说的那样,迁都不是随口就能说的事情, 要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 还要建造新的宫殿,修建新的皇城,甚至还要修建各处官府的办公之所,随便想想就知道,这是个大工程。 好在永安作为多朝首都,一切都有迹可循, 不用他们到处勘探,哪里适合建造宫宇,哪里适合民众居住,否则时间还会被拉长,每个十年八年, 是别想搬到永安城去了。 真的开始着手准备迁都的事时,百官们才算是真的安了心, 永安城的情况比他们想象中要好很多,那边好好建造一番,并不会比京城差多少,至于建城的钱财,这里就要感谢无私的蛮国了。 蛮国之前的赔偿当真是十分的丰厚,不仅如此, 今年即将入冬的时候, 蛮族还从大庄订购了大量的毛衣和棉衣, 叫户部大赚一笔,利润有多可观呢? 工厂的建造费用, 雇佣人员的费用、原料的钱加在一起就是成本费用了,而这些比起利润来说,不过是一个零头,其中利润大概翻了一百倍左右。 这是第一年,之后可能就没办法这么贵了,现在购买物品的人是蛮国的贵族,古今中外的贵族都是一个德行,那就是他们要最贵的最稀少的,从来不追求性价比。 又或者说,在他们看来,只要足够稀少,足够引人注目,那就够了,这是物品最大的价值,花多少钱都无所谓。 等到之后,毛衣和棉衣普及开来,没那么稀少罕见,东西也就卖不上价格了,都说物以稀为贵,便是这个道理。 不过此事不管是户部的乔尚书,还是谢秋莳,都不是很在意,他们对沈灼灼非常有信心,觉得在沈灼灼的倡议下,大庄的新鲜东西会层出不穷,肯定能够牢牢抓住那些达官显贵的心,没看京城内部,也因为一件毛衣,一件棉衣抢疯了吗? 这些毛衣和棉衣,并不是简单的款式,首先,沈灼灼建议每一件毛衣和棉衣上都要有相同的图案,其次,宣传的时候一定要说,这些棉衣和毛衣,都是采用最先进的设备织造而成,世上独有一份,同时要做出各种款式,全都是新鲜的,少见的款式。 构建品牌效应后,再适当用独此一份的名头宣传,这些正中贵族们的心弦,随后再弄出很多新花样,大家一看是自己没见过的款式,肯定也会很感兴趣。 接着就是名人效应,沈灼灼让上官文等丞相,没事儿就穿着毛衣和棉衣出来遛一遛,甚至还给谢秋莳准备了这些衣服,宣称连大庄皇帝都在穿,谢秋莳不会如同现代直播间里带货的明星一样,一个劲儿说买它买它,她只需要真的穿了,并且私下还说穿着挺舒服,她很喜欢,就够了。 皇帝的名人效应,效果好的出奇,沈灼灼都没想到,竟然会有那么多人因为谢秋莳喜欢,就疯了一样的追崇毛衣和棉衣。 这个毛衣和棉衣的品牌名字,是沈灼灼和乔尚书一起商量出来的,叫天绒,品牌能带一个天字,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非常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了,听了这个名字,人们都会高看品牌一眼。 而看在钱的份上,朝臣们也不会说三道四,大家默认这个名称存在。 毕竟总不能为了脸面,连钱都不要了吧?关键是这个脸面只有一点儿,钱却是很多很多! 在各行各业热火朝天干事业的氛围中,时间走入十月份,冬季即将到来,天气一下来就冷了许多。 十月份一整个月也没什么大事发生,大家都适应了在新皇手底下工作的快节奏,甚至有人觉得这样也不错,每天工作在做完后再下值,不必回去还熬夜干活儿了。 十月份也不是没有一点儿激动人心的大事,比如秋闱它结束了,各地的学子赶赴京城,腿脚快的那一波人已经到了,京城又热闹了起来,许多年轻学子三五成群,开始举办各种各样的诗会文会,意图在明年会试前扬名。 在沈府,也有一件比较特殊的事情,那就是沈府两位女主人的母亲,沈老夫人回京了,一同回来的,还有沈府下人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沈老爷。 之前周三娘回老家,说是很快就能回来,结果这一去就是两个多月,期间与她一起到老家的善和善静早就回来了。 沈灼灼没能去接周三娘,沈清瑶也没时间,接人的任务给了两个妹妹,善和善静之前提前回来,是为了不耽误太久的学业,而周三娘在老家久留的原因,则是过继一事不太顺利。 沈丰年本人没什么太大的意见,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他的妻女们,父母对他的冷酷,在当年他们迫不及待将他们一家赶出家门,分家之后还让周三娘带着孩子,给大伯一家做牛做马时,就已经彰显的淋漓尽致。 对于父母慈爱一事,他早就死心了,之所以当时没有翻脸,是因为没有任何资本,同时也是因为,父母对子有着天然的优势,他想要反抗,也没有任何办法,没人会帮他,光凭他一人什么都做不到,还有可能连累妻女。 后来女儿们有了出息,将妻子和幼女接走,只留他一人在老家,他虽然在家里总是被父母翻白眼,骂他吃白饭,是没用的男人,妻子跑了也不知道去追的窝囊废等等,但他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三娘和孩子们都可以去享福,即使不带上他,也能让他欣慰,他没本事,但是他有两个好女儿,他的女儿们有本事啊! 沈丰年本质上和周三娘差不多,都是没什么主意那一类人,好在两人都知道该听谁的。 现在周三娘回来接他去京城享福,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过继出去,不让父母影响女儿前程,沈丰年很同意,他太清楚他的兄弟和父母是什么性格,如果他们知道大丫二丫在外面过得那么好,绝对会闻着味儿上赶着去敲诈好处。 可是过继哪里是那么容易的,按照乡下人的想法,沈丰年一连五个女儿,那就是绝后了,他大哥两个儿子,理应过继一个到他名下,可沈清瑶今年都十八了,从沈清瑶刚出生就商量过继的事情,十八年过去,也没见哪个侄子管沈丰年叫爹。 亲兄弟之间过继尚且这般艰难,将沈丰年一个壮年劳动力,过继到宗族中没什么亲人,早就作古多年的,无儿无女之人名下,简直难上加难。 就算是收了周三娘钱的宗族族长,都不愿意开这个嘴,实在是没法开,怎么说都不对。 问题就卡在这一步了,要怎么不着痕迹地提起此事,还不会让人联想到,是沈丰年两个女儿在外有了大出息,他要抛弃爹娘呢? 不孝的名声落在谁身上都太过沉重,而且非常危险,此事必须做得天衣无缝,以免有心之人利用,到时候想为两个女儿减轻重担的过继之举,成了攻击她们的借口。 沈丰年很清楚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他和周三娘平日里表现出来的愚笨,从来不是真正的笨,真要是两个没有一点儿脑子的人,怎么可能接连生出那么多优秀的孩子。 于是沈丰年劝周三娘留下,两人静待一个机会。 留下来后,沈丰年先以妻子回来为名义,与父母那边分开,不再管着父母和大哥家里的地,让他们自己去下地种田,之前他家人不在身边,就当还没分家处着,现在既然周三娘回来了,那就该同之前分家时那样,各过各的了。 这点上是沈丰年有理,哪怕是父母大义压下来,他也能拒绝。 之后就是管沈清瑶的爷奶,要沈清瑶的卖身钱和月钱,这些年来,沈清瑶一直往家里寄钱,寄得就是作为丫鬟的沈大丫的钱,以免让爷奶大伯他们起怀疑。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51 首页 上一页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