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气哦。 其他人也明白,这于谦怕就是天幕的重点了,就如岳飞一般。 而且,天幕说的确实有道理,若是皇家不站在于谦这边,他有通天的本事,都只能眼睁睁看着江山倾颓,就如当初的李纲、岳飞一般。 大明的皇室虽然出了朱祁镇这么个混账东西,但好歹剩下的人还有勇气和头脑在。 不过,为什么偏偏就挑了朱祁镇这么个倒霉玩意呢? 朱瞻基也想知道,听到他儿子叫门后,一切已成定局。 倒是没想到自己忽视的庶子有此心胸和际遇。 有些长歪了的竹子,没有掰直的必要。 【鉴于大明这边强硬的态度,朱祁镇这个被尊为太上皇的男人暂时失去了绑票的价值,可惜,也先居然没有撕票,真是太有职业道德了。 也先和大明打得热火朝天,咱们堡宗那也是在瓦剌待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可能是这段时间导致他和瓦剌产生了深刻的留学情谊,后面整个人都有点亲瓦剌了。 只能说,不愧是最早一批的留学生。 瓦剌留学生,也称为堡宗众多别称里面的一个。 别的不说,咱们堡宗别称简直是五花八门,但都是他凭实力赢来的,别人羡慕不来。】 先不说羡慕不羡慕,但一群人都听出来后世的促狭和毒舌。 每个名字都那么贴合实际又讽刺至极,只有还活着的朱祁镇在那无能狂怒,还是瓦剌的护卫进来凶神恶煞凶了几句才安静下来。 看吧,果然恶人还得恶人磨。 他就会冲着脾气好、心软的人耍横。
第88章 北京保卫战 【土木堡一战,比起损失的大军,叫大明伤筋动骨的却是将领武勋集团的团灭。 虽然文官死得也不少,但并不是谁都是霍去病,武将基本上都是一战战在沙场打拼出来的,经验主义那么就是下一个纸上谈兵。 也先逮着朱祁镇这条大鱼一路跑到京师,而京师这边也已经达成一致,由于谦全权负责,誓不弃都而逃。 京师保卫战被誉为再造大明之战,毕竟若是功败,那么北宋就是最好的例子。】 北宋已经麻木了,怎么着不是他们家还免不了被一直拉着说啊。 林书倒不是故意挖苦,只是很多时候忍不住把这一战和北宋做对比,二者还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只不过大明这次是正面例子。 也造就了于谦的千古名声。 朱元璋严肃的看着天幕,朱祁镇那王八羔子在他眼里已经是个死人,天幕的口气,这于谦肯定是指挥赢了。 他就想知道于谦到底是如何赢的。 朱棣和他还真不愧是父子俩,只不过他这边已经着手找于谦了。 【于谦一介文臣,可勇气和担当却是佼佼者。 前面朱祁镇带领大军出发导致辎重大量损失,北京武库军备缺失,于谦首先命作坊加紧生产,然后命人从南京武库走水路将武器运到京师,最后还直接派人土木堡战场把遗留的武器捡回来继续用。 嗯,咱们于少保不得夸一句勤俭持家啊!】 优秀的臣子可不是单纯的迂腐和偏科,本来大家都对土木堡心有余悸,他是什么都不要在意直接实用主义者。 【第二便是粮草问题。 当时在通州储存了大量的粮食,本来它就是作为南方对京师粮食补给的交通枢纽。 许多人都怕到时候便宜了瓦剌,于谦不管其它声音,官府组织,动员官兵家属、百姓自备车辆运送粮食。 同时对运20石粮食的人员进行奖励,极大的激发百姓的热情,军民同心,都在为保卫京师努力着。 而充足的粮草极大稳定了军民的心,毕竟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嘛。】 百姓连连点头,他们不懂什么打仗的策略,但明白,粮食给他们的安全感。 就像是有钱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地,地和粮食就是平明百姓最大安全感的来源。 其他人同样赞成,不管如何,于谦一方面在京师做好准备,另一方面也在这个过程中将惶惶人心安定下来。 军民一体,起码势头上,大明就充斥着浓浓的战意。 只有赵匡胤忍不住生闷气,怎么人家就能乖乖的叫臣子全权指挥。 当皇帝不一定要你聪明绝顶,但是得有自知之明啊。 【当然,打仗最终还是得靠拳头,前面只能说是后勤保障和安定人心。 朱祁镇真就是个嚯嚯,于谦只能紧急抽调等地的兵马,亲自上阵操练,整治军纪提升战力。 对于于谦京师保卫的兵力说是22万,但这里面的水分可想而知,抽调兵力是在八月份,打响是在十月份,九月份就得整编完毕。 能在这个时间点赶过来的军队,大致是北直隶的卫所军、河南的备操军和山东的备倭兵,加上北京城内老弱病的五六万人马,于谦手里可以调动的人马应该也就是十五万左右。】 听着是很多,但这些都是于谦仓促之间调度而来,而且北京城门又不是一个,哪一个失守被瓦剌攻进来都是民不聊生。 再说,那么点时间,军队的战斗力还有待商榷。 【对于瓦剌的来势汹汹,于谦采用背城决战的策略,将大军置于九门之外,重兵设伏,把北京城当作营地,用主动出击代替固守。 于谦一人调度十几万大军于九门,眼观八方,分调援军,决定和瓦剌于北京城下一决死战。 大明皇室将全权交给于谦,死守北京。】 朱元璋长出一口气,于谦倒是大胆,如此情况还敢主动迎击,做得好。 好在这次他家的子孙没有再拖后腿。 其他武将也跟着分析起来,这场战争对于谦的指挥能力是一场极大的考验。 十几万大军分散九门,其中肯定会有侧重有兵力弱,瓦剌的大军出击也不会按照他的设想来。 那么,到时候何处兵力需要驰援,全部都得靠于谦的调度。 战场战机转瞬即逝,极大考验于谦本身的指挥能力。 林书挑挑眉,可不是嘛,要不然也不能称呼为千古指挥家。 兵力调度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从哪个门抽调、抽调多少以及没有多余的时间思考,这场仗打赢是北京军民齐心,更是依靠于于谦卓越的指挥能力。 【正统十四年十一月十一日,也先挟持着英宗,也就是朱祁镇到达京郊; 十月十一日,于谦派兵于彰义门打败也先先锋部队,夺回俘虏的一千多人; 十一月十二日,也先挟持朱祁镇于德胜门,要求于谦、石亨等将领亲自出迎,并勒索金帛无数,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主张,并且当夜出动出击斩杀瓦剌数百,鼓舞军心; 十一月十三日,瓦剌全力进攻德胜门,于谦诱敌深入,神机营配合火器配合,瓦剌打败转而攻击西直门,将领率军迎战死守城门,抽调彰义门、德胜门增援,打退瓦剌; 十一月十四日,瓦剌转攻彰义门,于谦命城外将领于街巷堵塞埋伏,又迎敌于彰义门外。 当然,这中间还有有那种老鼠屎,监军太监也不知道是想抢功还是证明,率骑兵冲阵把明军给冲混乱。 好在大明武德充沛,百姓那是直接爬上房顶,用砖石砸向瓦剌,于谦反应同样迅速,援军及时,打退瓦剌的反扑。 大明有这样的臣子,有这样的士兵,有这样的百姓,胜利也是应该的。】 于谦看着天幕中一个个百姓爬上房顶,几家合力,全部动员,这是他大明的百姓啊。 朱元璋等人同样瞧着天幕中浴血奋战的士兵和百姓,满心的骄傲。 朱祁镇的耻辱,只是他一个人的耻辱,而不是覆盖在大明身上,便是因为这场仗打得漂亮。 于谦是首功,可其他人,上到大明皇室,下到百姓,全部都在为了他们的大明奋战。 【在这里面,神机营可是立了大功,火器的威力确实无可比拟,朱棣留下来的神机营确实有着超越时代的眼光。 若是后面的皇帝秉承他的意志,坚持不懈发展神机营,也不至于后来被……】 朱棣手指磨搓,没料到天幕对神机营的评价如此高。 那自然得继续坚持下去,顺带去太庙写下来,从今天开始,发展神机营就是他们大明的祖训了。 其他人同样看到神机营一闪而过的作战方式,和他们认知颠覆。 可无论如何颠覆,大部分人都不是固步自封,这种作战方式,简直是战场收割。 只不过,发展起来还需要时间。 一时之间,之前被林书戳穿的骗子方士以及墨家,都收到了上司的催促。 说实话,他们真的没有长出来八只手,可面临着眼神泛绿光的贪心上司,只能别着脑袋加油干。 【战争达到第十五日,这边进攻大明的各路军马都遭到顽强抵抗,中路军更是直接被挡在关外,各处的援军也都相继往京师赶,一旦明军赶到紫荆关,基本上就是包饺子的节奏。 也先急急忙忙带着人撤退到紫荆关,于谦发现后直接派石亨追击,他在清风店大破瓦剌,范广也在固安打败瓦剌,至此,京师危急解除。】 “呼” 明明知道结果肯定是好的,可等真看到大明将人打出去,才算是彻底放心。 这里面只有大宋听得有些忍不住对比,怎么人家就做的那么好? 【于谦凭借着这一仗青史留名,千古指挥家名不虚传。 只是,此次事件里面,留下来一个天大的隐患。】
第89章 朱祁镇唯一的作用 朱元璋立马反应过来,那个他恨不得亲自了结的王八羔子呢? 难道那狗屁瓦剌还没把人杀了祭旗? 看得出来他欲除之而后快的心理了,已经把朱祁镇当成死人了。 朱厚照同样明白,自从天幕说起这个就安分,没有以往那股子非要对着干的气人。 英国公本来有些沉郁的情绪看到他难得乖巧体贴,心里头又软了,陛下现在年纪不大,又被朝上的大人管教着,难免做出些荒唐之举。 但再荒唐能有英宗荒唐吗? 【是的,想必大家都猜到了,朱祁镇没有起到预料的作用,也先却是没有杀他,等到撤军的时候,还要恶心一把大明,顺带出个难题,把朱祁镇还回来。 对于这件事,朱祁钰的态度自然不可能是全然接受,完全没有问题,你嚯嚯完大明的班底,等到他赶鸭子上架把事情做完,你又回来,他怎么处理呢? 这件事于谦的态度应当是中立,唉,只能说啊,古代对于皇帝的包容度太高,就拿朱祁镇做的事情,要是是个百姓或是大臣,怕是九族都得消消乐。 皇家啊,有时候该以身作则的时候就以身作则嘛。】 嗯……天幕这是怂恿他们,替太上皇全了体面吗?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81 首页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