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宋,大怂,大送!这样的名称,你们想要吗?” 大宋没有军士插皇帝话语的规矩,他们不敢回答,但是不代表不生气。 当初听天幕说话时生气,天幕结束后每每想起来也很生气,现在听到帝王亲口提起,更气了! 气得一群将士狠狠咬牙,狠狠握拳,恨不得现在就冲向对面的辽人那边,狠狠战一场,把燕云十六州抢回来! “大秦,强汉,盛唐,刚明,其他汉人的政权都是这样的赞美。就连蛮元和奴清疆域也比大宋大数倍!”赵匡胤同样愤恨,他亲手建立的大宋,为何有如此不堪的名声! “大宋,必须亲自洗去这弱宋的耻辱!” 他身为宋太祖,必须亲自来率军洗去这个耻辱! 赵匡胤举起火木仓,朝着辽人的方向,朝着他心心念念许久的燕云十六州的方向,朝天一木仓,大喊: “战——” “战——” 士兵们呐喊着,连夜朝着敌人进军! 当火器的声音在辽人的土地上响起,逐渐在曾经本就属于中原的燕云十六州连成一片时,大宋的旗帜终于重新在这片失去了几十年的土地上飘扬! 当赵匡胤的脸上沾满敌人的鲜血,当他拿到最终的战果,当燕云十六州的疆域终于重新划入大宋的版图,赵匡胤知道: 大宋格局,终将改变! 我大宋,文武双全!
第195章 番外13 洪武年间,正面临着一场大变革。 朱元璋亲手撤销自己曾经立下的一系列规定,海禁、大明宝钞、缠足、殉葬等等,让他没少暴躁发脾气。 但是没多久,朱元璋就顾不上发脾气了,把事情交付给大臣和儿子们,自己就急急忙忙去陪长子去了。 朱标病倒了。 在历史上去世的年份,朱标还是突发恶疾,出现了朱元璋最担心的事情。 但是好在,天幕提到朱允炆登基和朱棣上位时,朱元璋就猜到这些,并且还知道宫中的太医不如民间的大夫用药大胆医术高明,请了民间名医,还是把朱标救了下来。 只不过,朱标大病一场后,与朱元璋进行了一番密谈。 两父子谈论的内容外人无从得知,只知道此后,朱标迷上了医学,还频繁往锦衣卫跑。 朱棣甚至还听到朱标说奇怪的外语,但是再问时朱标却说他听错了。 但是朱棣知道,锦衣卫最近也在学外语。 学倭语,学西洋人的语言,然后,陆陆续续出海。 朱棣对此也觉得非常有必要,以致于后来他登基后继续保持了这一惯例。而且大明后面的皇帝也继承了明初的惯例,每一代都找外邦人学倭语或者西洋话,然后派出锦衣卫前去卧底,锦衣卫也成为了大明名贯中西的著名特工。 如今的朱棣还不知道未来,就如同他不知道朱标的下落一般。 公元1392年,在历史上朱标病逝的那一年,朱标从大明消失了。 但是朱棣看父皇的脸色,明显并不是丧子之痛,显然对朱标的去向十分明白。 没有经历丧子之痛,朱元璋也还没发疯,马皇后也没有受到刺激病倒,还能亲自带着太医一起去检查民间女子放脚的情况。 明初,缠足还没有到后来那么三寸金莲的变态级别,缠足的人也没有普及到全天下,反而是条件比较好的家庭缠足。 现在开始放足,能缓慢恢复,也有钱请大夫去疗养。 但是马皇后依然不放心,所以以皇后之尊亲自探望,以自身的天足来做一个榜样——身为一国之母的皇后都不缠足,贵族和富商追捧的风气自然就能慢慢消除。 马皇后还带走了对医学和对民间女子有怜爱之心的公主,也有其他公主有了其他安排,各自忙忙碌碌,不再被困在深宫之中只能学规矩。 马皇后虽然不在宫中,但是宫中依然很热闹,马皇后有意在锻炼几个年长的女儿,让公主们在主持释放宫女之事。 天幕提过李渊释放宫女都能成帝王功德,加上已经知道朱棣后来会迁都北京,加上国库缺钱崇尚节俭,朱元璋在这一点上最为痛快,大手一挥,很快开始释放宫女。 朱元璋的长女临安公主在跟宫女们介绍未来的出路: “你们可以回家,也可以进入官府的工坊……” 这群宫女有的是年龄已经很大,想家了要出宫;有的是到了嫁人的年龄想出宫;还有的单纯是比起深宫更喜欢自由的民间。 可以说,大部分宫女是宁愿出宫的,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机会。 放得第一批宫女本就是有所挑选,连未来的出路也安排好了。听到工坊,有些本就家中贫寒的宫女已经明白了这次放宫女出宫的真正原因,也恰好,她们出宫后也需要给自己再寻条生路,于是主动询问道: “工坊有俸禄吗?” “自然是有的。”临安公主一边忙着带人登记和管理出宫宫女,一边回答宫女们的疑问,“工坊有很多种,还需要考核,你们可以去宁国公主那里询问考核具体内容。” 等到确定回家的登记好,确定进入工坊的再登记齐全,临安公主的嗓音都喊哑了,身体是疲惫的,但是精神是兴奋的。 她终于不用觉得自己是个无用之人,也可以做点事了! 把想要进入工坊的宫女交到宁国公主的手上后,临安公主还得负责宫中女医的选拔,这一次不仅要选来自民间的女医,也要从宫女中挑选合格者学医方便宫中的贵人使用。 临安公主风风火火的忙碌去了,宁国公主开始带着一群宫女们往工坊考核点去。 两份不同的名单经过两位公主的整理,最终交到了朱元璋的案头。 朱元璋看着数量开始计算:“少了这些宫女,皇城能省下更多钱吧?” 再一想到这些守规矩且都勤快的宫女进入工坊后,可以给大明国库增加更多税收,朱元璋就更开心了。 他相信,经过森严宫规训练的宫女,进入工坊也一定是最规矩、醉勤奋的! 不得不说,朱元璋的眼光不错。 在应天府新划分出来的工坊新区里,有不少前来应聘的女工,但是宫女这一队明显最规矩森严,姿态端庄的一看就经过特殊训练。 民间女子看着列队整齐却一言不发的宫女长队,忍不住小声议论:“这是哪家大户人家出来的,好严肃……” “宫里出来的吧……” 刚议论两句,这群宫女被宁国公主直接带着进入考核区,让其他人羡慕也羡慕不来。 已经在深宫培训过的宫女,是各个工坊抢着要的“规矩人”,基本可以根据原本在宫中的职位上岗再就业,考核也就是分配到哪个工坊的事。 而外面其他人还需要继续排队。 民间女子继续排队,因为队伍太长,等了许久还没轮到她,忍不住继续与邻居嘀咕: “旁边还有人也有些奇怪,看起来又富贵又窘迫……” 邻居:“那是罪臣家眷,跟咱们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以前再贵气,以后还不是跟咱们一样做工。” “良家女可以自由进入工坊,她们有条件的。”邻居语气带着同情,“她们没有俸禄,要攒工时给自己赎身,不然一辈子就是罪臣贱籍。” 被民众议论纷纷的,除了一看就规矩森严的宫女队伍,还有一批特殊的女子,罪犯家属。 唐朝时期,官员犯事,女眷会充入掖庭宫为奴为婢,做苦力。包括后宫中的女医,原本也有一部分就是来自这样的罪臣家属。比如大名鼎鼎的上官婉儿。 但是明清时期,官员犯事,男子可能是流放,也可能宫刑后充入后宫,比如郑和。而女子则是充入教坊司,成为官妓,基本是终身不能自由,也无法赎出去。 从宋朝开始,妓女的数量呈倍数增长,到了明清是巅峰时刻。宋朝的倍数增加有半壁江山,田地不多许多贫农破产的不得已,卖女为妓。连典妻卖妾也是在宋朝成为了普遍现象。 比如《水浒传》里的卖艺父女金翠莲,先是被郑屠户买去做妾却不给钱,又成为其他人外室,这种现象在宋朝成为普遍现象,有民户从小把女儿当大户人家的妾室培养,长大了签订契约卖女为妾,还会约定多长时间,到期赎回再换,类似职业妾室,与典妻的契约生子相似。 明清时期,典妻卖妾同样不在少数,私妓更加增多,还多了更多的外来性病,以及更多的□□。 朱元璋被天幕屡次提到的大明特色文学深深刺激到,下决心大力整顿民间风气。 首先就是给那原本要被家中犯罪的男子连累去当官妓的女子创造工作岗位,从根源上断绝官妓的来源。 而这种“以工代刑”法也被朱棣和后来的皇帝延续了下来,被连累的无辜女子终于可以脱离那无边无际的娼籍苦海。 这一批罪犯家属先面临着崇宁公主的单独询问: “姓名。” “籍贯。” “特长。” 说到这里,崇宁公主特意换作通俗语言询问,“就是你会什么,诗词文章,纺织刺绣,乐器舞蹈,算账……” “我会刺绣!我的女工手艺很好!我女儿从小的衣物都是我亲手刺绣的!” 以为自己要被送去教坊司的贵妇,听到这话连忙大声回答。 崇宁公主抬头审视一番贵妇衣物上的刺绣,贵妇连忙掏出自己的手帕证明:“我有家传针法,一直没断过。” 崇宁公主满意了,果然大家族的刺绣技术要更丰富。 她记录下贵妇的信息,一式两份,一份递给贵妇,一份递给旁边的安庆公主,大声吩咐:“刺绣工坊一位!” 旁边有其他公主和女官,忙忙碌碌,帮忙分配和安排宫人。 宫中女官识字有限,加上马皇后有意锻炼女儿们,这一次许多新任务都让公主们亲自来接手。 对这一点,朱元璋只要一想到大明数量最少的才女、最没存在感的公主们,还有对女性最多的压迫,答应的非常快。 他的女儿以前是缺少机会,以后多锻炼锻炼,也能各有成就,名扬青史! 对于朱元璋那么宏大的心愿,公主们不管知道不知道,此时已经顾及不到了,各自都忙着眼前的事。 每位公主都在询问和登记着,罪臣家眷为了唯一的生路,也尽力配合着。 “姓名,籍贯,特长……” “我读过几本医书,平时帮祖母晒晒草药……” “医护工坊!” “特长……” “家里的账本都是我在管理……” “商部待定,待会需要考核之后再决定。” …… 伴随着人来人往,公主们的声音渐渐嘶哑: “纺织工坊!” “文学工坊!”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85 首页 上一页 481 482 483 484 48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