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情,现在还没法求证,可是兄弟二人有了彼此的佐证,对此事也更有把握了。 至于太宗皇帝如何到了李隆基的皮囊里,这种神鬼玄乎的事,是怎么发生的,二人没多想,毕竟天幕那东西,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也说不清。 世上说不清的事多了去了,全都去追究的话,未免太辛苦。 安禄山这一路回河北,都有探子给李世民汇报他的行踪。 只是李世民才来不久,安插的人也靠进不了安禄山太多,只能根据一路上的安排与一些行动,来揣测安禄山的打算与情况。 李世民并未将太多注意力放在安禄山身上,近些日子,正是恩科开考的时候,李世民十分重视这一次考试,毕竟要用替换掉如今不堪重用的大臣,就要靠这些新鲜血液的补充。 而且,在名单上,李世民还看到了熟悉的名字:杜甫、高适、白居易…… 这些人,先不说政治才能如何,就品性来说,应该是可以相信的,毕竟被千年后的后人还那样夸赞。 此次考试采取了糊名誊抄制,也令士子和官员们震惊了一把,但这个方法确实不错,筛掉了不少依靠着家族背景作弊的人。 李世民当然知道,这些法子,不能完全杜绝作弊的情况,但确实比不糊名的敞开式要公平许多,至少主考官们不能根据籍贯、名字等信息,来取舍了。 李世民批完了一部分折子,就在太极殿里,看着被录取的贡士们的文章,其中果然有不少遗珠,而李林甫一手遮天时,确实浪费了不少可用之才。 这时,高力士通传道:“大家,忠王殿下求见!” 李世民抬起头:“他没去与那些贡生们喝酒庆祝吗?” 高力士知道李世民是在揶揄,忙道:“殿下说,有重要事情禀报大家您,所以顾不上喝酒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李亨进来行礼后,主动说起了自己的来由:“圣人,近日儿臣混迹于士子之中,探听得了不少事情,因着天幕着重说过河北一带之事,儿臣便特地注意了河北的士子,并且打探到了一些消息。” 说完,就拿出了一份写得满满当当的纸。 高力士呈给李世民后,李世民拿过来一看,竟然足足写了三张。 一边看着李亨呈上来的文字记录,李世民一边问:“我记得,此次河北此次来长安参考的士子,人数并不多,只有寥寥七八人?” 李亨回到:“是的,圣人,而且相对于从南边,甚至西边来的士子,河北的几个士子都显得颇为寒酸。他们不仅一路风餐露宿而来,到了长安后,因着住不起好的旅店客栈,便只在破庙等地落脚,那等地方是地痞流氓逞凶之地,如何能安心备考?儿臣假借与他们投缘之意,借了个偏僻的小院子给他们住,他们几人住一间,却十分感激儿臣提供了一个庇护之所。” 李世民随口赞道:“你这份仁心,确实不错。” 李亨听了这样的夸赞,心中顿时充满了鼓胀的感动和激动,脸上也不自觉地露出了一丝笑容来。 往日他和皇帝虽为父子,却互相防备,现在换了太宗爷爷,反倒能与他和平相处,甚至愿意给与他难得的夸赞与欣赏。 被李隆基压制了几十年的李亨,要不是因为此事在面圣,不能御前失仪,他真的要哭出来了。 李世民不知道,自己一句夸赞,就让李亨那么受用,他将李亨写的东西看完后,点头道:“不错,他们确实很了解河北的情况,河北一带的士子们,大多已经倒向安禄山,只有那几个人前来,也是因为和安禄山一派结了仇,在那边没出路,便想来朝廷试试了。” 李亨记录的信息比较零散,也没有什么规律,但李世民还是看出了许多有用的东西。 李亨抿了抿嘴,问:“圣人,不知他们几人,考试情况如何?” 高力士在一旁提醒道:“殿下,今日已经放榜,上榜的便是取得了贡士的,过些日子,便要参加殿试了。他们成绩如何,可以看看榜单的。” 李亨嗫嚅了一番,最后泄气道:“谢谢公公提点,只是我在与士子们相处时,便能察觉河北士子与其他地方士子的差距。河北本就不及其他地方,有学识的大儒不多,而那些人又被安禄山一派所收拢,那几个河北士子没有良师指导,全靠苦读,能耐及不上别人,也是正常的。” 李亨离开时,还是那样垂头丧气。 高力士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转向李世民问道:“大家,您看?” 李世民重新坐下,道:“忠王这些日子,确实有些长进,只是他性情绵软,容易心软,怜惜那几个河北士子也不奇怪。你只与他保持着联系,看他接下来如何做便是。” 高力士忙应道:“是!” 李亨有些恍惚地走出宫门,又派人去看了榜,果然河北士子竟然仅有一人考上了贡生,其他人都落榜了。 李亨在马上怔愣半晌后,命人去买了酒,又置办了一桌席面,带着去了小院子。 小院子里的气氛,倒是比他想象的略好一些。 李亨命人摆上了酒菜,询问后得知,虽然七八个人中只考上了一个,可这一个也令河北士子们十分高兴,至少不是全军覆没,也说明他们靠自己苦读,还是有希望的。 李亨看着他们那样子,同情哀痛之情充满心间,差点就忍不住说破了自己的身份,要将他们留在自己身边当门客幕僚养着。 只是他一介废了太子之位的人,这样做恐怕反而耽误了人家,李亨才硬生生地咽下了在心头滚了许久的话,转而问道:“如今贡生已经放榜,诸位是否要准备回程了?” 为首的人笑了笑,说:“若是公子不嫌弃,我等想继续逗留一些时日,想等陶冕参加完殿试后再回转。”
第143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44) 李亨忙道:“你们只安心住着就是,这院子有了人气,那些个老鼠狐狸之类的,才不来占屋子。你们要等陶冕一起,可是不放心他一人逗留于长安?” “不仅是担心他一人在长安,也担心他一人回去,路途上不安宁。我们河北士子中,好不容易出一个贡生,可得护着一些。” 那些人脸上都带着笑,说起河北士子的不易,也十分坦然。 李亨听过天幕,又知道这些人在河北,是受到其他士子的排挤与打压的,对他们也越发同情了。 “既如此,那边多留一留也好,长安有名的大儒也多,你们若是愿意,我也能引荐一二。”李亨诚心道。 “真的吗?兄台可为我等引荐大儒?”几人听了,顿时眼睛放光,他们在河北找不到好的先生教导,一直都靠自己苦读和彼此帮助学习,如果能得到名师指点,必然助益很大。 李亨的话已经说出去了,他想了想,虽然自己已经不是太子,在上流阶层的社交圈中,也没那么得脸了,可到底还是个王爷,而且他自己不行,他还可以找皇室中其他人帮忙搭一下线,再不济,找高力士想想办法也行。 他点头应承道:“可能寻不到那一等一的好先生,但比河北的那些先生要好一些的。” 士子们顿时激动起来,纷纷举起酒杯,向他表达感激之情。 李世民听了李亨给士子们引荐先生,还带着陶冕,与其他贡生参加诗会酒会之类的,对高力士道:“你看,他只要寻到了对的去处,也能做点事的,对吧?” 高力士也笑起来,这么多年,第一次为李亨这般高兴:“大家说的极是。” 至少这样一来,李亨是拉了一波河北士子的好感的,还打开了一点缺口,河北是大唐的河北,不是安禄山一人的河北,朝廷想要将河北的人心收拢来,这样的事,是需要人去做的。 在殿试之前,李泌第二次做了阶段性工作报告,李世民根据他查实的证据与事实,给李瑛三兄弟翻了案,又在长安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谁也没想到,皇帝会在有生之年,真的给先太子几人翻案,对于自己听信谗言、铸下大错的事,直接在昭告天下的圣旨中写了出来,没有做什么修饰和遮掩。 同时,皇帝命人给李瑛三兄弟移坟,重新葬入了皇陵,还命寿王李瑁代他母妃武惠妃,在移坟后去坟前致歉。 至于武惠妃,李世民本想直接将她挪出皇家陵墓的,看在李瑁这个玄孙的面子上,还是算了。 李世民从李隆基记忆中得知,李瑁这孩子,还是挺重情义的,他出生后便由宁王李宪抚养,在李宪去世后,给李宪守孝三年,那段时间,还正处于李隆基抢走杨玉环没多久后。这孩子也是倒霉,先失去了自己喜欢的王妃,不久后养父又去世。 虽然事情是过去挺久了,但是估计他和李隆基的父子之情,也是没什么可挽回的了。 李瑁去李瑛三人坟前焚表致歉后,回来宫中复命。 本以为由高力士转告一声即可,没想到李世民让他进了大殿。 李瑁有些惊奇地发现,自己这个父皇,精神头儿比之前好多了,整个人有点复返青春的感觉。 李瑁将自己给三个兄弟上坟的事儿说了一遍,李世民听罢,道:“此事,最大的错误在你父亲与你母亲,你代你母去致歉,只是尽人子本分,但你三兄弟之死,与你关系不大,你无需挂在心上。” 李瑁十分吃惊,没想到这个冷落自己多年的父亲,竟然会安抚自己。 “是,圣人,儿臣知道的。” 李世民当然不想这个玄孙,在心理落下什么毛病,思考过后,便道:“前些时日,我将郭子仪、李光弼派去了洛阳,命他们在洛阳到潼关一带实行新的布防之事。今日长安事多,我离不得,你代我去巡视一番,可行?” 李瑁直接呆愣住了,被高力士轻言提醒,才回过神来,难掩狂喜道:“可行!儿臣万分乐意!谢圣人!” 李世民露出和蔼的笑容:“那行,那你先别回去,留下来陪我用晚膳,我得与你说说之前对洛阳布防的规划。” “是!圣人!” 看着李瑁那冒光的眼睛,李世民知道,他是真的高兴接下这个活儿。 李世民内心再次臭骂李隆基,他儿子虽然生得多,却没有几个真正得到过这个父皇的疼爱与宠爱,哪怕李瑁是他曾经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生的,也没得到过他什么偏宠,反而抢了人家的媳妇,让人家坐冷板凳多年。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1 首页 上一页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