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朱元璋整个人都有点难绷了。 “社稷为重,君为轻”一语,不仅让朱元璋心中翻起了巨浪,其他帝王也受到了不小的触动。 嬴政一直以心中的宏图大业为中心,未曾低头看过他脚下,万民如蝼蚁一般,将他的设想一一实现。而此时,看着天幕展现出来的万民转运粮草的情形,心中震动,他所设想的联通全国的统一驰道、抵御北境强敌的长城、他想建的阿房宫……都是如蝼蚁一般的万民构筑的! 刘彻也收起了情绪,变得正襟危坐了一些,他的大汉版图基业,也靠万民拼杀流血才能实现。 赵匡胤与玄烨,都颇有触动,“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话,他们早已烂熟于心,下面的臣子也常以此劝谏,可听多了,反而觉得假大空,觉得虚无,可是天幕展示京师及附近的民众,为了京师一战,不仅转运粮食,在瓦剌军南下途中,也不断骚扰阻截、不断给中央朝廷提供地俊俊情时,他们在此深切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若朝廷非铭心所向所愿…… 帝王中,只有李世民依旧笑容满面,此时他与天幕达成了共识,万民才是社稷之基,才是王朝伟业的缔造者! 【在于谦“社稷为重君为轻”的思想指导下,全军上下再次齐心抗敌,依照于谦的计划,主力隐蔽,以小股势力骚扰瓦剌军,四处出击,给瓦剌军造成大明军并不成气候,只能散兵游勇的方式,来消耗瓦剌军的错觉。如此一来,瓦剌人便不把明军放在心上,这一路的顺利南下,也极大的麻痹了他们。在此种情况下,于谦再指使两路明军趁夜出击,突袭瓦剌军,再次取得胜利,又一次提振了士气,也让下面的兵卒,更加信任上峰的名利,更加团结一心守京师。】 【在如此士气提振的情况下,十月十三日,瓦剌军趁风雨大作时猛烈进宫德胜门,明军在于谦的指挥下,将也先率领的上万精骑引入埋伏圈,并以神机营火器攻击,前后夹击,使得也先主力部队大败!这才是神机营的正确打开方式!神机营本就不是扛着大炮跟在大部队后面到处瞎转的,他们就是用来远程攻击敌人的!】 天幕中,穿着兵卒衣服的人,有条不紊地清理了炮筒,然后将火药填装进去,点燃了引线后,巨大的黑球飞向对面的敌军,顿时炸翻了一片,对面气势汹汹的骑兵,顿时人仰马翻,死伤一大片!反观这边,兵卒们依旧有条不紊的清理、填装、点火,未损伤分毫,就将敌军的冲锋阵打乱,待发了几发炮以后,守候在炮兵后面的骑兵与步兵一起冲向敌阵,收割着对方的人头! 大明君臣和玄烨看到这一幕还好,毕竟火*药的威力,他们都十分清楚。 嬴政、刘彻、李世民和赵匡胤都两眼放光:火*药竟然有如此威力! 火*药在春秋时就已经出现,但是一直到宋朝时,才运用到军事上,之前大多用于制作烟花爆竹等东西。 几个帝王不约而同招了人来,将天幕所示全部都记下来,甚至都希望天幕能讲一讲,这个东西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可惜天幕主要讲历史,并不会讲火*药的工艺与技术,他们只能着人去研究发明。 玄烨与嬴政几个雀跃的心情不同,他内心十分矛盾,因着大清算是趁虚而入,得国不太正,所以对大明的事都要进行抹黑贬低,才能显出大清取而代之的合情合理。因此,大明的火*药技术,以及火*炮大部分被弃用封存,许多匠人也流离失散,这份技术,大清却是没掌握多少!想到这里,玄烨心中犹如天人交战,要如何,才能名正言顺地继承明朝的遗产,不被人诟病? 【在德胜门吃了败仗,也先十分不甘心,转而率军攻打西直门,明军都督孙镗率人先迎击,力战不支后退至城下,压力就来到了守城的给事中程信,在程信的指挥下,明军据守城墙,对着瓦剌军以神炮、火箭攻击,又有其他明军从彰义门、德胜门增援,再次打退了瓦剌军的袭击】 【守门军队支援离开,瓦剌军觉得彰义门守卫空虚,在十四日又发起了对彰义门的攻击,明军再次迎战,以神*枪手、火铳手埋伏要地,再次以火器轰击瓦剌军,辅助以弓弩手,如此远程攻击便将瓦剌军击退。此时,代宗却派了太监监军前来,太监心急抢攻,直接冲击敌军阵营,导致明军阵势陷入混乱,瓦剌军立马进行反扑,一直追击到了德胜门外。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普通百姓居民们登上了墙头,没有火器,就直接用砖石抗击瓦剌军,虽未能直接击退,却拖延了时间,为援军的到来争取了时机,对扭败为胜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从这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中,大家都看得出,瓦剌人一直是贼心不死,想要拿下京师,一个门攻不下,就换另一个门,守城之战不得有半分的放松。如此紧迫的进攻节奏,令听的人都忍不住屏住呼吸,生怕哪个地方突然失守,让也先攻破城门。 一直到最后,听说扭败为胜了,所有人才重重地舒了口气: “郕王糊涂啊!” “就是,若没有太监监军捣乱,我军必能在墙头就把瓦剌军炸死!”这位一听就是工部的,火*炮就是他们工部带领工匠造出来的。 也有人为朱祁钰说话:“太监监军乃是太宗定下的祖制,郕王此举无可厚非,只怪那些太监太自私短视!” “罢了罢了,好在此事还并未发生,此后只盼各代皇帝,能吸取教训,莫要再那般倚重阉宦一党了。” 朱祁钰听到身边的议论,心里也不是滋味。他本觉得,将守城一事,完全交给于谦等能臣,是完全符合自己做事习惯的,怎的会突然又派太监去监军了呢?皇兄过于偏信王振一事,难道自己心中没数么?
第41章 普信皇帝朱祁镇(41) 不说大臣们想不明白,为什么朱祁钰在那个节骨眼上让太监监军抢功,连朱祁钰自己都想不明白呢! 倒是朱元璋能猜到几分。 明军在京师保卫战中对上瓦剌军,连连战捷,不高兴的除了瓦剌人,便是后宫中的太监并太后等人。 太监不高兴是因于谦才处置了王振一党,导致阉党失势,若是不能在别的地方抢到功劳,那他们的地位必将一落千丈;至于太后,则是因为,朱祁镇前面败得太惨烈太丢人,现在有京师一战衬托着,越发显得她儿子无能,也没有救回来的必要了,所以她担心全朝大臣至此弃朱祁镇不顾,一心只辅佐朱祁钰……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此时他已经懒得生气了,只觉得后宫如此混乱,人心如此纷杂,都是朱祁镇那蠢东西的锅。 果然,皇权这东西,是个人都想碰一碰,沾一沾,若非聪明有主见的君王,根本守不住。 想通这一节,朱元璋也是在心中暗下决心。 【在这也先连着进宫京师的几天里,除京师的军民,其他地方的军民也在不断地抗击和阻击瓦剌人的入侵,更有百姓自动组织起来,不断抵御瓦剌军。而各边陲重镇的守卫,在剔除了那些贪生怕死、临阵脱逃之辈后,留下的是忠诚勇毅的人,他们抱着与城共存亡的决心,一直拼死与瓦剌军战斗!因为他们的努力,也先的军队,不仅在京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挫,在北境各处,都遭遇了不小的反击,本以为能轻易拿下的居庸关,也是填了不少人命,却依旧拿不下的关隘。】 【到此时,大明虽死伤更多,但军民却愈战愈勇,士气高昂;瓦剌军却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再加上稍加时日,各路援军就会到达,瓦剌败局已定!也先也是个有脑子的,虽然他十分不甘心,俘虏了皇帝,打到了首都的城门下,眼看着只需要更进一步就能拿下都城,完成对大明的斩首,可他也知道,再拖延下去,别说拿下京师,他自己后撤的路子都会被切断。于是在十五日,他心不甘情不愿的,带着残兵败将由良乡走紫荆关逃走——当然,也没丢下他的下金蛋母鸡朱祁镇。】 这一段,让许多人为之热血沸腾。南乔的现代观众们,都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现代百年屈辱历史中,无数先烈也像大明军民一样,为国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心弦震颤,仿若看到了几百年前大明军民的精神,与先烈们的抗敌御辱的精神,形成了一种传承和共振。原来,这时华夏民族传承了千百年的东西啊! 谁说崖山之后无中华?特么的这不就是中华民族的团结一心、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吗! 大明的君臣,和现代的观众们一样激动,他们竟不知道,戍边将士们虽然军备废弛、人员流失,却依旧有人愿以身躯护国! 嬴政心潮澎湃的同时,只有一个感觉:羡慕!他虽一统六国,却知道六国的人,从公卿到百民,太多人不服大秦了。只有对一个中央,生出了向一之心,才能愿意以命守护吧? 刘彻笑了一声:“四面楚歌?倒是个好词。”未曾想到,当年项羽不敌大汉太*祖,于乌江畔自刎一事,如此流传了下来。可他的心因为另一个事在震颤,本以为打胜仗,只能靠冠军侯这样的天才将军,未曾想,大明仅靠军民,便能打出如此漂亮的翻身仗。 李世民面上带笑,眼中有光彩湛湛,他一生打过无数场漂亮仗,甚至可以说,整个大唐江山,就是他打下来的,可是他依旧为这种军民同心,全国协力的事儿感动震撼。各朝各代都会出不少将才,但谁也不敢说,能一直打胜仗,可是此时,他突然领悟,若是能掌握黎民百姓这一势力,那么战无不胜便不再是神话!难怪!难怪天幕说:“走人民群众路线,永远是对的!” 赵匡胤也陷入深思,他想尽办法,将跟着自己一起打天下的人手中的兵权,夺下来,似乎格局有些小了? 玄烨眼神闪烁,看到天幕所描述的军民齐心抗敌一事,他是帝王中最堵心的,大明虽气数早尽,但汉民却从未放弃过斗争。虽大清一直试图将汉民驯化,“剃发易服”却更激起民愤……难道,大清江山注定坐不稳?玄烨闭了闭眼睛,只感觉心中堵得慌。 朱元璋虽嘴角眉梢带笑,却不敢放下一颗心。京师虽保住了,大明却也元气大伤啊!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1 首页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