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火石之间,三个人都想到了一种可能:因为皇帝要和金媾和,但是心中又不安,觉得愧对祖宗,日夜忧思之下,就梦见了太*祖了。为何不是太宗,因为太宗也有高粱河之战那样的耻辱啊,估计没好意思来指责这个后世孙干皇帝干得不好。 见三人面色各异,赵匡胤也能大致猜到他们心中所想,他故意说得如此云山雾罩的,就是想让几个人自己去脑补,有些事他说的太仔细了,反而容易被怀疑。 这里三个人,韩世忠和岳飞都是可信的,就算是不把太*祖身份搬出来,他们两也不会想太多,重点是那个张俊,赵匡胤还是得花心思糊弄他一下。 “太*祖乃马背上的能者,”赵匡胤毫无心理负担地自夸,“而我如今却这般不堪,愧对先祖。” 张俊立马第一个安慰道:“官家,您这是以退为进,哪有不堪?都是权宜之计罢了。若非您一路辛劳奔波,莫说现如今这江山,咱们宋会落得何种境地,尤未可知啊!” 殊不知,张俊这话平日用在赵构身上是管用的,但赵匡胤听着就腻歪:合着你们平时就是这样哄赵构那脓包的?难怪他无法无天,做下那等无耻之事。
第89章 南宋跑神完颜构(24) 赵构像狗一样地仓皇逃命,这些臣属都能说成是为家国奔波,也难怪赵构对卖国一事,不仅不觉得羞耻,还越卖越起劲,越卖越上道了。 这张俊只是个武将,都能如此谄媚,那秦桧恐怕更加会粉饰太平。 韩世忠非常敷衍地劝道:“官家不必自责,太*祖之威天下难有人能及。” 岳飞干脆没吭声,估计是这种面子话说出来他都觉得难堪,让他张不了口。 这样短短几句话,让赵匡胤确信了,这三位大将的性格,确实如天幕所说的那般。 “不说这个了,只是个梦而已,无需太在意。”赵匡胤妆模作样的轻咳了一下,便转而问起了三人之前与金打仗的情形。 一说到打仗,情势就反过来了。张俊因为顾忌着打探到的消息,觉得皇帝要朝岳飞下手了,所以这询问战争情形一事,有可能是想抓什么把柄,好给岳飞治罪。所以张俊说起自己的战况和战绩时,十分保守,并不敢自夸。 而岳飞一听皇帝对抗金前线有兴趣,一改刚刚板直沉默的样子,给赵匡胤讲起了自己和金军交手的几次经验来: “金人的长处,在于骑兵极强,毕竟世代在北方养马,他们中的幼儿便如在马背上长大的一般,骑马像吃饭喝水一般自然且熟练,因此他们的骑兵极为了不起。但他们弱点也极多,譬如在布阵及智计上与我宋无法比较,且他们看似常有几十万大军出动,实则族中人数不多,与我汉家儿郎无法相比,若是打仗时间太长,兵员损失过大,也会后继无力。” 若是有现代人听到这一番话,应该会想起毛的《论持久战》。 这种打仗拼人数的时代,兵源上汉人确实占优势一些。 赵匡胤听着,一边轻轻点头,毫不掩饰对岳飞的赞赏。 这一幕看得张俊心惊胆战的:这皇帝是在演戏,还是真对岳飞欣赏?若是演戏,那未免也太真了,若是真对岳飞欣赏,那皇帝为何改了对岳飞的态度?从之前的设计要他性命,突然转为喜爱?这变化之大也太令人惊悚了吧? 韩世忠不知这幕后还有那样一节,所以他心态颇为平和。他知道如今朝中情势,主战派已经十分式微,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占了绝对优势。皇帝不想打仗时,便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他们这些带兵打仗的将领也会被搁置到一旁去。如今皇帝在战与和之间摇摆,那么他们这些将领便还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岳飞想的更简单:只要皇帝知道,金人没他想象中的那般强大和可怕,他就还有领到兵权,继续抗击金人的机会。 岳飞说了一席话后,赵匡胤转而问韩世忠:“韩将军对岳将军的话,有什么想法和见地吗?” 韩世忠回道:“官家,岳将军恐怕是我三人中,最了解金人的,他的话我都赞同。我与金人交手的次数也不少,甚至还与赫赫有名的完颜兀术过过招,便感觉金人便和完颜兀术一般,实力是很强,但与盛名有些不匹配。” 赵匡胤稍微一想,便知道韩世忠指的是著名的“黄天荡大捷”。 细想起来,宋军将领对上金人的时候,其实战绩还是不错的,不能说是能完全压制,但至少能打得有来有回。大约是经过多年的对战,宋消耗掉了大多数战力不行的兵员,剩下的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士。再加上韩世忠、张俊、岳飞等将领确实军事才能出众,因此这时宋的军事,可能比北宋时期还好一些。毕竟最好的练兵场地便是战场。 “看来,以前是我想岔了。”赵匡胤道。 韩世忠和张俊识趣地没应声,岳飞反而嗯了一声,看过去才发现,岳飞也有些局促,显然是刚刚嘴比脑子快了。 张俊心中大骂岳飞真是个不要命的,但他自己不要命,不要拖累别人啊! 谁知皇帝却扑哧笑了一声:“岳将军真是个实诚人。” 韩世忠也跟着笑了,岳飞自己笑不出来。 这时,就算是韩世忠和岳飞不知道皇帝打算杀岳飞的事,也感觉出了皇帝与以前的不同了。往日皇帝虽会赞他们这些武将,可每每都让人觉得,并非那么真心实意。这一次,却让人在皇帝身上感受到了放松。 见皇帝是真的想要了解双方的军情对比,韩世忠也说了一些自己这些年的经验与感触。 张俊见韩世忠也侃侃而谈了,不得不也说些自己的看法。 张俊虽与秦桧勾连到了一起,但他毕竟是武将,武将就是靠在战场上立战功,才有升官发财的机会。更何况,若是不去打仗了,他怎么靠搜刮物资发财呢?所以张俊也是想打仗的,只是朝中情势所趋,他若和皇帝作对,别说什么发财了,小命都怕难保。 如今,皇帝似乎又对战事有了想法,张俊也悄悄地转变了自己的态度。 赵匡胤如何看不出张俊的心思?只是,眼下正是他需要人带兵打仗的时候,再加上张俊也有军功在身,还不能轻易对他下手。 和三个大将畅谈了一番(赵匡胤自我感觉是畅谈),赵匡胤对此时宋金对峙的情况有了更为详细的了解。 此时的宋与他最初建立的宋很相似,实力是有的,但是要一举消灭敌对势力却很难。赵匡胤曾以为,自己还有许多时间,能将那些势力一一铲除,但不曾想壮志未酬便身死了。他自己死了事小,宋从此走上了歪路才是事大! 刚让三个大将回去,秦桧便来求见了。 赵匡胤心中不悦,自己让杨沂中困住秦桧,就是让他别来烦自己,杨沂中让他来见自己是什么意思? 杨沂中是亲自陪着秦桧来的,赵匡胤一看到他,就没好气地说:“滚下去,这点小事都办不好,当什么禁军统领?!” 杨沂中顿时全身一紧,皇帝真的与先前不一样了! 刚刚接到皇帝命令时,杨沂中便感觉皇帝好像不太对劲。他围了左相府以后,秦桧以自己与皇帝关系亲厚为由,要求他放自己去见皇帝,杨沂中本就有意想倒向秦桧,经过几番拉扯,便干脆陪着秦桧来了。没想到皇帝看到他便是这样一句。 虽然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围了左相府,但杨沂中知道,此次让秦桧来见皇帝,是自己相错了风向了! 等到杨沂中出了宫门,听说皇帝还召见了岳飞韩世忠张俊三位将领,心知皇帝的心意确实是变了,顿时懊悔不已。 赵匡胤见了秦桧,如他想象的一般,秦桧长得就不讨人喜欢。 “你有何事,要抗了朕的旨意来见朕?”赵匡胤坐在上首,威严十足地说道,与刚刚见三个将领时的态度截然不同。 秦桧还以为皇帝是对议和的事,又生出了什么想法,忙一边跪下一边回话。 他曾被贬过,坐过冷板凳,并不怕皇帝变脸,重点是要知道皇帝变脸的原因。 只可惜赵匡胤对他十分厌恶,并不给他试探的机会,直接拟了旨意,罢了他的相位,让他回府里思过去,没有解除禁令不准出府。 秦桧整个人都懵了,皇帝这又是怎么了? 赵匡胤本觉得,罢相杀将犹如儿戏一般,会导致朝堂动荡,有碍国本。可是回忆起赵构多次罢相又换相之类的事儿,赵匡胤发现在南宋这时候,皇帝这么随心所欲影响也不大,朝中本来就是主战派和主和派斗来斗去,两派互相牵扯,赵构反而能稳坐皇位。 这下子,赵匡胤算是明白为何赵构那样反复横跳了,虽然他一心求和,却也不敢轻易放弃武将,就是因为双方在朝堂平衡了,他才坐得稳。 赵匡胤都气笑了,难怪天幕说“只因为他对皇位爱得深沉”,就是爱的太深沉了! 秦桧突然被罢相,又被禁足在府中,朝中情势顿时又发生了变化,主战派一下子又开始活跃了起来。 那些主战派,大多不是因为像岳飞那般爱国,而是因为宋金对战,对他们更有利,就如张俊这种,打仗才能让他升官发财,所以他更愿意打仗。 赵匡胤任由他们闹了几天后,将朝中情势看明白了,心中也有了一些计划。 正当赵匡胤要与枢密院等处商议军改一事时,金人派人送了信来,诘问秦桧被罢相一事,信中问宋是不是不想和谈了,不仅罢了秦桧的相,各军也有异动。 因为赵匡胤召见三大将的事传了出气,后来竟有消息说,皇帝要将军权交还给三位将军。 这消息虽不知是谁传的,但还正好猜中了赵匡胤的想法。 没想到这事儿才几天,金人就收到了消息,还送了信来诘问。 赵匡胤都给气笑了,宋的皇帝罢相不罢相,如何统兵调兵,金人有什么发表意见的资格?双方是要议和没错,但金人还想插手宋的朝廷之事? 赵匡胤想起天幕说的,金人送来国书,想将赵构定性为伪齐政权的皇帝那样的“儿皇帝”,赵构没接受,是秦桧代收的国书,果然金人在心里就认为,宋是他们的臣属国,是他们的附庸,是他们的儿子,他们的狗! 赵匡胤戎马一生,哪里受过这种窝囊气,当下亲自手书一封信,盖上了皇帝印和私人印鉴,快马加鞭送给了金国。信里面当然是痛骂了金人和金国皇帝一通。 信一发出,赵匡胤便命人调动兵马,又召来韩世忠岳飞等将领,命各领自己的军队,陈兵宋金对峙处。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1 首页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7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