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 朝会仍旧按时召开, 这日小皇帝姬良仍没有来,大殿上方与大朝会那日一样, 龙椅左边坐着太皇太后姒羌, 右边坐着魏王姬婴, 正中间的龙椅上,只摆着一顶小小的冠冕。 经历过前几日大朝会那一场小插曲, 众人对此倒没再表示抗议,只依例过了各部推行同光新政的时间计划,以及各部和地方道府官员迁调文书进展,最后礼部又呈上了几日后送葬时辰安排,太皇太后默默听着,也没说什么,姬婴亦没再多言,朝会开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叫散了,各项文书都在朝会后递送至政事堂。 接下来两日,姬婴只在政事堂里忙着同光新政推行一事,还有地方道府官员迁调文书批复,这些事涉及到各地民生赋税,都需要尽快赶在月内落实下发到地方。 因有这些政务在身,大行帝后起灵送葬一事,便由长乐公主姬云全权调度,督管礼部及太常寺的各项筹备。 几日后到了二月初九,这日的天灰蒙蒙的,整个京城上方都笼罩着淡淡的压抑之感。 这日没有朝会,满朝文武皆穿戴齐整,一早来到宫中,参加仁宗延兴帝和敬宪皇后的起灵仪式。 姬婴这日穿着件玄色窄袖银纹蟒袍,头上戴着一顶双龙戏珠冠,腰系一条白玉蹀躞带,手里牵着穿龙袍的同光小皇帝姬良,缓缓走进了奉先门。 她跨进大门时,在那里站了片刻,微微抬眼看了看天色,姬星登基大典那日,天也是这样灰蒙蒙的。 正想着,只听奉先殿那边传来了礼乐之声,她随即垂下眼眸,继续牵着姬良,往大殿的方向走去。 她们在通往大殿的长毯上走着,两侧站满了朝臣,在她二人经过时,众臣都不禁微微侧目,往中间瞟上两眼。 同光帝姬良自上回在大朝会中摔冠跑走后,接下来数日都没有在早朝上露面,这还是继那次之后,首次出现在朝臣们面前。 今日的姬良看上去似乎比前几日懂事了一些,被魏王牵着走在身边,没有乱跑乱跳,也没有像之前那样老是用手去拨弄冠上的冕旒,二人顺利地走过了殿外长长的前庭,进到了大殿中。 这让殿外的众臣都轻轻松了一口气,今日这么肃穆而重大的场合,众人实在不免为这行动跳脱的小皇帝悄悄捏着把汗。 姬婴牵着姬良走进大殿时,主持起灵送葬的长乐公主姬云,以及各宗室王亲还有三省六部九寺等一众重臣已都在殿中了。 姬婴将姬良送到上首龙椅上坐好后,便同长乐公主姬云,一左一右站在了龙椅两侧。 @无限jsg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日起灵送葬,太皇太后姒羌作为仁宗帝后的长辈,按惯例是不参加的,所以此刻殿中人便是已都到齐了。 阶下众人等小皇帝坐下后,都朝上行了个礼:“恭祝吾皇圣安。” “众卿平身。”这四个字是魏王代替同光帝说的,小皇帝此刻能稳稳当当地坐在龙椅上,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众臣也不奢求他还能开口说点什么,于是听到都默默起身肃立。 随后长乐公主宣布前往哭灵,按照章程,这时要由同光帝携众臣前往停放大行帝后梓宫的殿中跪叩哭悼,结束后正式起灵,再由长乐公主亲自带人出城送殡。 于是姬婴又伸手牵过姬良,带着众人往后殿走去,到这边停灵台前,只见两口巨大的金丝楠木棺安置在上方,前面摆着仁宗皇帝和敬宪皇后的牌位,下方跪叩软垫皆已摆好,最前面正中间应该是姬良跪着,再后面左边是姬婴,右边是姬云,再往后左侧是宗室皇亲,右侧是朝中重臣。 等众人跪好,依例该是皇帝先哭,这环节前两日在宫中,已有宫人教过给姬良了,但这日还是出了点纰漏,小皇帝跪在前面哼唧了两声,却怎么也哭不出来。 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抽噎两声等随后哀乐奏起,就能遮掩过去了,可叫人没料到的是,他憋了几下没憋出泪来,反倒把自己逗乐了,跪在那里“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这时大殿内一片沉寂,姬婴微微转头看了看旁边的姬云,姬云也皱着眉头给旁边礼乐队使眼色,让人提前奏乐,很快哀乐一起,由她二人带头哭灵,众人才赶忙跟上一起哭悼,这才把方才的意外盖了过去。 小皇帝到这时终于被众人的哭声勾起了情绪,也跟着哭了起来,结果这一哭又收不住,直到哀乐停了,众人哭声渐止,他还在那里嚎啕大哭。 殿中众臣本来都哭得差不多了,但皇帝不停,大家也都不能停,到这时泪已经没了,就只好剩下干嚎。 姬婴跪在前面见姬良哭起来没完没了,眼看着再哭下去恐怕要错过起灵吉时,只得稍稍起身擦了擦眼泪,在他后背上轻轻安抚了几下:“请圣人节哀,保重龙体。” 直劝了好一阵,才把姬良给劝住了,姬云见状也赶忙起身,走到前面宣布起灵。 殿中众人这才得以起身,面上都带着几分苍白,若这小皇帝再多哭一会儿,大家恐怕都得在这殿里嚎得背过气去。 这时有礼仪官带人走上前,将两座梓宫抬了起来,在众人注视下抬出了停灵殿,大家这才跟着低头往外面大殿里走去,这边大殿比停灵的小殿空旷些,空气也清新许多,方才哭了半晌的众人,走出来方觉气息顺畅了些。 负责主持出殡的姬云走在起灵队伍最前面,一行人出了大殿,殿外庭中等候的其余朝臣见梓宫出殿,亦皆跪倒一片痛哭哀悼,两座梓宫就在两边哭声中,被缓缓抬出了奉先门。 此时门外已有仪仗车驾在这边等候,等梓宫登车后,姬云见前后仪仗都已停当,待吉时一到,立刻奏乐启行,往宫外皇陵送殡。 这边殿内和殿外众臣,有一部分跟随送殡队伍一同去了,留下来的人直到队伍出宫后,才由魏王宣布叫散。 这边殿中完事后,姬婴又亲自送姬良来到了太皇太后的永寿殿中。 姒羌此时已收到来报,知道出殡仪仗离宫了,又有姬婴牵了姬良过来请安,姒羌见姬良请完安站起来直打哈欠,看样子是方才哭灵哭累了,便叫身边大宫娥将他带下去更衣歇息,只留了姬婴在这边东屋里。 等姬婴在宫人端来的绣墩上坐了,才喝了一口茶,便听姒羌悠悠问道:“今日起灵,听说皇帝当着众人又闹出笑话来了?” 今日奉先殿的事,早已有人来向她细细回禀过了,姬婴不慌不忙地答道:“圣人还小,这些事不大懂得,好在是没出什么大乱子。” 姒羌轻轻摇了摇头,叹气道:“往后不是十分必要的场合,就别叫他去了,叫朝臣们看在眼里,也有失体统。” 姬婴微微低了低头:“娘娘说得是。” 随后姒羌又问了几句近日政事堂里的事,姬婴一一答了,她满意地点了点头:“你今日也该乏了,早些回去歇着吧。” 姬婴这才起身告退,离开了永寿殿,出宫回府的路上,整座城一片静悄悄的,因这天是仁宗帝后出殡,京城全日戒严,各坊间全部不准出入,街道上也都有禁军值守。 姬婴的车上挂着魏王府的灯笼,倒是没有被禁军拦截查验,一路畅通地回到了景园。 她回到园中简单吃了些东西,在东屋里歇了大半日,到傍晚时分听人回禀,说送殡队伍已回城,下葬事宜进行得十分顺利,长乐公主姬云进宫回禀了太皇太后,此刻正被留在宫中用晚膳。 姬婴听完点了点头,没有再吩咐什么,只起身离开前院东屋,往后面姬嫖院里坐了一会儿,随后母女两个同往花厅上用过晚膳,早早安歇了。 第二日一早朝会上,仍是太皇太后和魏王两个人,一左一右坐在御阶上,正中间龙椅只放着一顶小冠冕,听朝臣禀报例行政务。 等每日例行要过的事情说完,姬婴开口问道:“众卿是否还有别事启奏?” 这时御史大夫出列禀道:“臣有事奏。”说完掏出了一份奏疏,递到一旁宫人端过来接文书的金盘上,又说道,“昨日仁宗帝后起灵出殡,停灵殿中有礼仪官前后随侍,见几位大臣在殿中哭灵时,面无悲痛,且在圣上哭灵前,抬头向上张望,是为御前失仪,应当予以惩处。” 姒羌见宫人已将那金盘呈到了面前,遂抬手接过奏疏,打开看了看,里面记录了昨日在停灵的殿内,礼仪有失的七位大臣,其中有三位是她的人,是她母亲姒太傅的门生。 她看完不动声色地轻轻合起,又放回到那金盘上,说道:“此事我已知道了,再请魏王过目,朝会后由政事堂议定处置。”
第126章 数落花 姬婴见宫人将那金盘又呈到了自己面前, 也伸手拿过那封奏疏,打开看了看,随即微微一皱眉, 又合上放了回去,说道:“此事还需慎重核实, 不好冤枉了人,这奏疏留下, 朝会散后再议吧。” 姒羌坐在另一边,一直默默观察着她的举动, 听她说完,又把眼垂了下来,没再说话。 随后姬婴又问道:“众卿可还有事启奏?” 见阶下一片沉默,她便叫散了早朝, 起身先恭送太皇太后,等姒羌起驾后,才跟在后面离开了观风殿。 众臣等她二人去后,才依次退出殿外,鱼贯离宫。 姬婴照旧先送太皇太后回永寿殿,她们在永寿殿前庭下步辇时,这边东边配殿外已有中书侍卿妘策带着人来送奏疏了。 每日政事堂送来的奏疏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这日大臣上朝时, 随身带来的例行政务奏章,会在进殿前交给一旁的中书舍人, 若有早朝上需要直言禀明的要事, 也可以带进殿中, 出列回禀时直接由宫人呈上。 第二类则是地方各道府刺史太守发来的,其中有地方例行政务回禀, 也有请安、陈乞、谏议、弹劾等奏表,或是各州府突发灾情动乱等急事奏报。 一般那几位在观风殿外收取奏疏的中书舍人,在早朝期间就会开始在配殿做好核查分类,在早朝结束后,将这些奏疏和地方上新送来的奏疏都归拢好,一起由中书侍卿带人送到御书房里,如今则是送到永寿殿的东书房。 姒羌见政事堂的人到了,也没回里屋歇歇,径直来到了书房,姬婴也跟在她身后,与妘策一起带人进去了。 进到书房后,姒羌在大案后面坐下喝了一口茶,叫姬婴也坐,随后命人去接同光帝过来,好来与她一起过目奏疏。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43 首页 上一页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