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接下来请欣赏,一首《囍》送给大家。]
第366章 朱棣:我的戏份呢?!! 各朝代众人还不等懵,就被那阴森森的氛围弄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故意的吧,天幕绝对是故意的吧,就是看他们一惊一乍的样子,觉得有意思,所以才找了这么首不像阳间能存在的歌曲的吧。 好吓人,QAQ。 天幕简直太过分了。 你有本事继续创王侯将相们啊,伤害他们这些天真可怜又无助的老祖宗们做什么?不孝子孙! …… 无视老祖宗们对她的控诉,虞美人笑眯眯的,继续说道。 [怎么样,一首歌下来,我们是不是对唢呐这个乐器更了解了呢。 我们接着说下一个,扬琴,它又被称为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击弦乐器。 它是明朝末期由波斯传入,最初是为曲艺伴奏,并形成多种流派。 在中国已经流传和演化了四百多年了,成了我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 还有琵琶,《十面埋伏》大家听过不,我先给大家听一曲,我再继续往下说。] 一曲毕,虞美人才继续说道,[该曲以公元前202年刘邦与项羽垓下之战的史实为内容,用标题音乐的形式描绘了激烈的战争场面。 琵琶的流派有很多,大家听一听,全当参考,当然,如果能录制一下你们那个时候的,就更好了。 好,言归正传,琵琶算是我国很早之前就有的传统乐器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根据推测,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秦朝出现。 说实话,比我想象中还要早很多。 而在汉朝,刘熙《释名·释乐器》才对琵琶有了更清晰的记载,“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 是的,你们没有看错,琵琶最早是叫“批把”,后来一步步变成了琵琶。 在唐朝,白居易就写了《琵琶行》,让我们背的咬牙切齿,那可是全文背诵啊。 他描述,琵琶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一句话,琵琶的声音超级无敌好听,怎么听都好听。 除此之外,还有箜篌,也是从波斯传进来的。 好,波斯讲完了,我们下一个,我看看,该谁了。] 秦朝。 嬴政看了看传出去的那些再看看传进来的这些,心情复杂。 怎么说呢,传进民间的有好好发展,就是不知道其他知识有没有了。 这么长时间过去,嬴政早已调节好心态,倒也不是很在意后面到底传进传出了多少。 毕竟到目前为止,这一切都还没有发生。 更何况,真要说起来的话,与其说嬴政是在意什么东西传进传出,不如说更在意后面的那些朝代,揣着宝藏不懂得珍惜,不抓紧研究,不走在前沿,反而被别人超过去了。 就,不爽,很不爽,非常不爽。 唐朝。 二凤看到那么多传出去的,特别是看到还有唐朝的戏份,突然沉默,心虚.jpg。 又想起了那些遣隋使、遣唐使。 虽然他们唐朝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但怎么说呢,他们是最出名的那个。 并且,应该,好像,大概,也并不能否认,确实是有遣唐使这么个玩意存在。 就突然更心虚了。 并不知道后面朝代还有毫不在意,把一些非常宝贵的资料,大把大把的往海外人手中送的朝代,二凤沉默,二凤叹气,二凤认命拿起工作,努力保持住该有的平衡。 或者说,李世民就算我知道了,也不会在这种事情上突然摆烂。 毕竟他二凤只听过争当上游的,还没听说过比烂的。 举个例子,所有凤凰不都是飞得高高的,永远昂扬帅气。 凤凰哪有自己主动钻地里的道理。 元朝。 看看其他朝代都是往外送,他们是往回拿,忽必烈突然抬头挺胸.jpg。 那个蒙古帝国,跟他可可爱爱的大元朝有什么关系。 没错,就是这样的。 理直气壮.jpg。 明朝。 朱棣看了看再次出场的万历皇帝,眯了眯眼。 心中疑窦丛生。 他现在就一个问题,他的戏份呢。 天幕这讲抢救的时候应该没特意区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而是直接按国家归纳总结的。 所以,问题来了,他的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东西应该也不少啊,怎么就没提提他呢。 已经瘦了一大圈的朱高炽扯了扯唇角,心里碎碎念,父皇说的那些好东西,可别是那些快烂大街了的香料吧。 还有就是,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应该也不能算是一个性质吧。 父皇你在遗憾什么?!
第367章 中国盐 [我接下来要讲的国家,丝绸之路并没有直接到那个国家,但两国之间仍有贸易文化往来,且通过当时欧洲最主要的贸易中心威尼斯间接发生的。 在这个国家,有一个传教士,名叫汤若望,德国科隆人,公元1620年,也就是明朝万历四十八年到了澳门,后在中国生活47年,一生历经了明、清两朝。 说起来,他学识渊博,精于数学、铸器和天文学。 他到达中国后,为明朝设计天文、光学、力学仪器,制造火炮和乐器。 那些天主书籍我们暂时不说,就说他编著的其他学科书籍,各方面都有涉猎。 如天文学书籍:《古今交食考》《测日说》《恒星出没》《浑天仪说》。 关于数学方面的书籍,也有《几何要法》《新法算术》等著作。 《主制群征》一书讲了自然界、动植物,还有人体内脏、血液功能的叙述。 明朝崇祯时期,汤若望受崇祯帝之命,成功造出大炮,并完成《火攻挈要》一书,在这本书中,还介绍火炮的图样、制造和应用, 还有《远镜说》,叙述望远镜的原理、制作、用法和保养知识。 公元1634年,汤若望协助徐光启完成了崇祯历书》,共计46种137卷。 清朝建立后,他又将《崇祯历书》压缩成《西洋新法历书》103卷,进呈摄政王多尔衮。 清朝定名为《时宪历》,册面上印有“依西洋新法”五个字,颁行天下。 还有就是,汤若望还翻译了德国矿冶学家阿格里科拉的《矿冶全书》,定名为《坤舆格致》。 全书分12卷,涉及矿业和相关冶金工序的每个阶段。 就是吧,当时的时代可能有那么一点点特殊,以至于这本书未及刊行,就在明末清初的战火中遗失了。] 这么一长串成就砸下来,各朝代众人睁大了眼睛,都有点回不过神来。 不是,这什么情况,骤然从被薅羊毛变成了薅别人羊毛,有点怪。 他们当然知道是为什么。 但还是很不爽。 这怎么说呢,从被别人学习,到要学习别人,这种反差不是一般的难受。 特别是这让他们想起了天幕讲过的火药史,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落后的吧,然后后面落后的更加厉害。 所以,都这样了,清朝都还没意识到不对,没意识到他们的固步自封吗,没意识到要开始开放进步了吗? 迷惑.jpg。 …… [还有就是法国,丝绸之路始于长安或洛阳,最远抵达的终点就是法国的里昂。 先说说我们传出去的那些,还是养蚕技术。 13世纪以后,养蚕丝织技术传播到了法国。到了16世纪,法国便开始大力发展自己的丝绸工业,并取得了成功。 一直到十七世纪、十八世纪时,里昂成为欧洲的“丝绸之都”。 还有制瓷技术,法国有一传教士,名叫殷弘绪,在中国瓷都景德镇住了整整10年,弄出了大量有关瓷器生产的资料后,便将资料连同制瓷原料高岭土,和瓷石的标本一起寄回法国。 说完传出去的,再讲一讲传进来的,天文和地理的知识, 公元1761年,法国的蒋友仁画了一幅世界地图《坤舆全图》,图高1.84米,长3.66米,分东西两半球,球径各1.4米,周围布置了说明文字和附有解说文字的插图,进献乾隆。 其中的说明文字,首次正确地介绍了日心说的宇宙模式和行星运动第一、第二定律这些天文学知识。 还介绍了太阳黑子、太阳自转、月面结构、太阳系天体的自转和有关数据等知识。 《坤舆全图》虽然献给乾隆,却一直被锁在深宫密室之中,一直到三四十年以后,才由当时参加过文字润色工作的钱大昕以《地球图说》为名加以出版。 最后再说说非洲,这片大陆很大,大家应该也认识一个非洲比较强盛的国家——埃及。 说起来,他们跟我国还算是有渊源。] 虞美人看了看时长,长舒一口气,喝了口水,才说道。 各朝代众人一听,赶紧点头,他们了不是熟悉吗,可不是有渊源吗。 ——天花啊。 虽说天花更有可能是从印度传进来的。 但天幕不也说了,他们的一个法老,身上就检测出得了天花的痕迹吗。 你也是天花,我们也有天花,这不就是渊源吗。 但天幕说的,跟他们现在想的好像不太一样。 …… 虞美人很想点头,确实不太一样,但克制住了。 [说起来,我国同非洲的缘分可谓是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我国的丝绸就已传到遥远的埃及,汉武帝也曾收到过产自非洲的“花蹄牛”。 《洞冥记》卷二中记载:“元封三年,大秦国贡花蹄牛。其色馼,高六尺,尾环绕其身,角端有肉,蹄如莲花,善走多力。帝使辇铜石以起望仙宫,迹在石上,皆如花形。” 这个虽然不是埃及送的吧,但好歹也是“大秦”送的啊,也算是缘分。 大家还记得我之前给大家讲的埃及末代法老的故事吗,虽然我当时是在乱/伦案例中讲的这件事,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位最后的女法老,卷入过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漩涡,同恺撒、安东尼关系密切。 而罗马呢,大家也知道,就是以上记载中的那个“大秦”。 所以,大秦给汉武帝埃及的牛,好像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吧,大概。] 汉朝。 最后的礼貌,让刘彻没有在这个时候打问号。 这好像有点关系,但关系不多的样子,听得汉武帝一脸迷茫。 像极了现代人过年时见七大姑八大姨时不熟却要叫人的样子。 所以,他们有关系吗,好像有。 他的牛也不是埃及给他的啊。 但好像跟埃及确实有点关系。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06 首页 上一页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