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说一,有种被针对的感觉。 …… 庞统并没有冒昧的问出这个问题,因此虞美人并不知道。 但她就是知道了,大概也只会回答一句,我也不到(知道)啊。 [但事情并没有到这里结束。 此后,陈蕃再度上书,以夏商周三代之事劝谏,言辞激切。 但桓帝嫌他多嘴,顺带降罪于陈蕃。 问原因?就是他提拔的人才不好。 借此罪名,刘志免去了他的太尉一职,让光禄勋周景顶替了他的位置,一并罢免了司空刘茂,改以光禄勋宣酆为司空。 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说,一场党锢之祸,让世家文人直接被削成啥样了。 听到这里,肯定会有人说了,说白了,“党锢之祸”的本质,其实是一场权利之争,很难说背后是不是有汉桓帝意思。 这点……很难否认。 但汉桓帝之所以会是昏君,问题不也就正在此吗。 我们今天的重点其实在党锢之争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不着重分析这到底是谁的手笔。 等哪天我们来一起分析各朝代动乱下的政治目的,我们倒是可以好好谈一谈。 比如秦朝“嫪毐之乱”的背后之争。 有关于汉朝“巫蛊之祸”的各种思考和阴谋论。 再比如今天东汉的巫蛊之祸。 隋朝的话,就讲讲杨坚是如何上位的吧,或者他的死亡之谜也行,后者就纯属只能讲一讲历史中的说法了。 唐朝各种政变下的人心诡谲。 宋朝两党之争的精彩之处。 元朝先跳过,我之前就给你们讲了元顺帝父亲和叔叔的故事,其中太过草率和严谨,我就先不说了。 明朝肯定是讲“蓝玉案”啦,还是很精彩的。] 虞美人说着说着,又有点跑题了,但不得不说,这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极大兴趣。 众所周知,在许多场政治团体引发的斗争中,最大冤种的,永远都是无辜受牵连的百姓。 所以他们想听一听怎么了。 就想要听听皇城人的脑子都是怎么长的,一天到晚的怎么能搞事情。 但同时,他们并没有忘记要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党锢之祸上。 天幕太能跑题了,他们可不能忘这一期再讲什么。 而且,他们总有种感觉,这第一次的党锢之祸应该快收尾了,不然天幕不会没头没尾的来上那么一句。 再结合天幕说的,结束的很草率这一点,更好奇了怎么办。 …… 虞美人也不卖关子了,直接一口气说到了第一次党锢之祸结束。 [在两刘倒霉之后,皇后娘家也也坐不住了,窦皇后的父亲槐里侯窦武为城门校尉,他名列三君,他同情士人,于次年,即公元167年上书求情。 同时,有一件说起来很微妙的事情发生了。 便是负责审理此案的宦官王甫等人,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被党人的言辞所感动,取消了对他们的酷刑。 另一方面,也是李膺等人在狱中故意供出了宦官子弟,让许多的宦官因此惧怕,害怕牵连到自己身上。 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同样向桓帝进言,说什么到了大赦天下的时候了。 于是,同年六月庚申日,改元永康,大赦天下。 那些被关押的党人释放,但放归田里,终身罢黜,史称“第一次党锢之祸”。 这故事,是不是有点十分精彩,百分的草率。 从开始到结束。这还真是跟“大赦天下”脱不开关系。 至于其中关系,你们自己细品吧。 我们继续往下说,讲第二次党锢之祸。]
第428章 第二次党锢之祸 此话一出,各朝代再次沉默。 别误会,他们只是想消化一下这庞大的信息量而已。 他们自己理一理也能知道,此事并不简单。 这背后要是没有一个掌控全局的幕后黑手,他们的脑子……嗯,汉桓帝的脑子就随便摩擦。 开始的莫名其妙,结束的更莫名其妙。 这种皇帝+宦官+世家文人的模式到底怎么回事啊。 这玩意到底靠不靠谱。 此时此刻,就算虞美人从未说过,各朝代众人也忍不住产生一点微末的怀疑—— 这怎么有种让谁掌权,他们都可能倒霉的感觉。 从这件事来看帝王专权肯定是好事啊。 但问题是,就是有胡亥、李隆基、朱祁镇这种货色,让人完全放不下心。 但权力分散更不是一件好事。 现在不就是,权力一分散,真的是什么妖魔鬼怪都出来了。 这种不知道掌权者是人是鬼的感觉,真特么的不爽。 权力一分散,势必要打架,一打架他们就是倒霉。 万千算计系于一身,也是如此,这人一作妖,他们还得倒霉。 突然理解了秦始皇想要长生不死的心情了是怎么回事。 一个脑子清醒、情绪稳定、会随机应变的千古一帝实在是太重要了。 他们不能没有这样的君主啊。 但就是这样,他们还得担心一个问题。 这万一又是个李隆基可咋整啊。 那他们可就真别活了。 此时此刻,个别的一些朝代,在思考一些很危险的东西。 东汉。 情绪刚刚有所放松的刘秀:…… 就,出于礼貌,他现在是不是应该再绷起脸才对。 怎么说他对待汉桓帝都是那个态度,在汉灵帝这件事情上有所放松,好像确实有点不太对。 但他现在只是很想思考,他以后的皇帝是哪一位,他现在非常想有涵养的教训一顿。 看看你都生出个什么玩意出来。 刘秀承认,他一开始是以为自己不会生气的。 毕竟百年后的事情,她这个做老祖宗的确实不太好插手。 但他算来算去,距离东汉第六位皇帝汉安帝,这不还不到百年吗,他这个做老祖宗的,发泄一下自己负面的情绪,不至于郁结于心,也许还能长寿呢。 相信儿子一定会理解老父亲的心的。 刘秀在平日里的一双笑眼里,此刻布满了得知自己有三个不孝子孙的黑泥,就想要知道,这两个都不算离谱,第三个还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 [如果说,汉桓帝是兴起了党锢之祸,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的存在,那汉灵帝便是亲身的参与者。 换言之,场面失控了,刹不住车了。 但你们也别想着汉灵帝是啥倒霉孩子,毕竟…… “灵”这个谥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挺准的。 灵:对乱而不损的君主。 这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谥号,通常用于评价一个人在位期间的表现不佳或有负面影响。 这个皇帝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比如治国不善、暴政或暴政倾向、昏庸无道、社会动荡或混乱。 这不妥了吗,没有人比汉灵帝更合适了。 咳,讲第二次的党锢之祸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汉灵帝这个主角,顺带一提,有人称他为乱世三国的缔造者、东汉灭亡的罪魁祸首。 所以,对于汉灵帝,我是真的没开玩笑。 汉灵帝名叫刘宏,公元157年—公元189年,是东汉第12位皇帝。 在他的人生履历中,说实在的,全是他的“累累罪行”,但他倒不是没有什么功绩的。] 虞美人的语气微妙,当即让各朝代众人心生警觉,同时耳朵高高竖起。 他们有预感,将有大瓜。 [刘宏的功绩,几句话就能概括:刻印熹平石经,设立鸿都门学,引进凳子,发明渴乌。]
第429章 东汉幼儿园岂是浪得虚名? [不谈他的动机,不谈他的昏君操作,不单论这些功绩而言,这是他做的为数不多的几件好事了。] 虞美人吐槽归吐槽,但还是有好好解释她为什么如此说的。 倒也没有其他的意思,就单纯想给其他朝代的人提供一些灵感。 [引进凳子我就不多说了,相信大家看了我这么多期直播,对凳子是什么已经很熟悉了。 渴乌是什么我之前也讲过,在农业的那一期中。 我们着重讲一讲刻印熹平石经,设立鸿都门学。 《熹平石经》是最早的官刻儒家石经,汉灵帝采纳蔡邕等人之议,校正儒家书籍,以七经。也就是鲁诗、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刻石,历时八年,共成46石,石皆高3米多,宽1米多。 石经刻成后,被立于开阳门外洛阳太学。 这也是我们要说的第二点,区别于太学的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是世界第一所文艺专科学校,是汉代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 一定程度上来说,汉灵帝也算是开了先河了。 鸿都门学所招收的学生和教学内容都与太学相反,他们并不教授有关于儒学的内容,开设辞赋、小说、尺牍、字画等课程,打破了专习儒家经典的惯例。 还有就是,鸿都门学的学生大都是由州、郡三公择优选送,多数是士族看不起的,社会地位不高的平民子弟。 所以,很难说那些平民学生有机会学习一些视线之外的知识,是不是因为那些士族不屑一顾呢。 而比较有趣的地方在于,在当时,鸿都门学能够开起来,并且非常兴盛,学生多达千人,背后还有宦官们的一份功劳。 宦官派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对鸿都门学的学生算是特别优待的。 待到学生毕业后,也不用操心就业问题,多给予高官厚禄,有些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还有的封侯赐爵。 这是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院,开汉代专科学校之先声,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时至今日,专科学校也仍然存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各朝代众人听着,眼睛里的蚊香已经开始打转了。 道理我们都懂,所以天幕你能不能举一个实在例子。 …… 虞美人也像是听见了各朝代众人的心声,紧接着说道。 [我在很久之前,我有去过一个专科学校参观。 具体的我不记得了,但我记人家的招生册子上就有写,在他们的学校,有教酒店管理的、做会计的、有去当铁路员工的、还有学财经和法律的。 你们可以把专科理解成职高,不是一定要学音乐书法,主要是学一些在社会上更能创造价值的工作。 当然,技校也完全可以纳入考虑范围当中。] 虞美人把系统从网上扒拉出来的各种资料放在天幕上。 这才心满意足的往下讲。 虞美人觉得,各位陛下们肯定会参考一下她说得话的,毕竟陛下们现在的人手真的严重不足。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06 首页 上一页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