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魏明帝时期。 正是使团拜见之时,魏明帝曹叡听了听天幕,又看了看这个自称“倭国”的国家。 好家伙,踏破铁鞋无觅处,这都直接撞上来了。 使团并不能看见天幕,突然感受到中原众人一下子变得微妙的视线,惴惴不安,有种自己主动走进狼窝的感觉。 可感觉只不过一瞬,转眼魏明帝如常接待。 至于,心中怎么盘算的。 到时候就知道了。 …… 历史的齿轮悄然转动,也在朝着未知的方向改变, 也不是所有知道倭国的朝代都能抽出手收拾这么个国家。 但敌弱我强,岛国又要仰仗着中原,使点绊子那不是相当简单。 [南北朝时期,岛国“大和国”兴起,自然又是想找爸爸给个名分。 正逢战乱时期,又有不少人跑到岛国定居,在那个时期,被称为归化(汉)人。 与此同时,更是带去了不少先进的生产技术。] 虞美人说到这里,就觉得憋气。 生产技术,那可是生产技术啊,平白资敌真特么不爽。 但她又不能苛责逃难的那群汉人。 要说什么呢,要说你们把生产技术带出去就是不能,你们逃难就是错,就应该死在战乱中吗? 说不出来,一点都说不出口。 可又难过,谁又知道,在千百年后,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中,有多少侵.略.者是他们的后代。 各朝代也有些沉默,也多少对虞美人的心情感同身受。 是啊,这种情况下,战乱时期,他们这群普通老百姓又有什么选择呢。 若是可以,谁又愿意背井离乡,甚至是要漂洋过海呢。 那个时候的他们,也不过是一群被苦难选择,而随波逐流的人。 …… 虞美人叹了口气,决定略过这个话题。 继续往下讲。 [五代大和国君都请求中国皇帝的册封。 可随后,再有交流,就是隋朝时候的事了。 随着中原大地再一次的统一,我国与倭国中断两百年的来往,再次恢复,得以互通有无。 也是在这个时期,倭国连续两次派遣“遣隋使”。 “遣隋使”的存在感并不高,最起码对比“遣唐使”来说,是这样的。]
第57章 笑蕞尔倭奴…… 唐朝。 李世民闻言,不知为何,突然有种特别不好的预感。 “遣唐使,遣唐使。”二凤喃喃。 总觉得跟他有些关系。 …… [从这里开始,岛国已经不再满足于物质交换,反而瞄准了华夏文化。 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他们从这里开始,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模仿中华文化。 前面说前后两次“遣隋使”并不恰当,正确来说,应该是在隋朝存在的38年内,前后五次派遣使团。 他们学习的内容,囊括了中原王朝的典章制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医学和宗教哲学。] 隋朝。 隋文帝杨坚的脸色难看极了。 这分明是一头喂不饱的豺狼啊。 学他大隋的东西,打他中原百姓的后人。 呵,他们还真是勇敢得很啊。 东夷小国,也难怪能写出“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理天子,无恙。” 也不看看自己配不配。 不过,这倒是一个不错的由头,要不想办法借着这次机会,把这小国给处理了。 …… [隋朝后,唐朝时期,岛国的“遣唐使”更是人尽皆知。 甚至到了如今,他们还有脸标榜自己是“小长安”,“在岛国的贞观之治”“唐朝在岛国”。 真就是脸都不要了。] 唐朝众人疯狂点头,可不是嘛。 少来碰瓷好嘛,他们真的不想跟那群畜生有一星半点的关系。 东夷小国,果然会恶心人。 二凤陛下扯了扯嘴角。 连贞观之治都出来了,这下算是实锤那什么“遣唐使”,还真跟他有点关系。 可问题是,他现在可还刚登基没多久,那什么“遣唐使”,他是真的一根毛都没见着。 不过这样也好,若是后面他们真的派了那什么“遣唐使”,等着吧,他也要来一个他大唐士兵在他们的小岛上失踪的戏码。 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先把他大唐实力提升上来。 可别到时候想报仇了,发现自家事还没解决。 …… [数据显示,从唐建立到唐灭亡,三百年的时间,岛国前后派出18批“遣唐使”,而且规模一次比一次大。 最重要,自隋唐后,岛国可以说是发生了质的改变,有种全面向隋唐学习的感觉。 而这,也成了唐太宗继“玄武门之变”和“渭水之盟”外,最大的黑点。] 虽然虞美人也觉得,就“遣唐使”的规模和数量而言唐太宗时期是真的算不了什么,岛国更不是什么都能学的。 还是那句话,唐太宗背大锅。 可中原大地的东西,甭管是重要的不重要的,谁又乐意让这么个国家学过去呢。 想想就觉得膈应好嘛。 …… [岛国大概觉得自己学的差不多了,不想认这个爸爸了,唐之后,中日断交。 此后,它再出场,就多是以奸恶面貌示人。] 虞美人说到这里,翻翻资料,发现自己好像少讲了什么东西。 急忙倒回来,补充。 [对了,刚才忘记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直到隋唐时期,岛国的名字还是“倭国”。 他们是什么时候改名的呢。 大概是这个样子的,经过华夏文化的百年熏陶,他们终于意识到了“倭国”这个名字好像是在骂人。 总而言之,他们觉得不那么好听。 所以,到了武皇时期,“倭国”这名已经不在,他们自己给改名“日.本”。] 各朝代众人:不好听是不好听了点,但贴切不是。 这名字挺好,还是别改了。 东汉时期。 刘秀扯平唇角。 他觉得这名字挺好听的,不需要改。 …… [大概就是这么回事,我们回到之前说的话题。 唐朝之后,小日子就不再朝贡中原王朝,转而成了“倭寇”。 总而言之,感觉自己翅膀硬了,不想认爸爸了,想把儿子这个身份丢出去。] 秦朝。 嬴政摸索剑柄,心中则思量着,现在他大秦这么个情况。 真要解决那个小岛倒也不是不行。 只是杀鸡焉用牛刀。 他大秦北边,可还有匈奴。 再加上一年三熟的海南岛。 但若是什么都不做,又实在有些膈应人。 得想个办法,先把这口恶气出了再说。 等腾出手来了,再上岛也不值。 明朝。 天幕此刻还没有讲到明朝,但毋庸置疑,对于倭寇犯边这种事情,明朝人更是熟得很。 是以,明朝人也是对天幕最能共情的一个朝代了。 就是说啊,一群小矮子横什么横。 就后世那么艰难的时候都过来了。 他们还怕个啥。 朱元璋更是要气死了,他的首都,他的南京啊。 什么海禁政策都滚一边去吧。 他老朱有生之年,定要把这个不忠不义的岛国处理了。 永乐朝。 朱棣的心情更是没好到哪里去。 他这个时期,倭寇犯边的问题更是严重。 不处理不行,处理吧,总感觉不值当。 但这次天幕出现后,这个问题是不处理也不行了。 他大明旁边是这样的一个民族,他寝食难安。 而且,既然知道后世的轨迹,他也绝不会让未来的惨剧再次发生。 他大明的后代,中原的百姓,三千五百万人,一桩桩一件件他且记着。 …… 天幕到现在并没结束,但对于某个岛国的仇恨情绪算是已经根深蒂固。 他们所做的事情简直是,让所有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这样的国家,偏偏是他们的邻国,还伤害过他们的后代。 他们做人这一辈子,最在乎的就是后代。 如今看见未来可能是他们后代的人那么惨,这能忍吗? 这不能忍。 …… 虞美人吐出一口气,讲到这里,心中的憋闷算是散了些。 但终究还是开心不起来。 [到了元朝,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写的《木兰花慢题阙》中有一句话,是这样描述岛国的。 “笑蕞尔倭奴,抗衡上国,挑祸中原。” 就可以看见,在当时岛国的名声臭到了什么地步。] 虞美人直接跳过宋朝,开始讲元。 白朴的这一句曲,总结一句话,小日.本这个叫法还真不是近现代起的头,而是从元朝就已经开始了。
第58章 台风:我对小岛爱得深沉 元朝。 猝不及防被点名的白朴眨了眨眼,没想到这次天幕还有他的事。 他现在虽没有写这首曲,却很是赞同这首曲。 不愧是他。 他出生在南宋时期,宋朝国弱,往来商船多有被他们这群强盗劫掠的。 一桩桩一件件恶行,让他对这个民族实在没什么好感。 忽必烈时期。 忽必烈对于这个国家,观感着实说不上美好。 不说五六百年后,那些小日子的恶行有没有让他的后代遭难。 就说,之前她想要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他们在海上劫掠的问题。 他不就说了,你要是处理不好这个问题,那他大元铁骑帮他们处理吗。 结果他们做了什么,把他的派出的使臣杀了好几个。 忽必烈冷笑,他也正好借着这次机会削他们一顿,真当他大元勇士好欺负不成。 …… 虞美人也正巧说到这个问题。 毕竟元朝这次对小日子的征伐,着实说不上美妙。 [忽必烈时期,元朝的开国皇帝就对岛国展开了征伐。 究其原因,大概是岛国给脸不要脸,还杀了元朝许多使臣。 忽必烈自然不能忍,随着几年的筹备,大战一触即发。] 汉朝。 刘询抬眼,总觉得这种派出去的使臣被杀,使臣所处国家再报仇的剧本怎么那么熟悉。 他太爷爷好像不止一次这么干过。 大概吧。 也就是他大汉使臣跟南越太后有点私交,还多为他大汉考虑,往他大汉送钱。 太爷爷自然是出兵支持,结果使臣就那么被杀了。 这是多忠心大汉的臣子啊,汉武帝对这件事情绝不姑息。 然后…… 不用多说,大家都心知肚明。 还有就是,他太爷爷看中了宛国的汗血宝马,但那个宛王居然干脆拒绝。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06 首页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