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开始,是秦王政二十年,秦将王贲率军进攻楚国北部,取十余座城,开道击魏,以此揭开了攻灭楚国的序幕。 首站是在秦王政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25年,秦王嬴政派李信和蒙武率20万大军,乘楚国内讧之机,分兵两路进攻楚国。 李信率一军进攻平舆,蒙武率一军攻打寝,均击败楚军,李信又攻鄢郢,再破之。于是引兵东,会师城父。 意外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楚王派将军项燕率军抵抗,直接就是一个攻守异形,项燕挥军尾随秦军,追击三天三夜。 反手就是一个乘秦军轻敌无备,发起突然袭击,大败秦军,又占其两座营垒,杀死7名都尉,李信最后带残兵逃回,首战完全失败。 就是这一战,让大多数人对李信的能力打了个问号,因为这中间,其实还有一个插曲。 在秦国攻楚前,嬴政、李信、王翦之间,其实还有过这样的对话: 秦王嬴政问李信和王翦:“寡人打算南下灭了楚国,将军认为需要多少兵力呢?” 李信闻言,回道:“二十万足够了。” 王翦听了之后,倒是说:“楚国乃是大国,非得六十万兵力不可,这还未必够。” 嬴政听了王翦的回答,思考了一番,李信这个用得人少,就他了。 于是嬴政拨给李信二十万的兵力,让他领兵攻打楚国。 后面的事情我刚才也说过了,最后李信败走而逃。 嬴政知道李信战败的消消息,当然后悔当初没让王翦领兵攻打楚国,不过对李信,嬴政并没有重罚,且在灭燕之战中,仍就用了李信,这个是后话。] 各朝代众人:!!! 后话什么后话,有什么话天幕你不能现在说清楚吗? 虽然楚国的下一个就是燕国,但他们现在就想知道,他们不差这一点时间。 尔康手.jpg。 秦朝。 嬴政也想起了灭楚时候发生的事,不过几年的时间,嬴政却也颇为感慨。 可想之后发生的事儿,嬴政的眼皮子狠狠一跳。 等等,按照虞美人那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性格,她绝对会说的,绝对会的吧。 想到接下来的画面,许久没被迫害过的始皇帝,也难得有种伸出尔康手的冲动。然后死死捂住虞美人那张什么都往外突突的嘴。 说他“悲惨”的童年也就算了,给他编上一段跟燕太子丹的对话也不是不行,毕竟没崩他人设。 但如果按虞美人自己本性发挥,嬴政只觉得眼前一黑,总觉得已经不用许久的救心丸又能派上用场了。 要不天幕你还是仔细说说李信这件事儿吧,不用再往下细说了。 …… 虞美人假装没有听见各朝代众人,乃至于她政哥本人的诉求,我行我素的转而讲起了其他。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嬴政他曾祖赢稷跟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的故事。 长平之战胜利后,白起一面平定了上党全境,巩固秦军对上党的控制;一面请秦昭襄王增调军队和粮草,准备乘胜一举灭亡赵国,但范雎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小米同意了。 小小声说一句,范雎有收赵国的钱哦, 等到后面,赢稷觉得又可以了,可以继续攻打赵国,白起却觉得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称病拒绝。 赢小米对此非常生气,并非常倔强,表示:“没有白起,我就不能灭掉赵国了吗?” 然后,秦军惨败,赢小米只能憋憋屈屈又十分愤怒的去找白起了,里外里就一句话,打赵国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并表示,:“您虽然有病,也得勉强自己卧着为寡人带兵。有了战功,这是寡人希望的,会重赏您。如果您不去,寡人就会怨恨您。” 白起能怎么办,不同意,最后君臣离心,白起自刎, 我们说回灭楚之战本身,政哥跟小米(赢稷)的性格那是完全不同,同样是自己决策有误,同样是要请回将军,同样是将军生病,对此万分不情愿。 但我政哥的反应是什么,可不是那什么,“你要是不去,我就怨恨你。” 秦王政反手一个大招——撒娇。 是的,秦王政在承认错误的同时,放了大招,他说,“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军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都说猛男落泪最是反差,现在看来,分明是嬴政撒娇才是啊。 要知道李信战败,王翦是万分不愿意收拾这个烂摊子的,他想拒绝但可能是对嬴政的脾气多了点了解,也可能是少了点了解,就试探对嬴政提了一个条件:六十万兵力一个都不能少。 “为听将军计耳。”嬴政同意了。 王翦又提出了新要求,即请秦始皇封给他许多的美田良宅家园。 嬴政再次答应。 最终,王翦率领六十万兵力攻打楚国,大获全胜。 在歼灭楚军主力后,又兵分两路追杀楚军,楚国全军覆没,项燕死,楚国灭亡,王翦全胜而归。 问,秦始皇嬴政一生最出名两大场面。 一、“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二、秦王绕柱。 所以,接下来,有请燕国登场,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你们根本不知道,这两个名场面距离到底多近。 我简直无法想象,当时人吃得是有多好,才能亲眼看见这两大场面。] 各朝代众人:啊?啊?啊?啊?啊? 他们是错过了什么吗,故事就这么长? 是不是太短了点。 虞美人你这不得把当时的日期天气,他们对话的表情神态都得描述清楚。 你会不会讲故事啊,就把这对话一扔就完事儿了?这不对吧。 多说点,多说点,你就不能多说点吗。 天幕下,众人觉得自己简直错过了一个亿。 他们就想说,是所有明君的故事细究起来都这么精彩,还是唯独千古一帝的故事才有这么多起承转合。 秦国,秦昭襄王时期。 赢稷低头,看着怀里的胖娃娃,掂了掂,不是,小政你这么娇的吗。 哪天说话说利索了,曾孙你不得先给曾爷爷先撒一个,他可真是太好奇政儿撒娇的杀伤力了,能让老将军瞬间原谅的那种,他好羡慕啊。 想起自他与白起的矛盾,赢稷一时也有些纠结。 他一大把年纪了,要不…… 也来一个? 要不是政儿年纪实在太小,他觉得还是让有经验的曾孙来更好。 现在…… 还是得自己来。 有点小纠结.jpg。
第629章 秦王绕柱 此刻的白起,或者说是所有的人,尚且不能想到他接下来要遭受到何等暴击。 此刻的他们只是感慨,他们突然不奇怪秦始皇为什么能统一六国了。 实在是目标太明确,计划太清晰,关键是行动力超级强,知错能改,他不赢谁赢。 他们也真的有点好奇,当时亲历此种场面的王翦王老将军到底是什么心情,有没有受到暴击的感觉。 虞美人解答不了他们的疑惑,王翦不想解答。 这也只能成为一大未解之谜了。 …… 虞美人的下一句话,把所有人都拉回了神,因为她的下一句话就是。 [接下来就是燕国,燕国也算是一个比较传奇的国家了,燕国不仅是周朝的支族,国祚八百二十二年不说,本身更是有着灭国又复国这样的传奇经历。 又出现过像是燕昭王这样的猛人,他广纳贤士,励精图治,任用乐毅合纵攻齐、秦开破东胡朝鲜,盛极一时。 但是吧,燕昭王复国,燕昭王把燕国带入强盛,但燕昭王一死,整个燕国完全垮掉。 这真不是一个夸张的描述,燕昭王是一个何等开挂的存在,即位后,卑身厚币招纳贤士,师事郭隗,让士人争相趋燕。 他外用苏秦,内用乐毅,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国家殷富,士卒效命,遣乐毅率军联合三晋及秦楚之师攻齐,大破齐军,占领齐城邑七十余座。 但他一死,哦豁,他们直接成不思自我图强,总想着趁火打劫的模样。 我们甚至专门建了一个讨论的话题,提问:燕昭王之后的燕国到底有多弱。 这里就要说个事儿了,长平之战后,燕国一看赵国有点菜啊,好像不太行了啊,就要趁火打劫,结果连败于赵国,从此以后,沦为弱国。 燕昭王对比春秋战国时期其他有名的霸主,其实是比较晚的,他的死亡时间是在公元前279年,而长平之战,在公元前260年,这才多少年啊,二十年不到,燕国就直接拉胯成这样了。 说回燕国被灭本身,公元前228年,那会儿秦破赵都邯郸,陈兵易水。 燕太子丹就派荆轲刺秦,百度百科对荆轲刺秦的介绍是,荆轲受燕太子丹派遣,携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事败被杀。 这乍一看好像很简单哈,但细究起来,就会从史书中看见一名场面——秦王绕柱。 《战国策》对此场面就有非常详细的描述:“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战国策》对此还有记载,“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现在还有哪个现代冲浪人不知道“秦王绕柱”和“王负剑”吗。 刘向写的《荆轲刺秦王》中的一段就超有意思,场面一,“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这段不就是在描述,荆轲图穷匕见,嬴政大惊,但在被刺杀这方面,特别有经验,遂逃跑。 然后,他逃,他追,他们都插翅难飞。 又在说秦王逃跑之余,还想着反击,但剑太长了,一拔失败,二拔失败,不得已只能绕着柱子跑。 然后结合上面的内容,请往一边绕柱,有人在提醒,大王啊,剑背在背上,快快快快。 秦王闻言,一边绕柱一边背,瞬间拔剑成功,咔嚓一下,砍了荆轲的左腿。 但荆轲啥人啊,手中提着匕首就是继续攻击,然后扎到了柱子。 我就好奇,当时得是啥站位啊,才能精准达成这一系列动作。 那会儿政哥又是绕着柱子跑了几圈,才反杀成功的。 最重要的是,这场面怎么就没让我见到呢。 都说秦王绕柱是比喻统治者的专制和自大行为的。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06 首页 上一页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