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重用李贤,可以说开始的时候,朱见深也是很有一番雄心壮志的。】 【除了李贤之外,阁臣之中还有彭时、商辂等人,可谓是人才济济,朝政也比较清明。 再加上朱见深即位后,就平反了于谦冤狱,恢复了于谦之子的官职。 又不顾朱祁钰曾废掉自己的太子之位,以德报怨,恢复了他的帝号,追谥“恭仁康定景皇帝”, 重修朱祁钰的陵寝,博得了朝野的一片称颂之声。 由于名相的辅佐,加之上述的一系列措施,朱见深在即位之初还是以明君的形象出现的。】 嬴稷挑眉:【这个意思是,后面这位也不怎么样嘛。】 【是的,也是很有明朝皇帝的通病……】陈曦感慨一声,【咱们慢慢说,不过跟自己的开国祖先洪武大帝和永乐大帝比起来,后面的这些明朝皇帝们也就都一般般了。】 朱元璋、朱棣:“……” 被夸奖了,却不知道该不该开心呢。 毕竟他们的后人是真不怎么样啊! 就算是朱高炽和朱瞻基评价还可以,但是对比一下其他优秀的皇帝们,就显得很平庸了。 尤其是跟自己对比。 都说虎父无犬子,怎么这孩子们还一代不如一代了呢? 这让两位皇帝十分不满,且看不开。 不过这也很正常,人的性格如此,要是看得开的话他们也不会搞那么多特务机构了。 【既然开始的时候是想要当一个好皇帝的,那朱见深也是决定要处理一下麻烦事的。 荆襄流民是元代以来困扰中央政府的一个大难题。 荆襄流民主要集中在今天的郧县地区,该地万山环绕,又处于湖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处,在元、明时是一个三不管地区。 每当灾荒、战乱,这一带常常聚集近百万的流民。 朱见深在位年间对流民的重视和安置,就是因刘通、石龙起义而起。 政府在镇压了农民起义之后,任命原杰安抚流民,并设置了郧阳府,将流民用户籍的形式固定在当地,又设置了郧阳抚治。】 陈曦顿了顿,【怎么说呢,如果平时多加以重视,加以安抚,百姓难道是会起义的吗? 一出事就觉得臣是奸臣,民是刁民,就你不是昏君,是被欺瞒的可怜巴巴的皇帝是吧? 仓库都没你能装。】 皇帝们:……不是,怎么还骂人呢? 【这个时候的明朝实际上也不是很安稳,除了荆襄流民起义之外, 还有藤峡盗乱和固原盗乱。 其中藤峡盗乱是广西、广东瑶族、侗族的少数民族的民变, 在朱祁钰在位的景泰期间,瑶渠侯大狗等率先作乱,聚集了上万的民众, 修仁、荔浦、力山、平乐等地都一起呼应,各系留守官吏无法控制,于是以招抚平定。 但是这个时候的明朝主要还是要给朱祁镇擦屁股,对付瓦剌,没有第一时间解决,等到了朱祁镇再次复辟之后就更加严重了。 当时朱祁镇下诏缉捕侯大狗,予以千金,爵一级,竟仍无法捕获; 久之,叛乱蔓延至广东的高州、廉州、雷州之境,所到之地均被损毁,而两广的官员均无对策。 说白了,朱见深这个时候也是为了自己的父皇在擦屁股了。】 朱祁镇:“……” 他已经被陈曦提的麻木了,多少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感觉。 啥锅都能往他身上推是吧,这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朱祁镇并不觉得瓦剌那边是自己的原因才要分心处理的,他觉得那是他弟弟的皇帝没当好。 当然,这方面他也并不比朱祁钰强多少,因为他也没能解决了此事,所以他也不会特别要求朱祁钰就是了。 【而固原盗乱,主要发动的是蒙古人。 这是一个很漫长也很复杂的事情。 一小批归化蒙古人,在并不直接与长城防线接壤的固原发生叛乱。 因为这个时候的明朝军队,非常依赖蒙古军户所提供的精锐。 所以,这次叛乱在性质上就和当年唐朝的安史之乱类似。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各种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这场事变也注定无法造成几百年前那样的爆炸性效果。 但是已经被内地民变搅的焦头烂额的明朝,也足足用了半年时间才将其平定。 这也算是震动了整个明中期的大事了。】 【早期明朝在建立的过程中,其实就大量吸收元朝留下的蒙古技术与军人队伍。 明军使用蒙古人输入的回回砲攻克城池,穿戴着蒙古式甲胄去攻略四方。 凡是愿意归降新朝的蒙古军户,也被朱元璋等明朝初代领导人所高看一眼。 在内地,明朝效仿元朝的旧制度建立安置军户的卫所。 同时,在每个卫所内都安排了投诚的蒙古士兵,虽然在后来这些人迅速没落退化了吧。 明朝又将之后招降纳叛的蒙古人和中亚色目人安置于内地,从卫所军户到锦衣卫地方分支机构,可谓应有尽有。 因此,不少蒙古人作为军户人口加入了明朝体系,甚至从朱元璋得天下的时代开始,就有成建制吸纳元朝地方部队的传统了。 毕竟蒙古人凶残归凶残,那是真的能打。 当年亚欧大陆上席卷的黑色风暴,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一些在西北散领地内的蒙古部族,在城投后被直接授予了世袭官员身份。 根据不同情况,也会给予不一样的优惠政策。 其中既有分布在河西甘州的蒙古人卫所,也有宁夏固原的自治部落。 尤其是后者,不仅可以继续在规定的区域内放牧,还因为承担军役而免于徭役。 在明朝当局看来,这已经是他们能够给予规划人的最高待遇了。 不过这也只是明朝政府的自欺欺人罢了,被编户齐民郡县和军户卫所包围的小块牧区,实际上很难养活足够的部族人口。 尤其是固原本身所处的河套地区,自唐末开始就遭遇了持续性的环境恶化问题,而当地经济在更早之前就仰仗于来自中亚和草原的商队贸易。 但明朝偏偏用众多卫所与关卡,阻挡了大部分以正规渠道进入内地的外国商人,这无疑是对内地蒙古保留区的严重经济打击。】 【这样下去的结果就是,慢慢恢复人口的蒙古归化部族,根本就不可能靠在一亩三分地上放牧来维持生计。 他们也根本不可能像原本的汉人百姓一样,依靠耕种养活自己。 所以他们经常同周围的贫困郡县进行小型走私活动,或者冒充入关的蒙古人来打秋风。 最后,甚至于吸纳逃离郡县的农民来为自己耕作、放牧。 更有人期望有机会突破边境封锁,同蒙古高原的远亲们建立联系。 固原的叛乱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发生的。】
第233章 第二百三十三个老祖宗很骄傲 【固原叛乱最后虽然得以平定, 但是花费的时间却长达半年之久, 明军前后伤亡多达万人,战死数位中高级军官, 前后动用近10万人马,才将4000蒙古牧民与1万多流民消灭。 但恐怕无论是明朝这边, 还是掀起叛乱的满四恐怕都在思考, 同为朝廷需要倚重的番兵番将,同样驻守在丝绸之路的一个关卡和兵家必争之地上, 为什么安禄山可以成功,起码折腾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满四自己的起义却被明军直接剿灭了呢?】 【因为在明朝的时候, 丝绸之路这条国际货运大动脉的价值已大不如前。 明朝会愿意保留了当地部族,除去军事需要之外,就是判定固原并非自己必须占据的重中之重。 这个时候世界的经济大动脉已不可阻挡的移步海洋了, 但是明朝还是坚定的选择了海禁政策。 世界并不会等待大明。 放眼同时代的世界局势, 长期的战乱与破坏, 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陆上丝绸之路的价值。 船舶技术的进步,促使更多商人将目光投向海洋。】 【尽管还是会有络绎不绝的商贾, 尝试从甘州和嘉峪关进入明朝的西北做买卖,影响力却已经逐渐不若渡海而来的南洋同行。 这个历史进程在当时就已经如此清晰,却还是被明朝长期坚持的海禁政策给蒙上了一道纱。 至于曾经远胜河西走廊的草原到代道的商路,则更因为明军的陆地封锁和蒙古高原本身的衰败而显得无足轻重。 那却是安禄山往日坐拥财富与权势的原因, 也是后来的满四变得生活困苦的缘由。】 【无论个人的意愿如何, 都不影响明朝时的西北商路已经越来越不重要的事实。 满四不仅无法像过往的安禄山那样坐拥世界财富,也无法像范阳节度使那样招来众多突厥、粟特、契丹、奚部的外族战士。 他的部落和小块牧场, 其实就是路上丝绸之路黄金时代的最后残余。 他的身后已经没有了先辈时期依仗的广袤后路,所以他所能激起的震动, 也就被历史记录者磨的波澜不惊。 而对于明朝来说,类似的事情还发生过多次,其结果无外乎是整个河套乃至草原局部的环境荒漠化与人口散沙化。 不愿前进而只能退缩的明军,仍旧会遭到各类蒙古部族的袭击。 他们的反击也因为自己先前的短视而成为没有根基的浮萍。】 众人并不意外陈曦在这个时候再次提出了海上贸易的重要性,和明朝海禁的短视来。 毕竟这在前面已经提过差不多有八百次了。 他们也再一次感慨明朝皇帝的离谱来,从他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上来看,明朝皇帝确实是有功于汉族人的。 但是从这后面的种种政策来说,明朝又是猛猛把历史的车轮往回带。 他们的很多政策即便是秦朝的皇帝看起来都是有点离谱不能接受的,反而明朝的皇帝却觉得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实在是比之前的皇帝还要英明神武,属实有病。 至于明朝的皇帝们就有点烦了。 毕竟这事是从他们明朝基本上自始至终都坚持下来的一个政策,从朱元璋开始就定下来了基调了。 就算是中间有那么一段时间,朱棣派郑和下西洋,他的目的也并非是打探国外的虚实和做生意,主要还是去弘扬国威了。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44 首页 上一页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