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要澄清一点的是朱棣真的没有吃过猪屎。这样装疯自然是让朱允炆少了几分疑虑,但之后由于葛城的叛变,他装疯的事情被朱允炆发现,准备捉拿朱棣,朱棣不得不反,接下来也就是著名的靖难之役。】 【朱棣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挥师南下,开始了持续三年的军事对决。在靖难之初,燕王朱棣只有十万军队,除了自己的封地之外也没有其他的领土,面对朝廷的大军,朱棣是怎么赢的?】 是啊,这怎么赢? 一些武将也想不出来怎么赢,朱允炆有朱元璋培养的良将、还有国库、领土,这怎么输啊? 嬴政挑眉,“除非朱允炆一点都不会打仗。” 但是跟在朱元璋身边耳濡目染也不至于一点不会吧? 刘彻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天幕说的吃猪屎上面,“怎么不接着说这个啊?” 他不想知道后面的事,想知道朱棣到底有没有吃猪屎。 李世民叹气,如果不是没有别的办法也不至于装疯卖傻,一个王爷沦落到装傻子的地步,都知道他当时有多惨了。 赵匡胤对朱允炆无语了几秒,“装傻都能信吗?”为何之前没傻,偏偏等到要削藩的时候傻了? 现在好了,人家已经做足准备造反,朱允炆还是太年幼,羽翼未丰时就应该默默积攒实力才对。 洪武年间 是啊,怎么赢的? 朱元璋想起看到的史书上,如果能见到朱允炆恨不得指着他的鼻子骂,带他的那些日子都是白带了,怎么能打出这么难看的仗? 其他几个兄弟都围在朱棣身边,他们听出来了,四哥/四弟造反成功了。 朱棣享受着被众人环绕的时刻,除了之前从后世回来之后,他还从未有过如此待遇,只是下一秒,朱棣就被朱元璋揪住衣领,“既然那么能打仗,日后就给我去打到美洲。” 内讧有什么可骄傲的,有本事打外族去。 朱棣梗着脖子,“日后我定荡平美洲!” 建文年间 朱允炆慌的不行,连忙召集其他臣子纷纷商量这件事。 而此时远在封地的朱棣惊讶不已,“我,竟然造反成功了?” 说出去他自己都不信,是啊,他也想知道自己怎么赢的。 永乐年间 朱棣正悠闲悠闲地喝着茶,突然听到自己吃猪屎,他顿时拧眉,觉得这茶叶变了味道。 偏偏他的好大儿朱高炽还问,“父皇,天幕是不是说您吃猪屎了?” 朱棣:...... 康熙幽幽说了一句,“一切都有迹可循。” 说完这句话,康熙好像突然想明白了什么,他的儿子们和自己可不一样,自己年幼继位时没有任何的争斗,他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的儿子也是如此......,原来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因为这个原因日后自己才会那般行径。
第122章 弱国无外交 122 【面对朝廷的大军逼近,朱棣先派郭资攻下了居庸关、怀来、永平等州县,确保北平的安全,接下来开始面对朝廷派来耿炳文、李坚、宁忠三位将军以及十三万大军[1]。】 【让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耿炳文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此次讨伐朱棣已经六十五岁了,或许有人想问不是说朱元璋给朱允炆培养了一批优秀将领吗?是优秀没错,但是和朱允炆一样根基不稳,军营说白了也是一个看资历、看背景的地方,只有极少数的人脱颖而出,但也不可能一下子爬到统帅的位置上。】 【这也就导致打仗的时候朱允炆无人可用,便只能派出将近古稀之年的耿炳文。面对这位老将,朱棣还是不敢掉以轻心,但他终于找到了个机会,中秋时趁着敌军不备,偷袭成功,后又埋伏击败援兵,在加上耿炳文的部将张保投降,朱棣让他回去告诉耿炳文兵败的消息,趁其转移部队的时候,燕军突然袭击,耿炳文的军队被打的溃不成军,全部人都堵在门口,自相残踏,死伤无数[2]。】 【耿炳文兵败后,朱允炆不得不换将,那换谁呢?在黄子澄的建议下换上了李景隆,真不知道黄子澄是不是奸细,竟然推李景隆当将军,他是不是认为燕军不堪一击?】 【李景隆是纨绔子弟,从来没有领兵过,这样一个人你指望他打仗?他甚至比纸上谈兵的赵括还不如,在朱棣去救援永平时,李景隆率军直抵北平城下,开始攻城。但因为他的指挥错误又贪功自大,几次攻城都失败了,大家别忘了攻城时北平正值秋冬,燕军在城墙上泼水结冰,李隆基的军队便再也不能攻城。】 嬴政在得知朱棣造反,再联合前面的事情就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果不其然和他想的一样。听到最后朱允炆让纨绔子弟当将军,他就知道这一战朱允炆必败。 刘彻乐了,“这么看来,朱元璋宠爱谁还真的不一定。” 如果爱朱允炆,怎么不给他留老将,培养了一群新兵蛋子却不能用,啧啧。 有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或许他也没想到这点吧? 李世民蹙眉,他已经感觉到呼吸不畅了,比当初听到赵括纸上谈兵的时候还要气血上涌,一个纨绔子弟当将军,真是闻所未闻。 赵匡胤开口,这次他没有给朱元璋发消息,而是乐滋滋地看视频,“朱元璋也应该教教他这个孙子怎么打仗才是。” 洪武年间 朱元璋是真的没想到自己之前做的事情给靖难之役埋下伏笔,他恼羞成怒,“要怪就怪朱允炆那兔崽子!” 自己皇位还没有坐热乎就开始削藩了?这可不是他教的! 还有打仗竟然让纨绔子弟上场,这也不是他教的,他都不太想承认朱允炆是他的孙子,就差了一辈,怎就能差这么多? 朱棣听到自己造反其实还是有些心虚的,他看向朱标想解释,“大哥,我不是.....” 他挠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日后会造反。 朱标揉着他的脑袋,“这不关你的事。” 但凡要是能活,谁又想死呢?设身处地一下,如果是他,他也会造反的。 朱棣拍着胸口,信誓旦旦开口“大哥,我肯定不会造你的反。” 建文年间 被说是奸细的黄子澄脸色煞白跪在地上,他也实在是想不到,五十万大军,李景隆竟然还输了? 朱允炆觉得天幕来的及时,但又实在是手足无措,因为手中实在是无将可用。 他更觉得离谱的是,朱棣竟然抵挡住了五十万大军,就凭他那十万燕军。 朱棣也特别想知道自己是怎么造反成功的,现在他知道了,一个纨绔也配和他打? “即便是再多的将士,本王也一样能打得过!”言罢,拿起桌上的弓箭朝着树射了过去,箭牢牢地被钉在树干上。 永乐年间 朱棣想起那段时间,简直是意气风发,再看看现在,被困在宫中,根本没有打仗的机会。 朱高炽见状,“父皇别想了。”不可能放你去打仗的,死心吧。 他垂头,这样就看不见朱棣的眼神,一个皇帝总想着出去打仗到底怎么回事?他觉得父皇癖好就是这个,没错,父皇也是个奇葩。 康熙,“朱棣可是有马上皇帝的称谓,且自小生在战乱时期。” 就算不是身经百战,也是能亲自上战杀敌的,朱允炆和他当然比不了。 【朱棣解救永平后,又去偷袭大宁,也就是他十七弟宁王的藩地。只能说朱棣的演技是真的不错,假意卖惨哭诉求救,宁王真的信了并收留朱棣,然而他不知道自己这个四个正派人贿赂大宁的军官,等到在郊外送行的时候,埋伏的人一拥而上,也因此,大宁的军队叛变,成了朱棣的军队,实力大增[3]。】 【此时的李景隆的军队驻扎在北平城外的郑村坝,天寒地冻,南方的军队当然受不了,战斗力直线下降。面对这样的军队,朱棣当然是直接开打,1399年十一月,先击败哨探部队一万多人,后又与李景隆的大军直面应战,连破七营,李隆基大败,由于撤退时没有通知围困北平的将士,导致他们也围困,损失十万多人[4]。】 【这还不够,之后攻打大同时,又有许多将士投降,甚至还有蒙古投降的军队,在1400年,拱卫京都的重镇保定府也降燕。】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投降朱棣?因为朱元璋在世期间,朱棣已经出征过多次,不少人都听过他的威名,面对这样的敌人,投降也不奇怪。】 【燕军的实力再次增强,接下来的战争虽有波折,但也一路顺利南下,让人奇怪的是面对造反的朱棣,朱允炆还下了一道旨意‘毋使朕有杀叔父名’。不要让我背上杀叔叔的名声,也就是因为这个旨意,让朱棣逃过很多次死劫[5]。只能说朱允炆还是年轻要面子,朱棣都不要脸打着‘清君侧’的名义造反了,你还在这边在意名声,啧啧。】 嬴政忍不住用手遮住脸,表情似笑非笑,虽然天幕的话太过直白,但他也是这么想的,那边都造反了,为什么还要在意名声? 背上杀叔叔的名声总比死了强吧? 扶苏也在纠结,他想起唐朝玄武门的时间,这一次终于清晰意识到皇家无父子这句话,只是他还是忍不住叹气。 刘彻抽着嘴角,也不能拿年轻当借口了,这就是傻。可是当初削藩、流放其他叔叔的那股劲呢,怎么到朱棣这里全没了? 李世民不说话了,他喝了口水,还是不可避免地想到玄武门事变,都是权力乱人心,谁不想享有万人之上的权力? 赵匡胤眯着眼睛,果然还是得将孩子丢到军营中去,不然就会像朱允炆一样,手下的将领都去投降别人。 洪武年间 朱元璋也在骂这个孙子,“家都快没了,还在意名声呢!” 朱棣撇嘴,“父皇,你到底向着谁?” 朱元璋对着他翻白眼,“我谁都不向着!” 他就喜欢他的大儿子和大孙子,要不是他们都去世了,轮得到朱允炆和朱棣? 朱棣:....... 建文年间 朱允炆已经有点被气到,他不由得问,“朕不想落得鱼死网破也错了吗?” 只是想起自焚的叔叔朱柏,他又一阵心虚,他也没想到朱柏会自焚,老老实实地接受削藩不行吗?朱允炆一阵心累。 如果此时朱棣知道朱允炆的想法,肯定会嗤笑一声,凭什么他们就得接受削藩?凭什么他们这群当叔叔的就得屈居在侄子之下? 皇位能者居之! 永乐年间 朱棣听到天幕说他不要脸,他气得不行,“朕怎么不要脸了?” 他哼哼唧唧骂了一会,最后叹了口气,对着朱高炽说,“派去搜惠帝的人都召回来吧。” 不管这个侄子是为了名声还是为了什么,终究是他登上了皇位。朱棣表情不明,不知道在想什么。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21 首页 上一页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