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他执政的后期,却迷信求仙,数年不上朝。宠信奸相严嵩,最终在嘉靖二十九年,引得蒙古兵兵临北京城下,险些灭国,史称“庚戌之变”。】 【不但如此,也是他在位期间,倭寇在大明南方沿海地区烧杀抢掠,让大明威信扫地,影响极坏。】 【可以说,从他开始,大明王朝由盛转衰,开启了亡国之旅。】 永乐朝。 蒙古兵兵临北京城下? 险被灭国? 永乐大帝朱棣额上青筋微狰,拳头重重的砸在了桌案上。 自从他迁都北京,便誓要以天子之身戍守国门。令太子监国,数次御驾亲征,将蒙古残部打得屡屡败退。却没想到自己的子孙中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这么多年过去了,竟然还让蒙古兵打到了北京城下。 虽然这天卷前些时日突然出现在空中,颇为诡谲,所讲之言未必可信。但是如果真如天卷所说,如今他长途奔袭为大明强固国本,究竟为了什么? “可恶!” 桌上的茶杯在他的重击下跳了几跳,便滑落在地。 作者有话要说:
第55章 拽作狂19 一旁前来向他奏事的太子朱高炽吓了一跳,胖胖的身躯向后挪了两步,连带他脸上的肥肉也颤了几颤。 二皇子朱高煦也正好陪立在侧,见状急忙让侍从前来收拾打扫,随即道:“父皇息怒。天卷之言乃是示警,正好可以让我朝引以为鉴。” 朱棣赞许的点点头,转头扫了旁边小心翼翼的太子一眼,轻轻叹了口气。 同老二比起来,老大实在不是习武的材料,这胆子也着实太小了些。 一时间,之前盘桓在他心中的那个念头再次浮了上来。 他不禁微微皱眉。 【up主这里提到了奸相严嵩这个人。有仔细看视频的同学就要问了,up主你不是说了,自从朱元璋杀了胡惟庸之后,便再也没有丞相一职了吗?这个严嵩怎么又成了丞相的?】 【那我们就要说说朱元璋取消丞相一职后,朝堂中的变化了。】 【不管朱厚照还是朱厚熜,还是说在他之后的历代帝王们,都深受他这一决定的影响。也是从那个时侯开始,封建王朝君臣共建的局面,变成了帝王的一言堂。】 【在这之前,若是主弱臣强,有权势的丞相可是能够左右皇帝人选,罢免天子的。】 秦始皇:…… 好恨。 【但是自从朱元璋罢免了丞相后,六部便直接向皇帝报告天下大事,像朱元璋这种勤政的皇帝还好说。越到后来,那些从小养尊处优的皇帝们便越不顶事。还得靠组建内阁来帮皇帝分拣、处理政务。】 【而内阁成员的首脑,便是朝堂中的首辅。严嵩便是因此上位的。】 【内阁中不止一人,但是他们只起辅助作用,并无决策权,所以已经远不及丞相的权利。而且对这些官员,皇帝们掌有完全的生杀大权。】 【之前皇帝下旨时,还需要盖上中书省的大印。废相后,只要皇帝想,多不靠谱的旨意都可以下发了。】 【打个比方,让身边的太监去收税这种荒唐事,在明朝也有过。】 【在大明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的时候,崇祯帝动不动就杀大臣,明朝一共就杀了四个大学士,光崇祯朝就杀了两个。而这个大学士,就是内阁成员,所谓的内阁大学士。】 【崇祯时,明朝已经是风雨飘摇,若是别的朝代,只怕都要哄着大臣们办事干活儿了,而这个时候还敢杀大臣,只能说皇帝的权利太大了。】 【好吧,为什么会这样?明朝皇帝们就要感谢他们的老祖宗朱元璋了。】 朱元璋看着天卷,桌案上草拟的圣旨,眉头深锁,然后暗暗嘀咕了声“NND”便将圣旨推到了一旁。 一旁的朱棣看了,低声问道:“此一时,彼一时。” 此时在他们洪武朝,削除丞相的权利刻不容缓。 此次,左相右相沆瀣一气,只手遮天,父王对丞相的容忍已经达到了极点。 况且,如今朝中,已经无人能胜任丞相一职了。 朱元璋撇嘴:“先听天卷怎么说吧。” 【但是,朱元璋做错了吗?】 【最起码对朱元璋自己来说,没了丞相,他的政务处理起来仍旧游刃有余,并没有多大影响。相反,他的政令反而更通达了,也再也没有权势滔天的丞相欺上瞒下搜刮民脂民膏。】 听到天卷此言,朱元璋的脸色稍缓,眼神又向那张圣旨上扫了眼,冷哼:“竟敢说朕杀不尽天下的贪官污吏?哼!” 他老朱最恨得就是贪官污吏,更恨人骗他,这个胡惟庸,真把他当傻子吗?还说什么,他是杀不尽天下贪官的。 他老朱就不信了,那些贪官难道连死也不怕? 他就是要杀贪官,有一个杀一个,有一双杀一双,一个都不留。 看到他的眼睛微微泛红,朱棣大概明白父皇想到了什么,于是连忙提醒道:“父皇,胡惟庸是为了替自己脱罪,说什么不必理会。” “嗯。”朱元璋沉沉的应了声,继续看向天卷。 【对他的子孙们来说,除了他的儿子朱棣推翻了他孙子的统治外,在他之后的皇帝中,尽管出尽了各种奇葩,可江山还是他们朱家的江山。】 朱棣:……不要再提这个了好不好,他已经尽量在刷低这件事的存在感了好不好。 【虽然大明一朝有众多的奸臣奸宦,但是只要皇帝一声令下,无论是奸臣还是奸宦,只要皇帝想,都会立即抓起来杀掉。刘瑾如此,严嵩如此,魏忠贤更是如此。】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皇帝的权利也在他其后达到了巅峰。】 【这也导致,终大明一朝,因为皇帝的局限性,因为皇帝一直住在深深的紫禁城中,对于民间疾苦,以及社会环境严重脱节。】 【确切的讲,就是下面的大臣们想让皇帝看什么,他才能看到什么。】 【也正是这种信息的断层,打断了华夏大地同世界的交流,没能及时吸取西方近现代文明,更不要说同我们本土的科学文明融合了。比如洪武年间定下,终明朝一朝,争议极大的海禁之策。】 朱元璋:不就是把那些倭人拒之海外吗?可笑,倭人全都是无信的蛮荒小儿,他们能有什么文明。这天卷又在胡说八道了。 朱厚照目不转睛的看向天卷。 西方近现代文明?同本土科学文明融合? 这倒是个新词。 西方科学技术文明?他之前听过一次,应该是挺厉害的,不是说那个什么青霉素就是西方人发现发明的吗。还能治好肺炎。 朱厚照突然想起,最近有人给他提过,海外有个什么国好像派了使者来,就是想见他。但他一是要处理刘瑾的事情,最近又泡在翰林院中,就没再理会。 要不,找机会见见。 不过…… 他心中略沉,目前他更想做的还是先把蒙古人打回去。 【朱厚照登基四个月就开始微服出巡,在位期间,足迹更是踏遍了大明的大江南北。同其他皇帝比起来,已经算是很接地气,很了解民间的皇帝了。】 【所以,观大明一朝,也就朱元璋、朱棣和朱厚照三个皇帝比较了解民间疾苦,朱厚照也是最像他这两个先祖的皇帝,没有之一。】 【不但如此,朱厚照又机智聪慧,并不会轻易的被大臣们所左右。若不是他这么中二,这么纨绔,这么玩世不恭,这么早死。很可能是继朱元璋和朱棣之后很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朱厚照:……朕就当你是在夸我吧! 【只可惜,朱厚照没有更多时间了。我们对他日后的施政也只能是揣测。但是不说别的,就说朱厚照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以及对朝政的把握上,可以说是明朝历代帝王中的翘楚。】 朱厚照:…… 【众人只知道朱厚照设立了豹房,却不知道豹房除了娱乐放松外,豹房已经被他打造成了一个政治中心。天天都有奏折送到他这里来。】 【众人都说他自封为大将军荒唐,却在后来才意识到,他自封为镇国将军还建了将军府的做法,让他进一步将军权收归到自己手中。】 【众人只知道,他没有亲生子嗣,却收了一百多个干儿子养在豹房里,但是又知道有多少供他驱策的亲信干将出自其中。】 【先是解决朝中的内忧,然后又开始抵御北方的蒙古,在位期间还平定了两次叛乱。待这些危机都解除了,大家觉得,以他的性子,应该会做什么呢?】 【曾经有一句话可以形容贯穿大明朝一朝的危机,就是南倭北虏。】 【而朱厚照平定了蒙古之乱,让北虏安定了,那么接下来他该做什么,又想做什么呢?】 【恐怕只有南倭之患了。】 【在朱厚照快要离世之前,刚刚同西洋的使者有了接触,而在此之前,大明在海禁一事的监管上已经越来越松弛了。】 朱厚照:看来朕还真的见过那使者呀,就是这时间有点微妙。 洪武朝。 南倭北虏? 十帝之后,我大明竟然还是如此艰难。 十帝之后,不但北方的蒙古没有被剿灭,还有余力反攻北上? 十帝之后,南倭之患竟然日益猖獗了?那些倭人果然可恶。 朱元璋沉下脸:“老四,你以为如何?” 朱棣沉吟片刻:“父皇,如今我大明最大的隐患仍旧是北方的蒙古人。倭人虽然可恶,但是远在海上,若论轻重缓急,还是先剿灭蒙古最为重要。” “朕也是这么想的。”朱元璋轻哼一声,“想当初那张士诚和方国珍若不是得了这些倭人外邦的资助,早就被老子剿灭了。” “对了,他们还杀了一个莱州府的同知,好像姓赵对吧。那可是我大明派出的使者。简直可恶至极。” 只可惜当时刚刚建朝,尚有蒙古王保保余部还未剿灭,实在是不宜征讨,只能暂时将海封禁,不了了之。却不想后世竟成了他大明的大患。 见朱元璋神色凝重,朱棣略微沉吟了下,道:“父皇,这次查抄胡府,儿臣还搜到了一些胡惟庸同倭人互通的书信,正待同其它物证整理分类后,一起呈送给您。” “同倭人的通信?”朱元璋立即沉了脸,“立即让他们把书信送来。” “是。”朱棣应了,立即让人去取。 而这时,朱元璋看着天卷正色道:“这禁海之策原本承自蒙古人,朕更是曾连续几次强调禁海,甚至关闭市舶司。只是眼下看来,这海,或许禁得还不够。” 【说起南倭,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让所有国人深恶痛绝的小日子国吧。】 说到这里,一段诡异的背景音乐响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20 首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