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这东西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而且光幕上说的可是每年产量,是每年啊! 这根本就不合理。 先不说这么多铁需要多少人去采集,就是把这些铁都采集好,炼制也是一个巨大的,极为耗费银钱的过程。 各朝代明白这个数据有多惊人的皇帝朝臣,在听到这个数据后,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 可他们就看到评论区的后世人在看到这个数据后,没有一个评论大惊小怪,甚至觉得年产13亿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除非刷到这个视频,说这些话的人都是傻子,否则这个数据绝对不会是假的。 可这么高的钢铁产量?后世朝廷是怎么做到的呢? …… 还有更让各朝代皇帝关注的,就是剿灭其他国家的方法。 [常规武器性价比太低,一亿多人呢!站着不动让你打都会倾家荡产,核电区域氢弹净化,钻地弹攻击富士山形成连锁地质灾害,性价比是最高的。 如果能借来一枚波塞冬,在海下三千米来颗两千万吨,基本就平了,最多花500亿就搞定了。] 能说出这样的评论,至少证明打下这段文字的后世人,对后世朝廷的武器了解很深。 可真的有这么样的武器吗?“地下三千米”,什么样的东西能打到地下三千米? 就是已经有完整兵工厂的明朝,在看到能打到这么深的炮弹都惊了。 朱棣:“地下三千米?这样的炮弹威力该有多大?” 刘彻:“若我大汉,有这样的武器在何愁不灭匈奴?” 戴梓:“若后世真有这般强大的武器,倒也也不奇怪为何能够年产十三亿吨钢铁了,有这样强大的武器,后世说不得就有增强钢铁产量的东西。 只是也不知,我有生之年能否造出和后世一样厉害的火器。” 戴梓说完这些,无奈的摇了摇头继续干活,都被流放在这里了,还想这些干什么呢? 现在的他连制作火器的材料都凑不齐,更别说光幕上那样的炮弹了。 …… 【#安徽一个安安静静却两边通吃的省#】 【安徽一个安安静静却两边通吃的省。】 【具体表现为:南方人以为安徽是北方的,北方人以为安徽是南方的。 安徽从不参与南北纷争,豆腐脑的咸甜之争,安徽沉默,因为他都吃,而且还吃辣的。】 【面食,米饭之争,安徽沉默,因为他也都吃,有时候一顿饭出现两样主食也不奇怪。】 【水饺,汤圆之争,安徽沉默,因为安徽人同样都吃,甚至他们还能将汤圆和饺子一起煮。】 【所以每次南北出现矛盾分歧的时候,他就是两方的和事佬。】 评论区 [汤圆,饺子一起煮?好小众的文字,好奇特的吃法。] [水饺汤圆一起煮,多好啊!这样都不用分两次了,多方便。] [真是……好聪明!就是……我有点儿不能接受。] [终于有人发了,我一直纳闷豆腐脑咸的,甜的不就是换个口味的事儿吗?没想到南北争议那么大,我们也不敢吱声。IP安徽] [豆腐脑必须是咸的啊!] [必须是甜的!] [在皖中,米饭吃腻了,我吃面,面吃腻了,我吃米饭。] [据说安徽那边不烤火,也不供暖,所以……你们不冷吗?] [过冬全靠一身正气。] [还有火桶续命 。] [……] “豆腐脑那当然是得吃甜的了,咸的有什么好吃的,没滋没味儿的。” “甜的才不好吃,吃豆腐脑,当然要吃咸的了。” “吃甜的!” “吃咸的!” “甜!” “咸!” “……” 甜咸之争,逐渐蔓延到古代。 除此之外,民以食为天的天朝人,还注意到了光幕上的其他美食。 “水饺是什么?我怎么没听说过?” “按照光幕上的意思,那水饺,不就是娇耳吗?” “张大人发明的娇耳可好吃了,可惜我就吃到过一次,不过那滋味永生难忘。” “那汤圆呢?我怎么没听说过这个汤圆啊?” “这个我也没听说过。” “光幕上的汤圆,和现在咱们吃的浮元子好像啊!”(“浮元子”是汤圆的一开始叫法,和一开始的饺子被叫“娇耳”一样。) “……” …… 【#走大爷的路,让大爷无路可走#】 【一台球厅有个大爷每次进台球厅都磕头对顾客乞讨,还让顾客扫码付款,一店员的被逼无奈只能用同样的方法对待大爷。】 【视频里只见大爷跪下后,一店员直接滑跪到大爷面前磕了个头。 在前台的其他几位小伙子看到这种情况,不明所以。 其中一位小伙看着情况以为有什么事,也跟着跪了下来,他一跪其他几个在前台的小伙也跟着跪了下来,齐齐的给大爷磕了个头,一边跪一边喊:“大爷!大爷!大爷!” 声音此起彼伏。】 评论区 [一个人可能会尴尬,但是一群人那就……无所畏惧.jpg] [知道的,知道是不想让大爷要钱,不知道的,还以为大爷怎么了呢。] [一看就知道这些在前台的小伙子都是大学生,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说跪就跪,一点也不含糊。] [大学生:看起来很好玩,那我也来一个。] [大爷:乞讨一天啥也没要到,还干出去200。] [大爷:你们才是我的活爹啊!] [用魔法打败魔法。] [今年大家的精神状态都好癫啊。] [……]
第36章 【#河马:两不栖动物#】 “这是后世乞讨的人吗?” “我还是第一次在后世看到乞讨的人呢,乞讨的人穿的衣服都这么好吗?一个补丁都没有,比我穿的都好。” “不只是衣裳没补丁,你看他那脸根本就不像是被饿过的样子,跟咱们这儿的乞丐压根儿没法儿比。” “别说跟乞丐比了,他的脸色比我都好,我感觉他平时吃的比我都好。” “他脖子上挂的那绿绿的是什么?用来乞讨的东西吗?” “乞讨的人还是敢让他进门儿,真让他讨着东西了,还不得天天来。” “……” 作为古代底层百姓经常接触乞丐,他们对付乞丐可太有一套办法了。 而且百姓因为经常看到乞丐的缘故,乞丐是什么样子的?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 光幕上的乞丐,如果放到现在看,谁能看出他是乞丐?那脸色比常年吃糠咽菜的普通百姓还红润。 不止百姓,经常接触百姓底层生活的皇帝们,也看出来后世的乞丐这脸色也太好了。 这哪儿是乞丐该拥有的脸色,说是村中富户的脸色都不奇怪。 秦始皇:“后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时代?让乞丐都能吃得饱。” 赵过:“能让乞丐都有这样的脸色,后世绝对有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就是不知道是什么。” 除了注意到后世粮食产量的,还有注意到后世衣服的。 “能让乞丐穿的这么好,这衣服还有其他颜色,那后世纺织衣物方面绝对已经进行了改革,不然怎么够14亿人的衣物。” “光幕上出现了那么多,后世人却没有一个穿着带补丁的衣服,后世的纺织业该何其发达。” “普通乞丐都能穿得起这样的衣服,并且不被周围人所奇怪,似乎乞丐穿这样的衣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那证明这衣物的价格绝对极其低廉。可……后世朝廷是怎么做到的?” 各朝代注意到这一点的皇帝大臣们脑海里的疑惑是一个接一个的往外冒,可惜没人给他们解答。 …… 【#新一代网友破防#】 【过年时哈尔滨网友破防,现在轮到甘肃网友破防了。】 【随着天水麻辣烫的爆火,各地网友前往甘肃,甘肃也开始放大招了,首先就是被连夜翻新的羲皇大道,伏羲大典礼乐走上街头,农历二月请社火……】 评论区 [水子你让我陌生,几十年没修好的羲皇大道啊,几天就能修好了!那我这么多年被颠的屁股算什么?] [算你铁腚。] [哈哈哈……] [我原以为你武将出身不会心疼人,没想到……] [他只是不会心疼你。] [哈哈哈真实了!] [甘肃的网友,你~妈~妈~不~要~你~喽~~,这么多久了,终于轮到我说这句话了。IP黑龙江] [那我想问问:楼上,之前我们走之后,你妈妈有没有把玩具都收起来呀!] [瞬间就笑不出来了。IP黑龙江] [不说这个,我们还是好朋友。(? ? ?? )IP黑龙江] [我朋友说羲皇大典,他爷爷就看过一次。] [这好歹还看过呢,我看都没看过。] [本地人都没看见,外地人先看见了。] [终于理解了大胖橘的那句:额娘,这样哄孩子的歌,你从未给我唱过。IP甘肃] [质疑胖橘,理解胖橘,成为胖橘。] [……] “去甘肃,他们大老远跑去甘肃干嘛?” “好像是说为了吃什么麻辣烫。” “就是为了一口吃的就千里迢迢的跑过去,这多费劲啊,光是弄路引就得给当地县衙送不少钱吧。” “肯定是有钱人才能去的,咱们可去不成。” “可光幕上这些人好像和之前光幕上的那些普通百姓没什么区别。” “……” 如果说之前,各朝代的百姓还以为光幕上直播放的,全都是后世富人的生活。 但现在看过之前的视频,知道了后世百姓都可以经历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就明白写下这些评论的,光幕上的这些人应该都是普通百姓。 那写下这些评论既然没有什么不平,那就证明去的这些人也并非什么达官贵人,而是普通百姓。 李世民:“让这么多百姓去其他地方,难道后世已经没有路引了吗?” 朱元璋:“这么多百姓都去一个地方,难道当地就不怕这些是组织起来的叛军吗?” (朱元璋建立洪武朝的时候,虽然是明朝初期,但造反事件一点儿也不少,虽然我没有查到具体事件有多少,但光历史记录的就有: 洪武三年:广西阳山县山民十万余造反,同年泉州陈同造反,进攻永安,德化和安溪三县,同年山东孙古朴聚众造反。 洪武十四年:广州的曹真和苏文卿等叛乱,众数万,同年,福建福安县民江志贤聚众八千造反。 洪武十五年:广东铲平王叛乱。 洪武十八年:湖广铲平王吴奤儿造反。 洪武二十二年:江西赣州夏三聚众数万人造反。 洪武二十八年:广西的瑶族、壮族数万人叛乱造反。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93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