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修建秦始皇陵从秦始皇十三岁登基开始,用了七十二万人建造这件事就有些站不住脚了。总不可能七十万人花了几十年的时间连个地基都挖不好吧?倒是秦始皇死后赶工还有可能。】 嬴政大概也有些无语,此时没有说话,倒是蒙恬忍不住出声:“这后世之人这不是乱写吗?!” 扶苏叹道:“阿苒说的对,历史毕竟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待会儿问问是何人推翻了朕的大秦建立了‘汉朝’。”显然这次是打算先下手为强了。他又看了一眼懵懵懂懂的胡亥,对阿苒所说的那句秦二世胡亥,以及三年印象深刻。 倘若她没有说的话,那就问问。 【灵渠和郑国渠不用说,这是功在千秋的建设,在两千年后的今天,它们已经不能作为运输航道来使用了,却依然灌溉着周围的良田,做着造福一方的贡献。不可否认,当时因此服徭役的老百姓很苦,但后来的朝代也都从中获利。】 听到这段话,嬴政顿了半晌,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表情,“竟然能用两千年吗……。” 他似乎从不会怀疑自己的决策正确与否。 【而长城,更像是一种必然选择。】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可是依旧经常遭到匈奴的骚扰。匈奴不像六国那样不会跑,比较好解决,匈奴居无定所的,跟打游击战似的,出兵去打还不一定能找得到,就没那么好搞定。这样一来就只能有两种选择,一种建长城抵御匈奴的入侵,一种就是任由他们骚扰,像政哥这样一言不合就统一六国的人,怎么可能放任他们搅扰,所以他选择了建长城。】 六国遗民:?你礼貌吗? 【建造秦直道也是出于同样的理由,更方便咸阳出兵回击匈奴。这些建设的确加重了百姓的徭役,让他们苦不堪言,但也不能说秦始皇穷奢极欲,他做这些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建造一个能长治久安的国家。】 【可是他步子拉太大,扯着蛋了。】 嬴政:…… 【嬴政:你再给朕说一遍?】
第17章 阿苒一讲讲high了就容易忘记自己直播间里还有一群古代皇帝。 看到嬴政的弹幕一时间有些尴尬,节奏忽然被打乱了。 如果不知道还好,一旦知道了听自己直播的还有一群古人,她就浑身不自在,坚持直播确实得耗费她很多勇气。 她忍不住抬头看向首长,首长对她露出了一个肯定的笑容,还给她竖了一个大拇指。 下一秒阿苒就忍不住露出一个笑容来。 【这位叫嬴政的宝子,秦始皇的确雄才大略,目光长远,他能看到那个时代大多数人都看不到的东西,正因如此,他才能在刚统一六国的时候就颁布治理大一统国家的政策,实在是一个天才。】 嬴政宝子:…… 后世之人都做些什么奇奇怪怪的称呼。 【他是一个国家主义者,而非人本主义者,所以他能充分的把每个臣民都调用起来,发挥出最大的力量。但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忽略掉人之所以是人,而不是工具的区别在于,人有感情,会有情绪,他们不会被用坏之后一声不吭,他们无法长期处于高压的环境下,会想要过更好的生活。】 【工具如果不定期修理也会坏,何况是人。】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推行的政策让秦国的生产力和军事能力飞速发展,得以让秦国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统一六国。可是土地统一了,那人呢?秦人自己本身就经历了百年的统治,之前都没反,之后也没那么容易反。可六国遗民不一样,他们此前的国家没有这样的高压政策,他们未必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适应。】 【而且最大的问题是,统一之后国家的状态已经从战争转向和平,之前的政策还能否适用于和平年代?在这种时候大兴土木,增加徭役,会不会埋下什么隐患?】 【秦始皇还在的时候尚且可以用他的权威压下这些问题,可是他死之后呢?如果继位的是扶苏,或许他施行仁政可以改变现状,可继位的偏偏是那个什么都不懂被赵高控制的胡亥。扶苏继位能不能让秦朝国祚绵长未可知,可是让胡亥继位的话,必然导致灭亡,事实上也是如此,胡亥继位后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在短短3年的时间里就走向了灭亡。】 【嬴政:继位的为何不是扶苏?】 看到嬴政发的弹幕,扶苏忍不住看向嬴政。他以为父皇是因为对他失望才选择了胡亥,听到他这么问才知道原来父皇并没有厌弃他,依然是在意他的。 【秦王绕柱:楼上取这么个网名难道还不熟悉那段历史?扶苏没上就是因为被搞死了呗,要不然秦朝也不会那么二世而亡啊。】 【FFFF班长:可惜了,扶苏上台的话会施行仁政吧,这样更利于各个国家遗民的融合。】 【秦王绕柱:不甘心啊!!!扶苏怎么就那么傻,你爸他怎么可能真的讨厌你啊!!】 【挪威的鱼:扶苏本来就是被秦始皇当成继承人来培养的,他又没有培养其他人,想想都知道不可能会下令让扶苏死,忍不住阴谋论,扶苏怕是被害死的。】 【李世民:可能性很大。】 【爱新觉罗玄烨:扶苏自杀实在不太合理。】 【朱厚照:你们也这么觉得吧,被当成继承人培养的岂会那么脆弱?】 【朱棣:如果真是这样,他就算继承皇位恐怕也无法把国家治理好。】 朱棣刚发完弹幕就遭到了自家父皇的死亡凝视。 朱棣:…… 【不上朝的酒中仙:可是当时扶苏是和蒙恬在一起的,谁能杀了他?】 【我老朱家:说不定蒙恬被策反了呢?】 【秦王绕柱:要是真被策反了他和他弟怎么可能还会被弄死。】 弹幕上已经开始讨论扶苏之死了,阿苒津津有味的看了一会儿才回答嬴政的问题。 【这就要说到秦始皇第五次巡游了。他进行第五次巡游的时候,已经年过半百,而且他本来也是一个勤政的皇帝,历史上记载,他每天要处理一石的政务,一石相当于现在的60公斤,出门巡游的时候也不忘记处理政务。巡游本身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们平时出去旅游都觉得累,更别说他几乎把全国都走了个遍,更是不轻松。】 【加上他为了长生吃了很多丹药,古代的丹药里大都加了重金属,我们现代的人都清楚,这些重金属是有毒的,秦始皇吃了那么多,肯定对身体有伤害。而且传说秦始皇有23个儿子10个女儿……说实话有这么多孩子,去后宫的次数肯定不少,也挺伤身体的。】 嬴政:…… 他脸都绿了,他之前吃的丹药都是有毒的?! 扶苏也是一愣,赶紧宣大夫来给嬴政看看看。 【综合以上这些原因,秦始皇在这个时候身体状况可能已经不太好了。他第五次巡游全国去的地方可不少,最南走到了九嶷山,最东边又去了会稽山和荣成,在他巡视完全国准备回去的时候,在平原津这个地方忽然生了重病,于是他让随行的蒙毅去会稽山祈求神灵让他恢复健康。】 【这里先说说这里随行的都有一些什么人。这一次巡游,秦始皇带了蒙毅、李斯、赵高和胡亥,蒙毅走了之后,就只剩下了李斯、赵高和胡亥三人。有人说,如果这一次蒙毅没有离开,历史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蒙毅是秦始皇的亲信,他的哥哥也深受秦始皇的信任,率领三十万将士镇守在北方对付匈奴,蒙家一家人对秦始皇十分忠心,可是剩下的三个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各有各的心思。】 【胡亥,说是对皇位没有兴趣,可是上位之后却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屠了个干净,如果对皇位没有兴趣,何必做这种事情?】 【赵高本来就很有野心,渴望权利,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往上爬的机会。】 【而李斯,他也同样贪恋权力。以他和蒙家兄弟以及扶苏的关系,假如扶苏继位,他很可能会失去现在的权利和地位。】 【综上所述,秦始皇死前身边没有留一个‘自己人’】
第18章 听到这里,李斯表情一变,立刻抱拳开口:“陛下……” 嬴政一抬手打断了他的话,“继续听下去。” 随后转头吩咐侍卫,“把赵高控制起来,别让他跑了。” 侍卫立刻去抓人。 嬴政想的没错,赵高的确想过要跑。 赵高当然也看到了天幕中的内容的,第一反应是咒骂阿苒,对他来说,阿苒所说的事情都是他未曾做过的事情,却要用这种方式说给始皇听,这是要逼他去死啊,这天幕中的人心也忒黑! 接着他就开始想要怎么才能洗脱这天降的罪名,谋害皇子的罪名他可担不起。 现在事情都还没有发生,说不定还会有一线生机。可是他也清楚,此等大事,始皇绝不会轻拿轻放,他很可能会面临死亡。 但是他又不甘心,他苦心经营这么久,好不容易在这咸阳宫中有一席之地,要是逃走就一切都没了。 然而还不等他做出决定,嬴政派遣的侍卫就已经找到了他。 【秦始皇虽然病得很严重,但是车队还在继续前行,直到行进到沙丘的时候,他已经快不行了,他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必须在死前立下下一任继承人。众所周知,秦朝是没有立太子的,也许是秦始皇觉得徐福一定能找到仙药带回来,他是可以千秋万世的,所以他一直都没有定下继承人,却没想到他终究等不到那一天,也正是因为他没有立太子这件事,让秦朝早早被推翻。】 【他决定发出遗诏的时候,蒙毅还没能赶回来,他的身边又只有李斯、胡亥和赵高,这些人的心思他很清楚,明白自己如果直接传位给扶苏的话,事情会变得不可控制。所以他选择了传信让扶苏尽快赶回咸阳为他办理后事,这也算是间接表明会传位给扶苏的意思。而且就算没有遗诏,以那个时期的惯例,也是长子继位的。】 【可是问题就出在他死前守着他的人就只有这三个人,而且赵高官职是中车府令兼行玺符令事,秦始皇下达的旨意要由他加盖皇帝的玺印。这还不好办吗?赵高和胡亥本来就是一伙儿的,只要说服李斯让他加入进来,剩下的还不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赵高玩弄权术是很有一手的,也很懂李斯的弱点,抓住痛点当然是一抓一个准,他们三个的联手可以说是顺理成章。】 【于是秦始皇驾崩前给扶苏的“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变成了一封赐死诏书。】 听着阿苒的叙述,秦始皇的表情阴晴不定。 他没有去看在场的李斯和胡亥,二人却汗如雨下。 【而扶苏又太过耿直,这封赐死诏书送到他面前,他也不确认一下,就自尽而亡。不过这些都是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5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