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王皇后的巫蛊案在《旧唐书》里记载的是王皇后自己搞巫蛊之术被发现,而《新唐书》里说的是被武则天陷害,不管是不是陷害,都没什么关系,他们总归是达到了目的。】 【我老朱家:要是真的是武则天陷害,那还得夸她一句手段了得呢~】 【达令哒哒哒:话说我从西汉听到现在,怎么感觉巫蛊之术屡禁不止呢?古代人真这么喜欢这个?】 【挪威的鱼:古代没有办法解释的事情太多了,现在都还有,出现那么些个迷信的也正常】 【这个时候时机就成熟了,李治的人就在朝会上提起了废王皇后立武则天的事情,这时候长孙无忌还不想同意呢,不过被李世积一句人皇帝家的家务事你管不着的话给顶了回去,这种时候也就只有李世积能怼得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不得不妥协,除非他想跟手握兵权的李世积直接刚。】 【这样李治就顺利的以谋害皇帝的罪名废掉了王皇后和萧淑妃。】 【达令哒哒哒:王皇后不是被软禁了吗,她怎么还能谋害皇帝?】 【古代权力斗争,罪名不重要,你做没做过不重要,只要你在斗争中输了,那么给你安什么样的罪名都可以。长孙无忌也一样,几年后的他被李治安了一个谋反的罪名,最后自尽在自己的府邸。】 【不上朝的酒中仙:自古皇权斗争都是十分血.腥和残酷的】 【out曼:唐朝的尤其明显……】 【快乐水最快乐:唐朝后期斗的最厉害】 【我老朱家:唐朝从一开始就没简单过,从玄武门之变开始,就一直都是残酷的】 玄武门之变毕竟不是什么好听的事,在古代,对李世民而言这件事就是他身上的一个污点,所以他一向不喜欢别人拿这个说事。 他虽然不喜欢别人说,但要是再来一次,他依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但是这之后皇位的斗争如此残酷倒是他没有想到的,毕竟讲之前朝代的时候,弹幕上可没这么形容过。 或许不是其他朝代不残酷,只是唐朝尤为明显。 【其实从这一系列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来武则天能跟着李治一起玩政治,手段是不缺的。】 【而能在李治势弱的时候还选择站在他这一边,还陪伴支持以及协同作战,帮助他夺回权力,就足以可见她的远见和想法。】 【秦王绕柱:要是输了他们估计会死的很惨……】 【我老朱家:李治毕竟是个皇帝,武则天没权没势的,怕是更惨】 【达令哒哒哒:忽然就明白为什么李治那么信任武则天,愿意把权力交给她了】 【out曼:他们的感情说不定真的很好】 李治忍不住笑了笑。 他和媚娘的感情的确很好,他看向身边的武则天。 但是就算很好……他也暂时无法接受她未来会成为女皇这件事。 【只是老李家都有一个风疾的毛病,李治也逃不掉,有一天他忽然风疾发作,目不能视,那之后就只能让武则天代理朝政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武则天算是李治手把手教出来的。】 【现在很多人对武则天诟病的一个点是,认为她弄丢了唐朝的大片疆域,以此认为她昏庸无能。】 【李世民:什么地方丢了?】 【我老朱家:安西都护府吧好像是】 【但是这些人只揪着武则天说她丢了安西四镇,却只字不提她后来又重新将安西四镇收复的事情,也不提武则天放弃安西四镇是处于战略政策的考虑。】 【事实上,放弃安西四镇的行为唐朝之后的皇帝也认为这个举措没问题。】 【当时因为唐高宗李治时期征战频繁,国力军力透支严重,加上高宗此前发起的青海战役,被吐蕃大败,勉强耗费国力守住安西四镇只会拖垮大唐,所以她选择了放弃,转守为攻,并且抓紧时间休养生息。】 【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她又再重新收回安西四镇,并增设北庭都护府,避免安西都护府两线作战。】 李世民松了口气。 在必要的时候断尾求生总比拖垮整个大唐来得好,更何况后期又重新收复回来,国土并没有变少,这个决策的确没什么问题。 【讲完武则天时期疆域的事情,还有一个东西咱们得讲讲,因为这个东西对之后千年封建王朝的影响都非常大。】 【这个东西就是科举。】 【FFFF班长:科举制是隋朝出现的吧,和武则天有什么关系?】 【我老朱家:武则天开创了武举,这个我知道】 【科举制是在隋朝出现的,然后唐朝沿用了。科举可是个好东西,打破了阶级的固化,让出身微寒的人也能凭借科举实现阶级跨越,这让一整个国家都呈现一种欣欣向荣的繁盛景象。】 【当然有人会说,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的就是那些八股文,早就已经成了固化人们思维的工具,怎么还能算是好东西?】 【明清时期的科举的确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作用,但是最初科举出现的时候的确是起着非常大的作用的。】 【为什么唐宋诗词是整个历史当中最繁荣的阶段?这和科举的出现脱不开关系的。】 【FFFF班长:科举是很有用,那它和武则天有什么关系?】 【唐朝的时候,科举考试和后面的科举考试不同,分为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其中明经和秀才是主要的科目,不过唐朝时候的秀才和后来的秀才可不一样,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就是没几个人能考得上,所以后来就渐渐取消了。】 【武则天在其中的贡献就是,在科举里面加了一项东西——杂文。】 【我老朱家:杂文怎么了?】 【不上朝的酒中仙:啊!文学对不对?】 【没错,你们有没有发现,唐朝的大诗人全都是在武则天之后才出现的,什么李白、杜甫、贺知章、白居易、王维……往她之前看,想破脑袋似乎也只想得起来一个初唐四杰对吧?】 【达令哒哒哒:还真是……你不说我连初唐四杰都想不起来】 【我老朱家:这么一看还真的是……】 【这些大诗人的出现就是和增加的这一项杂文有关。】
第84章 ◎舞弊达人温庭筠◎ 【什么是杂文?诗词歌赋就是杂文。】 【古代人考科举有多重要?就和我们现在高考一样,都是鲤鱼跃龙门那个龙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个独木桥。】 【咱们为啥要学语文数学英语那一大堆科目?因为高考要考啊……】 说到这里,阿苒露出一个十分纠结的表情,经历过高中三年的人都懂她这个表情,高三那叫一个痛苦。 【我老朱家:笑死,那是我人生当中知识量最多的时候】 【秦王绕柱:哈哈哈哈哈哈高考算什么,我会做法,我会上香!!!嘤嘤嘤直接哭出声】 【有一说一:要不是高考要考,谁要学那么多东西啊!!!】 【对啊,就是因为科举要考,所以考生们才拼命的提升自己诗词歌赋的技能点啊,正是因为这一点,唐诗才是文学历史上的巅峰嘛。】 【不过比起咱们现在高考的严格,唐朝就没那么严谨了,他们考试连考生的名字都不糊的,阅卷老师在打分的时候可以看到考生的名字。】 【有一说一:那不是作弊的情况很严重了?】 【不上朝的酒中仙:唐朝是管理很松,后面的朝代才越来越严的】 【作弊的情况确实很严重,而且考官也不是管的很严,作弊就算被发现可能也不会拿你怎么样。】 【比如说温庭筠,大家应该都比较熟吧?毕竟学过他的诗。】 【挪威的鱼:小山重叠今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达令哒哒哒:哈哈哈情诗小王子~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古人:???后人上课为什么要学这个? 【这个人就是考场上的一个刺头,他自己水平是很高的,但是考了好几次都因为各种原因落第,然后决定给人当抢手,最高记录,一场考试帮八个人作弊。】 【他在里面都已经混成老油条了,那些监考官都认识他,见他来考试就知道他肯定不安分,得把他安排在离自己近一点的地方。】 【秦王绕柱:我伙呆……】 【代打刘师傅:这……不取消考试资格的吗?】 【out曼:重点是考试资格吗?重点是他一场能帮八个人考试啊!!!】 【我老朱家:呆滞……他是有八只手吗?】 【动漫迷:你不如说他是拉莱耶得了……】 【这个人很有才华的,不然他的诗也不会放在咱们得中学课本里,只是这个人考试老不中,他就很气,他宁愿帮人作弊,也要证明自己有能力高中,你们还别说,他还真的帮别人高中了。】 【我老朱家:这是什么品种的大冤种……】 【out曼:笑死,不知道该羡慕他还是同情他】 大冤种温庭筠:…… 这是他愿意的吗?!还不是他自己考不中! 烦死了!哼! 【不过那个人虽然高中了,但是立马就被举报说他舞弊了,算是白忙活一场。】 【除了作弊的风气盛行之外,不糊考卷带来的另一个影响——你的名字是否出名会影响你的成绩。要是原本就有名气,阅卷的考官看到你的名字是会有加分的。】 【所以当时就兴起了一种行为,考生们会提前经营自己的名声,搞点什么诗会啊,让自己的大作流传出去让别人都知道啊,再给青楼女子们唱一唱啊什么的……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在考官们前面刷存在感,时不时给他们送上几本自己的自选集,让考官们记起来还有自己这么号人。】 【达令哒哒哒:哈哈哈哈社恐怎么办?被迫营业,太惨了哈哈哈哈】 【我老朱家:这不公平啊】 【代打刘师傅:要是考官和考生认识,那不就会多给几分了?】 【有一说一:还有那种找枪手给自己写诗,然后当成自己的来宣传,肯定也会有吧?】 【是啊,所以说唐朝的科举舞弊情况很严重嘛,唐朝后期还出现过两次非常大的舞弊案。】 【为了公平,武则天继位之后就实行了'弥封制',只不过并没有广泛使用,这个方法真正成为定制是到宋朝了,宋朝的科举考试就要严格的多。】 【秦王绕柱:我们现在也在用呢】 【我老朱家:而且N多老师一起阅卷,老师基本上没机会批改到自己学生的卷子】 【不上朝的酒中仙:古代考生没那么多,咱们一次考试几百万人,肯定要的阅卷老师多,古代那才多少啊,而且还是乡试什么的一层一层筛选上去的,能去考试的都是精英】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5 首页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7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