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会有那样的下场全是这些奸诈小人的蛊惑! 他熊槐是好说话,但他不傻! 决不能再受蛊惑! 楚国几百年基业不能毁于他手。 “大王息怒。”朝堂之上也乱成这样,屈原又忧心楚国未来,只能尽力劝解。 “大王,臣以为当先稳住百姓, 告知他们祭祀大典即刻准备,至于此女之言,不可能无穷无尽,臣以为未到最后,无法定论,不若听她说完再分析利弊,方能确认可不可信,届时再做打算亦不迟矣。” 熊槐这才发现屈原的话总能安抚自己的心绪,他深吸一口气道:“善!” 于是立即派人安抚百姓。 楚宫外的百姓已经怒火滔天。 这些百姓大多年纪较大,且未曾接受过教育,心中只信奉天神,除了大巫之言,他们不相信任何人的话,也不想去相信。 他们只知道战争本来就让他们这些普通人举步维艰,若是楚国亡了,他们沦为战俘,那定是比死还要难受的。 所以那样的事情,决不能发生,也绝不可能发生! 很快,祭祀大典将在三日后举行的消息被宣布,这时众人才像是心中有了主心骨,大呼大王英明,继而才慢慢散去,途中还不忘继续骂着巨幕。 然而,不管他们如何,幕中女子的话仍在继续,丝毫不受影响。 【公元前312年,楚怀王十七年,熊槐终于重新任用屈原,他让屈原出使齐国,与齐国重修旧好,自己则主持与秦国的和谈。】 【屈原不在的这些日子里,秦楚两国你来我往,谈了好几次,最终公元前311年,也就是楚怀王十八年,达成了秦楚连横。】 【这其中有件事值得一提。咱们之前不是说楚怀王被张仪骗得很惨吗?你们说楚怀王气不气,他肯定气啊,于是当秦惠王向楚国索要黔中郡的时候,楚怀王就说要地可以,拿张仪来换。】 【秦惠王爱才,当然舍不得张仪去送死,但张仪却丝毫不惧,自请去了楚国,然而正所谓有备无患,张仪既然有胆子去楚国,那他就不可能没有准备,他准备了大量财物贿赂靳尚,让靳尚和楚妃郑袖帮自己脱身,最终躲过了这一劫。】 熊槐睨了方才还大言不惭的靳尚一眼。 靳尚脚下一软,额头已经浸出密密的汗珠,他扑通又跪倒在地。 “大王,臣岂敢做出此等危害楚国之事?” 熊槐却没搭理大表忠心的靳尚,他心中正想着自己最宠爱的郑袖。 他怎么也不敢相信,一向善解人意的爱妃竟会与奸人为伍。 【我们之前说了,楚怀王“内为艳妻佞幸之所蛊”,这话显然不是王夫之胡编乱造的,楚怀王这个人耳根子软,别人说什么他很容易就相信了,要不然他之前也不会在张仪面前栽那么大的跟头。】 【话说这张仪到了楚国,楚怀王是见也没见,估计也是怕了张仪的巧言令色,他下令将张仪囚禁准备直接抹脖子杀了。】 【可张仪早已做好准备,他私底下联系了靳尚,让靳尚帮自己开脱。】 【于是靳尚得了好处,不仅自己劝说楚怀王,还去找了楚怀王的宠妃郑袖。靳尚告诉郑袖,秦王准备让美人带着丰厚嫁妆来嫁与楚王, 以换取张仪,到时候美人进了楚宫,仗着身后有强大的秦国必定会得到大王宠爱,届时郑袖就会失宠。】 【郑袖一听,当然不行,楚王最爱的女人只能是自己,于是她便劝说楚怀王放了张仪。】 “来人!” 没等三月说出此事的最终结果,熊槐黑着脸叫来宫中守卫,“去,将郑袖押入刑房!” 跪在地上的靳尚慌张起来,正要求情,就见熊槐指向自己,轻飘飘说了一句:“连同此子!” 靳尚深知大王已不会再信自己,但仍抱有最后一丝希望,他大喊道:“大王怎可轻信妖女之言?不怕百姓置喙,天神责罚乎?” “大王!再信屈平,楚国危矣!” 他的声音很大,回声仿佛传遍整个楚宫。 熊槐更是怒不可遏,将手边竹简砸到地上,喝道:“拔其舌,叫他永不能言!” 殿上早已噤声不语的众人皆倒吸一口凉气,再不敢随意开口了。 熊槐倒也并非真就那般信任巨幕中的女子,只是 她的话涉及楚国几百年的基业,岂容忽视? 平日里郑袖就总在他耳边谈及朝堂之事,他不说不代表满意,不过懒得管她罢了。 靳尚亦是如此,竟敢如此左右自己的决定,找死! 【靳尚和郑袖白天晚上轮番轰炸,没多久楚怀王便妥协将张仪放走了。】 【张仪一走,屈原正好回来,得知此事大吃一惊,可这时候已经追不上张仪了,另外还有一说是屈原回来劝说,依旧没能说服楚怀王,最后还是把张仪放走了。不管是哪一种,这件事情已成定局,所导致的结果就是齐楚联盟破裂,楚国与秦国合作达成,屈原此番外交也宣告失败。】 【屈原此时仍是三闾大夫,只是自此,史书上再未有过屈原政治建树上的记载。】 女子的声音也开始随着悲伤的音乐变得低沉,整个楚国都沉浸在一种低落的气氛之中。 许多反对巨幕的人虽觉这巨幕中的女子所言楚亡之事十分荒唐,但他们又担心靳尚和郑袖的事是真的,生怕大王受了蛊惑。 以前不知道也就罢了,现在得知这些,才知道大王与那些一心为国的大臣们为了国家有多不容易。 “阿爹,阿娘。”远在屈原家乡秭归的一个刚刚束发的青年对着家中父母深深行了一礼。 “孩儿身为楚国子民,当像那巨幕中女子口中的屈左徒一般为国效力,孩儿决定即刻前往郢都,此后怕是不能在爹娘身边尽孝了。” 双亲闻言红了眼眶,但却都未阻拦。 “去吧,切记,护好楚国,国在家便在。” 去吧! 去为楚国而奋斗吧! 无数的家庭将他们家中的希望往楚都送去。 这一刻,他们都有着同样一个信念:楚不能亡! 哪怕女子说的话不能全信,他们也应当尽力去守护自己的国土。 更何况,许多年轻人的心中都觉得此女并非胡言。 而此时,巨幕中的女子声音清亮,依然不受他们任何人的影响。 【恰逢秦惠王嬴驷病逝,公元前310年,楚怀王十九年,秦武王嬴荡即位。说到这位秦武王又少不得多说两句了。其实呢,嬴荡这个人,咳咳,还是不错的,刚一即位,做的那些事情基本上也都是促进秦国发展的。然而,这位秦武王身强体壮,孔武有力,但却只当了四年的王就驾崩了,这是为什么呢?】 咸阳宫内。 嬴驷还没能从楚将灭国的喜讯中回过神来便遭受这晴天霹雳。 自己居然只有七载可活了,而自己年仅十二岁的孩子,居然只能活到二十三岁! 呜呼哀哉! 他大叹一声,竟感觉自己就像是病入膏肓,直直坠地晕了过去。 剎那间,咸阳宫内一片混乱!
第5章 【相传,夏禹用青铜铸九鼎以象征九州岛,龙文赤鼎便是其一,《史记》记载“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 【正史对此事记载并不多,倒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曾在《东周列国志》中详细地讲述了这一事件。但是家人们应该都知道冯梦龙那可是同人文大佬啊,所以三月个人觉得这个故事看看可以,但不能全信,因为《东周列国志》不同于普通的明清小说,它属于历史演义小说,就像咱们的《三国演义》,七分真实三分虚构吧,有兴趣的家人们可以自行去看看。】 楚宫内,听到此处的熊槐一时间竟然不知该高兴还是该悲伤。 依此女所言,楚国前路堪忧,但如今这一看,秦国似乎也好不到哪儿去。 他的心情随着女子所言起起伏伏,现如今倒是看开了不少开始关注起三月所说的其他内容来了。 “屈卿,你可记下此女提到朝代几何?” 此女时不时地提到其他朝代,周朝终还是灭了,只是不知最后这天下落于谁手。 屈原思考几息,答:“大王,巨幕现世至今,此女提到南朝、西汉、明末清初,明末清初当指明和清,如此算来应已提及四个朝代。” 至于之前提到的春秋、战国、先秦,则当是当世及之前了。 熊槐满意地点点头,屈卿的记忆果然是最好的。 他喃喃道:“四朝,恐千年之后了罢。” 【秦武王死后,公元前306年,楚怀王二十三年,秦昭襄王嬴稷即位,相较秦武王,咱们这位秦昭王的命可就好得多了,在位长达五十六年。在那样一个医疗卫生条件都极其落后的年代,其在位时间比许多人的寿命都要长。】 咸阳宫内,嬴驷缓缓睁眼。 他淡淡扫了一眼身旁疾医,“寡人是否身患隐疾,命不久矣。” “大王身体康健,注意休养,莫操劳过度,或可延年益寿矣。” 嬴驷叹息,仍旧感觉浑身乏力,动弹不得。 就在此时,他又听到幕中女子的声音。 嬴驷垂死病中惊坐起,大声道:“诸卿可听到此女之言了?” 在场众人齐齐恭贺,“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哈哈哈!”嬴驷一扫方才颓态,仰天大笑几声,精神抖擞地吩咐道,“快!去把稷儿叫来,让他来与寡人同观我秦国辉煌。” 然而,幕中女子话锋一转,又说了个但是。 【但是有时候,家人们都懂的吧,这人老了就容易胡涂,比如秦始皇、唐玄宗、康熙,这些皇帝年轻时候那都是有着大成就的,但是到了晚年就开始犯胡涂,做些让后世子孙头疼的事。不过秦昭王后期的事情并非这个视频的重点,等有机会我们再好好唠唠,只能说这个退休养老制度还是很有必要的。】 刚让人去叫嬴稷的嬴驷头又开始疼了。 此女虽未言明,但他也能大概猜到后面发生何事了。 “疾医,快,给寡人瞧瞧,寡人病矣。” 疾医连忙上前,他知道大王此乃心病,只怕还得心药医。 于是说道:“大王,臣无能,无法判断十年之后大王如何,但臣听闻神医秦越人现正在周都,大王不若着人去洛阳将人请至咸阳为大王分忧。” 仙女已然预示大王寿命,大王又是这般劳心之性,他一个小小疾医如何能轻易左右人之性命,这等难题还是抛给其他人来吧。 若是成了,他也算举荐有功,若是不成,也怪不到他的头上了,“神医定能助大王延年益寿!” 嬴驷脑子里正晃过女子之言,秦始皇乃何人,当是他秦国人才是,可这秦始皇之称谓颇为奇怪。 疾医突然高呼,让他回过神来,闻言道:“快去请!”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17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