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白安仰头看着他,最后说:“要去。” 于是两人长途跋涉,又不知走了多久,终于看到天庭号降落形成的大坑和这艘已经残破的飞船。 彼时距离天庭号降落已经过去了整整1个月,宇宙时间放大了他们与天庭号之间的差距。 降落坑周围已经有很多临时搭建起的房屋,与天庭号走廊上那些无家可归在走廊上搭建起的临时居所一样,都是集装箱式的。 关于天庭号和船员们的未来,街头巷尾充斥着各种议论和观点。科学家、研究员、销售员、体力劳动者,大家或依着集装箱外皮,或坐在篝火旁,不论性别年龄地聚在一起大声说着自己的观点。 这一幕很落后,又很前卫。 张友仁等主任们坚持在飞船内办公,他们认为新星球虽然是他们的目的地,但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不应该贸然登陆。 船员们所占土地不同,天然地变成了两个阵营。 天堂号和净土号的救援飞船又过了2个月后抵达,经过三方会谈,他们一致认为必须修补天庭号,飞船才是如今人类的基石,天庭号不能被轻易放弃。 天庭号上五分之四的人类都幸存下来,当这个决议通过后,那段时间里所有人只有一个目标,修好天庭号! 修飞船这件事,即使有另外两艘飞船来帮忙,也至少要10年。大家都不得不考虑食物和居住的问题,凑合几个月还行,但是怎么凑合10年呢?天庭号上未被损坏的食物有限,培育条件的恢复也需要时间,他们必须先适应陆地的生活。 这时大家都看向黎白安。 副本审判的直播大家几乎都看了,带领大家生存这件事上,黎白安的能力有目共睹。 陆地和飞船上不一样,即使张友仁软硬兼施地组织了几次演讲来说自己的规划,八成的船员还是希望能由黎白安来接手陆地的管理。 有人提出母星曾经被亲切地称为“地球村”,他们现在就是“新星村”,于是自发地管黎白安叫村长。 张友仁气急败坏也没用,黎白安最终践行了自己的使命,成为了新星的主神。 既然决定了,她也撸起袖子要大干一场。 虽然当时预计修理好天庭号需要10年左右,但实际上距离天庭号重新起飞过了19年,几乎比预估的多了一倍。 黎白安早决定不准备跟随天庭号起飞了,于是专心建设新星,她给这里正式取名“水蓝星”。 她之前副本里摸爬滚打的经验基本都用上了。 起初他们需要建造更结实、离水源和食物更近的房屋,她在“海岛登陆”中辨土看树的本事就用上了,爬山登高、趟水穿山洞,全都难不倒她。 她按照每个人掌握的技能和特点重新分配了工作,在修理飞船的同时,组织一部分人从事农牧业和生产,保障他们可以活得久一点。 农业方面比较困难,他们在飞船上虽然也种植植物,但与陆地上的农业已经相去甚远,如何选择土壤、如何选种育苗、如何灌溉除虫,在没有了方便的药剂和仪器之后,他们都要重新学起,从自然中积累经验。 这不免让黎白安想起了“凛冬将临”中,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从茫茫冰原上寻找可种植并供人类食用的植物。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他们都成功了,现在要容易得多。 3年后,大部分船员都有了稳定的居所和食物,天庭号周围和沿河区域各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小镇,生活又变得平静起来。 但大家没有放松太久,疾病和死亡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这3年中几乎没有人生病,但脱离了宇宙环境、飞船上的医疗舱、各类特效药物、医美仪器之后,船员的衰老迅速,再加上陌生环境、大量劳动,每个人都积累了很多疲惫。 而且原本脑仓还在时,他们可以选择上载,当然和囚犯们进入脑仓后被迫劳动不同,他们可以同时保留身体和大脑,在医学技术升级后苏醒。 可现在脑仓被毁了。 他们这才意识到,死亡如影随形。 极度的恐惧像狂风一样席卷了小镇,连躲在天庭号上的船员们也没能逃过未知的洗礼。 不少人开始患上精神疾病,无法集中精神,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每个人都想着:我要重新回到飞船,永远离开这个地方,是的,我早晚会离开。 张友仁和黎白安难得达成一致,他们组织有职务的船员们紧急开会,必须要想办法让大家冷静下来,只有先平静下来,才能摆脱恐惧。 黎白安左思右想,提出虚构一个死后的世界让大家对死亡“脱敏”,这个世界不一定富丽堂皇,但一定让人安心,它要赏罚分明、要有晋升空间、要依靠自己就能改变处境,甚至行为高尚时能得到超出现有环境的奖励,说白了还是让人在死后也能产生前进的希望。 她这是想起了“上元夜游”中的里世界,再借用了天庭号、天堂号和净土号中流行的一些哲学概念,和参与会议的各方一起商量了许久,才搭建出了这个异世界。 她的“天马行空”成功了。 小镇又安稳下来。 在飞船上时,船员们的精神本自富足,但在陆地上几经波折,大家的心乱了,不少人开始沉迷电子世界。 他们毕竟不是真正从零到一建立文明,天庭号上的食物、药品的数量和生产能力有限,但电子设备不光多得很,而且不容易坏,大家人手1到2台终端,工作之余玩得不亦乐乎。 在网络世界中,那些人有趣,能获得很多关注,他们如同吸取着其他人的劳动时间,用别人奉上的功德分来抵消自己的劳动。 即使每天要绞尽脑汁想怎么让自己变得有趣,却也不愿意从事真正的劳动,毕竟同样是赚功德分,当然是相对自由轻松一些更好,这无可厚非。 可就是因为大家都想要更加轻松、更加自由、更加好赚功德分,一连串地“更加”让人心浮躁起来,产生了很多问题。 他们的小镇还不足以有完备的纪律执行条件,不少人开始牺牲自己的或他人的隐私来博取眼球,用夸张的方式来展示再平平无奇的事情。围观者得不到知识与智慧,甚至得不得快乐和平静,却像踏上了一辆永动车,无休止地消耗自己的精力。 直到一个长期被监护人作为拍摄对象的孩子不堪重负,她拿起喇叭站在天庭号外壁的链接站上,大喊“求求你们,不要再看我,关掉你们的终端”。 这股风气才停了一停,没有形成另一个“安宁小区”。 这距他们降落在水蓝星,已经过去了10年。 原本要起航的日期不断被推迟,抱着“早晚要离开这个破地方”想法的人也渐渐心灰意冷,他们开始认命,开始明白生活原本就是起起落落。 天庭号上的生活是一段意外的长时间的蛰伏,他们现在不过重新面对了现实而已。 张友仁也急得每天嘴里长泡,不过他作为舰长,为了保证工作顺利,有配套医疗,不会病倒。他始终奋战在一线,也让其他人和他一起玩命儿干。 巨大的压力和高强度的工作让小镇的气氛越来越压抑,很多人提起工作就恶心、厌烦、浑身发抖。 小镇上空一片阴云。 那种无时无刻不被监视着、沦为工作的行尸走肉的氛围,唤醒了黎白安在“社畜一日”的记忆。 好在他们不处于层层叠叠的大厦,拥有开阔的自然环境,一日上班时间加上午餐也控制在6小时以内,只是人们还不太习惯这样的生活节奏。 当他们认识到水蓝星可能是今后永久的栖身地,都开始拼命工作,为了赚功德分每天发现一个缺德小窍门。 功德分这个东西如今几乎等同于虚拟世界中的钱了。 学坏很容易,无所不用其极的事情开始出现,甚至有人为了功德分不惜伤害他人。 黎白安之前其实做了很多工作,不然两个小镇早就崩盘了,天庭号还没起航,船员们就自相残杀个干净。可还是一步发展到了这个地方,实在是她一人之力无力抵抗规律的车轮。 她只能随着时代前行。 可她无论如何也不想水蓝星沦落到“黄泉旅店”的地步。 她安排了更多人去修飞船,终于离陨落之日19年后,飞船具备了起飞条件。 这时,所有人再次面临了一场抉择。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黎白安的朋友们。 那年,黎白安和白翼回到天庭号砸下的大坑附近,最先遇到的熟人是杨戬。 他和白翼对视一眼,互相点头致意,没说什么,也不用说什么。 然后白翼询问地看向黎白安。黎白安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点歉意,白翼帮了她很多,但现在她想和杨戬单独谈一谈。白翼理解地先离开了。 两人绕着天坑边缘散步,即使在天庭号上,他们也少有这种不谈论无穷无尽的实验与方案的闲暇,明明后面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只是好像都不再急迫了。 黎白安有很多话和杨戬说,但想说的事情太多了一时不知从何开口,非要捋出个条理清晰的一二三也没必要。 杨戬应该也有很多话想告诉她,但八成是各种规劝,让她不要再重蹈覆辙,但杨戬没有开口,仿佛那些也都不重要了。 杨婵的事其实应该聊一聊,但黎白安有点不敢,遂按下了这个念头。 最后,她问:“之后你怎么打算?” 杨戬说:“修好飞船,重返太空。”他顿了顿问,“你呢?” 黎白安两手背在身后,一步步踏在土地上,“我么,大概要留在这里。我生来就是为了做这件事的,经过这么多年实验组的培养,我是知道如何经营一个星球的。而且我从心里接受这个责任。” “那就好。”杨戬温声说。 之后的20年里,他们兄妹进入了一段最和谐的时光,几乎没有争吵,杨戬用一副老成持重的口吻多次感叹黎白安长大了。 飞船起飞时,杨戬和天庭号一起离开了。 临走前,他把副本世界中投影的满月手表实体送给了黎白安。手表在现实世界里发挥不了这么多功用,是让她留个纪念。 再说哪吒。 这小子从老远跑过来抱着黎白安的腰,一双大眼睛汪着泪水,仿佛有上百年没有见过面。 他滔滔不绝地向黎白安将她去虚拟世界这段时间飞船上都发生了什么,有与她相关的,也有与她无关的。 提到脑仓时,哪吒打了个寒噤,连看天庭号的眼神都疏远起来。他被他爸管着就已经够压抑了,要是去了那个地方……不,脑仓就不应该存在! 陆地上的生活比他想象中还要有趣,他拿着太乙老师送他的没被损坏的三大高科技产品——乾坤圈、混天绫和风火轮,上天入海,玩得不亦乐乎。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44 首页 上一页 141 142 143 14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