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命运的眷顾,她现在靠着这两本畅销书可以不用太努力工作,审审稿子,见见作者,悠哉上班。不过,虽然她手里大大小小作者不少,但再没出过那样畅销的书了。 三部的办公室在六楼,普通员工大开间,领导小单间。 杨之玉上午去见作者,下午才来上班。 刚进门,就见分部主任黎潇从部门总编齐震的办公室出来。 她长卷发随意一扎,上身穿着灰色羊绒针织短袖,下身配了条同样格雷色系的华达呢百褶裙,脚上踩了双中跟黑皮乐福鞋,鞋盖上淡金色双 C 的 logo 是点睛之笔,里面套的是白短袜,其中一只很随性地堆在脚踝处。 她的脸上架了只玳瑁框眼镜,她不近视,这眼镜是防蓝光的,当然,它的作用也不在防蓝光上,而是配饰,这是时下最流行并且很难订到的“书呆子”眼镜。 她这一身行头妥妥的知识分子风。既显年轻又不让人觉得故意扮嫩,里里外外又透着“我不差钱”的优越感,让人想接近又得提前打好腹稿,怕在她面前显出拙劣。 黎潇穿衣打扮很会拿捏那个度。 而且,更关键的是,她的这个度是随着齐震的审美而变的,她刚进公司的时候可不这样。 黎潇与杨之玉同一年进公司,同是知名文科大学硕士毕业,可两人的状态却大有不同。 杨之玉学生气很重,穿衣普通,也不化妆,虽特意买了些工作装,比如西服啊,一步裙啊,白衬衫啊,但穿上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后来她才知道,她第一天去报道的时候,很多同事都笑话她像房产销售。 黎潇则不同,画浓妆,穿名牌,时尚酷辣。后来有次见到齐震老婆,发现他老婆穿衣服走的是名媛风,她下意识觉得自己这样不讨齐震喜欢,于是转变风格,也换成名媛风,这一转确实有所收效,那几年齐震就像带徒弟一般,亲手将她培养起来。 最开始公司还传她和齐震的绯闻,后来齐震给黎潇介绍了个男朋友,这事就不了了之了。不过,碎嘴的同事依旧不饶人,说她充其量也就是个“通房大丫鬟”。 齐震私下是个玩咖,黎潇男友便是齐震那个圈子的一个富二代。 后来,网上“假名媛”事件闹开来,走了好几年名媛风的黎潇觉得羞耻,便再次转变风格,走高知路线。 当然,前提是齐震也喜欢。 尤其是齐震和他老婆离婚后,他更喜欢这种外熟里生、包裹感很强的端庄熟女。
第4章 22bag是买小号还是中号 黎潇这些年跟着齐震做发行颇有成绩,也顺带和社里一些大领导混熟了,去年刚被齐震提了分部主任,气焰也比以往嚣张得多。 新来的美编小章抱着一摞材料要来找齐震签字,被黎潇挡住了。 黎潇抱怀,微蹙眉心:“诶,你别去了,齐总这会没功夫,人好不容易休息会儿。” 小章推推眼镜,眉头一皱,没说啥,转过身背着她白了一眼。 这一幕正巧被杨之玉撞上,小章吐吐舌头走了。 “又喝大了。”她揽过杨之玉,指着齐震办公室方向:“中午陪新来的副社长吃饭,被灌酒了。” “是吗,你也去啦?” 杨之玉极力忍受着她身上的香水味,今天的比亚利兹喷得有点猛,劲头十足。 她搔首,长卷发的抽丝扫过杨之玉脸颊,“我得看着他呀,挡了好几杯,不然下午怎么开选题会!” 杨之玉心里一沉,完了,这下糟了,下午的选题会又要推迟了。 在齐震喝酒这事上,黎潇老拿自己当副陪,但知情的人都明白,她这副陪不去陪宾客,主要陪的是齐震。她不在还好,只要她在,齐震肯定醉,齐震醉了,选题会肯定推迟。 杨之玉几不可见地皱眉,抬脸却依旧笑容满面:“还是你周到,什么事都想在前面。” 她可不想得罪黎潇,不然黎潇会编瞎话坏人名声,面对这种人还是苟住为好。 果然,下午的选题会如期推迟了俩小时。 按照以往,开会一般两个小时,现在四点钟,开完至少六点,比下班时间晚一小时,正是堵车晚高峰,回家车程延长少说得半小时,唉,烦。 会议室陆续进人,齐震微红着脸坐在办公长桌的尽头,撑着肘玩手机。 杨之玉找了个角落窝起来,这次选题会她没有项目,离领导远一点为妙。 哪知,刚要落座,抬眼撞上齐震冷涩的目光,她心一抖,预感不好。 果然,齐震拿指关叩了叩桌面:“往前坐。” 杨之玉装没听见。 “积极点!”齐震声音挺大。 杨之玉挪过去,坐在离他三个椅子的距离,其他同事也都象征性往前挪了一两个位置。 等人到齐,选题会开始。 前半程讨论有基金项目支持的选题,基本上是各大高校、研究院所副教授以上的教师或研究员的研究成果,有国家财政拨款,资金一般不会出问题,这种项目也是保底的,赚多少钱也是固定的,选题方向也都是紧密结合大政方针,只要没有政治性错误、道德偏见等,一般都会过。 但最近出版资助上涨,星城出版社为了打造高质量学术书,也做了一些调整,一些相对资历浅的、名气小的作者直接就淘汰了。 有选题的编辑在会上唾沫星子乱飞,把自己的选题说得天花乱坠,仿佛这个书如果不出版,思想就会被湮没,世界就不能运转,对全人类都是极大损失。 杨之玉拿了纸巾擦脸,顺带瞟了眼齐震,他正低头看文件,左手腕上光润的小叶紫檀手串诉说着这个年逾不惑男人的闲适心境。 恰此时,他掀起眼皮,又和杨之玉对上眼。 真是见了鬼了。 杨之玉对着他那张眉目深刻的脸尴尬一笑,他则平静接纳,左右转了转头,往皮椅里深深一靠。 会程下半部分是市场书选题。 杨之玉神色疲惫,目光逐渐呆滞。不过想着市场书选题少、节奏快,能火速结束回家吃饭,眼神又燃起希望。 齐震让秘书小周把选题策划书一一发下去,之后又在 PPT 上演示。 小周:“第一个选题是农科院的一支年轻团队申报的,内容主要做现代农业方面,一共六个人,两个博士四个硕士,其中两个博士有海外留学背景,资料都在策划书中,请各位老师审阅。” “农科院?做市场书?”这能赚钱?资深编辑老吴率先质疑,后面那句被齐震的犀利目光顶了回去。 齐震调整了姿势,重新撑着手肘,边翻阅策划书边说:“有风险,但可以尝试。资质是可以的,我们社也出过农科院专家团队的两部市场书,销量还行。” “齐总,他们为什么没申请项目资助啊,农科院的基金项目挺多的啊!”老吴继续质疑。 “年轻人嘛,想做点不一样的,画册、艺术书,都可以尝试,不拘一格。” “那干脆去出童书得了,童书花样多,市场还广呢!找美编画个波西皮普的插图,准能大卖!”老吴嘴硬,估计是到下班点了,发泄不满。 众人笑得稀疏。谁都知道,这种“想做点不一样的”团队一般很难申到项目。 “吴老师,要解放思想,我倒觉得这个有前途。”齐震不想与他墨迹,下一步要点人了。 杨之玉根本没心思听,已经到下班的点,不管齐震怎么瞅自己,她只顾低头刷手机,心里琢磨着 22bag 是买小号还是中号,贵是真的贵,但样式经典,不早下手的话,明年还会涨价。 “杨之玉。” 齐震声线悠然,飘进她耳朵。 她骤然抬头。 “农科院这选题有兴趣吗?” “啊,齐总,不好意思,我手里有三本学术专著上半年得出版,我怕忙不过来哈!”她回的快,腹稿早就打好了。 黎潇忽然插话:“齐总,您忘啦,杨老师两本畅销书刚加印完,而且杨老师去年底还接了个 27 万的选题呢,她时间真的挺紧张的呢!” 她倒是会见缝插针,但这绝对不是帮忙,而是火上浇油,杨之玉心里清楚得很。 齐震果然训诫起来:“当时社里拓展咱们部门的时候,就是让各位同仁能开拓更大市场,让学术出版多元化、亲民化,实现畅销,所以我们不能光顾着吃老本,不能说你手里有几个知名作者,有几本能拿提成的专著,就对部门其他事情不闻不问,不思进取了?就不接触新作者了?都这样的话,多少有才华的新人作者,多少好作品被埋没啊?” 杨之玉听着这番爹味十足的发言,内心反驳:那您也没给新人作者进来的机会啊,刚才 pass 掉的那些个不都是年轻讲师的选题? 不过话说回来,齐震这话分明是针对自己的。真是奇怪,齐震今天怎么老盯着她不放? 果然,他问她:“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杨之玉老师?” 杨之玉只好点头尬笑:“是,您说的对,齐总。” “所以我常说你们,要积极一点……” 杨之玉正正身子,瞥了眼黎潇,她耷拉着眉毛,眼神担忧,朝她为难地嘟嘴。虽然心里憋屈,火气蹭蹭直窜,但杨之玉还是回以礼貌微笑,内心默念:通房大丫鬟、通房大丫鬟…… PPT 上正展示农科院申请课题团队的成员资料,六张清爽的脸让人过目难忘。 确切地说,是第一张脸,男人的面貌太过夺目。 她猛然打住,大脑被什么叮住似的,吸走了全部精神。 那张脸唤起了她儿时的记忆。 那些记忆源源不断涌来,最后形成巨浪,猛劲拍打她的脑袋。 她的大脑被记忆敲碎,在无数零散的碎片中努力拼凑着儿时的影像——夏夜高悬的星星,操场上肆无忌惮的表白,泥泞的乡村小路,铁轨桥洞下避雨的男女,以及雨后湿漉漉的吻…… 她有种想起身凑近看的冲动,齐震瞧出端倪,指指她手上的策划书:“第七页。” 杨之玉迅速翻开,第七页是资料简介。比起照片来,简介也丰富不到哪去:何诺舟,男,33 岁,普林斯顿自然科学博士,在 Nature、Science 以及国内重点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一部。 ——真的是他吗?有没有可能重名呢?可确实长得太像了。他怎么会去了农科院?他能瞧得上农科院?他爹妈能瞧得上农科院?他费劲巴力地走出去,难道是为了回乡种地? 如果真是何诺舟,那就有意思了。 文艺一点的文案,可以说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缘分终究会让我们走到一起,一切久别重逢都是蓄谋已久。 悬疑一点的文案,可以说少年少女互生爱慕,却在顷刻间失去所有,到底是谁带走了少年,磨灭了他的梦,让少女燃起复仇火焰!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92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