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太喜欢云海科技大学的图书馆了,安静,敞亮,角落里看书做笔记一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唐艳秋总是一早在保温杯里倒满水,还一个小饭盒,里面装点饼干,水果小零食,怕孩子在外面饿了渴了能及时吃上一口。 她不住校,其他学生住在一个寝室彼此更熟悉些,周方圆顶多和班长,班干部熟悉点,因为要交各种作业。 《西边太阳》在杂志上连载第二期,销量能反映出来。这让编辑室陷入一种奇怪的氛围里。 做的读者调查活动,需要读者写信收集反馈的,目前收到信件不多。 里面连载《西边太阳》反馈有的,询问能都增刊,这是预料到的。比起看连载,大家更喜欢看完结的短篇。 也有读者发来反馈,说《西边太阳》占据篇幅太长,为什么不增加校园小说篇幅。 果然,情爱小说才是市场主流。 编辑室陷入新一轮讨论中。 就第三期《西边太阳》的连载,要减少篇幅,原先三章内容,这次只要一章半。 负责《西边太阳》的编辑喜好犯罪推理小说,西方侦探小说,他家里都有。这次难得遇到这么一个精彩的犯罪推理故事。他本人十分欢,如今故事连载内容砍半,并不是是什么好事。 任职这么久,很多连载故事,最多三期便要完结。不能完结,也要三期内完结。 如果按照目前杂志在市场上销量来看,怕是撑不到《西边太阳》连载到完结。 杂志撑不起,他们也赌不起,很大可能《西边太阳》会要求给读者一个结局完结。 目前第三期就内容减半,按照往常来看,最多还能连载二到三期,最多了。 最终讨论结果,《西边太阳》在杂志第三期内容减半,原定三章的内容,这次分两期。 周方圆在得知这个结果之后,并没有表示什么异样。 《西边太阳》已经完结了,大学里她主攻汉语言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中国语言学》 大学的学习相对自由多了。 周方圆自己支配时间,在学习这些专业的同时,她在图书馆里看的书就和她的专业八竿子打不着了。 《犯罪科学》《心理科学》《自然和社会》,甚至她还借阅了《侦查技术》《刑事技术》。 写犯罪就离不开人,离不开善,恶,人性。 宋明荣总说,当你懂得越多,你知识圈子越广,你写的东西深度,精准度就都有了。 叶星十分关心周方圆写作动向。 两个人经常电话里联系。 周方圆电话里笑着说,“叶老师,我准备写新书了。”文名《双子座》只字不提她《西边太阳》的连载情况。 不是不提,而是觉得花费时间质疑自己,去怀疑自己,去沮丧,不如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写新的东西。 宋明荣经常强调,“写作,想要成为专业的作家,就是不停的写。” 《西边太阳》是她那个阶段能写出来最好故事,她相信今后的每一个故事,她都会有进步。 叶星没想到,周方圆速度这么快。如果她以这个速度写下去,算得上高产的作家了。 叶星询问了故事基调,周方圆一如既往在犯罪文学的路上探索,没有因为《西边太阳》被婉拒出版而沮丧。 周方圆大学时光过得十分充实。 她的大学任课老师对她都十分有好感,周方圆交上来的作业完成度之高,让任课老师恨不得在课堂上当做范本。 另外,白靖远培训班带了一名高中生,他参加数学竞赛获得全国高中生竞赛一等奖。 这名学生偏科的厉害,唯独喜欢数学。如果按照平时学校考试模拟的分数来看,他怕是上不了好大学。 如今通过数学竞赛提前录取,家里都高兴疯了。 学生说培训班的白老师对他帮助特别大,其实孩子压力很大,家里考学压力。他一开始单纯喜欢数学,喜欢奥数,白老师开解他,并且给他讲解数学趣事。 学校老师讲解怎么解题,白老师却说教数学,尤其是奥数,最重要的不是解题步骤,是启发思维深度,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学生家长感谢白靖远,送了锦旗。 培训班知名度一下子有了,很多学生家长来报名,点名要白靖远任课的班。 老钱直接给白靖远翻了工资。 两个人相识不长,但是出于对数学的喜欢,彼此反而感觉比认识十来年人还亲切,相见恨晚。 老钱还邀请白靖远和唐艳秋去家里吃饭,老钱把白靖远当老大哥看待。 就数学专业上来看,老钱自知白靖远的水平在他之上,打心眼里佩服。 两家人常有走动。 老钱是知道周方圆的。 当初周方圆一高考完 ,老钱从朋友那里拿到高考的数学题目,就私下找白靖远研究了。 “这届应届生不太容易,就我看的这几年高考数学试卷,起码四届,这届是最难得,这样的题,估计也就老白你孙女可以。”老钱话这么说的。 后来白靖远对他说,周方圆高考成绩。 老钱高兴的直接拍桌子,比他孙子考了好成绩都兴奋。 省状元啊。 第二天老钱礼物就到了,也不知道给孩子买啥,直接一个红包塞过来。 “今后咱培训班大孙女就是咱招牌。” 老白笑说:“什么招牌啊,圆圆学文科的。” 老钱那个遗憾劲别提了,高考试卷那样的题目,都能拿满分,奥数题抓笔就做,这样的孩子不去学数学?不去参加竞赛? 遗憾,可遗憾了,暑假和老同学,老朋友,老同事见面,一准提一嘴。 大家大多在学校当老师,“啊呦,我那边有个白大哥孙女,高考数学满分,数学天赋拉满的那种,她跑去学文科去了,说孩子想当作家。”捶胸顿足。 “作家?” “写了什么书籍没有?” 老钱摇头,这倒是没听白大哥提及,不过还是孩子写了书,出版了,白大哥应该会高兴的和他说一声的。至今没有,应该是没动静。 “哎,你们没见过那孩子,我见第一面就想拉她去参加竞赛,拍胸.脯敢保证能拿奖那种。”老钱对周方圆十分有信心。 白大哥的资质,他孙女只会更厉害。 “白大哥两口子就是宠孩子,这要是我家的,非得劝回来不可。” 孩子没父母,说是不在了,两个人疼孩子疼在心眼上了。 白靖远和唐艳秋对周方圆的书不上心吗?上心,就是不敢问。私下里《小说故事会》一人买一本。 都买三期了,明显可见第三期内容连载少了。 这心里跟着上火,唐艳秋夜里说不着,翻看孩子的故事,嘴里念叨着,“这写的多好看,这么精彩,怎么第三期还给减半了?” 白靖远附和,“就是。” “我看圆圆这两天好像没什么事,最近还说要写新书了。”唐艳秋私下只敢和郑雁鸿说说这些事。 郑雁鸿也说让他们别上心,还说拿自己专业来讲,“姨你和老头放宽心吧,方圆的小说在我们作家圈里都是被认可的,她的老师,宋明荣,叶星,拎出来都是大作家,他们那么看好她,怎么会是骗人的吧。总的有个过程,就我之前不也是写了很多。写作,出版哪有你们想的这么简单啊。” 周方圆的心态很稳,并不知道白靖远和唐艳秋因为杂志连载第三期内容减半,愁的睡不着觉,两天就上火了。 唐艳秋是嘴巴上起火泡,嘴巴肿了一块,周方圆问起还说是吃辣了。 白靖远是口腔牙龈上火,里面肿的厉害。 可他们对写作这一块也不懂,想帮忙也不帮不上,私下里找段立东和宋明荣。人家两个比他镇定的多。 还劝慰他别想太多。 “白大哥,你得先相信方圆的实力。你以为是个人投稿就能用,就能连载?你要是这么想就错了。一般杂志都是有自己供稿作家,轻易不用外面的。” “而且杂志半月一期,时间有些长,读者一天两天记得,时间一长就算了,想不起来了。这本身和作品质量没关系,再有,杂志看销量,一本杂志今天你看,明天我看?半个月能传一个班都看了。用不着人人都买一本。” 因素很多,不能单论一个。 然而,第三期《西边太阳》内容减半,第四期同样。 然后,《小说故事会》编辑这边遇到一个棘手问题。受邀的供稿作家,对自己让稿问题表示非常不满。 自己稿子一拖再拖,给一个没知名度的新人腾位置,人直接找到《小说故事会》的上头,文化传媒公司领导层。 老主编挨了训,公司这块为了安抚供稿作家,准备第五期的时候暂停连载的《西边太阳》,采用供稿作家的两篇短篇完结小说。 老主编抗议了,说这样对读者不好,《西边太阳》经过四期连载,以及市场反馈调研,它是读者受众的。 而且故事本身很精彩。 而且,就印刷厂那边反馈,过期杂志那边库存量要比往期要少。 编辑这边还不知道,学校里学生干了件事。 班级里几个同学集资,合伙把《小说故事会》的四期买了。其他不要,唯独把连载《西边太阳》部分,小心翼翼撕下来。按照故事顺序制成一本小册子。 前面有同学把家里硬纸板的挂历撕了,裁剪同样大小当了封皮。 封皮上写着《西边太阳》 干这事的不少,别的班厚着脸皮把买杂志的同学要,“你不都看完了,就把书给我呗?” 学生零花钱都不多,个别家庭富裕点的手头宽裕。 初中生班级里借了拿回家看。 高中生管得严,教室里不让出现闲书,晚上寝室蒙着头打开手电筒偷着看。 就好比看电视剧,有人喜欢偶像剧,有人喜欢看警匪片,都有受众,也有那种什么都看,看了精彩开头也会追下去。 就是怎么说,杂志一本能多人翻看,你看完,我在看,大不了我等等呗,反正内容也不会变,不会少。 从而《小说故事会》的杂志销量一直都是增幅。 第三期开始内容减半,大多读者私下里不满,抱怨看一会没了。可说话声进不到编辑耳朵里啊。而且对比杂志里其他短篇小说,《西边太阳》的连载内容还算是页数多的了。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3 首页 上一页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