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他也是来一次安家铺子,都要来拜访一回褚妈,熟门熟路的也不是头一回来褚家吃饭,自然不会觉得别扭。 王特助跟他来的次数多,也没少溜褚家的门。他性格相对内敛,同人交往时谨慎淡然,去了就默默的吃饭,不太说话也很少笑,去到哪里存在感都不太明显。 提前发了个消息给褚乔,告诉她自己马上就来她家。 宁渊向来如此,若是前来拜访,肯定会提前告知,否则所谓的“惊喜”,有时其实更多是惊吓,打得主人家一个措手不及。 开车用不了十分钟的路程,但走路从后山工厂到褚家却要将近半个小时。 这个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和陈凝的温泉庄园差不多,只不过一个偏南,一个偏北。 到褚家时,菜已经被摆上了桌。宁渊将自己精心挑选过的礼物递到褚妈手上,然后又说自己十分想念褚妈的厨艺,没想到今天刚到不久,恰好就能吃上她做的饭菜,实在是很幸运。 几句夸赞的话把褚妈哄得差点找不着北,她性格洒脱,随手将宁渊拿来的礼物塞到褚乔怀里,热情如火的拉着宁渊坐到饭桌前。 一开始因为只有陈凝一个客人,所以褚妈准备只做四菜一汤的,但后来听到宁渊打给褚乔的电话,便立马叫他和同他一起的王特助来家里吃饭。 一下子又多了两个大老爷们,褚妈摩拳擦掌的,在原有菜色上,又加了三道,这一下子就有八道菜了。 卖相一般,但味道极好的家常菜摆满了桌。用褚乔的话来说,就是过年都不一定有这丰盛。 但也没办法,她和褚妈就两个人,做的太多会剩,褚妈这一代的人,最恨的就是浪费食物。 “来来来,都坐!王特助也坐哈,你俩来的正好,菜刚齐,粗茶淡饭的别嫌弃。” 褚妈招呼着宁渊陈凝表兄妹俩吃菜,却也没忘记进屋只说了两句话不到的王特助,她怕菜凉了变味儿,忙吆喝着他们赶快尝尝。 小鸡炖蘑菇和干辣椒皮炒肉是褚妈的拿手菜,也是过年过节时褚家饭桌上必然出现的常客。 鸡是自家养的走地鸡,蘑菇则来自陈凝的蘑菇屋,自打温室大棚产出蔬菜和蘑菇,褚家的小商店就会摆一些到货架上。 有时是韭菜菠菜,有时是鲜蘑香菇。 夏天时家家户户都有小菜园,没人会买小商店卖得“死贵”的蔬菜,但寒冬腊月时总吃白菜酸菜吃够了,偶尔也会想要吃一些绿叶菜败败火。 于是,除了褚乔家小商店里的蔬菜安家铺子的人买的多,其他行人路过时偶尔也会买一点带回家吃。 时间一长,褚家商店竟然还有了零售蔬菜的名头,说是陈凝的温室大棚里产的蔬菜只会装箱上车成批拉走,但想吃新鲜青菜的话,却是可以在小商店里买到。 褚家的商店看着大,但开始时卖的货品其实很单调,主要便是安家铺子的居民们常需要的一些东西,例如烟酒盐糖,还有干活时常见的胶皮手套,以及当地不产的面粉和一些粗粮。 除此以外,便是一些小孩子爱吃的零食、饮料以及生活用品牙膏牙刷之类的。 现在不仅添加了蔬菜和菌菇,褚妈还从离安家铺子大约有十多公里远的同在北城路,当地人俗称头分地居民区的一家豆腐店订了每两天一板豆腐在店里卖。 像是今天桌上的麻婆豆腐,用的就是那家纯正的卤水豆腐。 褚乔也习惯了在订豆腐的时候,加上两袋豆浆。 孙记豆腐店家的豆制品种类齐全,方圆二、三十里也不是没有别的豆腐店,但做出来豆腐的味道,就是没有他家的好。 正是因为这个,即使有点远,大部分类似褚家的小商店,都更愿意订他家的豆腐放店里卖,为的就是卖不光时自己也愿意吃。 褚家便是这样,一板豆腐即使是放在保鲜柜里也只能卖两天,卖不完的就只能冻成冻豆腐,好在冻豆腐能吃,带回家和酸菜五花肉一起炖的味道还很香,倒也用不着担心会被浪费。 “大家尝尝这道干椒皮炒肉,这辣椒是去年秋天新晾的,味道老好了。” 去年秋天新鲜辣椒大丰收,全国的红椒、青椒、螺丝椒等都大降价,一部分地区甚至卖到五毛钱一斤,褚妈特意去到最近的大菜市场买了三大袋将近一百斤的青红椒回来,用线串成了串挂在外面晾晒成辣椒干。 吃过的人都知道,干椒皮的味道和新鲜辣椒差别很大,用水一烫再伴着蒜片下锅煸炒,香味立马扑鼻而来。 陈凝一向对吃的东西很感兴趣,但这却是她第一次吃晒干了的辣椒,她口味轻很怕辣,本来不想吃这道菜的,但味道实在诱人,她没能抵抗得住,小心夹了一筷子进嘴,没被辣到,却被香到了。 餐桌上的褚妈欲言又止,她是习惯了看着电视或者是平板小视频吃饭的,一太安静,就没有胃口。 但现在不止是家里人,还有三个客人,褚妈忍了忍,等吃完了饭收了桌,这才又和宁渊说起话来。 内容无非是问问他这回是来忙什么的,能待上几天,着不着急走。 褚妈没有深问的意思,就只是唠唠家常。 宁渊也知道她只是在关心自己,便简要的道:“新开的工厂接到了几个订单,我要忙上几天了。” “呦,那可是挺好的,前些时候就听说你那工厂响个不停,但一打听说是还没正式开起来。 陈凝的温泉庄园在前半年是安家铺子老少爷们嘴里经常提起的话题,而宁渊的新厂子便是下半年长挂在嘴边上的。 大家时常会猜新厂产出的产品是吃的东西,还是用的,但一直都没能得到个准确消息。 褚妈出去溜门常听人谈起,自然也很好奇,便问道:“那厂子是主要生产啥啊?” 她年轻时也进过一个服装厂做工,那时候的厂内工人岗位还被称为是光荣的铁饭碗,但后来没多久就解了体,她便也下了岗。 七八十年代的工厂,和现在的工厂差别很大,但总得来说都是生产商品的地方,比起工厂本身,大家还是对商品的种类更关注。 “是个食品加工厂,目前最多的单子是制作鱼肉罐头。” 宁渊记得安家铺 子往东好像就有一个水库,水库里也养了不少鱼,不过那些鱼不属于个人,而是当地居民们的共同财产。 所以只在一些特定的时间会捞一部分鱼或是分给居民们,或是卖掉后分钱。 现在国家公告的内容里就有尽量捕鱼这一项,相信用不了多久水库就得被放空,捞出里面全部的鱼,否则过些时候鱼全死了,水库也会彻底变臭。 宁渊深知和当地居民们搞好关系的重要性,能有机会自然不想放弃。 例如:帮忙处理掉这一批鱼。
第18章 听到是鱼肉罐头,褚…… 听到是鱼肉罐头,褚妈一下子就想起了今早看到的新闻播报,她哎呦一声,忙问他是不是有新消息了。 在她看来,宁渊来自城市市区,又是做生意的,认识的人多消息来源也要比她们这偏僻地方广,没准能知道更多。 宁渊想了下,道:“别的倒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可能要限制消费了。” 他的意思并不是上面不让买东西了,而是因为贫富悬殊可能会导致一些富人囤积大量的食物等物资,从而搅乱市场,使得另一部分人无法购买到所需要的物品。 所以为了尽可能的让所有人都有粮食可吃,国家过一段时间可能会推出一种名为电子粮票的政策。 当然,钱自然还是能用的,没钱…光有电子粮票依旧买不来东西。 宁渊简单的解释了一下什么是电子粮票,褚乔和陈凝还有些半懂不懂,褚妈却是一下子就明白了。 在她小时候一直到青年,买东西就是需要各种票的,所谓的限制消费,其实是因为生产力不足,所以导致的经济落后,有钱…但不一定能买得到想要的商品。 而现在生产力水平上去了,却因为天灾使得土地无法耕种,开源节流中的源头被阻,自然也只能在节流上想办法了。 “那你有没有听说这个电子粮票咋弄来啊?” 褚妈还记得她那时候的各种票大部份都是用粮食和人换来的,安家铺子有地,她家当时也有地,缺吃少喝不假,但除了吃食,缺的生活用品更多。 具体的文件还没下来,宁渊也不是太清楚,但这算不上什么机密,稍微关注一点当局的官方网站都能从里面获得一些消息。 宁渊又是个商人,做生意最怕的就是消息堵塞,比其普通民众,他确实知道的多些:“听说是按人头分配的,大人和十岁以下的小孩稍微有些区别。” “大家都一样?” 褚妈有些不相信,这世界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富人和穷人纵使是灾荒年间,生活水平依旧存在不小的差距。 果然,就听宁渊继续道:“公职和国企上班的人员也能通工资和年节福利获得电子粮票的额度。” 褚妈恍然大悟,这和他们那个年代也差不多,城市户口的有粮油本,工厂工人们的工资里也包含一部分的票,像是粮票、工业票等,但农村人除了地里刨食,就没有其他的进项了。 不过相比于几十年前,区别应该是…他们那时候不能在明面上做买卖,但现在可以,也就是说有钱人依旧可以花钱买票。 有票,但没钱照样买不来东西,这样的估计也不在少数。 宁渊在褚家又喝了一会儿茶,待接到周慕琴发的消息后,他便同褚妈三人告了别,和幽灵一般毫无存在感的王特助一起离开。 等人没了影,褚妈坐回到沙发上长叹口气。她对将要来临的天灾依旧还觉得十分不真实,但严寒和无法耕种作物所带来的可怕影响,她却是深有体会,小时候的节衣缩食让她听到饥荒两个字都会下意识地心颤。 那种肚子饿到抓心挠肝,打嗝泛上来的都是酸水的感觉,即使是过了几十年,回想起依旧刻骨铭心。 “乔乔啊,你说咱们现在要不要多进些米面粮食?” 没提到粮票时,褚妈还没有太大反应,这一提…却是把她的记忆深处的恐惧全都勾出来了。 所谓切身体验过,才能理解其他人的痛。 褚乔挠头,她觉得要是一天前可能是行的,但现在… 估计着,大部分的店铺应该都是和她家差不多已经关门了吧? 褚乔不知道粮价会不会上调,但这些商铺百分之九十都会选择在政策下来后再重新开门,不然等价格真的上涨了,他们岂不是亏死? 打开手机,找到某个网上购物平台,果然就见一部分商铺挂了暂停营业的牌子,还有一部分商品什么都没写,但能正常下单不一定能按时发货,商家不想把东西卖出去,总会有一千种办法。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1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