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奶奶搂过孙女,啪地一声,在小美脸上亲了一口,乐得小美差点找不到北。 孙女傻乐时,王奶奶走到门外,对媳妇说:“花娥,你去叫一下进生、福明、桃花、玉娟几个的妈,说是家里红糖买到了,要的话等下过来分点。记得轻点,不要喊得一个村的人都知道。” 顾花娥答应一声,往外走去。 王培根疑惑地看看老娘,又看看媳妇,这是小美又带红糖回来了? 这孩子到哪里去搞的东西,安全吗? 王奶奶转过身,看儿子这副样子,哪会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回到卧室,拿出熟菜和包子:“孩子的东西都是和人家换来的,只要我们大人不到处说,没啥事的,我是她奶奶,不会害她的。这牛肉和盐水鹅切一下,你和小华夹几片先吃,其它的放橱柜里。肉包一人一个,多的也放橱柜里。吃好晚饭,你跑一下顾舅爷爷家,给他送点水果、肉包去。” 说着,将五个苹果、一包饼干、五个包子装蒲草篓子里,放桌上。自己转身进了卧房。 王培根闻言也就将心放下,自己妈妈是什么人,他是很了解的,一向有主见。 原本他家是住在河北村西的,离顾舅爷爷家隔着十几家远。那三年期间,爸爸走了,当时他才十岁出头。三个姐姐先后出嫁,家里就娘俩,邻居婶子是特别难缠的一个妇人,啥都要占便宜,她家人多势众,王家娘俩明里暗里吃了不少亏。而王家,已经三代单传了,真的是势单力薄,连帮着说话的人也没有。 也是妈妈果断,跟他说我们换房。 于是他就留了心,村东头白男跟他玩得挺好,听说这事后,就回家和父母说了。 白男家弟兄三个,家里房子不大,三间,眼见着孩子渐渐长大,一直在想着申请宅基地扩建。白男一说这事,夫妻俩一合计,培根家房子五间,更好的是他家宅基南北长,可以造前后两幢,这换房合算。 至于隔壁那家要做恶人,不怕,家里儿子多,而且白男叔叔伯伯都在村里,又特别团结,有啥一呼百应。 以恶治恶,谁怕谁! 于是培根回家跟王奶奶讲了白男家愿意换房,王奶奶就说,这房子以后是儿子的,这换房一事全凭你做主。如果你觉得可行就换,如果觉得亏得慌,那就再在这边熬日子。 结果就是两个十岁刚出头的小孩子把这事做成了。 当时村里人说什么的都有,大多数是说王奶奶败家,把丈夫辛辛苦苦挣下来的家业给败掉了一大半。 三个姐姐也回家来问是咋回事,都很心疼那房子。 王奶奶很平静,村里人的评价她从不在意,现在好像为她喊不值,当初邻居欺负她们娘俩的时候,还不是就看热闹。 如果不换,娘俩人是不会被人家弄死,可儿子将无心学习,性格要么变成懦弱要么就是成为睚眦必报的人,无论哪一种,她都不愿意看到。 儿子读书聪明,六岁时就指出先生春联上的错别字,乡里都誉为神童。换了房子,儿子就能安心读书了。 什么身外之物都没有儿子健康成长重要。 后来王培根小小年纪就考取了苏城的学校,是农校,将来是可以进畜牧兽医站的,也算是跳出农门了。 农校读到二年级,家里实在没钱了,借遍了亲朋邻居也缺钱,此时,如果筹不到钱,王培根只能辍学。 王奶奶忍痛将家里的两间厢房给卖了,筹足了钱给儿子送去。 村里又是各种批评,王奶奶成了败家娘们的代名词。 农校读到第三年,苏城文斗升级到武斗,乱的很。 王奶奶听到消息,长长地叹了口气,一夜没睡。 第二天亲自搭船去学校,把热血沸腾的儿子硬拉回了家。 什么鸡毛飞上天,什么跳龙门,什么脱离农门……在生命安全面前,什么都不重要了。 回家的王长根很是颓废了一阵子,还有半年就要毕业,现在回家,文凭是拿不到了,那就要种地。他从小没摸过农具,现在这么大的人了,开始学种地,面子和里子都没有了。 王奶奶看着颓废的儿子,先是请媒婆给儿子找对象,高攀了顾家,这媳妇娶来后,田里家里的农活一把抓,自留地里的菜吃不完,肚子也争气,一男一女,凑成了一个好字。两小孩从小聪明乖巧,特别是孙女,从开口开始,见到人就笑眯眯地叫人,还分得清哪个叫叔叔哪个叫伯伯哪个叫阿姨哪个叫奶奶。 儿子的工作,王奶奶也去找了公社的领导,领导也知道王培根是神童,就答应让他先来公社里干着,写写材料什么的。 但此时白男已经是村里的小领导了,极力游说王培根回村里,什么鸡头凤尾的。 王奶奶是反对的,现在的村里风气和以前大不一样,现在的白男也不是以前的白男了。 关键跟白男玩得特别好的是一个叫小癞的家伙。 小瘌当然是这人小名,从小长着瘌痢头,村里人都这样叫着。这人现在是小队会计,在王奶奶看来,是个又馋又贪,还好女色的人,惯于搞阴谋诡计。 白男以前人是不错,但和小瘌搞在一起,早晚会出事。 她可不想儿子和这些人混在一起。 可惜,一向尊重她、听她话的儿子这次却非常坚决地要在村里工作,还对王奶奶说:“我就做赤脚医生,相对独立,不会跟他们搅合在一起的。” 王培根是真的聪明,他学的是兽医,结果硬是自学转成了赤脚医生,连公社医院里最有名气的李三星医生也对他佩服得很。 特别是第二年,县里进行赤脚医生大比武,结果王培根拔得头筹。 王奶奶也就歇了心思。 如今几年过去,白男成了大队书记,小瘌做了大队会计。王奶奶冷眼看着,儿子倒是和这两人不远不近,关系倒不如小时候好,她反而安心不少。
我家的后院通现代_第027章 安全第一,准备蔬菜批发卖 王培根边想边切熟菜,忽然听到妈妈在喊他,连忙拿了几片切好的牛肉放儿子碗里,将剩下的放碗橱里,擦干净手上的油,推门而入。 王奶奶见儿子进来,拿起桌上两盒杜冷丁,递给儿子:“给你丈母娘用的。” 王培根一看:“杜冷丁,哪里来的?”这几天他一直在想办法搞这针,可都没搞到。现在一看,这么多,真是又惊讶又惊喜。 “你别管,给你你就好好给你丈母娘用,让她这阵子减轻点痛苦,多熬些日子。你看能不能搞点好酒,我们得好好谢谢人家。” 香烟是不能留太长时间的,而老酒是越陈的越香,就送老酒。 “宝庆不是在商场里吗,要不我写封信,叫他搞几瓶来。要什么酒?”王培根问。 “肯定是最好的哇,这次人家帮了这么大忙,人托人,人再托人的,要好好谢谢人家的。你跟宝庆说,我过几天去找他,不要想办法托人带回来。” 田泾村所在的阳澄湖公社每天有一班轮船到苏城,但一般农家人基本不坐轮船,嫌贵。基本上约好几人,自己摇着船去城里。 王奶奶想着过几天等小美从那边多买点咸鱼咸肉回来,她就搭船去苏城一趟。 这样村里人来买卖东西,知道她去过苏城,也能过了明路。 王培根边答应边贼兮兮地看桌上的东西:“哟嚯,那么多红糖!妈妈你樟木箱成百宝箱了。”他开着玩笑。 王奶奶忍不住也笑了:“吃你的饭去!吃好就去二姐和你丈母娘家,能早点回家就早点回来,别天天三更半夜的。” “哪有,我都是老早回家的。”王培根笑着反驳,还对女儿眨眨眼,搞得小美也弯着眼睛笑起来。 “清明前,小华发烧到吐,你在哪里?是不是花娥去雪根家把你从牌桌上叫回来的?我跟你讲,牌少打点,又是烟又是煤油灯,时间长了眼睛也不好,肺也不好。”王奶奶哼道。 王培根讪讪地答了句:“知道了。”说完走出卧室。 那次儿子半夜发高烧,妻子一看他没回家,找到牌友家,边骂他边拎着他的耳朵拽起他。 妻子力气大,又是在气头上,下手力气很大,事后,被牌友们取笑了好久。 唉,夫纲不振啊。 小美看爸爸出去了,才对奶奶轻声说:“奶奶,明天我来问问那边有名气的酒都有哪些,然后再让宝庆叔叔买。” “还是我孙女想得周到。”王奶奶笑着摸摸孙女的脸,这孩子,真可人疼。 理好东西,小美又将周阿姨建议小美将菜批发给周爷爷他们卖的事讲了。 王奶奶沉思了一会,问小美:“你是什么想法呢?” “周阿姨一直在说,我应该好好上学。那边小孩三周岁就上幼儿园,六周岁读小学,我八周岁还没到,周阿姨应该认为我读二年级。我现在是说因为外婆的病,家里欠了很多钱,所以来卖东西的。时间长了,我担心周阿姨要找家里大人,劝你们让我去读书。要是她去那边的田泾村,那不要穿帮的啊?” “所以你的意思是将菜批发出去?”王奶奶问。 “也不是全部批发,下午我可以去卖的,就说是放了学去的,那边星期六也休息的,这样星期六星期天我就都可以过去。还有休息的时候,寒暑假的时候我都可以去的。上午不去卖的话,我就一早将菜送过去,然后可以去批发市场带东西回来。现在有了这个拖车,可以带好多呢。” “奶奶也觉得这样好。我们一切以安全为主。”王奶奶一锤定音。 “那行,明天我就跟周阿姨说。”小美拉着奶奶的手:“奶奶,我们去吃饭吧。” 客堂里,父子俩正吃得香呢,特别是小华,小嘴鼓鼓的油油的,象只小仓鼠。 “等下有人来家里,问起咱家吃什么,就说是吃的荷包蛋,听到没?”王奶奶一边帮孙子擦嘴一边吩咐道。 小华吃的停不下来,只含糊地边点头边“唔唔”答应。 王培根给祖孙俩将稀饭端来,王奶奶给自己和孙女各拿了一个肉包,夹了点熟菜,吩咐儿子:“把这三样放碗橱里去,等下村里几个妇女要过来。” 又吩咐孙女孙子:“吃快点。” 紧赶慢赶刚咽下去,村里几个妇女跟着顾花娥先后过来,好在王家点的是煤油灯,暗,看不出几人嘴边的油。 王奶奶擦了擦嘴,请大家坐下,吩咐儿子媳妇:“你俩把桌上东西拿厨房去,花娥就在厨房站着吃吧。” 王家人知道这是让顾花娥进里面吃好东西,来的妇女们觉得王奶奶为接待她们赶媳妇进厨房站着吃,顿时觉得王奶奶重视她们。于是几方都挺满意。 王培根轻声跟妻子说了给丈母娘搞到了杜冷丁,还有水梨和香蕉,在妻子感激的目光中,出门去了。 小美带着小华到奶奶房里拿了个苹果,洗了洗,顾花娥将苹果一切四,姐弟俩吃起了餐后水果。 剩下的两块,小美一块拿给妈妈,一块留给奶奶。 看着坐在灶膛前轻声吃苹果的姐弟俩,顾花娥心里又是欣慰又有点担心。婆婆不让问怎么搞来的这些东西,这恰恰说明这些东西来路有问题。 弄不到吧操心妈妈没得吃,弄到了又担心婆婆,更担心女儿。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43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