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松口气,这就好。 王奶奶笑眯眯地:“第一天上学有点不习惯吧?都做了什么?” “就排了座位,奶奶,我女生里最高呢,坐在最后一排,不用吃粉笔灰了。”小美得意地笑着。 祖孙俩聊了一会,小美吃了点饼干,又跟着奶奶往二姑妈家去。 夏花果然在烧饭,烧火的是秋花,王奶奶赶两个读书的走:“去上学吧,不要跑了,走着去。跑快了坐着喘气,听不清老师说什么的。” 小美拉着夏花走了,小姐妹俩出门后,小美掏出口袋里藏的饼干,给夏花:“你吃吧,我吃过了。” 三刻钟后,随着徐老师一声短促又急切的哨声,孩子们都跑回了教室——第三堂课开始了。 这是语文课,先发书,对的,徐老师还是比较负责的,家长们都没来送孩子上学,他也不敢把所有的书都发下去,毕竟,当天发到晚上家长问起来才发现书包不知丢哪里的事每年都有发生。 所以徐老师坚持上新课时才发书,当天带回家,让家长帮着包书皮——当然,田泾村大多孩子的书是不包封皮的。 但你不包是你的事,老师还得关照。 书发下来,孩子们就光顾着翻书了,一年级的书插图比较多,所以孩子们看得还挺认真。 这还怎么上课?于是,徐老师将语文课上成了一堂纪律课。 上课的纪律、听课的纪律,发言的纪律……林林总总,总之,比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要多。 这堂课结束,到了吃饭的时候,于是,下课。 大家又跑着回家吃饭去了。 下午也没有上课,打扫卫生,到三点多,课堂给大家打扫的干干净净。徐老师表示很满意。 这样,一天的课就结束了,随着徐老师一声哨响,众人背上书包,回家啦。 小美回到家,拿上东西到现代去。 她事先跟周阿姨、周爷爷讲好了,开学了,东西上午没法送,就下午送了,都是奶奶中午整理的,菜都新鲜的很。 现在都是大人将菜卖给王家了,二姑妈和舅舅家,都是中午将菜送来,然后奶奶下午在小美放学前整理好。寒泉三家的蔬菜不收了,小美拿不动,但水产活的是收的,所以这几天他们除了螺蛳外,还有螃蟹、黄鳝、泥鳅,后两种量不多,王奶奶给算了黄鳝一毛五一斤,泥鳅一毛钱一斤。
我家的后院通现代_第099章《纪念张思德》 爸爸和弟弟回来的比较晚。 王培根今年尽管初次到公社中学做老师,可是学校不知是老师实在太少还是对王培根信任赏识,安排他担任高一的语文老师,两个班。 这时候和后世不同的一点,每个乡镇都有高中班级,不像后世,在全县几个大镇才有高中,将教师集中在这几个高中,集中精力搞高考。 1976年,还没有高考,学生初二毕业后,直接进入高中就读,每个镇都是这样。 王家人是前几天就知道的,很为王培根担心,镇里就两个高一,语文全部由王培根教,他也没个师傅啥的,不会教不像吧?那得闹多大笑话。 可是王培根自己倒是自信满满的,说是可以向组长请教,组长在教高二,是从高一升上去的,他是老教师,而且为人好,问什么都肯倾囊相授。 还说我们这个教学片,四个公社,教高一语文的老师每两周要碰一次头的,大家交流学习,也能让自己提高的。 还说原来的高中语文老师去上大学了,他认识的,留了很多备课资料给他,他能学到很多。 总之,自信满满。 但家人也知道,王培根是个要强的人,嘴上说的轻松,背后肯定付出很多,家人也相信他会胜任这份工作的。 作为家人,别的做不了,就从生活上给予支持吧。 小美除了给爸爸买了自行车、手表、钢笔以外,还配了手电筒,因为爸爸一周有一晚是要看学生夜自习的,九点多才能回家。 每天在家要备课、批改作业,所以小美买了台灯,用干电池的,现在还有蚊子,所以还买了蚊香等用品。 三人中午在中学食堂吃饭,饭是用饭盒带了米蒸的,菜食堂有提供蔬菜荤菜,条件好的人家带个蔬菜,在食堂买个荤菜,条件一般的就自己带菜或在食堂买个蔬菜。 王家别的没有,吃的菜不要太容易搞到。 所以每天王奶奶都精心为三人准备中午吃的菜:肉菜肯定至少一个,肉丝炒菜一个,纯蔬菜一个,汤也有,是小美去现代买的即冲汤包,每天带到学校去即冲即喝。 不仅如此,大女儿家小儿子陈卫国、小美大姨妈家二表哥、二姨妈家表姐,这三个孩子都在镇里中学上学,有的是上高中,有的是上初中,王奶奶也不时让儿子带点烧好的荤菜给他们改善伙食。 小华和宗兴今天第一天上学,中午就是在中学吃的。 小华放学后,和宗明到中学爸爸办公室,等爸爸处理好事情后,才回家。 中学本来就比小学多上一节课,王培根还要给学生布置作业什么的,等回到家,天也快暗了。 辛亏现在天还暗的不早。 几人边吃晚饭边听小华叽叽喳喳给大家汇报一天的见闻:“学校很大很漂亮,房子都是红砖头砌的,看上去很高档的感觉。 学校里面的教室在一幢高楼上,一共三层,我和我宗明哥哥在一楼,同学说是年级越高读书的楼层越高。 我坐在宗明哥哥前面,他在最后一排。跟我坐一起的叫龚建新。” 小华将龚读成了“中”,小美听了半天没搞懂这个“中”是哪个“中”,还是王培根拿了纸笔写了个“龚”字,才知道百家姓中有这个姓。 这是今天认识的一个新字。 小华继续讲:“我们男生归男生坐,女生归女生坐的。老师叫陆老师,是个女的,戴副眼镜,看上去凶巴巴的。叫我们上课的时候要这样坐。” 说着还摆出了一副标准的上课姿势。 小美笑了:“那你们不要累死?我们轻松多了,也没怎么上课。上课时也没规定要怎么坐,金花靠在后面的桌上,一只脚还放在自己的课桌上。” 说完恶心地摇了摇头:“她刚好掉了一颗牙齿,嘴里一直在出血,吐在地上后,就用脚踩那血,那鞋子底上都是血和泥,搁在自己桌上,坐前面的月花不小心,后背上碰到了很多,恶心死了。放学后两人还打了一架。” 小华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那姐,你们有体育课吗?我们一个星期有两节呢,听说有很多可以玩的东西。” 小美摇摇头:“没有,但是我们有烧饭课,可以回家来。我今天回来吃了点饼干。”这比弟弟方便,忍不住露出了得意的小表情。 小华不甘示弱:“我中午还在爸爸办公室里吃饭了呢。用饭盒吃的,那个蒸的饭好好吃,还有很多菜,爸爸还把他的肉省给我和宗明哥哥吃。还有还有,我还见到了卫国哥哥……” 三个大人看着两个傻孩子,无奈地笑着。 王培根有点纠结,女儿讲述的读书样子,他怎么会不知道,他也是做过一阵子村里代课教师的好吗。 村里和公社里的教学资源肯定不能相比,两个孩子不在一起读书,读的又是一个年级,将来差距拉大,女儿不会埋怨父母吧? “你们两个都是读的一年级,期末考试整个镇里是要统考的,谁考得好,过年就给奖励,你们要加油哦。小美,你有不懂的要问爸爸好吗?”王培根只能在平时给女儿开开小灶:“等下爸爸备课时,先给你们出点题目,你俩做一下。” 小美心里哀嚎:“不要吧。” 第二天一早,全家人各干各的,小美也上学去了。 先是早读课。 学校就两门主课:语文、数学,早读就是读语文,可还没教呢,读什么呀? 老教师徐继杰就是有办法,他打开自己的备课本,开始让大家跟着自己朗读。 “纪念张思德” “纪念张思德”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 …… 如此,徐老师读一句,大家跟着读一句,一直读了三遍。 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早读课就是《纪念张思德》,没几天,小美居然能背出来了。 这事不知怎么被徐老师知道了,有天放学后,徐老师把小美叫住,让她在讲台边背了《纪念张思德》。 小美居然通篇都背了出来。于是,从第二天开始,徐老师多了一个小帮手,每天的早读,变成了小美领着大家背诵。 小美背一句,大家跟着背一句。
我家的后院通现代_第100章 苏城之行(一) 这种情况继续了三天,小美请假了。 她的牙齿痛了好久,最近几天半边脸都肿了,王奶奶叫儿子带着孙女去苏城看看。 其实王培根自己就能够诊断出女儿的病,那就是牙龈发炎了,刷牙没刷干净,给蛀牙了。 但看牙齿是要器械的,这时代,除了大城市里的大医院有全套器械,别的地方还真没有。 王奶奶还跟儿子商量,亲家母的医疗费,趁这次去苏城,就一并付了吧。 于是,王培根请了一天假,带着女儿坐了轮船去苏城看牙病。 王奶奶本来也想去的,但有两个小的在公社小学读书,中午的饭她还得去送,就不去苏城了,只是抓了两只鸡,叫儿子带去干闺女家,至于朱宝庆那里,有小美,她放心得很。 于是,爷俩带着两只鸡,坐轮船去往苏城。 这次小美带了点东西准备给朱宝庆,天快要凉了,她买了点袜子、手套、围巾、帽子,想看看朱宝庆叔叔要不要进点货。 还有,天一凉是不是咸肉、香肠这些可以卖了。 上次带给他的月饼要不要? 利润最高的当然还是三转一响,还是每月进一批货吗? 还有什么想要进的? 等等,问题一大堆,都要代表奶奶和朱宝庆叔叔谈。 小美肿着半边脸,在轮船的船舱里坐着,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唉,任务好重啊。生病了还要带病工作。” 船到苏城,父女俩先去了王艳琴家,姑姑是在外面读大学的,不在家,可她家有阿姨在。 父女俩没多留,说是给小美去医院看牙齿,放下鸡就走了。 王艳琴自从回苏后,没有来过田泾村,和朱宝庆的想法是一样的,不知怎么面对还留在村里的知青们。 今年暑假,带了口信给王奶奶,叫干妈带着俩孩子上苏城王家住几天。小美因为忙着做西瓜生意,没去,王奶奶带着小华去住了两夜。 那次王奶奶没敢多带东西过去,怕吓着王家人,也怕暴露,确实,她一农村老太太,怎么解释有这么多东西? 所以还是老规矩,带了两只鸡、一篓子螃蟹。 到第三天走的时候,王家给准备了不少吃的让王奶奶带回去。 王奶奶临走前塞给干闺女五十元钱,让她在外面读书时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吃。 五十元在现在的王奶奶看来是小钱了,但吓了王艳琴一跳:干妈哪来那么多钱? 王家的家境,她还是清楚的。 她怎么也不肯要:“干妈,我读的是师范,学校有补贴的,而且家里爸妈每个月都给我生活费的,几个哥哥姐姐也会给我钱。我有钱着哪。你攒这些钱不容易,我不能要。”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43 首页 上一页 58 59 60 61 62 6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