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分明就是个新式的打谷筒,若真做出来了,打谷的效率起码要翻上几倍。 蒋文渊狠狠的在宝贝女儿的头顶上亲了一记,拿着画纸屁颠屁颠的找司农官去了。 于是乎,大家就这么看着这仨大官,丝毫没有形象的,坐在一堆刚刚打完的谷草上,围着张小破纸比划着,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没过一会,其中一个司农官拿着画纸风一样的跑走了。 那步子欢快的,不知道还以他是去相小媳妇儿了。 在县衙许以重金后,不过三天,脚踏板的打谷机样品就做出来了。 蒋文渊让人把这大家伙搬到田里,卷了裤腿儿亲自上手一试,嘿哟,可真是太好使了。 脚下稍稍一带,那滚桶便转的飞起,禾把子把上一放,只听:“唰啦啦”一声,紧贴滚桶的谷子就被打下去。 手上稍稍一翻,把禾把子翻了个面“又是“唰啦”一声,禾把子上的谷子就被打得干干净净,只剩稻草了。 总之,这玩意打得干净不说,速度还快,不累人。 这样的神器,当然要大力推广了。 于是乎,蒋文渊又连夜下了十台打稻机的定单。 虽然今年是使不上多少了,可还有来年,年年得使。 天公作美。 秋收时一直都是秋高气爽的天气。庄子里的稻谷收完五天后,谷子也晒干了,吹去秕谷。剩下的就是称重入仓。 三位司农官,亲自监督过称,过一担记一担,用了足足两天时间方才称完。 最后一算,1076亩田,收了847888斤,平均亩产788斤。 这个亩产比起前世的杂交稻产量,完全不够看。就是与寻常的常规稻相比,也是比不上的。 但,这里是古代,没有化肥没有农药,只有最基础的农家肥,有这个产量也算是很不错了。 也幸好,这个品种的谷子遗传基因稳定,可以自行留种。 蒋禹清眼里只能算勉强的产量,在这些古人眼里那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 普通的良田亩产撑死了三百斤出头,县令大人却能种出788斤的亩产,足足翻了二倍还多,百姓们眼睛的都是红的。 消息出来后,疯狂的百姓们将县衙围了个水泄不通,想要购买高产谷种。 到了这个地步,这些新收的粮食已经不是他说了能算的了。 然而,折子还在进京的路上,他也没有好办法。可如果不拿出个章程,百姓们那里怕是不好交待。 蒋文渊没有办法,决定先斩后奏,当天就于县衙外面贴出告示。表示原意将高产谷种以平价卖给百姓。 至于怎么卖,什么时候卖再另行通知。随后,蒋文渊又翻看了一下全县所有田亩数,心中大致有了计较。 寻求了几位司农官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决定,留下足够全县田亩的粮种数量,其余的平均分配给隔壁的几个县。 总不能他吃肉,同僚却连口汤都喝不上,这样就是真的招恨了。 高产谷种为30文一斤,每亩谷种用量为6-8斤。 由各村里正和村长,统计该村需要购买高产谷种的田亩数,同县衙存档的户籍田亩进行核对,无误后,方可到县衙统一购买。 其间不得转让转卖。一经发现,其所在的村全村取消购买资格。 这就在最大程度上杜绝了那些大地主、大商贾,或是有权有势的人家使手段,钻空子。 蒋文渊可不想为那些驻虫作嫁衣裳。 制定好细则后,蒋文渊再次就此事写了一本折子,使人快马加鞭送去京城。 京城。 自打去年的红薯后,青州就成了皇帝的重点关注对象。特许青州县令蒋文渊的折子可以不经过州府,直达天听。 尤其南方的稻谷进入秋收后,夏景帝几乎每天都要问一遍,可有青州的折子送来。 直等到过了中秋,到了八月底,让满朝文武望眼欲穿的青州信使终于进了京。 底下的人不敢怠慢,忙将信件呈了上来。适逢大朝会,听说青州的折子到了,大臣们纷纷伸着脑袋张望。 即便早有心里准备,但看到折子上,新谷种亩产788斤的产量,夏景帝还是忍不住连声叫好。 “好、好、好啊!这个蒋文渊,可真是朕的一员福星。亩产788斤的稻谷,满世界也只有我大夏能种出来,哈哈哈哈!” 大臣们一看皇帝这架势,得嘞,真是大喜事。 于是齐声恭贺:“恭喜陛下得此良种。” 当然,这回再没人敢质疑蒋文渊做假了。 你当陛下派去的三位司农官是摆设么?没看那折子上按着三个鲜红的手指印儿! 除此外,司农官们还随折子一并送来了两张图纸并一个精巧的小物件。 夏景帝看完信件后,方知这竟是一个新式的打谷机模型。 就是这么个算不上多复杂的玩意儿,竟能把收稻子的效率提升了二倍不止。 也就是说同样的田亩,同样的稻子,收获所需的时间只需从前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 司农官建议,明年起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而提出这个构想的,竟然只是一个年仅两岁半孩子。这个孩子,就是蒋文渊的小女儿。 据说,她是在收稻子的时候,看到打稻子的谷斗,突然画下来的。她画完后就把图拿给了父亲蒋文渊。 蒋文渊看过后觉得大为可行,便拉了他们一起研究构画了细节,经几次试验后,最终做出了十分好用的成品。 下朝后,夏景帝将那张巴掌大小,绉巴巴勉强称之为图纸的纸张拿在手里,仔细看了看。 纸上的线条歪七八扭的,隐约能看出大概轮廓。约摸是用削尖的细炭条一类的东西画的,笔触十分稚嫩。 再联想到作画者的年龄,能画成这样也算是难得了。 夏景帝问李得顺:“那小丫头真有那么聪明?” 李得顺莫测高深道:“这个,奴才说了不算。不过,奴才听说,今年早些时候,邱神医将她收入门下作了关门弟子。” 闻言夏景帝若有所思。 邱神医的大名,整个大夏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就连如今的太医院院正都是他的弟子,整个太医院中至少有小半数都是扁鹊谷的门人。 实实在在的高人中的高人。就是这样的一个牛人,竟然将一个才两岁的小女娃娃收作了关门弟子,此女的天赋可见一斑。 比寻常谷种产量高出三倍的高产粮种,谁不想要。 就在众臣暗搓搓想法儿打主意的时候,蒋文渊又一封折子送进了宫。 夏景帝看后,朱笔御批了一个大大的“准”字,并在旁边的空白处附了几行小字。 “高产谷种与红薯,事关国体,着青州县令蒋文渊全权处理。胆敢乱伸手者,可先斩后奏。” 批完后,便命人取来随身佩剑,与奏折即刻快马加鞭发往青州。 见此情形,原本蠢蠢欲动的一些势力,立即偃旗息鼓。 皇帝陛下佩剑都赐下去了,再凑上去那不是头铁,那是蠢。 且说蒋文渊收到皇帝的批复与天子佩剑后,感动得无以复加,恨不能为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捧着佩剑面朝皇宫的方向山呼万岁,磕头谢恩。 蒋文渊,一个上任才一年多的县令,不仅封了伯爵,如今更是被赐于天子佩剑,享先斩后奏的权利。 这待遇,也就是历朝历代,代天子巡守四方的钦差才有了。 消息传开,零州府一众大小官员,那是各种羡慕嫉妒恨,但也仅限于此了。 能得天子如此信任,蒋文渊在感动之余也颇觉压力山大。 好在如今权利在握,做起事来再也不用缩手缩脚,总归是利大于弊端。 时间在各方的揣测中很快来到了十月,今年种下的红薯到了收获期了。 随着各家种下的红薯获得丰收,西津渡和秀水湾是处处欢声笑语。 他们种的红薯的,侍候得好,产量的高的有五千来斤,产量低的也有四千一二百斤。 除了每家允许留下的一百斤种子外,其余完好的以五文一斤卖给县衙。仅这一亩地就得了二十多两银子,脱贫致富不在话下。 但凡种了红薯的人家,嘴巴都快笑岔了。 现有的地瓜收完后一统计,144亩红薯,除去各家留种的100斤,共计收上来626400来斤。这其中并不包括蒋家收完西瓜后种的那23亩。 折子送到京城后,又引起了一次大地震。 夏景帝高兴之余,更是下旨册封蒋文渊为“青州候”世袭三代始降,食邑千户。 其女蒋禹清,构画新式农具打稻机有功,赐封“乡君”,封号“灵惠”。 百官们羡慕嫉妒蒋文渊得圣宠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他,毕竟人家是真有本事,说是当代神农也不为过。 第46章 谁说女子不如男 赐封的圣旨送达青州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中。初冬时分,颇多了几分寒凉。 这是蒋家人第二次接圣旨,虽也激动,但有了前一次的经验,倒底淡定了许多。 天使到了后,也不废话,走到提前摆好的香案前大声唱道:“青州县令,蒋文渊接旨。” 待蒋家人齐齐在香案前跪好后,便展开圣旨唱了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青州县令蒋文渊,先后种出红薯、水稻的等高产良种,制出新式收割农具打稻机,又种出番邦贡品西瓜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特赐为青州侯,世袭三代始降,食邑千户。 赐,京城宁康坊荣宁街青州侯府一座,京郊良田三千亩,黄金二千两,银五千两,珠宝玉石三箱,各式绫罗绸缎二百匹,着其继续推广新粮种事宜,不得有误。钦此!” “臣,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磕头过后,天使将圣指交给蒋文渊,蒋文渊双手恭敬的接过。 天使又道:“陛下口喻,侯爷身担重任,接旨后不必急着进京谢恩,待县令三年期满后,再行进京即可。 “是,臣,领旨。”手里握着大把的粮种,又不能提前放出去,这紧要关头,他着实不放心就这么上京谢恩。 如今有了陛下口谕,他着实松了口气。 正待起身时,天使又拿出卷圣旨来,笑着问道:“请问,哪位是蒋禹清乡君,请到前头来。” 这回来的天使是姓林,林公公,是李得顺的义子。否则这样的好差使,是轮不上他。 出京之前,便得了他义父的一再嘱咐,万勿在蒋家人面前摆什么架子。得罪人回来,仔细剥了他的皮。 尤其是蒋家的小乡君,那可是他义父心尖尖上的人,更加怠慢不得。 他这一问 蒋家人纷纷转头找蒋禹清。 蓦的,一个小脑袋从蒋文渊和陆氏身后探出来,奶声奶气道:“天使公公,您在找我吗?”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92 首页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