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走后,庄头娘子就把午饭送来了。 一盘爆炒田鸡,一盘红烧兔肉,一盘子豆角炒肉,一盘蒜蓉蒸茄子并一盘子香煎豆腐和一个鲫鱼汤。 田鸡是田里现抓的,兔子是是陆邑上山采药时,顺手猎的。其他的都是些家常菜。 菜品少,但份量都是足足的。少了御膳的规据刻板,多了乡野的麻辣鲜活。 皇帝父子吃的十分满足。 景衍还好些,从前跟着舅舅在青州的时候,乡下的饭菜没少吃。 皇帝却是第一次吃到,直呼过瘾。他尤其喜欢那盘子爆炒田鸡,说肉质肥嫩,麻辣鲜香,问可还有了? 蒋禹清道:“田里有的是,想吃,一会收稻时遇到了,拣肥的抓一串就是了。” 皇帝满意了。 心头的事儿又放下一件,蒋禹清高兴的中午饭都多吃了一碗。 吃完饭,蒋禹清亲自给皇帝父子安排了屋子休息。 皇帝睡下后, 李得顺方才能稍稍歇口气儿。 蒋禹清悄咪咪地拽了拽他的袖口,小声道:“李公公,刚才的饭菜我给您留了一份儿,热在厨房的锅里。我带人给你看着这里,您赶紧去吃点。” 李公公感动的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瓜,险些掉下泪来:“乖宝啊,还是你好啊,做什么都能想着咱家。” “去吧,快去,快去!” 在她的催促下,李得顺倒底没拒绝她的好意,去厨房取了饭菜美美的吃了一顿。 因着皇帝想吃田鸡,蒋禹清特地交待了庄头再抓一串肥的。 她没说是皇帝要带回宫的,怕庄头幸福的晕过去。 午息过后,大臣们甭管愿意不愿意都得接着干。 没看皇帝就在田梗边看着呢,若是因为偷懒被皇帝点名,那乐子可就大了去了。 直到申时二刻,皇帝下令回宫。 这帮养尊处优惯了的大老爷们,方才又捏胳膊又捶腿,你搀我我搀你,呜呜拉拉,哼哼嚯嚯的回去了。 蒋禹清坏心的想,明儿早朝,怕是得有不少告假的。 送走了这帮打酱油的,次日,收稻大军正式上线。 除了庄子里原有的劳力外,蒋禹清还从外头的村子里招募了一百多名。 将近两百号人,二十多台打稻机在田里一字排开,声音震天响,场面十分壮观。 蒋禹清满意的点点头,这才是秋收该有的模样嘛! 昨儿那群养尊处优的老爷们,除了极个别能看上眼的,其余都是在作秀。 她戴着小草帽,挽着小篮子,带着白小十慢慢悠悠的跟在秋收大军的后头,捡拾落下的稻穗。 远处,一群孩子趴在围栏边,羡慕的看着这一切。 蒋禹清走过去,见是一群五六七八九岁的孩子,有男有女。身上的衣服都打了补丁。 他们的手里都拿着篮子或是小桶,里头装着零星的谷穗或是田鸡。见她走过来都不约而同往后退了几步,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蒋禹清问:“你们都是这周围村庄的孩子吗?” 孩子们似乎没想到,这个看着就很贵气的小姑娘会跟他们说话,一时面面相觑。 其中一个大些的孩子鼓起勇气道:“我们的爹爹就在这庄子里头干活。他们说,这里种的稻谷是全大夏最好的稻谷。 我们不捣乱的,只是想来看看,你别赶我们走好吗?” 多么质朴的可爱的孩子。 蒋禹清笑着道:“我是这个庄子的主人,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可以进来帮我拣拾稻穗。当然,我可以付给你们工钱。” 孩子们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儿,立即点头道:“我们愿意的!” 这边的围栏没有口子,蒋禹清让他们绕些路,从大门口进。 待他们往大门口的方向跑去后,蒋禹清让玉珠去接一下这些孩子,给他们找些篮子。 没一会儿,那群孩子们都拿着篮子进来了。一到田里,就四处散开来,自动自发的寻找遗落的稻穗,很是熟练。 正在干活的汉子们,看见孩子们进来,很是惊讶。听说是东家雇佣他们进来捡稻穗的,均是咧嘴一笑,让他们好好干。 蒋禹清提着自己的小篮子走到一个年纪比她大些的小姑娘身边,同她说话:“姐姐,你家里的稻子都收完了吗?” “都收完了。我家里田少,没几日就收完了!”小姑娘说着,麻利的自稻草中翻一穗稻谷,从穗子根部,掐断了扔进篮子里。 “收成怎样?” 小姑娘想了想道:“爹爹说今的气候好,粮食收的比往年要多些。但是同你家的的稻子比,是远远比不上的。” 蒋禹清安慰她:“没事儿,过了年,你们家也能种上这样的水稻了。” 小姑娘听了这话,被太阳晒得黑红的脸上露出一抹灿烂致极的笑容:“我爹爹说了,是你们家的人心善,愿意平价卖给我们高产谷种。 爹爹还说,只要我们明年种上了这样的粮食,就再也不怕饿肚子了。” 打开了话夹子,小姑娘也少了些拘谨,多了几分活泼。叽叽喳喳的同她说些村里的趣事儿。 虽然她也是从小在长在村里,却没有这样年龄的小姑娘,同她这样的快乐的说话。 大概,身体的替意识里,她还是需要同龄的朋友吧! 二玉见她难得有个说得上话的小姑娘,也十分高兴。 听说,从前在西津渡时,便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导致自家县主一个要好的小姐妹都没有。 家里的公子们倒是愿意陪妹妹玩,只是他们平日大多忙于学业,也少有时间陪她。 她又早慧,因此,绝大多数时候都在学习中度过。偶尔外出,也只是跟邱神医上山采个药。甚是孤单。 一上午很快过去。 蒋禹清让孩子们跟着干活的大人们一块儿去吃饭。 她是个极大方的雇主,来帮忙干活的劳力们除了每人每天50文的工钱外,还包一日三餐。 大白馒头和糙米饭管够不说,顿顿还有两荤一素三个菜,外加一个蛋花汤。 秋收那是纯体力活,不吃饱饭哪有力气干活。 汉子们感激主家的大方,干起活来也格外卖力,这是个双赢的局面。 吃完饭,汉子们各自找阴凉的地方歇息。蒋禹清让他们到未中(下午两点)时候,再开始干活。 如今秋老虎正是毒辣的时候,大中午的顶着日头容易中暑。 不仅如此,她还特意着厨房熬煮了大桶的绿豆汤,以备干活的工人们随时取用。 饭后,蒋禹清小睡了一会。起来后,便去了书房里。 她想着把这段时间的工作笔记和心得体会整理出来,装订成册。 之的再找人撰抄几份,放进医学堂的图书室里,以供学生们随时查阅。 第72章 如此噬心蛊 他们都追着她要了好多次了,只是她之前一直没时间,现在有空倒是可以弄一弄。 吃完晚饭下工的时候,蒋禹清亲自拿着荷包站在大门口处给工人们发工钱。孩子们,也一人给了十枚铜板。末了又将剩下的馒头,一人给他们揣两个。 这是他们今天努力工作的报酬。 同时告诉他们,若是愿意,明天可以继续过来,直到秋收结束。 孩子们高兴的答应了,各自跟着自己的长辈们出了庄子家去了。 秋收一直持续了十来天。 其间,工部把蒋禹清要的风车给弄出来了。 这些人的脑瓜子是真聪明,动手能力也是杠杠的。做出来的东西贼好用。 晒干的稻谷,往风车斗里一倒,将风速调到二档,轻轻的摇动把手,秕谷就从出风口吹出去了。比从前用簸箕一点点的簸,省了不知多少功夫。 这样的好东西,自是惹的干活的劳力们眼热不已。 听说朝廷很快就会将图纸下发到各州县村镇,想要的只要掏钱就能找木工师傅做,劳力们顿时一阵开心。 秋收的这半个月里,老天爷十分给面子,滴雨未下。每天的都是大晴天,稻谷很快就全部晒干,车去秕谷,装袋过秤。 最后一统计,共收了2316000斤,平均亩产772斤。 消息报到宫中,皇帝笑的脸上的褶子都快出来了。 这二百多万斤粮种放出去,加再上青州和邻近几县的收的,到明年,几乎半个大夏都能种上这种良种了。 他仿佛已经看了无数的粮食向他的国库飞来…… 皇帝当即大手一挥,以她又发明新农具为由,赏赐了蒋禹清一堆的东西,前去宣旨的依旧是李得顺。 满朝上下那个羡慕劲儿,就别提了。 事事顺利。 这几日,皇帝走路都带着风,那步子轻快的,仿佛年轻小伙子似的,就差哼个小曲儿了。 大老板高兴,大臣们的日子就好过,回到家自然也是和颜悦色的。间接的,让整个家庭氛围都和谐了不少。 北方天冷,到十月就该入冬了。作物一年只有一季。收了稻子后,剩下的稻草全部都会被烧成灰烬用来肥田。 这年代,也别说什么环保不环保的问题,能吃饱肚子才是大事儿。 烧灰后,蒋禹清又让庄头采购了一批大叶萝卜种。这玩意儿光长叶子不长根,没什么吃头。 生的又健,随便往田里一洒就能活,长的还快。一般都是养殖户种来当饲料的。 让它们长上两个月,大雪下来的时候,厚厚的盖上一层,等到来年的时候都冻烂了,介时犁进田里那就是上好的肥料。 田里的事了,蒋禹清的心头又卸下了一件大事儿。 然而,她刚回府才没几天,便听得庄子上来报,说这两日,总有些些鬼鬼祟祟的人围着庄子打转,怕是冲着那些粮种来的。 这粮种虽稀罕,但京中除了她家还有镇国公府和平阳候府也有不少。按理,也算不上打眼。 即便如此,皇帝还是专门派了一队羽林卫,日夜轮班守卫。 可老话说的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蒋禹清当即就暗了眸色。于当天傍晚,就同陆邑乔装出了城。 到了庄子后,把庄头和负责守粮仓的羽林卫头领悄悄的招集到一起,如此这般……制定了一个引蛇出洞之计。 两天后的一个深夜,庄子入口处的门房小屋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接着便有人大喊“着火了”。庄子里的人被惊醒后,纷纷拿着水桶往着火处跑去。 此时,粮种仓库的后头突然转出一身形矮小之人。先是飞快的抱了许多柴草沿墙根堆放,之后泼上火油。 正当他狞笑着掏出火折子欲点火时,屋顶上突然跳下一人,飞起一脚就将他踢出丈远,撞在青石砌成的围墙上,晕死过去。 此人正是人陆邑。 陆邑捡起掉落的火折子,冲后面一挥手:“绑起来!”早等候多时的羽林卫,顿时一拥而上,将人绑了带走。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92 首页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7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