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气”原名“障气”,就是阻障外人进入。到了隋唐时期才被加上病字头,成为了“瘴气”。】 【“瘴”里又包括多种疾病,比如“蛊”,“蛊”里包括前面提到的血吸虫等疾病。】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汉朝的“蛊”,到底有哪些寄生虫。】 【首先说明:寄生虫,不可驯服。想着说养蛊之后给别人下蛊,那么第一个倒霉的就是接触者,也就是养蛊人自己。】 《岭外代答》卷四《瘴》称:“南方凡病皆谓之瘴。” 瘴气是多种疾病的综称,可能包括疟疾、痢疾、脚气、沙虱病、中毒、喉科病、出血热、黄疸等等。 比如血吸虫又被叫做“水蛊”,在当时非常普遍,但是并没有被准确认知,哪怕是宫廷太医也没有发现。 【我们建国初期,水域曾经遍布血吸虫,为了灭除血吸虫,全国都展开了卫生运动。】 【在古代,没有治疗条件的时候,预防同样是更好的手段。】 【比如不要喝生水,避免摄入虫卵,看着再干净的山泉水也不要喝!微生物和虫卵肉眼是看不见的!有条件最好烧热水喝!】 【除此之外,斩断血吸虫的传染途径,灭除钉螺。】 天幕放出一张血吸虫的繁殖过程,其中钉螺就是最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天幕还有钉螺的图片,立刻让对血吸虫深恶痛绝的古人一个个狠狠看,狠狠记在心中。 “我们也要开展卫生运动!” 买不起药物,还做不了卫生了! 【除了血吸虫,还有很多其他通过食物摄入的寄生虫,也是古人误以为通过食物下毒的“蛊虫”。】 【我们现代都知道,许多生活中常见的昆虫动物携带了许多细菌,比如蚊虫,比如老鼠,蝙蝠。还有有些地方喜欢吃的蛇和野味,蛇可是寄生虫最爱的食物!】 天幕特意放出一条不断翻滚的蛇,仿佛浑身是虱子痒痒一样,不断地翻滚着,翻滚着,然后莫名其妙就死去,没有了生息。 画面一转,死亡的蛇出现在了实验室内,被解剖之后,尸体里面露出了密密麻麻的寄生虫! 【友情提示:蛇体内有多种寄生虫,如鞭节舌虫、绦虫、蛔虫、线虫、蛲虫,曼氏裂头蚴等,它体外也有寄生虫,比如蜱螨等。一条野生蛇体内的寄生虫多达近百条!】 【而且不止是蛇,青蛙也是如此,吃青蛙、吞蛇胆、喝蛇血对身体危害很大,有些寄生虫高温爆炒也不死,能杜绝的唯一办法就是不吃。】 【所以大家不要被影视剧里的侠客动不动在野外抓活蛇剖开蛇胆生吞就可以解毒欺骗,这样的结局可能是在毒发之前就被寄生虫感染,然后像这条蛇一样在地上滚来滚去,然后在体内寄生虫快乐地繁殖中,痛苦地死去。】 【除了蛇和青蛙,还有能避免最好碰都不要碰的老鼠蝙蝠。】 【古人不认识细菌病毒,吃坏肚子就认为是被人下了蛊,真要说下蛊,那你得去问责老鼠蝙蝠,给它们换个食谱,换个干净的生存环境,还得天天给它们洗澡。】 “嘶—— 天幕下的古人一阵倒吸凉气,尤其是汉朝人士。 比如川人吃巴蛇,广府人吃南蛇,中原人士不吃蛇,但是吃老鼠! 汉朝有一道名菜,就是老鼠! 从周朝开始,周王室就吃老鼠,还做鼠肉腊干,评论滋味颇美味; 汉朝时期,王公贵族也曾经吃过,比如汉文帝、汉景帝,还有无处不在的中山靖王刘胜,在他们的陪葬墓中也有老鼠,在陪葬坑和陶制的厨房翁中都有鼠骨,起初还曾经被考古人员误会过是老鼠自己钻进去的。 刘彻脸色有些难看了。 因为他,也吃过老鼠。 他的手忍不住放在腹部: 怎么办,突然开始怀疑自己中蛊,不对,是有了寄生虫!!
第120章 第 120 章 医学与生命4 【因为对瘴气的不了解,古人因此产生了许多误会。说是下蛊,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 【到唐宋时期,因为医学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很多成熟的应对瘴气的药方,许多曾经被称之为“瘴乡”和“蛊乡”的南方地区也逐渐摆脱了污名,到明清时期进一步摆脱,只剩下特别偏远的山区才有。】 孙思邈恰好正在接诊,有即将被派往巴蜀之地的病人担忧地问道:“孙大夫,听说巴蜀也多瘴气,是不是天幕说得这些蛇虫蚁鼠有病毒不能碰?” 原本中原之地的百姓听到巴蜀,都以为是穷乡僻壤,巴蜀地形复杂,不是李白那种喜欢到处游历或者需要经商往来的,许多中原北地人对巴蜀都有些误解。 孙思邈闻言解释道:“是有些不同,巴蜀之地气候与中原不一样,更为潮湿。不过也不需要害怕。” 北地干燥,许多人刚到巴蜀,哪怕没有被寄生虫感染,潮湿也会让人浑身不舒服。 孙思邈与病人们分享如何避免瘴气:“但凡需要入蜀地,若是感到潮湿不适宜,用艾草灸上两三个穴位即可,并不需要慌乱。多多发汗即可。” 不理解的事物,经过解释发现可以克服之后,人们就会破除恐惧心,能够以平常心对待。 艾灸是十分普遍的治疗方式,听到这话,病人觉得放心许多。 这时候的读书人什么都得会点,比如医书,也会阅读学习,病人觉得自己多看点医书,自己在家也可以艾灸嘛。 . 宋朝,还有另一个勇于破除瘴乡、蛊乡迷信的人,那就是苏轼苏东坡。 苏东坡多次被贬官,被贬到的吃荔枝的岭南惠州和海南等地,都是宋朝时期条件艰苦的地方,与他同被贬的有些官员,比如韦执谊、李德裕等人,到了海南没多久就郁郁而终。 但是苏轼心态很好,并没有被流言影响心态,勇于自己亲自尝试,一边吃荔枝写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边跟当地人学炼丹,还改良古人炼丹法发明尿罐炼丹,自己酿造蜂蜜酒。 “我在岭南那么久,也没发现什么巫蛊,瘴气也没那么可怕。”苏轼给认识的一位友人吴秀才写信,信中说道,“南方说得是瘴疠遍布之地,但是只要注意气候冷暖变化,仍然可以泰然处之。” 与另一位王姓友人写信也说道,“南方有病患者,多是寒暖失宜,饥饱过度。不是什么大病,是不适应新环境。” 苏轼还在海南发现了百岁老人之乡,写下《书海南风土》。 一份份信件记载着南方风情寄给中原的朋友与家人,可能苏轼自己都没想到,除了寄去自己的思念与生活,还对破除南方的偏见有重要作用。 【现在再来说一下巫蛊。】 【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主要是用刻个木头人或者扎个布娃娃、稻草人之类,在背后写名字针扎之类的,但是这样有用吗?】 【没有哦~】 刘彻难得有些坐立不安。 说了一次就得了,天幕怎么又提? 现在天下人都看到这种巫蛊娃娃没什么用,自己还那么大动干戈,岂不是越发说明帝王无情且愚蠢? 【如果弄个人形娃娃就算巫蛊,那人参不是还说可以成精可以长腿跑吗,在人参背上写讨厌的人的名字岂不是可以取而代之?】 种人参挖人参特别多的大清人齐齐笑了。 “还有这好事?”洒脱不羁的魏源笑哈哈,“那我都想把自己名字写上去,让人参娃娃替我去上学,我就出去游历山川大海,多好。” 这一年,魏源高中进士,但是因为年龄太小,被朝廷遣回家中“进士荣归,读书候用”。 这时候魏源多大? 24岁。 魏源带着满腔抱负,以为高中进士就可以为民请命,报效国家,没想到不是因为没考中,是因为自己的年龄被遣归。 在回家的途中,魏源索性一边游历当地风情,一边悠闲地与刚结交的友人看天幕,看得好不悠闲。 【如果人形娃娃真的可以诅咒,现代人的盲盒娃娃每天晚上都得忙着打架了。】 天幕又放出现代的盲盒娃娃。 可以看到,盲盒店里有展示的开盒娃娃,也有画了娃娃还没打开的盲盒,到处都是人形娃娃,看起来比粗糙的木雕娃娃逼真多了。 而且顾客很多,一个个看着自己喜爱的娃娃,去盲盒机抽取盲盒时聊得很热情。 其中一个盲盒机里,就是《三国》系列。 这里的盲盒机分好几种,开盒的是娃娃机那种投币抓娃娃的盲盒机,盲盒的是类似自动售货机投币自动掉落。 两个年轻女孩站在开盒的娃娃机前,一人投币,一人去操控机械爪去抓娃娃,一边操控着机械爪一边念叨:“我要一个周瑜!” 她瞅准了“周瑜”,机械爪几次抓起来,结果移动的过程中突然掉落。 女孩不死心,继续抓,那爪子却完全不听使唤,不是差一点点就错开,就是好不容易抓到了却掉了。 后面的女孩等不及,换成自动售货机去投币开盲盒。 统一的包装,掉落一个盲盒,她先许愿: “我要孙策!祈愿孙策!我的瑜策CP不能少!” 然后才拿起盲盒准备开盒。 “什么瑜策,是权瑜!”另一个还在抓娃娃的女孩头也不回拆CP,“弟弟心里眼里只有周瑜,周瑜心里却只有已经故去的哥哥,真是太虐了!” . 正在喝酒的周瑜:“噗——” 突然背负这样的绯闻,让他如何面对孙策孙权两兄弟! 孙策:“……” 等等,他故去了?他死的很早吗? 孙权:他还是个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刺激他! 周瑜与孙策同龄,而他比长兄孙策小7岁!也就是说比周瑜也小7岁!小7岁,而且他们都是男人! 东吴的谋士武将们使劲憋笑,连女眷的眼神都不对劲了。 不会吧,她们的夫君,还有这种关系? 而在魏蜀等其他地方,一群人哈哈大笑。 “两兄弟都和周瑜有那种关系,啧啧。”曹操看热闹不嫌事大,笑得很大声。 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 . 天幕上,开盲盒的女孩开出一个没想到的人:“哎呀,竟然是曹操。” 另一边抓了半天也没抓到周瑜,意外把郭嘉娃娃碰了下来:“我抓了个郭嘉。” 两女孩把各自的娃娃往前一凑:“嘿嘿,嘉国色,彧天香,英雄母亲曹丞相,可惜少了个荀彧。” 然后两娃娃嘴对嘴:“来,亲一个~啵唧~” 天幕下,曹操笑容凝滞了:“……” 郭嘉更是笑不出来,甚至很想掏出帕子擦脸。 两个男人以这样的方式被凑在一起,心态都有点崩。 【很多时候,所谓的被诅咒病了只是一种心理疾病。】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68 首页 上一页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