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有句话,神赖人灵,神也是与人息息相关的。】 【当女神的价值都只剩下生育相关,何况是人呢?】 【但还是很遗憾,目前最完整的神话体系,只有希腊神话。希腊神话还有女战神,女武神,智慧女神等等,我华夏的女神,原本也是很丰富的!】 【但凡完整无缺地传到后世,何至于现在华夏神话体系残缺不全,前后互相矛盾!】!
第180章 第 180 章 华夏五千年神话10 【华夏作为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之一,却没有“神话”的概念。在古汉语中,连“神话”这个词也没有。】 一句话,让刚刚还在争议的男男女女齐齐心中一跳。 “该不会,我们的神话也被人窃取了吧!” 想到神话相关的画卷目前藏在海外,一群帝王们顿时有种想发兵对外开战的冲动。 【“神话”一词,现代神话研究者袁珂认为“神话”这个词语大概是从西欧被翻译到日本,然后又从日本移植到中国来的。】 【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日本学界用汉字“神话”两个字翻译了英语“myth”。1902年,一批留日学生将这个词语引进汉语,从而开启了本土学者的华夏深化研究之门。】 “又是那日本。”朱元璋深刻记得这个自己本就不喜欢的国家,狠狠皱眉。 看到“神话”这两个字竟然是在海外翻译过来,还是日本人翻译的汉字,朱元璋有一种自己的文明被其他国家继承的更好一般的错觉。 1902年,大清还没亡国,不也接触了西方人,自己不能翻译吗? 朱元璋没忍住,又开始口水四溅的骂大清人,喷的一群儿孙完全插不上话。 被骂的大清皇帝心情也没好到哪里去。 “朕孙儿派人编纂《四库全书》,就没汇总一下神话?”玄烨不悦道。 毁了一堆书籍编纂的《四库全书》,不但没能全部留下,还遗漏了那么多,编书时汇编的什么书? “罢了,子孙无能,还是朕自己来吧。”玄烨叹息一声。 今天的老祖宗,也在为子孙的废物头疼! 【华夏最早使用“神话”一词,现在能查到的是1903年蒋观云发表在《新民丛报》上的《神话、历史养成的人物》一文。也有学者认为是清末学者梁启超先生在1902年,第一个使用“神话”一词。 目前结论虽有争议,但是“神话”作为一个外来词却基本得到学界的认可。】 【还有“图腾”,也是外来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的音译,意思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虽然华夏母系氏族时期就有图腾信仰,但是显然在古代并没有人深入研究。】 “怎么会有人研究,忙着消除女神,谁会在意女神信仰什么。”李清照与来拜访自己的才女们聊得火热。 才女们已经与李清照结了一个文社,以李清照为首,各自给自己取了笔名,开始一起创作起来。有家有余财的,还开始折腾起文刊来,专门汇集文社的作品,一起集结出版。 虽然规模不大,人数也不多,但在这不太平的年间,已经属于她们自己难得的安宁之所。 才女们你一言我一语: “难怪天幕说忽视女神就会让历史少几千年,母系氏族时期的女神、图腾遗失了那么多,可不就是历史遗失了。” “男人不可靠,不认可女神的历史和文明,还是得我们自己来。” “易安居士,不如我们自己写吧?” 有对女神神话感兴趣的才女对着李清照提议,李清照也意动了。 她想着亡夫留下的金石器物,重新燃起年轻时对古董文物的喜爱之情。 赵明诚是被当世认可的金石学家,但是李清照与赵明诚志同道合,本就是一起收藏,一起研究。小两口年轻时有点钱都投入收藏金石文物去了,现在赵明诚不在了,但是还留下两人的收藏与回忆,还有赵明诚的研究结果。 想起最近有人给自己介绍再婚的那什么张汝舟,李清照完全没了兴趣。 她现在忙得很,又要写词,又要写文,现在还想研究女神相关的神话史,连打牌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二婚。 单身挺好的,时间多,正好适合自己。 “我觉得不错,研究这些远古神话需要许多文物和史料,我年纪大了恐怕一个人不行,还得大家一起来。”李清照故意这么说,也是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有文才擅长写诗词,在文社中也有人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是研究神话需要的人才就多了,搜集文物,搜集资料,编写书籍,没有文才的完全可以去从事其他方面。 “我们文社自然要一起来!”李清照此话一出,大家积极性都很高。 文社才女们开始各自出主意,各自分工安排,聊得火热。 从此之后,李清照埋头彻底沉浸在了学术之中,没心思二婚,没心思找什么皇帝,也没心思收徒,即使在乱世,反而过得无比安心,也在未来取得了更多的成就,不仅仅是著名文学家,也在自己喜爱的金石方面成为了著名的金石学家、著名的神话史学家。 【有关华夏神话的研究,也是从民国时期开始。在文学方面,周作人、茅盾、谢六逸等侧重于古籍中神话故事的梳理和重构,试图为西化范式的中国文学史的建构,寻找和西方文学史相对应的神话发端;】 【在史学方面,有顾颉刚、杨宽等为代表的“古史辨”派,后有徐旭生、丁山为代表的结合考古学、古文字学的古史考证,侧重于将华夏古史中的尧舜禹圣王体系还原为神话传统,将虚构的神话与真实的历史对应。】 “哪用等到清朝以后得民国,我大汉现在就可以有!” 刘邦看向叔孙通:“你儒家,给自己正正名。” 天幕讲神话,每次都是到了汉朝开始,给女神加夫君,然后导致了后世越来越扭曲。 这其中,汉朝的儒学兴盛和谶纬文化流行有很大的关系。 儒学让神话也得为皇权服务,把神话和神明的形象往符合统治者利益的方向改变; 谶纬文化让两汉从一开始给刘邦的出身编神话,到后来各种“祥瑞”“吉兆”“凶兆”乱象丛生,也让神话真真假假掺杂了许多人为因素,还影响到了整个封建王朝。 所谓谶纬是“谶书”和“纬书”的合称。 谶是指预决吉凶的隐语和图记,是一种神秘的预言。 这种谶出现得比较早,秦始皇时有“亡秦者胡也”的预言,陈胜以鱼腹中藏“陈胜王”而揭竿而起,等等,历朝历代都有使用者。 《孝经·援神契》说:孔子跪受而读之曰:“宝文出,刘季握,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 《演孔图》中有:“有人卯金兴起丰”。 刘季,正是刘邦。“丰”是高祖刘季的故乡。这是说汉朝的兴起,上天已经预先告诉世人了。 后来这一招,刘秀重兴汉室时用过,篡汉的王莽也用过。 “纬书”喜好把帝王圣人神化,特意说成“圣人天生不凡”“天生异相”。 比如刘邦“天生异像”,说吕公看上他就是上身比普通人长,必定比常人贵重;后来这样的“长”也用在刘备身上,把刘备说得像是长臂猿。 还有孔子,纬书记载“海口、牛唇、舌理七重、虎掌、龟脊、辅喉”,史书上的正宗山东大汉,就在纬书的加持下,特意神异,成了后世常见的佝偻老者。 朱元璋登基时也编造了“谶”,但是他想不到的是,自己去世后被朱棣编造了“纬”,故意把朱元璋做成“天生异相”,就有了那个著名的鞋拔子脸。 从某些方面来说,儒生们还是很有想象力的。 “你们好好编神话,上古神话就编上古神话,大汉神话就写大汉神话。”刘邦被嘲讽了一下,下定决心,自己也得重塑一下名声,证明一下自己是个正经皇帝!篡改神话被嘲讽,但是写大汉自己的神话故事呢? 那就是他汉高祖文治有功! 【虽然西方人总喜欢说,华夏人没有信仰,不敬神明,可是从华夏至今依然老少皆知的神话故事就可以知道,华夏有自己的神明信仰。】 【在华夏的文学作品里,也至始至终能看到,华夏人对神明的推崇,对祖先的纪念。】 秦朝,各国贵族饱读诗书者,对神话最为熟悉。 扶苏喜爱文学,缓缓道:“《诗》和《楚辞》不仅仅是诗歌,还记载了许多神话故事。比如《商颂·玄鸟》和《大雅·生民》就记录了商部族始祖契和周部族始祖后稷诞生的神奇经历。” ——秦朝时期,《诗经》还只是称为《诗》,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各地的诗歌,相传是由尹吉普采集,孔子编选,到汉武帝时才开始称之为《诗经》。 道家大臣:“《庄子》里也不仅仅是寓言,同样记载了许多古老的神话,如鲲鹏之变、黄帝失玄珠、倏忽凿浑沌等。” 淳于越连忙说道:“我儒家也不光是篡改,《孟子》里也记录保存了许多神话。” 其他百家也开始介绍: “我墨家的《墨子》也有!” “我法家的《韩非子》也有!” …… 最后是杂家,一句话拉齐所有人仇恨: “我杂家的《吕氏春秋》不光有神话,还有百家学说!” 顿时被其他百家齐齐怒目:你收集我们百家学说成自己的学说,还这么骄傲,还能后世扬名,你要脸不! 杂家弟子原本在吕不韦去世后,一时势微,但是自从得知许多百家的学说失传,还得靠杂家的《吕氏春秋》留下痕迹后,顿时抖起来了。 被人仇视也不以为意:“你们该感谢吕相。” 引来其他人的一阵阵冷笑。 “不必,我们自己写书了!” “等我们的书发出去,你《吕氏春秋》还有没有以前的地位可不好说。” “若不是老祖去得早,哪有杂家地位!” …… 嬴政已经能淡定地旁观百家争吵了,看多了还觉得挺有意思的。 尤其是一想到每次百家吵完架回去各种卷,为大秦产出各种有用的好东西,嬴政的心情就更好了。 【时至今日,华夏不仅依然传唱着古老的神话故事,追寻着神话背后的原型,研究着远古先民的历史,也让华夏的神话成为现实。】 这话说得让刘彻心生好奇:“神话变成现实?是真有不死药,吃了能奔月?还是真能补天?” 一想到后世普通人的长寿,刘彻顿时觉得不死药或许对上层阶级也不是没可能? 作为修仙老爱好者、拜月忠实粉丝,刘彻的心头再次火热起来。 李世民却是想到天幕曾经放出来过的现代版“长安不夜城”,有了新的猜测:“莫非也是模仿成仙子和神明?”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68 首页 上一页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