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皇点一点头,皇上已经把事情都跟他说了。 “朕知道,怎么了?” 惜春又叹了口气:“敢问陛下,那与金丝相同构造的小金锭子,是否为平安州所产?” 这下上皇愣住了,他倒是知道那金锭子是平安州来的,问题是他记得,皇上跟他说的是,这事儿并没有知会惜春啊。 这才过去半天,惜春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惜春从自己的怀里掏出那个小荷包来:“方才回府,老太君那边派人来请,说话的时候府里大老爷回来了,从平安州带回了这个小荷包,小女突然发现这里面的金锞子,同陛下给的那些金锭子成分是一样的。” 上皇点了点头,他还当是什么事儿呢:“朕明白了,是有这样的事不错,你既知道了也不妨事,只要不去外面乱说就是了,这也谈不上什么株连九族啊。” 贾赦又没有被圈禁,没人规定他非得待在京城,去了一趟平安州就去了呗,又能怎么样? 倒不是上皇没心没肺,实在是荣宁二府那副德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就算他们想要跟忠顺王合谋造反,忠顺王也够呛能要他们,一家子不是酒囊饭袋就是书呆子,要他们来帮忙造反,那不是纯粹给自己找麻烦? 惜春摇了摇头:“臣女也不是为了这件事,才这么担心的。大老爷给了这些锞子之后,还提到说他在平安州,碰见了王子腾大人,只不过对方没有承认,还说自己姓张。” 上皇这会儿越发迷茫了,贾赦碰见了王子腾算什么大事?别说那人自称姓张,还不一定是王子腾,就算真的是王子腾又能怎么样? 王子腾在出京巡边的过程中擅离职守,这也是王子腾的罪过,但这罪过也不是死罪啊? 就退一万步讲,皇上为了这事杀了王子腾,那也犯不上诛他的的九族不是? 退一百万步讲,皇上真吃拧了,为这事儿诛王子腾的九族,那也不至于诛到贾家去啊,没听说过株连九族,连外甥的全家也一并跟着诛了的,王家在京中立足近百年,嫁到各家的姑奶奶有得是,要这么杀起来还了得呢! 上皇想到这里,觉得惜春实在是有些杞人忧天了: “你也不用这么大惊小怪,把朕跟皇帝当成什么人了,朕承认,先前用你的时候多,赏你的时候少,可你也不至于把君王看得如此刻薄寡恩不是?” 惜春还是摇摇头:“小女也不是为了这个才这么说的。” 上皇顿时气结:“那你把话一次说完行不行,别这么吊着朕的胃口!” 惜春小小地无语了一下,她倒是想说完啊,那不是刚说没两句,上皇就迫不及待地插话了吗! 她轻咳两声,继续把话说了下去: “大老爷很笃定自己看到的是王子腾大人本人,因为那人跟王大人长得一模一样,二太太也觉得大老爷不会错认王大人,所以在那里出现的一定是王大人本人,但老太太这个时候却说,世间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多了去,不说别人,就连二太太生的宝二哥,也有人跟他长得一模一样。” 上皇是越听越胡涂,这都哪跟哪啊,那个贾宝玉他也不是没听说过,纨绔一个,有点子小聪明罢了,也没见能耐到哪里去,跟他长得一样又怎么了,犯王法啊? 要是贾宝玉跟皇上长得一样,或许上皇还可能动心思把他砍了,但也不至于为这事株连九族,所以惜春到底是为了什么,被吓成了这样? 还不等上皇想出个所以然来,就从惜春口中听到了让他意外的消息。 “那个和宝二哥长的一样的人,是江南甄家的甄宝玉。” “听老太太话里的意思,她已经见过甄宝玉了。” 听到此处,上皇已经明白了惜春在担心什么。 调查忠顺王和甄太妃的事虽然一直是秘密进行,但是当一件事秘密的时间太长,那么它只能成为一个公认的秘密,更不必说那日惜春毁掉的本来就是窃听的符咒,虽然当时已经毁掉了,但在那之前,对方听到多少消息,完全是未知数。 既然薛宝钗手里可以有窃听符,忠顺王手里也有,难保江南甄家手里不会有。 如果甄家已经知道了自家将要大难临头,那么为了保住自家的根苗,他们会做些什么呢? 而就在这个时候,贾母在京城见到了和贾宝玉长得一模一样的甄宝玉…… 上皇想到这里,顿时冷笑了一声。 “荣国府,还真是有几分能耐呢!” 这时候,惜春已经重新跪伏了下去,事涉全家性命,弄不好一家子全没了,她不敢再自矜身份:“请陛下开恩,事到如今,小女也不敢再为荣国府开脱,只是老太太做这事儿没跟任何人商议,连二太太都不知道,更别说我们宁府了,您要是真有朝一日清算总账,能不能冤有头债有主,该找谁就找谁,别牵连到我们身上。” 事到如今,惜春也算是彻底认栽了,这荣国府太吓人,她自认是没那个本事保全所有人,能把宁国府保住就算是不错了。 上皇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惜春身上,在这整件案子里,惜春的确是出力良多,而且知道了荣国府可能参与其中,也是第一时间来跟他说明,可见这丫头年纪虽小,主意是不错的,知道该跟着谁混才是正道。 说实在话,他是很看得上惜春的,年纪小,识大体,本事也不差,再说这案子能破,也是多亏了惜春在里面忙活,若是结案之时,为着荣国府的一时胡涂,把宁国府也给满门抄斩,这不成了惜春使出浑身解数把自己给砍了吗? 况且,有惜春今日的报信,他老人家才能知道提防不是? 最起码,他跟皇帝往后要干的事儿,也有个着手的地方了。 思及此处,上皇点一点头:“朕可以答应你,等回头案子结了,朕让皇帝给你宁国府发一份丹书铁劵,保贾代化一脉永不株连便是!”
第46章 亲戚 对于惜春来说,不管怎样,保住自己都是最重要的,如果可以的话,她当然希望自己能够在保住自己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守护好自己的家人,但是经历了这么多事之后,惜春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了,最起码她明白了一个道理——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被称为家人。 你拿人家当家人,人家拿你当傻子,这种“家人”她还是离远点比较好。 而与此同时,三天之后,忠顺王谋逆一案也终于迎来了终局。 忠顺王谋害皇子在先,试图谋逆在后,两罪并罚,罪无可赦,姑念其为皇族血脉,所以免其死罪,贬为庶民,世代守卫皇陵,以赎其愆。 甄太妃教子无方,且又参与谋害皇子、谋逆造反,按律当斩,念其伴上皇多年有功,免其死罪,送入皇家道观出家,终身不得离开,令其余生为皇族祈福。 江南甄家以怪力弄神之术行巫蛊之事,罪在不赦,按律抄家入官,合族之中凡十六岁以上男子尽皆流放充军,十六以下男子及族中女子俱着有司依律官卖,不准自家赎回。 圣旨一下,曾经在江南煊赫百年的甄家,就这么化为乌有了。 自然,在这件案子之中,也有立功要赏的人在。 首先就是薛宝钗,在皇上的安排之下,北静王特地上了一封奏表,好好地把薛宝钗在此案中的“功劳”夸了一遍,给她定了一个头功。 既然立了功,自然不能把对方再当做低等宫女对待,但案子还没彻底结束,也还没有论功行赏,更不知道该如何对待薛宝钗,于是由皇帝做主,将薛宝钗暂时送还本家,等待案子结束之后,再行处理。 案子结束之后,皇上特地将薛宝钗宣入宫中,表达了想将她纳入后宫的想法,但也委婉地表示了一下,身为后宫妃嫔,如果有一个犯过罪的兄长,会非常尴尬,希望薛宝钗能处理一下这个问题,不然他也只能挥泪斩情丝云云。 至于剩下的问题,皇上觉得他不用去考虑了,薛宝钗会替他处理妥当的。 果不其然,到了第二天,京城里便传出薛姨妈将薛蟠的牌位当街砸碎,并表示薛家无此不肖子孙,更是与女儿薛宝钗一同除去了孝服,以示与薛蟠恩断义绝。 此事一出,京城侧目,但就在第二天,皇帝便下了圣旨,纳薛宝钗入后宫,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一时间,薛家顿时成了京城里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不说别人,荣国府里,贾母这下算是开了大眼,她是万万没想到,薛宝钗那样的家世,又摊上那样兄长,居然还能一句翻身,成为宫里的薛妃娘娘! 王夫人这下可算是得了意,一扫胸中的郁气,她在得知这件事的第一时间,便去了贾母之处,满心满脸都是喜色: “老太太,媳妇先前就同您说过,宝丫头是个有造化的,您只是不信,如今怎样?” “要我说,您从前就是太把四丫头当一回事了,拿着她的话当圣旨,这叫什么事呢?如今回过头看看,四丫头在案子里跑前跑后忙了许久,一点儿赏赐都没得着,还不如宝丫头的能耐大呢!” 贾母脸上也有些不高兴,但事实摆在眼前,也由不得她不信。 况且,就算她心里再怎么不高兴,现在也必须对王夫人态度和缓一点——薛家又起来了,贾家如今还有仰仗得到薛家的地方。 贾赦回来的第二天,就从贾政口中得知了忠顺王被圈禁一事。 调查进行到这一步,许多事情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其中就包括忠顺王被抓一事。 贾政告诉贾赦这个,只当是闲谈,但贾赦听到这个消息,却几乎要昏厥过去——他这次去平安州,是领了平安州统领孙若明的银子,要为他在京城的侄子孙绍祖谋缺,贾赦见银子数量不少,这才亲自走了一趟,再三再四地向孙若明保证,这事他办得成,孙若明这才将银子兑准了给他。 问题是,贾赦原本是想走忠顺王的门路的,他哪里想得到,就在他出京城的这一个月里,忠顺王居然就倒台了的呢? 如此一来,贾赦顿时成了热锅上的蚂蚁,那五千两银子他已还了别处的饥荒,现在哪里还有五千两银子还给孙若明呢? 贾赦这下真是有苦难言,而且事到如今,他连说自己办不到都没勇气,好不容易这一回他事情办得还算漂亮,让贾母高看他一眼,若是这会儿说出来,他事情办出了岔子,只怕贾母越发看不上他了! 虽然他才是荣国府正经袭爵的人,但孝这一个字就足以把他压得死死的,老太太说让贾政住荣禧堂,他只有点头的份儿,如今老太太若是再看不上他,往后他在贾家越发不招待见了,只怕老太太那点子家私,将来也都得教二房给得了去! 贾赦回去冥思苦想好几晚上,终于在听说薛宝钗封妃之日想到了好主意,立刻求到了贾母的面前: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86 首页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