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让家长们心梗的辅导作业。 不过,作为别人家的孩子,唐府的辅导功课,还是保持了父慈女孝其乐融融。 以至于唐闳都有些吃惊。 他虽给女儿延请西席,但也只是因为女儿喜欢读书。 至于女儿读成了什么样子,学到了什么程度,唐闳自然是没有认真考较过的。 如今,当真拿出学府考官的架势来考过,唐闳才遽然发觉:女儿才学,决不下于同龄的自己。 于是在女儿上京赶考前,唐闳才特别自信问出了‘若是考中想做什么官’这样的问题。 很快,唐闳就见识到了,自信是遗传的。 唐琬如是回答父亲:“女儿想做上官婉儿那般秉国权衡,称量天下士的女相。” 唐闳起初还被女儿逗的直乐:果然是小孩子,一开口就是做梦似的想法。 笑了一半忽然想起来:诶?当今也确实是位女帝。朝中也确实有女尚书。琬儿这名字又合宜…… “咳咳。” 唐闳就收了笑意。 “琬儿好志向!” 唐琬还很有规划道:爹爹曾经说过,世人当官都想要荫封家人。而爹爹又常道宦途辛苦不能自在——那爹娘等我给你们拿恩封吧! 朝上品级高的官员,在自己得官称授的同时,也会恩及家人:朝廷会给其父母、甚至祖父母加荣誉虚职,生者曰封,死者曰赠。当然,还有妻室子女皆有恩典,是为封妻荫子。 所以家里出了一个大官,‘祖坟上冒青烟’和‘满门荣耀’都不只是形容词,而是事实。 听女儿如此说,唐闳大笑:“好啊,咱们说好了。” “琬儿来日若做了大官,朝廷恩封家人的官职超过爹爹现在的官位俸禄——为父立刻就上奏疏致仕,等着做‘老封君’!” 唐闳不是个长袖善舞的人物,故而前面的话若还是勉励女儿,后头的话发自肺腑:这官啊,当的是够够的!就等着致仕啦! ** 数日后,唐琬伏在马车的窗口处,望着开封城。 唐闳是郑州通判,无诏不可能离开任地。陪唐琬上京赶考的是母亲和没有官职的小舅舅。 所幸他们不在绍兴老家,赶考之路没有从南到北那般山水迢迢。 唐闳所在的郑州府,离开封很近,毕竟郑州,本就是京城的四辅郡之一。 故而唐琬是在家上完了父亲的‘进士辅导班’,才卡着临考的时间上京来。母亲和舅舅为了让她考前不紧张,还特意带她逛了开封城。 而唐琬真正走进国子监考场的时候,倒是不紧张,只是有些惊讶。 考场内……能有动物吗? 她跟其余考生一样诧异,看着一只鹤在屋内踱来踱去。 而这只白鹤,甚至还在她面前停留了半晌。 “可以摸一摸。” 唐琬回头,看到一身紫色官袍(三品以上重臣色)的女子,都不必旁边的考场小吏开口介绍,唐琬已经行礼问好:“李尚书。” 然后随着易安居士的举动和话语,也伸手摸了摸身旁的鹤。 李清照望着眼前的女童笑了笑,亦是想起了当年的自己。 * 特科童试的笔试分为两轮。 第一轮考生只需要拿到卷子,根据上面的考试题目,默写相应的四书五经的内容。 而之所以需要这么多考官,主要是为了第二轮:考官随机挑选圣贤之言,让考生来‘解文’(阅读理解),以及考生需要根据考官出的题目,做一首诗词,一篇赋文。 相当于第一轮是基础题,考的无非记诵;第二轮是拔高题,考的是考思维和创作能力。 姜·大秋鹤·离把自己代入了下考生身份,试着也去做了下题目——很快就从尝试到放弃,认清她果然是天生做太上皇的料子的现实。 继续专注去看唐琬:其实默写与解文两项考试,都有与唐琬差不多出色的女童,男童。 但作诗,实在是件很讲究天赋的事儿。若没有天分,就算一辈子呱呱勤奋,足足写四万多首诗,也是没用的。 而唐琬,无疑是个有天分的人。 一诗一赋后,在场的二十多位考官,对于笔试的头名,意见便统一了起来。 由易安居士在呈报御览的奏疏上写下‘唐琬’二字。 八面玲珑的礼部尚书,还不忘趁机捧一捧陛下和炙手可热的同僚:“三十多年前,易安居士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当真是名动汴京。如今陛下圣明,不拘一格广选天下之才,将来这汴京城,又不知要添多少文采精华了!我等真是生得其时,躬逢盛事啊!” 其余没有礼部尚书玲珑的官员落后一步,颇为憋屈:好嘛,捧皇帝赞同僚的话都让你一个人说尽了!我们再说都成了‘俺也一样’。 * 垂拱殿。 孩童们随着宦官的指引,一同行礼拜见当今皇帝。 因是本朝第一次特科,皇帝再下恩旨:便是没通过笔试的孩童,也可以来垂拱殿面圣一回。 能够面圣,对于笔试落选的孩童和家长们来说,自然是意外的惊天之喜! 能见到皇帝,报上自己的姓名,便是在御前留了痕。 且能上垂拱殿面圣一回,是能炫一辈子的事儿啊!七老八十也可以抓住人说:当年我在垂拱殿上时如何如何。 而对赵寰来说,主要是为了表态和留人—— 唐琬的头名只是特例。 整场童试考下来便可发现:哪怕各州县都报了不少女童上来,但整体成绩并不尽如人意。这也是没法子:并不是天资不足,而是女童男童受教育的程度大不相同。 故而,落选的孩童们便见皇帝和颜悦色,不但赐了布帛、宫制新书作为安慰,更特意勉励女童们可以来年再考。 考科举不要灰心嘛,屡考不中不是常态吗?多少学子寒窗苦读数十年呢。 最后更与诸童道:“尔等亦可留居京中,入国子监读书。” 既然到了她碗里,就别再跑出去了。 ** 就在唐琬高中特科状元的这一晚,姜离做了一个梦。 是战场。 起初是安静的行军。 并不是因为梦境无声才安静—— 当年开封城外大师之礼后,姜离是见过岳家军开拔行军的。 就是这般安静有序。 岳家军军纪森严:行伍中若无允准不得说话,动止进退的命令,都是靠旗帜来传达。 于是,大军在黑暗里前进着,像是穿行在夜色中的一条长不见尾的巨龙。 倏尔火光一闪。 照亮了幽州城。
第125章 克定幽州 姜离断断续续做了一夜的梦。 次日,小英见到神色萎靡、郁郁不振的太上皇时,不免吓了一跳。 “上皇昨夜没有睡好吗?” 姜离没精打采应了一声,把一张湿凉的帕子‘啪’的糊在脸上。 昨晚,她原本梦到了岳家军和幽州城。这倒没什么,大概只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谁料后来还梦到了宋太宗,跟太庙里悬挂的画像活过来似的,幞头黄袍,腰系朱带。 他正站在幽州城门前发表重要讲话:“此次北伐,我宋军三路合围于幽州城下——优势在我。”* 姜离当场吓醒! 姜离心有余悸安慰自己:可能是上回多富说起朝臣谏皇帝指点军队的缘故,让她想起了很多微操典故,所以才做了这么个拼接梦…… 可无论如何,也太吓人了呀! 以至于后来再入睡,也是一夜光怪陆离奇奇怪怪的梦境。 这也就是距离远通信不便,不然韩世忠必然要拉住姜上皇彼此倾诉:知己啊。 * 听闻太上皇做了噩梦,小英执行力很强,先去院中折了一段桃树枝子,表示桃木辟邪,上皇先用树枝对付一下。 待他晌午去这龙德宫的库房翻一翻,寻一把上好的桃木剑来,给上皇悬挂在床头,保证百邪不侵。 以先帝徽宗对道教的痴迷,这龙德宫找不出桃木剑来才怪。 然后又体贴劝道:“上皇再没胃口,也不能不用早膳啊。” “前日外头那家河间火烧,上皇不是觉得好?奴婢这就出宫买去。” 是的,虽然跟着岳家军打下河间的岳云,还没有吃上河间驴肉火烧,但托他们的福,开封城的很多百姓已经吃上了。 黄河南北恢复摆渡已有半载,军民多有往来。 ——半壁北面江山,像是一个本已重伤濒死的人,经过抢救以及后续的支持治疗,正在缓慢恢复生机和元气。 而这片土地上,原就孕育着最坚强勤劳的人民,数千年来一直如此。 听到河间,想到岳少保,姜离心下安定了些。 “也好……但少买点,没什么胃口。” “不要配驴肉汤了,配个清淡的豆腐粉丝汤吧,多放点胡椒和茱萸。” 小英依言买回来后,就见‘没有胃口’的太上皇,没精打采地吃掉了三个驴肉火烧。 * 至这日黄昏,赵寰披着一身红澄澄的夕阳进来。 她先给姜离看过特科考生的后续安排:落选的安排进国子监学习,得了出身的考生也根据其特长分配去相应的衙署实习。 而高中头名的唐琬,直接就跟着易安居士。 属于从政事公文到诗词歌赋,各方面的名师一对一辅导。 “但李尚书也说了,孩子还小,读书自是不能停的。”于是安排了唐琬,晌午百官上朝的时候,她也去国子监继续念书。 易安居士连课程表都给她安排好了,哪些直讲(国子监教授)的课要听,哪些完全不必听。 姜离:天才的赛道真卷啊,十岁就开始半工半读了。 说完特科事,赵寰把公文齐一齐后放到一边。 目光专注关切,问起:“姐姐做噩梦了?” 方才她进门的时候,来奉迎皇帝的小英就把这件事告知。 毕竟太上皇这一天,除了食欲没怎么受影响,精神一直不太昂扬。 方才赵寰说起特科事的时候,也留神了下,见姜离精神头确实不太好。 * 人在两地,心有灵犀。 姜离跟韩帅一样,也秉承噩梦说破就好原则,跟赵寰讲了一遍。 虽然不知后世的运输大队长凯申,但赵寰听过后倒也能感同身受:幽州城跟太宗一起梦到,是难免要吓到的。 ——毕竟太宗陛下也不只输了高粱河那一回北伐,在那之后的七年,赵光义又发动了一次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北伐。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54 首页 上一页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