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这名字取得好!朗朗上口,记忆深刻!” 公孙贺赶紧附和,一通恰到好处的阿谀让刘彻的心情越发愉悦舒畅,相信随着西瓜在西北地区的推广种植,大汉对西域的控制力也会进一步加强。 …… 吩咐完西瓜的事情,刘彻打量毗邻瓜田的棉田,发现棉田的花早已凋谢,花枝也发黄干枯,但是花托上却长着一团颜色雪白、细看细腻如蚕的东西。 “这是什么?” 刘彻问负责种植的西域人。 西域人禀告道:“陛下,这就是棉,也可以称为棉花。” “棉花?” 刘彻皱眉。 “棉的花期在每年的初夏季节,花朵为白色或者淡黄色,转成深红色后凋谢,留下绿色的果实,称为棉铃。棉铃成熟后自然裂开,露出柔软如白云一般的大团细丝,因为裂开的棉铃和棉的花朵颜色非常接近,也被称为棉花。取出包含其中的种子后,棉丝可以像蚕丝一样纺织成布做衣服。” “此物可以像蚕丝一样纺织成布?” 刘彻顿时来了兴趣。 相较于娇贵的蚕,可以像葛、麻一样在地里种植收获的棉显然方便许多,而且,棉丝获取方便,不像麻必须经过冗长复杂的处理才能获取纺织用的细丝。 “将棉花采摘后立刻纺织成布送过来!” “喏。” 随后,刘彻给负责种植棉花的西域人赏赐田宅物品,得到赏赐的西域人喜不自胜,表示一定会尽快完成棉花的采摘工作,将整片田的棉花都纺成精美布料献给皇帝陛下。 “朕喜欢踏实做事的人。” 刘彻对他们的表现非常满意。 并且,因为棉丝的模样类似蚕丝,有近臣建议,质量不佳无法纺织成布的棉丝可以效仿次等蚕丝用作被褥、软垫的填充。 “这个想法不错,可以试试。” 刘彻虽已年近半百,依然对新鲜事物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 何况,西域人对棉的形容让他感受到了此种作物的巨大潜力,看公孙贺的眼神也比以往多了几分亲切:“你带回的作物种子都很不错,没有辜负朕对你的期望。” “谢陛下夸赞,臣只是做了臣子应做的事情……臣……臣好开心,臣终于不再是陛下的耻辱了……” 公孙贺欣喜若狂,激动得眼泪涌出来。 …… 织造艺人奉皇命巧心研究,终于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原本只能用来织造丝绸的织机改良成功,织成棉布呈献给皇帝。 可惜棉丝看起来像蚕丝,终究不是蚕丝,织出的棉布远不如丝绸细腻柔顺,但想到此物可以大规模种植,种植成本远低于种桑养蚕取丝,且织成的棉布虽然不如丝绸细腻却比葛、麻织造的布料柔韧结实,此外,棉丝可以像蚕丝一样用作填充,制成柔软舒适的垫子、被褥…… 由此,刘彻得出结论:“棉比麻好,应当让百姓多多种植。” “喏。” “织造棉布的织机也要加快速度,”刘彻补充道,“有了织造棉布的织机,棉才能变成布,裁成衣服。” “陛下所言极是。” 朝臣们纷纷附和。 随后,刘彻给负责种植三种作物的几个西域人赐了一等爵位。 这几个西域人本就是为荣华富贵而来,如今得偿所愿,可谓欢天喜地。 而朝臣们看到这几个西域人仅凭为陛下种植作物就能得到爵位,心中难免有几分不屑,暗暗决定让家族中的闲散子弟也组织商队去西域闯荡,带回有价值的作物,获得陛下的嘉奖。 刘彻将朝臣们的细微情绪看在眼中,等他们走后对李令月道:“昔日有千金买骨,今日朕只用一些爵位奖励就能让他们个个奋勇向前,姣儿,你明白了吗?” “女儿明白。” “勘测黄河沿岸的人,选好了没有?” “已经选好,共有一百二十人,”李令月道,“其中大半是墨家出身。” “墨家?墨家子弟确实适合做这件事。” 刘彻对女儿的选择表示认同。 李令月又道:“另有多位精通天文、堪舆、计算的博士同行,负责查看黄河沿岸的风水走势,以免疏浚挖掘出错,损伤国运。” 早在天人感应说出现前,黄河就被认为与国家运势紧密相关,它的喜怒甚至能决定皇朝的兴衰。 所以,听到女儿不仅让墨家子弟负责勘测黄河,还派遣精通风水堪舆之人同行确保治理黄河的行为不会损伤风水、影响国运,刘彻很是欣慰,道:“姣儿办事细致。” “大汉江山的存续重于泰山,女儿只能尽自己所能。” “想到什么就只管去做,朕相信你。” “谢父皇。” “你皇兄那边——” 刘彻话锋一转:“南国地势偏远又四面环海,若是他能将南国治理好自然最好,若是治不好,只要他主动认错悔过,朕会给他换一处富庶丰饶的封地。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朕的长子,他不肖,朕也有责任。” “父皇,您当真为皇兄操碎了心。” “可惜他并不知道朕对他的爱胜过其他皇子,时常对身边人抱怨朕对他太苛刻,不似对其他孩子那般温柔耐心。” 刘彻叹了口气:“还好朕身边并非只有这几个不肖儿子。”
第139章 请求重启和亲 感慨叹息的同时, 有八百里加急快报送到未央宫。 “陛下,匈奴大单于欲以左谷蠡王为使者来长安向陛下递送国书。” “当真?” 刘彻露出警惕神情:“使团什么时候到?随行多少人?” “回禀陛下, 使团半月后抵达,随行有百余人。” “半月后抵达……随行百余人……” 刘彻看向女儿:“此次款待匈奴使团的工作,由你全权负责。” “喏。” 李令月领受皇命。 这个任务意味着刘彻对她又多了一层信任,同时也在考验她对下属的管理能力。 毕竟,她现在每天都要陪刘彻批阅各地奏章,前些日子又接下治理黄河勘测水文的工作,如今还要筹备款待匈奴使团的工作—— 她必须把以上所有事情同时处理得井然有序井井有条,才能进一步得到刘彻的认可,获得更多更大的权力。 幸运的是, 她从来都不是单打独斗。 科举进入殿试前十的淳于陵和公孙如君目前归在她麾下, 供她调配。 短暂思考后,李令月决定让公孙贺与金日磾负责接待匈奴使团, 淳于陵、公孙如君协助,匈奴使团抵达长安后,他们在长安期间的安全工作由主要成员是匈奴人和西域人的胡骑营负责。 “接待期间出现任何超出你们能力范畴的问题都直接告诉我,我来解决。” “喏。” 公孙贺等人领命。 随后, 李令月特意叮嘱淳于陵和公孙如君:“你们此次以学习为主,要全程谨慎,察言观色,牢记教诲。” “我等定不辜负公主殿下嘱托。” 两人知道肩负重任,不敢有丝毫懈怠。 “不用紧张,匈奴不是吃人的怪物。” 李令月见两人神态紧张,主动安慰。 金日磾也道:“匈奴王庭的贵族们早在二十年前就严重汉化, 他们虽然服饰装扮还是匈奴模样,日常却喜欢吃稻米饭喝粮食酒, 穿丝绸做成的衣服,写汉字阅读汉人的书籍。” “匈奴贵族居然会写汉字读汉人典籍?” 听完金日磾的形容,淳于陵和公孙如君非常惊讶。 尤其是淳于陵。 她记得小时候家族中有孩子不听话,长辈会用讲匈奴人的故事。在长辈的叙述中,匈奴人个个都是披着人皮的野兽,茹毛饮血,生吃小孩,无比残忍。 即便她如今早已知道匈奴人外表与汉人无异,依然不敢相信匈奴贵族会写汉字读汉人典籍。 见两名女子神情惊讶,金日磾解释道:“匈奴帝国内存在数以百计的小部落,每个部落的风俗都各有不同,有些部落确实如汉人的想象那般野蛮可怕,但也有些部落与汉人相差无几。例如我父亲的休屠王部落中大部分人是秦末驻守边防的秦军后代,所以休屠王部落的人不论语言、习俗都与你们汉人非常接近。” “原来如此,是我们太过孤陋寡闻。” 淳于陵和公孙如君一起向金日磾道歉。 金日磾笑道:“汉人对匈奴有无数误解,匈奴对汉人何尝不是误会重重?” “西域对汉人也同样充满了误会,”公孙贺道,“他们以为汉人个个穿宽大的锦缎衣服住装饰着黄金的屋舍,还认为汉人的土地上居住着真正的神灵,因为有神灵庇护,所以汉人的土地格外肥沃,出产美味佳肴,汉人的战士无比骁勇,杀匈奴人就像杀鸡一样轻松……” “这……” 两女听得目瞪口呆。 这已经不是误解,是神话! 但作为汉人,她们发自内心地希望这些神话是现实! …… …… 刘故率领匈奴使团风尘仆仆进入汉帝国境内,立刻有等候许久的汉帝国边境郡守上前迎接,并为他们准备丰富的食物。 之后,在汉帝国官员的接力款待下,刘故为首的匈奴使团百余人沿被称为直道的宽敞笔直的道路穿越正处于秋收的忙碌中的大汉国土,辗转数日,抵达巍峨雄伟的长安城。 高耸的长安城门下,以公孙贺、金日磾为首的负责使团接待工作的汉帝国官员们盛装以待:“左谷蠡王远道而来,我等不胜惶恐。” “不敢!不敢!” 刘故努力挤出笑容。 要知道,他们一路走来,既看到繁华的城市,也看到丰收的田野和在田地中忙碌的汉人们,还有无数骠壮的战马和训练有素的军士。汉帝国确如汉人书籍所言是个伟大的国家,拥有匈奴帝国无法想象的庞大财富,并且,如今的它无比强大,即便冒顿大单于重生也无法与汉皇帝争锋。 臣服汉帝国是匈奴当下唯一正确的决定。 想到这点,刘故心中更多了几分苦涩,挤着勉强的笑容,走进汉帝国的首都。 另一边—— 长安的百姓们虽然知道如今的匈奴帝国是拔了牙齿的老虎,匈奴大单于甚至主动去朔方城与大汉皇帝陛下会面,但站在道路两旁,看着匈奴大单于派出以左谷蠡王为使者的高规格使团走进长安向皇帝陛下递送国书,百姓心中难免再次升起荣耀与骄傲。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45 首页 上一页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