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盯着她刚刚找出来的有关“和籴法”的文书撇撇嘴,很快就梳理出了其中的本质。 低价收粮,高价卖粮,朝廷从中就能赚一大笔钱。可是仔细想一想就知道在这中间完全没有新的商品被生产出来,换句话说就是没有生产这个过程,想清楚了这个本质后再看和籴法就很清楚了。 朝廷赚了一大笔钱,可天底下的钱就这么多,朝廷赚到了钱,那谁损失了钱呢?需要在荒年高价买粮食吃的百姓损失了钱呗。 要是真想丰年储粮以备荒年,那在荒年往外卖粮就不应该按照荒年的市场价往外卖,而应该按照买粮食那年的价格往外卖,这才能够调节市场上的粮食价格,让百姓吃得起粮。 低价买高价卖,这就是朝廷当了一个最大的粮食商,与民争利,从百姓手里搜刮钱财。 不过这还不是李林甫做得最损的事。 李林甫的第二个方法叫做赋粟助漕,通俗讲就是既然从洛阳将粮食漕运到长安来花费巨大,那就让百姓多交点税弥补漕运费用嘛。 总不能让天子受委屈吧,那就只能苦一苦百姓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李长安忍不住道,李隆基和李林甫这对君臣真不是人啊,难怪安史之乱一起那么多人响应安禄山呢。 总之在这两个丧良心的政策下,长安城是粮食充足了,也不用隔三岔五皇帝带着一堆人去洛阳吃饭了,李隆基在兴庆宫内高枕无忧,对洛阳也就越发不看重。 这就给了李长安可乘之机。 长安城在老登眼皮子底下碰不了,洛阳完全可以伸手碰一碰。 国都的意义不仅是一座拥有巨大人口和繁华程度的城市,更是大唐百姓精神的象征。 安禄山都知道打下长安后再登基呢。 李亨本来有机会能将安史之乱平定,结果却因为自己地位不太正迫切需要打下两都来证明自己政权的合法性从而强攻两都,甚至不惜引狼入室向吐蕃借兵。 李长安要想成大事,洛阳和长安也是绕不开的两座城市。 李长安提笔将“伊川县”上画了个圈,这是洛阳的门户,易守难攻,又将“洛阳县”圈了出来。 这两个地方,她想要。 李长安闭上眼睛,一张巨大的网络在她脑中展开。 洛阳今年的洪水灾害,洛阳交通便利的地理优势,自己手底下有的人手,河东贵族集团,武则天和武惠妃在洛阳经营的势力,这些点之间延伸出脉络一个一个串联起来,组成了一张巨大的网,将洛阳城覆盖在内。 洛阳城交通发达,粮食充足,很适合建立一个巨型交易市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李长安知道她的优势在什么地方,也很擅长利用她的优势。 “正好颜真卿守孝时间也到了,也该入朝了。”李长安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颜真卿,她至亲至爱的老师,出身清贵,自身能力也强,最重要的是有一颗知道变通的心,而且一心为天下苍生,心怀大义。 开元二十六年,抚养颜真卿长大的母亲殷夫人去世,颜真卿赴洛阳丁忧三年,如今已经是开元二十九年,再过几个月颜真卿的三年守孝期就到了。 颜真卿在洛阳丁忧三年,洛阳本来就算他半个老家,而且颜真卿的资历也足够老,洛阳县县令还够不着,伊川县县令的位置活动一下应当还是能谋到的。 确定完人选后,李长安愉快地抽出一张信纸,开始问候自己已经数年未见但是书信从未断过的老师。 等颜真卿回来以后,她就给颜真卿谋伊川县县令位置,然后她就跟着去洛阳,正好直接通过运河从荆州往洛阳运物资,筹建贸易市场,同时带动洛阳和荆州两地发展。 在这之前,她得先考虑救灾。 李长安透过窗子看着外面的天空,眼中却满是担忧,今年洛阳有洪灾,河北大雨雪,实在不是个太平年岁啊。
第71章 殿试。 李隆基坐于高台上,下方士子皆坐在案后奋笔疾书。 “哪一个是沈初?”李隆基轻声询问伺候在侧的高力士。 高力士指了指坐在右侧第三个的沈初,低声道:“此人便是沈初,是沈佺期的孙子。” 李隆基定睛看了几眼,因着他是坐在上首,沈初又低头奋笔疾书,是故李隆基也看不清沈初的长相,只能依稀瞧出来生的白净。 “这小子瞧着倒是个安分的主。”李隆基评价道。 查了足足半个月,本来李隆基都做好揪太子小辫子的准备了,结果太子还真是冤枉的,从头到尾都是他那个蠢货女婿自作主张弄出来的事。 再加上太子第二天便诚惶诚恐到兴庆宫请罪,李隆基也就只能不痛不痒骂他两句。 只是虽然内侍省查出来太子对此事毫不知情,李隆基心里却还埋了根刺。 崔惠童宴请士子总不会是为了他自己拉拢臣子,说到底还是给太子办事,为太子拉拢臣子。 他这个当父皇的还好端端地坐在龙位上,太子就敢挖他爹的墙角了,这朝堂上的臣子到底是他这个皇帝的臣子还是太子的臣子? 不过李隆基自诩自己仁厚,暂时放过太子一马罢了。 只是厌恶一个人这种事一旦开了头就很难停止。李隆基看李屿不顺眼,李屿做什么事情便都是错,大大小小的不满积蓄起来,总有一日会爆发…… 殿试后,宦官将试卷盛了上来,李隆基看了一遍,又专门把沈初挑出来。 “的确有状元之才。”李隆基又细细品读了两遍沈初的文章,只觉得他写的策论和自己心中所想竟然不谋而合,即便是细微处有偏差也只是君臣看法不同罢了。 李隆基此次出的殿试题目乃是关于攻打吐蕃,他是存了对外扩张的心思,既然要做圣明天子,自然应当文武双全。 文治,李隆基自觉自己开创的盛世已经比肩贞观之治,武功上自然也不能与太宗皇帝相差太多。 沈初的策论中便指出吐蕃狼子野心,不怀好意,势必为大唐大敌李隆基尽管没觉得吐蕃有什么难打,不过沈初写得倒是很对他的胃口。 大朝攻打吐蕃,自然是以义伐不义。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已经在爱妃和幼女面前允诺了给沈初授官,天子一言九鼎,自然要说到做到。 “这个沈初文章写得好,便以他为头名吧。”李隆基淡淡道。 沈初却并不想当状元。 金榜题名固然快乐,可社死就没那么让人愉快了。 沈初面无表情地看着面前敲锣打鼓的舞狮队,以及混在舞狮队里面已经玩疯了的李长安。 后悔,问就是从唐朝就开始后悔,问就是跨越了一千三百年的后悔。 “我不需要敲锣打鼓,更不需要舞狮。”沈初提出了抗议。 李长安从舞狮队伍里一头钻出来,手中还拿着一个红红火火的小狮子头套。 “高中状元的大喜事怎么会不需要庆祝呢!”李长安哼哼唧唧。 她是铁了心地要给沈初大操大办一场。人生喜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按照沈初心理年纪和生理年纪差距来看,洞房花烛夜这辈子是没了,金榜题名时总还能享受一下。 沈初深呼吸:“你论文写完了吗?” “早就写完了。”李长安得意挑挑眉。 “老师,你且听我说。我为你大办一场,实则是有深意。老师才华横溢、又对父皇心思了如指掌,再加上有我这个靠山和杨贵妃半个靠山,可谓是前途无量。” 李长安一本正经地胡诌着:“放榜后新进士要去拜见宰相,李林甫是史书有名的小肚鸡肠,口蜜腹剑,平生最恨有真本事之人,老师若是清清白白说不准会遭他记恨。” “可现在由我找人为老师敲锣打鼓舞狮,李林甫定会对老师心生轻视,认为老师是陪我这个小儿玩乐才抱上了我的大腿出人头地。” 沈初心中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可仔细一想又好似是那么回事。 口蜜腹剑,这个词的来源就是李林甫嫉贤妒能,因为他自己连字都认不全,就格外记恨饱读诗书之士,加之又心胸狭小,所以时常暗中针对有能之事。 沈初犹豫片刻,在自己的清白和以大局为重中左右为难,最终还是选择当作看不见自己面前这一队跳来跳去的舞狮队。 “曲水宴和游街探花结束后,吏部那边的选官结果应当就能出来了。”李长安从袖中抖出一本小册子,递给沈初。 沈初打开簿册,排在首位的名字便是吉温。 “老师应当被授为监察御史,御史的职责就是监察百官,正好我这儿有些名单,老师若是一时半会找不到其他官员的小辫子,可以先参他们。” “吉温?李林甫的那个狗腿子?”沈初迅速切换到了工作模式,脑中搜索着对应人名的信息,颦眉,“如今便要对付右相是否太早了些?” 李长安笑笑:“主要是表达一个态度,让太子党知道我不是右相党。” 寿王没有本事,先前的武惠妃党绝大多数都已经成了如今的右相党,就连咸宜公主和李林甫走得也很近,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都会把她归为右相党,李长安要做的就是在外人眼里把她和李林甫分开。 让李林甫和太子两个人撕去吧,她把长安这边的事情安排好了,就找个由头去洛阳,战乱一起,就算是宰相又能怎么样,还不是说死就死。 说到底,人口和粮食才是实打实的东西。 “李林甫恐怕不好对付。”沈初道,“李林甫是个聪明人,圣人想弄钱如今还离不开他。” 现在朝堂上下官员对李林甫避之不及生怕被他盯上,李长安却让他主动去招惹李林甫,让沈初有些想不通。 “吉温又不等于李林甫。”李长安指了指名册上的吉温二字。 沈初提醒道:“打狗还要看主人。” “若是有私怨在先呢?”李长安笑了笑,提醒沈初,“老师忘了吗,几年前,吉温还做着娥皇女英,姐妹共侍一夫的美梦。” 吉温正是当初要强抢裴素裴芸姐妹为妻妾的那个官宦二代子弟,后来李长安出手护下了裴家姐妹,吉温也知道什么人他不该惹,再没敢招惹过裴家姐妹。 沈初感慨:“我倒是只想着他是李林甫门下走狗,天宝年间有名的酷吏了,险些忘了先前还有私怨。”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03 首页 上一页 81 82 83 84 85 8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