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由于扶苏经常犯颜直谏,所以和秦始皇之间的父子关系并不怎么好。刘据也是同样,政见和汉武帝不一致,时常和汉武帝作对,但和秦始皇对扶苏勃然大怒的态度不同,汉武帝对刘据是笑着夸赞。】 秦始皇:“???” 扶苏快要羡慕哭了,汉武帝对戾太子是真的宠的没边了,也明白戾太子为什么会反了,因为得父亲宠爱,所以不信父亲要杀他。 可惜最后落败了,让奸人得逞。 作者菌说这个“六大悲剧太子系列”是盘点其中六位有政绩,有仁德,可以预测即位之后会是明君,能够改变历史走向的悲剧太子,说明戾太子的能力也不俗。 既是如此,戾太子的落败,极可能是没有兵权在手。 扶苏想到父亲派他去监军,以三十万边疆精兵相托,足以看出父亲对他的信任与肯定,是他之前昏了头,误以为父亲不喜欢自己。 不给兵权,汉武帝对戾太子的宠爱也不过如此。 扶苏想到这里顿时不酸了。 以为刘彻和刘据父子关系不好的汉景帝刘启:“???” 【我们从刘据的出生说起。在刘据出生之前,汉武帝刘彻二十九岁了还没有儿子,难免就有人觊觎他的皇位。就连刘彻的堂叔,比刘彻大了二十三岁的淮南王刘安都想等刘彻死了继承皇位。】 汉景帝刘启心中愤怒,暗骂刘安这老匹夫真不要脸,哪有叔叔继承侄子皇位的? 彻儿就算是无子,也该是他的其他儿子或是孙儿继承皇位。 比侄子年龄小也就罢了,关健还比侄子大了那么多岁,刘安这是在咒他的彻儿早亡啊,其心可诛! 【在刘彻二十九岁的时候,也就是元朔元年春,即公元前128年,刘彻的长子刘据出生了。刘据的生母是汉武帝最宠爱的妃子卫子夫,舅舅卫青和表哥霍去病是“帝国双璧”,姨父公孙贺是丞相。】 秦始皇嬴政听了,感叹刘据的母族势力强大。 扶苏记得曾听天幕提起过霍去病,是十七岁“封狼居胥”的天才将领,想不通刘据有这么强的助力为何还会兵败,耐心地等天幕解惑。 李斯:“……”刘据这阵容,顶级配置啊。 既然天幕盘点的是有政绩,有仁德,可以预测即位之后会是明君,能够改变历史走向的悲剧太子,说明刘据造反就不太可能是刘据的错。 难以想象是什么样的厉害人物,能够陷害到刘据? 【汉武帝刘彻对自己宠爱的妃子生的儿子十分的喜爱,可以说刘据是刘彻和卫子夫爱的结晶,关健刘据还是刘彻以二十九岁的“高龄”得到的第一个儿子。 刘彻对刘据的出生非常高兴,让枚皋和东方朔作赋,庆祝刘据的出生,自己亲自去高禖(帝王求子之神)祠还愿。 枚皋我们可能不太熟悉,但另一位东方朔可太有名了,写了一车的书向汉武帝自荐的故事为人们乐道。】 天幕下的众人感叹,有东方朔为其出生作赋,刘据的排面好大啊。
第56章 【刘据出生仅两月,其母亲被封为皇后。刘据也就从汉武帝的庶长子,变成了嫡长子。在刘据年仅七岁时,被立为皇太子,举国同庆。 为什么说是举国同庆呢? 因为汉武帝立刘据为太子的时候十分高兴,大赦天下,且各县掌教化的乡官、孝子、老人、孤儿、寡妇以及尊老爱幼、勤奋的上进青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封赏。 沾太子的光,上至皇帝,下至官员百姓都很开心。】 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沉默了。 他自诩对皇太子的赏赐足够多,如今和汉武帝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了。 封赏的人过多,这真的是大手笔。 【同时,汉武帝还先后任命以家教严明著称的石奋的少子、开国功勋周勃的孙子等人为太子太傅。 给刘据当过太傅的人有许多,其中很多人都当过丞相。 在太子成年的时候,一向不喜欢臣子结交宾客厌恶底下人结党营私的汉武帝,建了一个博望苑,供太子结交宾客,不干涉太子的兴趣爱好,不过问太子结交什么样的人,给予太子充分的自由。 汉武帝对刘据是十分宠溺的,也十分的信任。 随着岁月的流逝,卫子夫年老色衰。汉武帝有了新的年轻漂亮的宠妃,也不再只有刘据一个儿子。 卫子夫失宠,担心自己的凤印留不住,皇后之位会被其他的女人替代,儿子的太子之位不保。 汉武帝知道后,对卫青说:“打天下需要联,治理天下需要太子。”卫青将汉武帝的话转告姐姐卫子夫,安了卫子夫母子俩的心。】 早早地给太子吃一颗定心丸,秦始皇嬴政认为汉武帝在这一点上做的很不错。 如果他也给扶苏吃一颗,悲剧就不会发生。 好在天幕异象出现预言后世,给了他改变扶苏和大秦结局的机会。他一定会将这样的机会把握住,把握好,封扶苏为太子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他要给扶苏提升威望。 想到扶苏离开咸阳也有几日了,这个时候应该快到下邳了吧?萧何等人已经入朝,他有点好奇扶苏会用什么办法请到张良。 被始皇帝惦记的扶苏确实快要到下邳了。 这日清晨,扶苏和一众随从在驿站歇息,再有三日就要抵达下邳了。沿途已经安排妥当,就等见到张良本人了。 李斯感叹刘据不愧是含着金汤匙出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太子。 这师资力量太强了。 家教严明著称的太傅纠正刘据的性格,将门出身的太傅授予刘据兵法。而且光是老师这边的人脉关系就足够强大了,还有掌握兵权的外戚,皇帝父亲的宠溺。 实在想不出什么样的人能构陷刘据? 刘据有这样的配置,造反都能失败,难道对手是汉武帝?构陷刘据的人是汉武帝?? 同时,他还十分困惑。 刘据的太傅很多都当过丞相?汉朝的丞相有那么频繁的换动吗? 魏王曹操感叹汉武帝对刘据是真的宠。 因为魏王不喜府中公子结交朝臣,躲在装竹篓的车中才能混进府中与曹丕见上一面的吴质觉得委屈,他见曹丕一面容易吗? 还有更不容易的。 他都不顾及颜面钻进竹篓里了,还是被人发现,告发到了魏王那里,他容易吗? 好在他机智,反将了对手一军。 这还是在曹操那里得到的启发。听闻曹操幼时,总有人在曹操父亲那里告曹操的叼状。 曹操得知后故作疯颠,让打小报告的人看见。不出意料,曹操疯颠的消息传到了曹操父亲的耳中,亲自去看,却看到曹操一切正常,从此不再相信打小报告的人了。 幼年曹操的计谋得逞,调皮捣蛋时再也没有人找家长了。 他巧用了曹操用过的计谋,建议曹丕再次用车装载竹篓进府,这回他没有再钻竹篓,果然曹操派人查验了竹篓,什么都没有查出来。 估计曹操自己也想不到,他的妙计被人学了去,帮助他儿子曹丕度过了危机。 【汉武帝晚年时常带着妃嫔们出宫游乐,国家就交给太子,让太子刘据监国。 刘据等汉武帝回来时,向汉武帝汇报自己监国的情况,也不是所有事情都拿来烦汉武帝,而是将重要的事情告诉汉武帝。 汉武帝除了点头称赞太子就没别的了,甚至不过问太子处理过的政事。 这足以说明汉武帝对刘据的信任以及能力的肯定。】 永乐大帝朱棣想起了自己的大儿子。 他出征在外,每次都是由太子监国,每每都十分令他满意,唯一的不好就是儿子太胖了,虽然说能吃是福,但是胖成了猪样还是令他十分担心猪儿子身体健康的。 每次劝太子减肥,太子都不听。 朱棣很担心这个儿子会走在他的前头,皇孙朱瞻基重蹈朱允炆的覆辙。 这种担心也可能是多余的。 他的好圣孙朱瞻基可比朱允炆这个废物点心强多了,而他其他的儿子虽然也很出色,但是和他比起来还是要差一些。 话虽如此,他还是希望太子能多顾着点自己的身体。 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想起每次让太子监国都能被气个半死,不是说太子处理政务的能力不行,而是说太子实在是太傲了。 他远在外地,十分想念太子,写信给太子。 然而寄过去十封信,有九封都得不到太子的回信,偶尔的回信还是叫他不要再写信了。 听听,这是为人子该说的话吗? 信中没有对他的思念和关心也就罢了,还叫他不要再写信,简直是伤透了他这个老父亲的心。 他真的好想废太子,但是这个儿子过于出色,废了实在是可惜。 【刘据处理政务并非是完美无缺的,给自己竖立了许多潜在的敌人。 汉武帝用重典治国,量刑严重,且处罚犯人比较严厉,这就与刘据的观念相左。刘据仁慈,监国的时候,就为本不该受重刑的百姓平反,甚至推翻重审汉武帝命人审理过的案子。 翻旧案,是很得罪人的事情,于是就有许多人告太子的状。 汉武帝非但不怪罪太子,反而夸赞太子干的漂亮。 告状的大臣:“……”只有他们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相信众人对此会很疑惑,既然汉武帝认同太子的做法,为何不在源头上解决问题站在太子一边,而是非要等到把事情干完了,让太子来纠正呢?这不是在给太子竖敌吗?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 华夏人讲究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 汉武帝征伐一生,开疆拓土,他的治国理念是和太子不同的。正如汉武帝所说,打天下靠他,治理天下要靠太子。汉武帝也感叹过,有些事情只能是太子去做。 这就造成,太子得罪的人有点多。 朝廷官员分为两派,对人仁善不喜重法的依附太子,喜欢用重典的依附皇帝。但是皇帝每次都向着太子说话,这就让依附皇帝的人心中不安,担心太子继承皇位后自己会被清算,于是他们迫切地想要将太子给拉下台。】 秦始皇嬴政想到了贪念权力的李斯。 他似乎是任用李斯当丞相的时间太久了一点,以至于李斯眷念上了这一职位,不舍得下台,从而动用了极端的手段,谋害下一任皇帝扶苏,试图保住相位。 丞相这一官职是由他秦国创立的,自然也应该负责优化。 看来像丞相这样的高官,不该由一个人长期担任,应该限定期限,像地方官一样,任期满了就调换职位,可以防止官员过于贪恋权势。 任期满了反正都是要下台,谁当皇帝都一样。 结合李斯带来的教训,丞相的权力不能过大,任期不能过长,职责范围不能太广,目前就这三点。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71 首页 上一页 58 59 60 61 62 6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