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忙坏了史官,光是记录魏征的谏言,就有数十万字。 比如说,李世民想娶郑女为妃,都已经册命了。魏征听说郑女与人有婚约,直言进谏。李世民觉得魏征说的对,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放弃了娶郑女为妃。 不光是政治、经济、民生方面,魏征只要是发现了李世民做得不对的地方,就会直言进谏,不管这是不是李世民的家事。 李世民也乐于询问魏征,并能听取魏征的谏言。】 天幕下的众人点头,如果说了对方不听,以后就不会再谏言了。 已经是废太子的李建成想到李世民被魏征盯着纠错的场景,“噗”的一声笑了出来,随后实在是忍不住哈哈大笑,“李世民也有今天。” 笑完之后他沉默了,说到底,他还是没有李世民心狠,对兄弟下死手。
第86章 【齐桓公公子小白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为相。唐太宗李世民也不遑多让,魏征也曾当过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丞相。 说到唐太宗时期的丞相,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房谋杜断”——房玄龄和杜如晦,并且误以为唐太宗时期就只有这两个人当丞相。 其实不然,唐太宗时期有二十多个丞相,只是这两个很出名。 作者菌小时候看《西游记》的时候,里面提到丞相殷开山是唐三藏的外公,当时还以为这殷开山是吴承恩杜撰的,唐太宗时期的丞相明明是房玄龄。 长大后才知道,这殷开山还真是唐太宗时期的丞相。 这就不得不提到唐朝的“群相”制度了,能在同一时间存在十余位丞相,可谓是史无前例后无效仿。 在我们的认知中,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品大员。 但是在唐朝,丞相是三品官。 为什么呢,因为李世民曾经当过唐高祖时期的丞相,属于二品官。 尽管如此,丞相的职权还是很大的,品级比丞相高的是太师、太傅、太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等等一看就是虚职。】 只有左右两个丞相的秦始皇嬴政:“……” 从《出师表》里艰难寻找人名当丞相的蜀汉后主刘禅:“……”他倒是想设这么多的丞相,问题是谁来担任? 唐高祖李渊满脑袋问号,殷开山死的时候李世民还不是太子呢,宰相? 殷·杜撰·开山:“……”他是宰相?他自己怎么不知道?而且他连女儿都没有,哪来的外孙? 唐太宗李世民:“……”殷开山这个宰相是他追赠的。 明朝 吴承恩不记得有没有写过,翻看自己写的《西游记》,查找殷开山的字眼,眼睛都找花了。 他记得他在文中写的唐朝宰相是魏征啊。 不对,殷开山在唐太宗登基前就已经亡故了,怎么可能会是唐三藏的外公?他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他还去翻前文,真是傻兮兮的。 【《西游记》中,观音菩萨卖给唐太宗宝贝袈裟,走的是丞相萧瑀的路子。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 李世民上位后,逐步将李渊时期的宰相都排挤走了,换上了自己的人。 这个萧瑀,虽然也是唐高祖时期的宰相,但是因为支持李世民夺位,所以在李世民登基之后依然是宰相,不过十分波折,六次被罢相。 明朝的夏言都只是三次被罢相,唐朝的萧瑀却是六次被罢相。】 唐高祖李渊:“……”他的好大儿! 他给李世民留的宰相不好吗?不好吗??居然全给换了,显得自己人才多是吧?能有这么多的替补。 这么一想,好像也确实是人才挺多的。 明朝万历年间 内阁首辅叶向高、赵志皋、李廷机等人羡慕哭了,好想被罢相,这样就不用自己苦哈哈地一而再再而三地申请辞职了。 几人若是在一起交流担任宰相心得,绝对是如何快速高效地离职,而且是离职后不被起复。 万历朝的首辅,谁爱当谁当! 吴承恩:“……”又提他的《西游记》,他才没有写萧瑀是丞相,他写的是魏征!然而刚吐槽完,他就在《西游记》的手稿上看到了萧瑀的名字。 吴承恩:“……行吧。” 他承认萧瑀是他写的,但是殷开山绝对不是他写的。 【萧瑀曾经也是位皇子,父亲是梁明帝,高祖父是梁武帝萧衍。 萧瑀身为前前朝的皇子,前朝皇后之弟,能够在唐朝担任丞相,主要是因为他的才华和刚正不阿的品质。 当然,萧瑀也是李世民的表姑父,这个是最主要的。 萧瑀第一次被罢相,是因为在朝堂上与人争吵,李世民劝都劝不住。没过几天,李世民听说萧瑀被他气哭,就恢复了萧瑀的官职。 萧瑀第二次被罢相,是因为被人告发和前朝皇后暗通书信。结果调查发现,这个前朝皇后是萧瑀的亲姐姐,也就恢复了萧瑀的官职。 萧瑀第三次被罢相,是因为弹劾李靖。 …… 萧瑀每次被罢相,没过多久又重新出任宰相,反反复复。 李世民也曾因为魏征举荐的人造反了,气得推倒魏征的墓碑。没过多久又想起魏征的好,重新给魏征立碑。 可见李世民也有孩子气的一面。】 汉高祖刘邦:“……”萧何的后人可以啊。他老刘家的子孙有没有在后世王朝当宰相的? 唐太宗李世民:“???”他会推倒魏征的墓碑? 魏征看了李·孩子气·世民一眼。 李世民急忙说道:“魏爱卿,你听朕给你解释……”说着,卡壳了。他好像也没什么可解释的,天幕说的是未来的事情。 他现在怎么知道是怎么回事?造反?是谁造反了?? 还未曾向李世民举荐人物的魏征现在也答不出来。两人就希望天幕能说的清楚一些,究竟是谁造反了? 不过,天幕似乎并没有听到他们的心声。 但这并不妨碍魏征对李世民直言进谏,身为帝王,怎么能还有这种“孩子气”呢? 李世民:“……”天幕坑他! 这也就是仗着有文吏记录天幕异像,即便是错过了没有听到的地方还可以看记录,所以魏征才敢这么及时地对他谏言,不怕错过天幕异像。 唉,他还想听天幕后面是怎么夸他的呢。 【李世民设弘文馆,任用魏征、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等比较出名的贤相,足以见其选贤任能。 那么他对百姓好不好呢? 出现天灾的时候,李世民积极赈灾,并且帮助赎回饥民卖掉的孩子,轻徭薄赋。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在重视农业的同时促进商业的发展。 李世民注重法治,国家在李世民的治理下,百姓们安居乐业,可以夜不闭户。】 秦始皇嬴政抓住了关键词,“轻徭薄赋”,难怪他的风评不好,光是这一点就被比下去了。好在太子监国,颁布了“三十税一”,为秦朝挽回了名声。 想到监国的太子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十分的想念。 他当初派扶苏去监军,只是觉得畅快,一两年不见都不怎么想念。现在只是派扶苏去请贤才出山,才数日不见就有点想念了。 果然还是懂事的孩子讨人欢心。 【唐太宗李世民选贤任能,勤政爱民,足以见得是一位明君。 接下来说说李世民的战绩。 李世民亲自领兵,在隋末唐初,平定了陇西割据军阀薛仁杲、令李渊畏惧的割据势力刘武周、虎踞河北的窦建德、僭位为帝的王世充、自封为王的刘黑闼。 这个刘黑闼享受到了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两的混合双打。 刘黑闼一开始是被李世民打败,投降了,复又反叛,被想要争军功的李建成给平定了。】 天幕下的众人想起了天幕之前的盘点,这个刘黑闼是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二人的经验包。 没有上过战场的汉武帝刘彻感叹,李世民确实是一员猛将,且能文能武。 【唐朝的建国,李世民功不可没。 唐高祖李渊曾感叹李世民的功劳太大,封无可封,赏无可赏,于是特意为李世民设立了“天策上将”一职,职位在三公之上。 虽然唐朝不怎么杀开国功臣,但是太优秀了难免还是会引来猜忌。 李世民如果不是李渊的嫡子,那就是“功高震主”了,妥妥的会落得个“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李世民光是李渊的儿子还不行,得是嫡子才能免除杀身之祸。 古代对嫡子是十分看重的,远不是庶子能够比拟的。就拿李世民的儿子造反来说,庶子造反和嫡子造反那是截然不同的结局。 父爱都给到嫡子那里去了。 李渊知道李世民功劳太大,会威胁到太子的地位,最后也只是想把李世民支走,让李世民到封地当个土皇帝,舍不得为了嫡长子杀了嫡次子。 当然,李世民的势力已经十分壮大了,要杀也得掂量掂量。】 魏王曹操想起了英年早逝的郭嘉。 当年初见郭嘉时,他与郭嘉谈论天下大事,喜爱郭嘉的才华,特意为郭嘉设立了“军师祭酒”这一职位。 看到后面,他觉得李世民如果不是李渊的嫡子,不会有成长起来“功高震主”的机会。 以他的一贯作风,兵权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是小小地放权,那也得是曹氏或夏侯氏这样的宗室领兵。 不知道李渊是不是和他一样? 【太子李建成认为李世民对他有威胁,给李世民下毒,想让李世民退出皇位之争。 李渊见两个儿子不和,想到“远香近臭”的定律,便想把李世民给支走,让李世民到地方上当个土皇帝。李世民听到李渊这么说,意思到自己是无缘皇位了,十分的伤心。 李建成害怕李世民当了土皇帝后更不好对付,力劝父亲改变主意,留下李世民,放到身边看着。 李世民被这样的“朝令夕改”惹怒了,意识到李建成不死,他就当不了太子,于是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射杀了李建成。 李世民打下了江山,却要靠弑兄逼父才能得到皇位。】 全程没有被天幕提及的李元吉十分不满,怎么把他当成隐形人了? 【唐太宗李世民在平定内部后,就开始扫平外患,灭了东突厥和薛延陀汗国,平定高昌国、龟兹国和鲜卑慕容的吐谷浑,差一点灭掉高句丽。 说起高句丽,那是隋炀帝杨广的痛。 杨广三征高句丽都以失败告终,而李世民攻打高句丽,连战连捷,攻城掠地。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唐朝再次发兵高句丽,高句丽灭亡。 隋炀帝杨广可以瞑目了,表侄孙把高句丽给灭了。】 鲜卑族人独孤信觉得自己才是人生赢家,两个外孙都当了皇帝。隋朝虽然灭亡了,但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他的外孙。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71 首页 上一页 87 88 89 90 91 9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