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的李白,钱财应该都是自己赚的,所以才有底气写出“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样的诗句。以他的诗才,随便给哪位公主写首诗也饿不着啊。 咳,当然李白给玉真公主写诗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想走王维的老路,期望得到玉真公主的推荐。 但是玉真公主也不傻,被王维骗了第一回,还能再被李白骗第二回? 王维写诗夸赞玉真公主,得玉真公主向主考官推荐,年纪轻轻高中状元了,转头就去娶小青梅,压根没有当驸马的意思。 李白走玉真公主这条路行不通了。 王维认识玉真公主的时候是翩翩少年,玉真公主或许想嫁;但李白认识玉真公主的时候都三十好几了,玉真公主也是半老徐娘。 两人也不可能有什么暧昧。 因为被流放,李白晚年也落魄过,但才华尚在,随便写首诗就有亲朋收留,可以说一生未尝穷困之苦。 就比如一篇《献从叔当涂宰阳冰》,得到从叔李阳冰的热情挽留。李阳冰为李白的诗集作序,两人互相吹捧。】 天幕上出现了李白流放之后写下的诗篇。 紧接着,又出现了李白早期春风得意时与得到大赦,从封地返回时所作的诗篇。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天幕下的众人将这句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作对比,感叹李白还是那个李白,并没有因为自身的遭遇而消沉,萎靡不振。 这样的大才子就是应该傲气,而不是奴颜婢膝地讨好宦官奸臣以求得官职。 才子的这份傲气值得尊重。 曹操看完李白的诗篇,对李白有了改观,有种英才未逢明主的伤感。 或许,他该再给曹植一次机会。 年少时写下“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样的诗句,应该是向往在战场杀敌的吧。 可以让其在军营中历练一番。 一旁的曹植感觉凉飕飕的,好似将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他放浪形骸,还没有让人放心吗? 【像李白这样矢志报国却卷入谋反案的倒霉蛋,还有一位,那就是霉星高照的唐伯虎。在盘点六大诗人中会盘点他,这里就不多提,接下来简单盘点一下“诗圣”杜甫。】 杜甫听到天幕提到了自己,竖起了耳朵,一旁的李白也认真听了起来。 唐伯虎悲从中来,天幕说他霉星高照是捡好听的说。后世人肯定会说他克父克母克妻克子克妹,是天煞孤星。 卷入谋反案还是要小心堤防。 眼下正是他刚中解元,春风得意的时候,来年科举,便是他金榜题名时。 他会因为卷入谋反案获罪罢官? 【杜甫的远祖是汉武帝的时期的酷吏杜周,名气仅次于张汤,等于没有名气,毕竟汉武帝时期的酷吏就只有张汤广为人知。 杜周为人不怎么样,后世子孙引以为耻。 杜甫对杜周也不感冒,只承认魏晋时期的杜预、杜恕是自己远祖,关键这两人的祖宗都是西汉时期的杜周。 杜甫的曾外祖父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孙子,这层关系算下来,唐玄宗李隆基是杜甫的爷爷辈。 远的不说,杜甫的高祖父是县令,曾祖父是县令,到了他祖父杜审言这一辈祖坟冒青烟了,当了个从六品官员——膳部员外郎。】 天幕上出现了注解,字体小一号:“膳部员外郎这个官职在明朝的时候是从五品京官。” 【杜审言文采斐然,和苏轼的祖宗苏味道齐名。 杜甫引以为傲,介绍出身的时候得意洋洋地说是京兆杜氏,杜审言的孙子,虽然杜审言在杜甫出生之前就已经不在人世了。 杜甫的父亲杜闲也是个县令,后擢升为朝议大夫、兖州司马。 世代为官,杜甫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 天幕上再次出现了注解:“擢这个字,指的是特别提拔。” “飞将军”李广心情舒畅,除却李唐王朝,“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都和他有血缘关系,可以说都是他的直系后代。 不能封侯是他的遗憾,好在后世子孙争气。 天幕盘点到这里,他李广才是最大的赢家啊,后世名人,上到帝王将相,下到人间才子,都是他的直系子孙。 李广脸上的笑意遮挡不住。 【杜甫,字子美。古人的字不是乱取的,要和名有密切的关联。“甫”这个字有一层意思是对男子的美称,取字子美可以说是十分贴切了。】 【少年时期的杜甫,家境优渥,到处游历,第一次参加科考是在二十四岁的时候,虚岁二十五,参加进士科考试,结果落榜。 杜甫的这次科考未被载入史册,而是从杜甫的诗句中得知的。 当然,在前一年,他顺利通过“乡贡”,也就是州县的选拔考试,成为举子,得以在京城参加进士科考试。 是杜甫的才能不足吗?】 天幕上出现了杜甫年轻时写下的诗——《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玄宗李隆基对这句诗大为赞叹,没想到写出这样绝妙诗句的杜甫居然落榜了。 看来科举确实需要改革了,再难也要试一试。 【《望岳》这首诗虽然是杜甫落榜之后写下的,但是时间并没有间隔多久,水平也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突飞猛进。 也就是说,杜甫参加科举时的水平等同于写下《望岳》时的水平。 这样的水平,落榜了。 这一年是公元736年,张九龄罢相,唐玄宗由明君转昏君的一年。】 唐玄宗李隆基:“……!”够了啊。 【考不上就考不上吧,杜甫第二年并没有接着考,并没有把这次落榜当回事,依然是四处游历。在游历途中,杜甫结识了李白、高适、王之涣等著名诗人。 就是这种对科考无所谓的态度,错过了他的仕途。】 天幕上再次出现了注解:“在唐朝,科举是一年一次,到了宋朝以后才改为了三年一次。” 杜甫不解,这话从何说起啊? 【我们知道,唐朝的科举,不是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的,而是以“投卷”、“行卷”和名人推荐为主。 我们来看杜甫的爷爷杜审言,考中进士后吏部待选仅一年就有官当,而且一开始就是从八品县尉。再来看杜甫,靠献赋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在集贤院等候当官,这一等就等了四年,等到的也只是一个从九品下最末一等的小官——河西尉,也是个县尉,只是县小官职品级也就小。 不排除皇帝是否昏庸的原因,但主要的还是杜甫在集贤院的时候,当官的爹已经过世许久了。 在一个皇帝昏庸,凭真才实学无法出人头地的时代,拼的就是人脉关系,人情世故。身为正儿八经的官二代,不趁老爹还活着的时候进入仕途,还在等什么? 还有杜闲,生前没有为儿子谋个一官半职就那么撒手去了。】 天幕下的众人听出了一股恨铁不成钢的味道。
第91章 【《唐律》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子弟都可以通过荫补当官,这个名额只能是杜甫的,因为杜甫是杜闲的嫡长子。 如果不是嫡长子荫袭,按律要坐两年的牢。】 【在唐朝,宰相之子通过荫补当官,起始官职就是正七品。 父亲官职降一级,儿子荫补的起始官级也降一级,以此类推,五品的官员,儿子通过荫补当官,起始官职就是九品。 五品以下的官员想给儿子安排官职,那只能是衙门里的无品小吏。 杜甫的父亲杜闲曾当过朝议大夫,正好是五品官,可以为杜甫荫补一个正九品的官职。至于兖州司马,作者菌查到的是四品官。但是“司马”一般都是被贬,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江州司马青衫湿”,一个小小的九品官。 四品可以给儿子荫补一个八品官。】 杜审言:“……”他的孙子杜甫被称为“诗圣”,还不至于沦落到要靠荫补当官的地步吧?不过八品官还是能看的,比他自己考的起点要高。 但以杜甫的才气,靠荫补当官就有点丢人了。 【据《旧唐书》记载,杜甫的父亲杜闲终于奉天县县令,正七品官。看来四品大员只是曾经的辉煌,这荫补子孙的机会错过就没有了。 杜甫连从九品下的河西尉都看不上,更不会看上没有品级的小吏。】 【当然,杜甫考了一次落榜后就没有接着考只是猜测,也可能他年年都考了,连连都落榜。毕竟没有谁会作诗将自己每一次科考落榜都写进去。 也许杜甫考了很多次,只在诗句中提了一次。】 杜甫:“……” “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他写这句只是想表达不是他才华不行,而是诗词文章没有迎合考官的胃口,所以才落榜。 前面一句他自比屈原、贾谊,轻视曹植及建安七子,没想到无人在意,后世之人的重点只在他的落榜上。 是啊,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他终究是没考上。 【杜甫载入史册的一次科考,是天宝初年,奸相李林甫欺骗皇帝,戏弄天下学子的一个闹剧。 这场考试没有录取一人,李林甫理不直气也壮地告诉皇帝:“野无遗贤”。】 唐玄宗李隆基再次听到这句“野无遗贤”,还是被气得不轻,李林甫当他是胡亥,肆意欺骗吗? 【杜甫科举不成,走了李白的老路,四处写干谒诗,希望得到引荐求得官职,但是没有成功。 天宝末年,唐玄宗祭祀祖庙,杜甫献赋,终于入了唐玄宗的眼,可也只是待诏集贤院,就是前面提到的,待诏四年才等来了一个最末等的官职,差一点就没品了。 杜甫嫌弃官小,不去就职,朝廷重新安排,得了个从八品下的官职。 杜甫这官当了还不到一年,安史之乱爆发。 杜甫政治正确了一回,千里迢迢投奔刚登基的唐肃宗,中途还被俘虏了。】 接下来是一段动画,人物形象是卡通的。 [一间牢房里关了很多人,突然牢房打开,又塞进来了一个。 牢房里的人都看向这新来的兄弟。 “子美?你怎么也被抓了?”王维没想到新关进来的人会是杜甫。 杜甫像是遇到亲哥一般激动:摩诘兄! 几天后,安禄山听说手下抓到了大诗人王维,专门派人将王维接到洛阳,从集体关押变成单独关押。 没啥名气的杜甫连叛军也不重视。] 【没错,杜甫被后世人称为“诗圣”,但是在当朝,杜甫并不出名。好比唐伯虎的画在后世卖到了天价,但是唐伯虎生前穷困潦倒,画的画也卖不了几个钱。】 【唐肃宗对杜甫千里迢迢历经艰险赶来归附,那是十分感动,当即就任命杜甫为左拾遗。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71 首页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9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