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小脸又白了,垮着脸说:“还有十几里山路要走。” 唐校长哈哈的笑起来,跟李世民讲:“小黄老师是新来的,带他锻炼锻炼,以后我退休了,就要靠他们年轻人了。” 李世民看看麻杆小白脸老师,心里觉得靠他不太得行。 又去过张宝家后,他把唐校长送出村,唐校长慢慢跟他聊,还是劝学,又感叹那个王家沟的:“造业哦,小姑娘才十七岁,现在叫回去,没几个月就要收彩礼结婚,生了孩子出去打工。” 理论上家里没两年就会给他寻找定亲的人家,十几岁可能也会成亲的李世民心虚地咳嗽,心想十七岁成亲怎么了嘛,不是正合适。 不敢说,只悄咪咪地含糊嘀咕:“十七岁也不小了。” 山里出来的,唐校长不生气,跟他讲道理:“现在不一样了。你看你们村里,没文化是不是门都不敢出?打工的家里能起砖瓦房,做技术活的能在城里买房,不识字不敢出门的家里还是土墙。以后更不同了,现在种田也要技术,一代代的小小年纪不上学就结婚生孩子,没有出息的。” 哦哦哦,李世民胡乱点头,又聊着天把人往外送了送,立刻狂奔回去。 “你们肯定想不到,他们上学不要钱!” 一进门就大声宣布自己听来的消息的李二郎,果然吸引来两位天子的注目。 刘彻重复了一遍:“你是说陆星星他们,上学不要钱?” 嬴政更严谨:“包括镇上的?” 桌上有李世民之前倒的茶,这会儿已经冷了,他不太在乎的端起来一口饮尽,然后讲起今天唐校长过来抓退学学生回去的事,以及他在一边听到并向黄老师另外问到的事情。 “准确的说,是九年,他们叫九年义务教育。陆星星几个上的是小学,一共六年。之后上初中,三年。这九年不收学费,不过黄老师说有杂费书本费,过去农民这个钱也出不起,还是很多人不上。现在好多了,几乎都去了。” 现在都不纳粮交税了,种粮食还倒贴钱,可不好多了么,三个人都这么想。 “张宝那些个十六七岁的,初中毕业,上的叫高中,同样三年。高中却不是人人有得上,上三年后还得参加高考,考中才能上大学。一层层选拔下来,只上了九年的,就跟我们那时的平民一样,也无非是种田做工罢了。只这里种田做工也有门槛,听唐校长黄老师所言,此村并不富庶,种田种得都不行!” 种得不行还有八百斤,种得行那能上天?他们现在用录音机听广播也听到一些外面的事,虽然很多不懂,但有一次听到别处秋粮收获,跟这里差得也不多,行文语气也是一副喜获丰收的样子。有什么不同吗? 不太理解。 不过这暂时不是重点,重点是没有收粮税,怎么供得起所有孩童上九年学? 屋中沉默了一会,嬴政突然道:“该出去看看了。” 是该出去看看了,镇上恐怕还不够,还要到更远处。 不过李世民道:“还可以再等等。我问了校长,她说学校图书馆有史书,可以借给我看。” 另两人顿时坐直了身体。李世民呃了一声,看看汉武帝,再看看秦始皇,迟疑地道:“你们看书之前,是不是先……交流一下?” 秦王,汉武,目光一碰,森寒。 嬴政却很快松弛下来,看着刘彻道:“李世民说话我们已经听不懂了,你我二人却一开始就能交流,想来相隔不远。我必已灭六国,而你刘氏,只怕就在寡人身后两三代内,篡夺了大秦基业的人。” 反正他自信,他在位期间一定能完成秦国的大业。不会是别人,只会是他。 “怎么是篡夺。”反正都要看到史书了瞒不下去,刘彻也不隐瞒了,义正辞严地道,“你暴秦无道,民怨四起,最先造反的既不是我家太祖,也不是六国遗贵,而是被押往渔阳的戍卒!大泽乡义军起事,直逼关中,天下震动,这才引得六国之后和豪杰之辈纷纷起事。我说了你不信,你问问李世民。” 不管三七二十一,他先把太祖高皇帝撇清一下。祖宗,孙辈尽力了。 李世民已经坐下来了,冷不防被点名,赶紧点头。不关他的事啊,他就是个后世默默无闻的军N代,他作个证而已,始皇别瞪他。 李二郎,乖巧。
第17章 借书 乖巧维持不到五秒,还没等嬴政有所反应,李世民已经忍不住嘴快说了起来:“其实大汉也是如此。虽说有王莽篡汉,但就是没他,绿林赤眉该反还是会反。光武中兴之后,东汉末年又有黄巾贼扰乱天下,这才有了诸侯纷争三国鼎立的事情。” 嬴政跟刘彻显得有点过份的平静。 实际上他们心里面早想过千八百回了,嬴政推理出大秦在自己身后不久就亡国的结论时,气得半夜捶床,几次想起身拿剑去宰了刘彻。 刘彻把自己大汉亡国的可能也想过千八百回,这时候听到李世民的话,心里再气也控制得住了,面上波澜不惊,只是想:哦?还挺曲折,有王莽篡汉还有个西汉东汉? 主要是双方也都想着:不能叫刘彻/嬴政看寡人/朕的笑话! 李世民看他们一脸平静就放心了,还佩服他们果然是一代雄主,就是沉得住气,小小的人儿搁那一本正经地叹气:“唉,我们大隋现在也不好说。先帝攒了好多钱粮,陛下就使劲地花。我阿耶说陛下营造东京,开凿运河,动用了几百万人丁呢。一直听说他还有征辽的心思,那可更了不得了。我要看史书上怎么写,陛下该营造的都造了,以后是不是该与民休息了。不然百姓造反,我阿耶身为国公,也不能置身事外呀。” 史书上看到结果,要是不好的话,回去真不能瞒着耶耶了,李家也好早做准备,该跑就跑,该反就反,不能坐以待毙。 “百姓造反?”刘彻扬了扬眉,他想起陈涉的起义。听李世民的意思,他们大汉分前后两段,两朝末世时竟然也都有大规模的百姓造反。 嬴政眉头直皱,他确实不太能理解农民造反这种事竟然能对一个王朝起到毁灭性打击的作用。 他那个时候的时代主题是诸侯攻伐,真正意义上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是他们大秦,但是他死后才发生的事情。 就他那年代,百姓活不下去造反的事情当然也有,不过文书上至多称一句“匪”,甚至不用国君,分封的士大夫自己就去剿灭了。 史官都不稀罕记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 动静较大的也就是传说中的盗跖了,那又能如何,影响到国家大事了吗?一直都是传说,都没哪国正经史书记录的。 刘彻就好理解多了。毕竟有秦在前打样,自己家的太祖高皇帝就是这么起家,称帝后还给陈胜祭祀,他能理解这事对大汉的沉重打击,并且官方层面上他还真不好说百姓活不下去造反是多么的大逆不道,不然一不小心把自己祖宗骂进去。 真要骂,也得叫大臣弄个圆满的理论把太祖摘出来再骂。 只能骂自己后辈出出气:“没脑子的废物!” 他倒不是觉得“苦一苦百姓”就怎么样残暴不仁了,只觉得后辈没本事维持一个均衡,越过了那条线,没在百姓受不了而造反前把事态平息下去,活活葬送了他们大汉江山。 骂过了,又看嬴政,嬴政平静地道:“你对寡人有杀意,想必也知道了,你杀不了寡人。” 是的,他真正动杀心,想杀刘彻的时候就意识到了,有玉玺的保护,他无法做到。 同理,刘彻也是如此。 刘彻一笑,大方承认:“不错,朕总不能让你就这么回去,杀了我家太祖高皇帝。就算你那里杀了人不影响我那边,也不行。但竟然有玉玺保护,朕也只能放弃。谈一谈吧,你要什么条件。” 他不可能全盘答应,但如果合适,也可以谈。 “寡人需要读史,然后再说其他。” 嬴政没有一定要杀人的意思,他和刘彻谁也奈何不得对方,以后回到这个地方还要相处,虽说应该没什么求着刘彻的地方,但一时也不想把关系搞得太僵。 刘彻的话不可全信,但李世民与他们隔得远,也这样说。想来大秦之亡不是一二豪杰所为,也非六国之后挑头。就算他杀了刘彻之祖,恐怕也未必管用。 说到底,还是得把史书读了。 李世民本来想自己跑腿就算了,但另两人一定也要去,三人就一起腿着,从土路上了大路,蹲下来仔细研究了一番硬化路面,才顺着路走到镇上。 镇上也没多富裕,市面的繁华程度没引得三个已经穿越有一段时间的古人心情波动,只那两轮的自行车电瓶车,三轮的带车斗电动车,四轮的小汽车,引得三个人注目许久。 李世民还跑去找个初中生借自行车骑,他也是个社牛,人家当真借了,还手把手教他。大概是他天赋确实点在了运动能力上,歪歪扭扭的让人扶着骑了几圈,就能自己骑了。 把车还了之后他拍了拍手,评价道:“挺省力的。不过往村里有一段土路,后面又是往山上走,全是上坡路,怪不得唐校长他们上次走着去,村里也没多少人骑车上学。” 家在镇上的初中生顺便还告诉他学校在哪,三人去了学校,直接说是唐校长让来的。大概是看李世民这个瞧着就像失学儿童的人在,门卫很爽快就让他们进去了,还指了校长室。 借书就没什么波折的完成了,三人带走了四套书。嬴政只拿了《史记》,刘彻找到了简装无注释的版本,才把《汉书》和《后汉书》拿全了。他们借书记的是校长的名字,用村里借来的书包装走了。 唐校长上次跟李世民谈过,实在为他可惜。她也想了,四套书而已,实在弄丢了不还,她自己赔给学校也可以。孩子想读书,这才是最重要的。她跟老段也联系过,确定段校长会跟进,不会让孩子辍学在家,这才放心下来。 嬴政在自己屋里,没开灯,于窗前泡了杯茶,平了平心神,这才翻开了书。 目光落在《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上半晌,他没有打开这两页,而是顺着目录往下看,先看了《商君列传》,对最后的评价嗤笑一声,不以为然,随即去看《魏公子列传》。 对《史记》体例和风格略有了解之后,他这才回头,看起了《秦本纪》。 不过才起了个头,将《史记》所载与自己所知秦国之史回忆着对照,就听见外面嗷嗷的叫。 开门出去一看,刘彻也被吵到过来站那了,皱着眉头看李世民拿着书在院里蹦。刚才肯定就是这小孩在叫唤。 看见他俩出来,李世民一个箭步冲到两人面前,指着手上拿的书喘粗气,喘了半天大喊一声:“我阿耶做天子!” 《隋书》帝纪只有五卷,李世民到底年幼想得不周全,在图书馆拿到《隋书》也没翻一下,就去帮刘彻找字少的简装版去了。回来后一看心就一沉,心说才帝纪就这么一点,大隋当真是亡国了啊。再一看,敢情杨坚杨广父子俩就占了四卷,他也没细看,粗粗一扫没有发现父亲的传,心里毛毛的就直接跳到第五卷 看末代皇帝。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9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