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还是大隋杨氏天子治下的小臣。他在马邑也开了班,让之前的学生当老师继续教人。但这些学生最多最多也只有初中生的水平,让他们做技术工人可以,搞独立研究就是开玩笑了。 刘彻跟他私聊抱怨运气不好只找到这么些未成年人才的时候,李世民正在押送俘虏去洛阳的路上,看到了只想吐槽。 大哥!你运气不好还有谁的运气好啊!就算是比始皇慢了一步,你这一下就有一个班的人才啊!你再等几年就啥都有了! 你看看我呢! 不过李世民也知道,刘彻广有天下,虽然做不到后世那种普及教育的程度,但要选拔出这么些学习方面的人才来也不是特别让人惊异的事情。始皇那毕竟也是一国之地,运气好一点,一开始就抽出了神童也不算奇怪。 他呢,他也正常……就小范围里找几个学生教,自己开始教的时候也就是初中水平,现在就算学到高中内容了,他也不敢拿太特异的内容出来教人。所以也就是运气没有特别好,还在正常范围内,并不是他走霉运。 没关系,李世民安慰自己,他有羊毛可以薅,不急着有天才。 急也无用,他现在得去杨广面前挣表现,看看能去哪里做官。 杨广吝于赏赐,为他浴血守城的将士只有一成受赏,但对于李世民这样给他挣回面子的功臣,他就没有吝惜了,让他带始毕可汗回京献俘,显然是要调他回去升职另有任用。 一进洛阳,盛大的场面就让李世面见识到了他幼时没留下多少印象的广大帝的奢侈。 场面人! 丝绸又裹上树了,满街华彩目不暇接。 城外百官迎候,城内百姓也不知道是自愿还是被要求,街道两边都是人。 李世民憋了半天,还是悄悄问他的心腹们:“这么大场面至于吗?” 房玄龄是厚道人,笑笑不说话。杜如晦含蓄地表示:“一向如此,都尉习惯吧。” 还是魏徵嘴巴毒,直指本质:“他就想用这场面,让人忘了雁门之围,只记住大隋主动出击,擒了突厥可汗呢。” 说着他自己又笑:“但是没关系。后人只会记得,隋帝雁门之围,是郎君你力战擒王,他就是个饵。” 这话说得李世民高兴,带着始毕可汗,昂首挺胸的进了宫。 ----- 长孙晟也在百官迎候的人群中。看着马上刚长成的小女婿和女婿身边也骑着骏马一起耀武扬威的胖儿子,长孙晟充满了不真实的感觉。 这种不真实感已经伴随他很多天了,今天的此时此刻在看到队伍中被押解着的始毕可汗时达到了顶峰。 开玩笑的吧! 假的吧! 他在做梦吧! 杨广摆出样子的时候,是很有上国天子威严的,待始毕可汗被押上殿,他心中充满报复的快感:看,到底谁才是被围待俘的丧家之犬? 但面上他保持住了矜持,甚至还对始毕可汗温言而对。 但是接下来的处置却没有这样温和。在得到李世民的捷报后,朝中已经为此事议论过。长孙晟等人的建议是留下始毕可汗在京,然后让义成公主扶植一个新可汗,这个新可汗有始毕可汗的威胁,对大隋会始终矮一头,方便大隋控制。 但杨广不肯。 他可以为了面子一次次的相信高句丽王的诈骗式求和称降,现在也可以为了面子,一定要杀了始毕可汗。 在他想来,何必要用这个他恨毒了的仇人来控制突厥,他有属于他的冠军侯,只要调集大军,必能封狼居胥,彻底灭了突厥! 所以始毕可汗在献俘大典后上殿让众臣见过真身,然后就带下去砍了。 长孙晟也无之奈何。回朝这些年他也已经明白天子的性格了,现在还不能露出不同意的神色,只能保持喜悦,与群臣恭贺。 就是在回府后,高夫人与他同食,正高兴地说起李世民这回不知道天子会怎么重用,长孙晟突然放下筷子,露出沉思之色。 高夫人:“郎君想到何事?” 长孙晟没头没脑地道:“夫人,李二郎就这么着急想成亲吗?” 高夫人:? 郎君在说什么啊,莫不是李家小二郎跟他说过什么? 却不知道长孙晟想起来过去与李世民说话,想将自己毕生所学传授给他,以后让他出使突厥立功。那小子说什么来着?说他不顾念女儿,自己出使了留观音婢在家操劳,自己要做的是把突厥灭了,毕其功于一役。 当时长孙晟就觉得怪怪的,半夜一回味,这话赶话的意思怎么像是说把突厥灭了好夫妻相守啊? 人家霍去病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你这挺好,是灭突厥以全夫妻。 当时也真是话赶话的到这里,长孙晟好笑了一会也就算了。但今天想起来,长孙晟饭都吃不下去了。 他不会当真了吧,啊? 他的观音婢虚岁十五,要嫁也是可以嫁了,独孤皇后就是十四岁便嫁给了先帝。长孙晟有点犹豫了起来,问夫人:“你看是不是该准备观音婢的婚事了?” 高夫人露出了难色,她是长孙晟的续弦,生了一儿一女,现在儿子大了出仕,总不在身边,只这个小女儿陪伴左右,心里完全舍不得。隋时人们已经知道过早生育对身体不好,像她这样的高门女儿可能出嫁得早,但婚后也会尽量晚点生育。可看李世民对婚事的热切,她怕他等不得。 “再等两年吧,都还小。”她婉言拒绝。 长孙晟却道:“李二郎已经出仕,眼看就要大用,不会一直在京中。不把婚事办了,以后恐怕更不方便。” 还有更实际的考虑他没有对妻子说,妻子疼爱女儿,他却要考虑两家的关系和女儿将来的生活。 李世民将要大用,按现今的天下局势,只怕是会一直奔波在外用兵了。这样一来,就再不能以未出仕的少年视之,他也就需要妻子替他打理家务。要是长孙家迟迟不肯嫁女,与唐国公府的关系恐怕也会受影响,女儿出嫁之后说不定也会遭到舅姑的嫌恶。 当然,他是往坏处想,看李二郎的态度,应该能护住女儿,只是婚事是真的应该要准备了。不然李二郎去了外地平叛,这边赶到那边,恐怕抽不出时间回来办婚礼。 果然,原本对李世民说晚一些再娶妻的窦夫人,没两天就与高夫人商议起两家的婚事来了。 不仅是因为李世民,还因为李渊今年有了新的任命,到山西、河东黜陟讨捕。本来一家人都要随他去河东居住,但这时候李世民的报捷文书到了,窦夫人赶紧给丈夫写信,暂时不去河东了,她要留在洛阳,赶紧把二郎的婚事给办了。 不然她带着其他人一走,二郎携功而回,一个家人都不在,像什么话。以后一家人分隔各地,这婚事又得拖到什么时候。 另外窦夫人也有想法,现在已经快十月了,定下婚期总也得到明年。等办完婚事,她听二郎说过,李渊明年就会迁右骁卫将军——历史上是如此,现在不知道有什么变化,但她先按这样来计算。 右骁卫将军是禁军职位,李渊要回长安,到时也免得一家人跟他奔波去河东,等不管是他或是二郎起事的时候,还得想办法潜逃。 她想带着家人,等李渊再次外任的时候再一起前去。 所以,二郎的婚事必须得办了。 李世民很高兴,非常高兴,被杨广召进宫去的时候都看得出来,整个人像是要飞上天一样。 杨广对他和颜悦色,“二郎是知道朕对你的赏赐了吗?” 李世民收敛了一下,但满脸的喜色还是出卖了他,他回道:“臣不敢窥视禁中。是臣与长孙小娘子的婚期已经定下,所以心里高兴,在陛下面前失仪了。” “好,好好。”杨广心里想着给他的婚事什么赏赐,笑道,“昔年冠军侯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你如今擒得可汗,正是该娶妻了。长孙晟亦是朕的功臣……这样吧,朕的赏赐给你,让皇后给长孙家的小娘子添妆。” 李世民谢恩。杨广这时候化身邻家大叔,饶有兴致地问了许多婚礼的细节,正好李世民比起跟杨广聊军国大事,倒也更乐意说这些——实际上他就是乐意说,跟谁说都不在意。嬴政跟刘彻都被他烦死了。 这样毫不掩饰毫无虚假纯然的欢喜,更是让杨广深深觉得他还确实是个少年郎,更是不生疑忌。待婚礼的话题告一段落,杨广便相当随意地道:“这次的功劳,朕打算提拔你做右骁卫将军,但朕又不想让你年纪轻轻就宿卫禁中,去河北如何?” 这一问,也是有了突厥之战的强心剂,杨广觉得自己又行了。 虽然他没再提征辽的事,但跟原本的历史不一样,他心里仍在蠢蠢欲动。要不是最后一次征辽连征兵都不能到位,他肯定今年还得提。 现在他是终于看清一点现实,想等天下安静休养两年,至少要能征到兵了,再带上李世民,第四次征辽,一定要荡平高句丽才解心中之恨。 既然还要征辽,天下就不能有大的动乱。河北山东现在有点不太平,这两处也是兵源和粮草的来处,杨广便想让李世民带着部分骁果军前去镇压。 李世民觉得如何?李世民心中大喜,这时候觉得自己运气终于开始好起来了,还得压抑激动,一板一眼地道:“陛下让臣去哪里,臣就去哪里。” 他被任命为清河郡太守,兼河北道黜陟讨捕大使,让他替朝廷平定河北道地方。 李世民意识到,三征辽东的失败与雁门之围的刺激,已经让杨广不正常了。虽然看起来对突厥的胜果又让他振作了一些,但是这种任命,过去杨广不会这样轻易。 毕竟他父亲李渊现在也是一方大员,自己功劳再大,正常的杨广也会考虑平衡,便是让他做太守,也不会将河北道都交给他负责平定。 杨广还是那个杨广,他已经向着炀帝的方向狂奔而去,回不了头了。 因为要成亲,杨广让他可以年后再去上任,但婚期也就紧迫了起来。李渊本来没法赶回来,但杨广原本就打算让他回京,干脆提前了。 如今杨广也不能遮眼不看,不承认天下的乱象。烟尘四起,李渊在各地镇压乱民也做得不错,回来过渡一下,杨广还打算把他派出去干活的。 至于李世民,放在清河郡,是因为齐郡、清河郡、武安郡、平原郡、信都郡的乱民此起彼伏,全靠名将张须佗来回清剿。但剿而复起,没完没了。清河郡在几郡中间,闹贼厉害的高鸡泊就是清河郡所属,与另一处闹贼的武安郡又极相近。 再以他为河北道黜陟讨捕大使,与张须陀合力,杨广觉得应该能把当地清剿一空,然后他的四征辽东就可以放到朝堂上讨论了。 李世民对此没有意见,他一想会会窦建德,这个让后世为之可惜赞叹的豪杰;二想会一会河北世家,将他们与自己的利益绑定,弥合关陇与河北两地世家的矛盾。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9 首页 上一页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