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星星喜滋滋的收起来,怎么换钱她还不知道,不过爷爷都收了,肯定真的值钱。 今天已经晚了,不急于一时,三人先回暂住的屋子。 李世民推开房门手就伸过去了,然后两只手碰到了一起挡住了他,他的小手在千古一帝*2的手底下顽强地探上来。 嬴政和刘彻收回手,刘彻矜持地抬了抬下巴示意:“你来。” 李世民就只轻轻一按,半分力气也未用上,屋里的灯已经亮起来了。 嬴政也是用上了多年的忍耐功夫,才没像李世民一样傻乎乎的一直抬头盯着那灯瞧,更没傻乎乎的去按开关,让灯亮了又熄,熄了又亮。 刘彻开始还只看着,到底也没忍住,李世民才停手,他也按上了。 嬴政不鄙视李世民——跟一不到十岁的小孩子计较什么。 他就只鄙视刘彻。 一国之君,不成体统。 各回各屋,各拿了小学生的一本语文书。 李世民还好,虽然是国公嫡子,但是他曾经随父母在路上迁移,有时候从一地到一地,路上也未必能沐浴。而且李渊虽然七岁失父成为唐国公以来做的都是文官,可李氏这种武勋世家的根本不能丢,始终有将来要上战场的觉悟,养儿子还是带点糙的。 嬴政和刘彻就不行了,他们觉得身上难受得不行,但今天谁也没打水,明天这个事得安排一下。嬴政想,如果那个刘彻也不愿意干活,他就拿几粒碎金,去找陆氏给他们把一应物事都准备好。 必须快点学会这里的话,随时可以回去的情况下,他们并不怎么担心财物引来恶意。不缺钱,但很难把自己的要求跟别人说清楚。 打开他拿到的五年级课本——因为有《将相和》,刘彻憋着坏坚持把这本塞给他——嬴政拿起小男孩那里拿来的铅笔,别扭的用他们的握笔姿势,在纸上一笔一划的抄写起课文。 虽然还没学会怎么念,但是先抄写熟悉这里的字也好,回头总是要学的。 抄完前两篇《白鹭》《落花生》和后面特意挑出来的《将相和》,嬴政吁出一口长气,估了一下字数:得有两千多字了。 密密的抄在纸上,他因为不习惯写得字体偏大,但也就抄了三张而已。 两千多字呵,只用三张。 外面已经全黑了,嬴政出去捏着鼻子找到旱厕,然后回到屋中,将目光落在电灯的开关上。 轻轻按下去,心满意足的看着它随着他的心意熄灭,嬴政忍住再按一次的冲动,躺到了床上。 很好,今天很有收获。从《将相和》里,他学会了“秦王”、“赵国”、“廉颇”等字的写法,明天就让那女孩念来听一听。
第11章 学语言 第二天是周六不用上学,陆星星把金子藏在自己笔盒里,兴奋得大半夜没睡,一大早又醒了,一骨碌起来把堂弟堂妹都抓起来,围着奶奶催:“奶奶,我把早饭给山里人送去吧。” “送什么送,叫他们过来吃。” “人不是给爷爷钱了,我给他们送饭他们肯定更愿意在我们家吃,不然下次他们到别人家吃了。” 一番歪理加死缠烂打,白二英被孙女烦得不行,拿了个锅把特意给山里人做的米线倒进去,叫孙女给端过去。 三个满脑子镇上零食玩具的小学生快乐的去挣钱了。 陆老大的屋子里本来就有碗筷,就是时间长了没洗。陆星星看在钱的份上,又跑了一趟,拿回去洗干净了带过来,等他们吃过饭,就开始给他们读书。 三个人轮流,用一个比一个更不标准的普通话大声诵读。嬴政三人先听他们读几遍,然后一句一句的重复,再被他们纠正。 陆星星过了一回当老师的瘾,又有爷奶不知道的黄金撑着,兴奋劲过去之后也耐住性子了。两个小的可受不了,半天不到就嚷嚷着够了。 陆星星叉着腰警告他们:“你们玩去,不许跟爷爷奶奶说,知道吧?” “知道了知道了。”陆亮赶紧带着妹妹跑掉了,他还要去别人家蹭手机玩呢。 中午了,兴奋的陆星星把爸爸带回来给她,她珍藏着没吃的几包泡面拿出来,问他们:“你们吃泡面吗?” 本来打算去陆家吃饭的三个人:? 有新鲜东西,吃不吃的是小事,重要的是看看新奇。 陆星星还挺讲究的,没直接泡,而是回去跟奶奶说了一声,自己生火拿锅,把那箱她爸从镇上买回来,现在就剩八包的香辣牛肉面一起倒进去煮了,还打了三个蛋。 小姑娘收了人家一粒金子,也觉得不太好意思,就想把自己省着吃的方便面给他们吃。 八包面匀成三碗,调料是全放进去了,把一帝一王一国公嫡子给弄麻了。 他们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刺激的味道啊。先不论喜不喜欢,这明显的香料味道是藏不住的。 嬴政和刘彻再次兴起感叹:“这地方得有多富裕,才能这样随便用香料。” 毕竟小姑娘的态度很明显,这面值点钱,但又不是很值钱,小孩子会当回事,但是随便拿给人吃,大人也没管。 吃完饭,陆星星干脆拿了四个大碗,倒上白开水,四个人念得渴了便喝水,水喝多了就去上厕所。中间陆根水又收了嬴政的碎金粒过来打水送煤球和柴火,看孙女哇啦哇啦的念书也挺高兴——在用功呢。 李世民一点不知道自己在历史上最后能做成什么业绩,现今他瞧着秦始皇和汉武帝在跟前,真是相当自觉的把自己也没干过的活主动承担起来了。也就是他年纪小,不然打水他也能做。 本来他们是想雇陆家人来干活,但比划了半天,陆根水就以为帮他们打水弄燃料再收拾送饭洗碗就行。什么烧水还要他来?他想都没想过。 李世民只好把陆星星拉来当老师,问她怎么烧灶。 还好陆星星真的会,不然他们今天又没澡洗了。 梨村人现在还是在烧灶,有人家烧煤,也有人家自己捡柴烧。陆根水因为儿子会往家寄钱,所以宽裕一些,家里煤和柴都用,还有儿子丢在家的打火机。 嬴政对柴没什么想法,先看陆星星用打火机生火惊讶,后看着煤也略略惊讶,又记住了一项。 “涅石,做成这个样子是为什么?”刘彻用手捻了捻,他不太确定,因为他也只是知道涅石,没自己摸过,但看这样子感觉掺了别的东西。 李世民不懂就问陆星星:“这是什么?” 尽管怪腔怪调,但他已经开始努力学着陆星星说话了,他知道学话一定要敢开口。 果然陆星星听懂了,笑得露出小虎牙鄙视他们:“蜂窝煤你们都不知道,我同桌从王沟村来的,她都知道。” 她同桌就是陆根水心里原本的山里人,住篱笆屋没通电的贫困村,上学要走的路比他们村还要多。这几个果然是爷爷说的真正的山里人,蜂窝煤都不认得。 “煤?蜂窝煤?嗡嗡嗡,蜂?”李世民连问了几句确定自己没有理解错,拿火钳夹起一个蜂窝煤打量着乐了,“真的像蜂窝。” 他们都没问为什么要把煤做成这个形状,陆星星肯定不知道,而做成这个形状也肯定有其用意,回去之后找工匠来试一试就知道了。 学会生火之后,烧水的问题总算能解决了,想痛快沐浴不太行,但简单擦洗不成问题。这边虽然已经入秋,但天气还是很热,多掺点凉水问题不大。 周一早上,三个人早早起床,到陆家吃过饭,看陆星星三人背起了书包,他们也跟着走出了梨村。 这是这两天从陆星星那问到的,原来这两天村里的小孩子多,是因为放假在家。而今天他们都要上学去了。 三人便决定跟着去看看,他们去哪里上学,怎么上学。 这两日尽顾着读书没有出门,走出来他们才发现,村里回来了不少孩子,还有些年纪挺大的少年男女。跟着走出村外不久,他们就看见两边的稻田。白天里看得更清楚,果然是极为高产。 他们将稻种带回去,其实还没有安排人去种。因为匆匆一趟,很多事情还没弄明白。回去之后知道这来回一趟,时间并不流逝,自然就不急了。且先待一段时间,看看这高产的稻种可有什么说法,最好多买些回去当种子。毕竟光靠他们带回去的那一点,想推广种植就得等了。 “朕要是有这样的种子,一年积累就有数年之功,也不用听那些人罗嗦什么国用不足了!”看着这样的稻田,刘彻若不是身边有秦始皇杵在那,依他本性就要大笑大叫宴饮欢庆一番了。 就这样他也实在深沉不起来,狠狠挥了一下拳头。 李世民比他们看得还多些,在田里比划了一下,出来同样比划着说:“这稻好像矮一些,又壮一些。晚上看不清,倒是没注意。” “矮?”嬴政看他手往下比划,听懂了他的意思,不过不太明白他提到水稻矮是为什么。 “风大的时候矮一点不容易倒。”李世民作出风过倒伏的样子,还配合着用嘴呼呼吹风,认真地说。 他原也不懂,还是跟母亲去自家庄子时听下仆们讲的。是谁说的他都忘了,说的也不是水稻,而是小麦。就听对方说家里种地,往往小麦要熟时起了大风,就全倒了,几乎绝收,那样的年景可不好过。然后对方随口说了一句,就剩了几株矮杆的还挺着,要是都生得这么矮就好了。 这回看了比他印象里矮一截的水稻,他立刻想起来这话了,水稻和小麦的道理应该差不多吧。 “咦,那麦矮一些是不是也不容易倒?” 李世民说的话另两人不完全能懂,只猜出他在说水稻矮一点不易倒伏,却不想他这个经验本来就是从小麦来的。 刘彻兴奋地说,“这里也没见人种粟麦,若也是这么高的收成,我定是要带种子回去的。” 当然,现在稻种也要带。嬴政同样点了点头,他那时气候比刘彻时更温暖一些,能种水稻的地方更多。这么高的收成,他都考虑把有些地方的粟给改成种稻了。再挖一条郑国渠引水都可以,真能大面积引种的话,实是太值了。
第12章 学校 这一耽搁,结伴去上学的孩子们都走远了,嬴政又深深看了眼没成熟的水稻,转头向他们快步追了上去。 村里的孩子走了一段就分开了,年纪大一些的去镇里的中学,年纪小一点的再走一段土路去隔壁村的小学。蹬得动自行车的已经走远了,剩下的小学生走得慢,“山里人”里的嬴政跟刘彻都是身材高大的主儿,十岁小孩李世民是个武将胚苗,都很轻松地追了上去。 陆亮还好奇地问:“你们不是去镇上啊?”他还以为他们要跟着村里的哥哥姐姐们到镇上去购物呢。 村小附近都买不到东西,过年时父母打工回来会给点零花钱,年后上学,他们就会跑到镇上去买东西。炸串麻辣烫之类的零嘴,也就那时候能凑钱一起吃吃过瘾了。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9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